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环保机构
设县后,本县无环保机构,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嘉山县政府内设有建设科,也无专职环保工作人员。解放后,嘉山县人民政府内设建设科,因百废俱兴,只集中于治理水患,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1978年后,县城建局(后改名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配备专职环保干部,开始开展环保工作,1985年来在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内,设置环保股,配备了专职干部具体进行环境保护监测和环保工作,重点厂矿都由副厂长或指定专人抓好环保和废水、废气、废碴(尘)污染处理工作。
二、环保工作。
本县境内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南部多低山。设县以前,明、清年间,由于境内人烟稀少,山青水秀,据史料记载,明光周围赵府村(现明东乡赵府村)及抹山一带林木葱茏,池河水清鱼肥,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津浦铁路通车后,人口逐渐增多,设县后外地颖、泗、寿、定、盱等地亦不断迁移流入境内大量人口,外来人口定居开荒者大增,造成水土流失,加之迭遭兵灾战火,大片林木损毁,自然环境受到很大破坏。建国后,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广泛开展群众性植树造林,重点林区定期封山育林,采取了一些保护水土资源措施,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保护。七十年代,由于忽视环境保护,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一度只顾扩大面积攻总产,而忽视水土保持和自然生态平衡,本县一些地方围湖造田,对水资源忽视利用和保护,加之工业废水等污染,渔业生产也受到影响。自1982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和县农业、林业、水利、水产、城建等部门都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作为一件大事抓好,要求各区、镇、乡各级政府注意保护自然环境,注意保护水土资源。县人民政府城乡建设局,着手作了一些调查和初步治理,对来自工厂各种粉尘、废气的污染,自 1984年来陆续采取了一些措施,1985年县医院老式锅炉进行了改造,使之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1985年来有10家工厂改造或更换了锅炉设备,对严重的废气污染,采取了集中抓好治理。1990年明光大戏院际附近的明光浴池,锅炉燃煤排放煤烟对周围居民造成严重污染,县长郑少三了解后,亲自召集商业、城建、环保、服务公司等有关部门,及时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由服务公司、明光浴室购进消烟除尘器,控制煤烟排放,使污染得到治理。1985至1990年环保部门帮助县水泥厂安装三部除尘器,减轻了水泥粉尘污染,并对各个厂矿的三废(废水、废气、废碴)处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综合治理。
治理水污染方面,根据调查,县城明光198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83.45万吨,排放去向为池河和女山湖,排放废水量大的是化肥厂和四个酒厂,约占全县工业废水总量的97%,占等标污染总负荷的98.4%。在治理水污染过程中,县环保部门从化肥厂和各酒厂抓起,先后完成了化肥厂氨气脱硫工艺的技术改造,采用苯二酚再生氨水催化法脱硫,节约氨水,回收硫酸,减轻污染。采用化塘,治理酒厂废水,取得了一定成功。
治理工业固体污染方面,全县1984至1988年,年工业固体废物约为32至40万吨,县城建环保部门采取综合治理,变废为宝的办法,把煤渣用于烧砖和其它基本建设;把酒糟、稻糠、麦皮用作饲料,每年县内工业固体废物可利用约30.6万吨,利用率为95%。
自1985年以来,县办工业和乡镇工业不断发展,交通车辆增多,对环境污染也愈来愈加严重,还有不少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及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对干部、职工进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建文明城镇重要意义的教育,同时在县城明光镇建立了环卫所,配备专职干部和环卫人员,配备了必要的车辆和机具,建立了各项制度,县城明光及主要集镇的环境保护和城镇面貌有了很大变化。针对废水、废气、废碴污染问题,经过全面规划,将本县水泥厂迁往卞庄,改善了县城明光环境。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