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副产品收购
民国21年(1932)至民国37年(1948)本县农副产品收购均为私商经营。产品以水产品、生猪、鲜蛋、皮货、木材、中药材为大宗。县内管店、横山、石坝、三关、洪庙等地盛产绿豆,颗大粒圆,品质优良,山区及丘陵地带盛产芝麻、花生,南北客商均纷纷收购,或委托私营粮行代收,再转运南京、镇江、无锡、上海和蚌埠、徐州等地,明光、管店成为主要集散地。
1949年始,农副产品逐步统一由国家收购,县属国营商业部门主要以供销社、土产公司、食品公司等经营。其中主要农副产品为油料、猪、禽、蛋、中药材等。1950年至1955年,全县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近2800万元,此后,收购量逐年上升。1960年后,农副产品收购锐减。1965年始逐步恢复至1957年水平,1977年后本县农副产品收购量稳步上升。1985年全县收购总额5500万元,其中,供销部门收购额占总额的70%,1989年纯购进实现10023.3万元。1990年收购总额达12000万元。
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解放前,农业生产资料各式农具如木犁、木耙、水车、戽桶、齿耙、锄刀等小型农具,均是当地铁匠铺自产自销。商品肥料如麻饼、豆饼、菜籽饼均由私营米厂、油坊自售或由农户油料加工兑换。
解放后,农资由国营、供销部门组织经营及供应。粮食、油脂公司及供销部门均供应饼肥,数量不足时,亦从省内各地调拨,供销部门生资公司经营中小农具,1954年开始试销化肥硫酸氨,1965尿素、农用塑料薄膜开始组织销售。此后,对化肥、农药械、农用薄膜、农用机械供应量逐年增加。1978年后,化肥供应有氮、磷、钾、复合肥4大类8个品种。农业机具主要销售半机具和配套农机,化学农药供应有20多个品种。
1985年,全县6个区及2个镇共设农资供应点36个,年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总额1800万元,1990年年农业生资料零售总额3200万元。
三、日用生活品零售
解放前,自1932年11月设治至1937年底,商业以县城三界镇为中心,县内铁路沿线则以明光镇为中心,形成商业网络。百货、布匹、卷烟、煤油、火柴、糖、盐等均从南北两个渠道进货,北自蚌埠,南至南京、无锡、镇江等地购进商品。销售方面,本县大米、绿豆、花生、芝麻、大黄豆、通过粮行代购销往南京、镇江、无锡、上海等地,向北则销往蚌埠、徐州等地,自1932年至1947年,每年平均以数十万石至百万石(担)输出。鱼、虾鲜货由明光、旧县等地销往南京、镇江,商业以午、秋二季和春节前后最盛,南北商贾亦于此期间往来频繁,明光、管店等地最多时每地粮行达200多家。
解放初期,商品由国家商业部门调拨供应,市场购买力亦较低,1952年,本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090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占85%,对农民生产资料零售额占15%。1954年,粮、油、棉、布实行凭票证计划供应。1956年后,城乡人民购买力提高。195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1601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占90%,1958年后,主要生活商品:棉絮、针织品、食糖、卷烟等实行计划供应,凭票(证)购买。1963年始,市场经济开始好转,商品供应量增加,至1965年,绝大部分商品敞开供应。是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229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占92%,1966年后,商品供应复趋紧张,生活必需品相对减少。1978年后,票(证)逐步取消,商品逐步敞开供应。1978年至 1985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累计76136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59987万元。1986年至 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额累计115242万元,其中,商业零售额95,405万元。
附:(一)本县民国二十三年年(1934)商业分类表

录自汪雨湘《嘉山县志》(手稿)
()附(二)本县民国廿四年(1935)盐业经销表

录自汪雨湘《嘉山县志》(手稿)
附(三)本县1950~1989年历年商业部门主要农副产品纯购进情况表

注:1987年以后数字为社会收购量
附(四)嘉山县1949~1990年历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表 单位:万元

四、计划物资供应
1962年12月建立,县物资局并设物资综合公司。“文革”时期,县物资局与木材公司、生产资料公司组成供应站,仍分别办理各自业务。1977年,恢复原物资局机构。1980年,县物资局下设金属、机电、化学、建材业务组。1981年,下设生产资料服务公司,为单独核算单位。1985年10月,县物资局下设金属、机电、化学建材三个专业物资供应公司。县物资局由原政企合一单位改为行政管理机构。1986年至 1990年物资管理及下属公司机构进一步完善,实行政企分开,加强经济核算。
物资供应积极贯彻执行“集中统一,全面管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物资管理方针,对“三类物资”加强管理。1963年7月成立“三类物资”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抽调专人对县内厂矿进行调查,编制了“三类物资”管理目录。1963年至1971年,县物资局执行重要物资计划供应,经营方针是不赔不赚,略有盈余。1972年,县物资局按上级规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由于经营管理吃大锅饭,连年亏本。1985年10月成立三个专业物资供应公司,贯彻了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加强了企业管理,加之农业生产发展,人民生活需要,各项物资销售剧增,三个专业物资供应公司,1987年至1990年均连年盈利。
五、生产资料供应
本县建国前,城乡集镇店铺供应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金属用具。建国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要物资逐渐由物资部门按计划供应。1963年,地区分拨给本县水泥10吨,钢材30吨。1971年,实行物资自行调运。1979年,供应钢材1159吨,水泥659吨,玻璃9850平方米,油毛毡3278卷,轮胎526套,橡胶29吨,机电产品 71.4万元。1980年起,管理和供应物资范围逐渐扩大,供应范围为国家统配类和部管物资及二、三类物资,共分四大类,一类为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生铁、焦炭。二类为机电设备,计有377个品种为统配部管物资和二、三类机电产品。三类为化工、轻工产品,包括三酸、二碱、橡胶和橡胶制品、无机化合物及少量有机化合物,工业用麻袋。四类为建材产品,水泥、玻璃、油毛毡、石墨制品、石棉制品、非金属矿产产品。建筑材料三类物资为砖、瓦、砂、石灰、木材。1980年后,物资成为商品进入市场流通。1983年,供应钢材2024吨,水泥2189吨,玻璃11060平方米,油毛毡4904卷,轮胎1224套,机电产品80万元物资销售额。1985年10月,物资局下设机电、金属、物资专业公司后,开辟计划与市场调剂相结合的双轨供应渠道,平价与议价并举,单独核算。随着城乡人民生活需要和经济建设的发展,物资购进与供应量猛增。
附:本县物资部门1981~1989年钢材销售数量表

六、对外贸易
建国初至1957年,县内外贸业务由供销社代管。1950年,县供销社内设立外贸机构,外贸业务隶属经理部。1951年至1952年,改属供应科。1956年至1957年,由土产副食品经理部和采购经理部两家管理。1958年,成立外贸股,隶属县商业局。1961年10月,嘉山县对外贸易办事处成立,隶属滁县地区外贸公司。1966年4月1日,遵照安徽省对外贸易局“关于统一外贸企业机构名称”的规定,改为“安徽省对外贸易局嘉山办事处”。
1976年9月1日,成立嘉山对外贸易局,局下设外贸公司,公司设业务、储运、财会等三个股。自此,本县对外贸易,包括组织出口商品收购调运、结算等业务均由外贸局、外贸公司统一办理。1984年,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通知,改称“安徽省嘉山县对外贸易局”,政企合一单位,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民国以前,县内无专营对外贸易,自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后,一些从事粮食运销的商人,汇集县内明光、管店等地的粮食,开设粮行,组织绿豆、芝麻、花生、大豆等货源,然后经上海、无锡、广州等地,转销出口,明光绿豆从此时起开始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日本等国家。明光绿豆经营的鼎盛时期(1940年左右),仅小小的管店镇就有大小75家粮行经营。
1954年起,县供销社开始办理粮油食品类和畜产品类出口,粮油食品类有明绿、鲜蛋。畜产品类有毛鸡、毛鸭。
1958年,对外贸易扩大,增加了银鱼干、虾米、虾糠、鳝鱼、甲鱼、白鱼片、黄牛、山羊、什角、牛羊猪马蹄壳、蚕蛹等品种外、还增加了中药材、土产品等。其中中药材有苦杏仁、苡仁米;土产品有黑瓜籽、白瓜籽、蓖麻籽、葵花籽、棉短绒、废杂锡等。
建国以来,从三十几年的出口实绩看,1977年以后,出口逐年扩大,年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均超过百万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县外贸出口收购总值从每年徘徊300万元左右,有了发展,1983年外贸出口收购计划达378万元,1985年全县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520万元,1987年达978万元,创汇260多万美元。1989年完成外贸出口供货总额为2105.1万元,占计划105.7%,1990年也超额完成了外贸出口计划。先后出口的物资品种有:明绿、鲜鱼、淡鱼干、咸鱼干、鲜蛋、冻猪肉、毛鸡、毛鸭、生猪、银鱼干、螃蟹、虾米、虾糠、再制蛋、黄鳝、甲鱼、黑鱼、槐米、夏枯草、桔梗、艾叶、苡仁米、灵宵花、施茯花、茵陈、废杂锡、山羊板皮、黄鼠狼皮、狗皮、绵羊皮、牛皮、家兔皮、草兔皮、杂皮、猪肠衣、山羊肠衣、绵羊肠衣、猪杂原料、羽毛、兔毛、山羊毛、绵羊毛、马尾毛、细尾毛、蚕蛹等。其它副产品有棉短绒、麻籽、蜂蜜、黑瓜籽、白瓜籽、红瓜籽、芡实米、芡实果、莲籽、白苏籽、红花籽、槐叶粉、薄荷油、葵花籽、粉丝、干姜片、黄花菜、山芋干、辣椒、烤烟、发渣、包装用布、绣花浴衣、石英石等17种。粮油食品类销往日本、新加坡、罗马尼亚、苏联、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锡金等国家;土产品类销往日本、新加坡、英国、比利时、意大利、法国、西德、马来西亚、菲律宾、锡金、瑞士、巴基斯坦;中药类销往日本、东南亚以及香港、澳门等地。畜产品类销往日本、泰国、西德、英国、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瑞士、苏联等国。
附(一)嘉山县1958~2985年外贸主要产品数量表单位:吨

附(二)嘉山县民国23年(1934)几种主要物产输出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