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管理机构
建国后,本县对工业、手工业生产管理,均由县人民政府内设的工商、工业部门进行具体管理工作。1950年设工商科,对仅有的三、四家工厂进行管理。1951年至1954年,县人民政府内设财委(后败财办)及计划统计科后,工业生产仍由工商科管理外;县财委、计划统计科先后对工业生产单位进行划管理,下达生产计划指标。1955年县人民政府内设机构增设工业科、交通科,由工业科负责本县工业生产具体管理工作。县手工业联合社负责管理手工业生产。1958年,大办钢铁,大办工业中,县工业科改为县工业局,县增设县计划委员会。工业生产具体管理工作均由县工业局进行,县计委负责编制、下达工业生产计划,进行计划管理。1962年,县工业局与交通局合并为工交科,具体负责全县工业生产管理工作。1964年,县政府内设机构增设手工业管理局,负责全县手工业生产管理工作。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县革委会内设四大组,工业生产由县生产指挥组负责统一管理。1969年,学习“灵宝”经验,裁并机构,县革委会下设十大站,全县工业、交通工作由县工业、交通运输管理负责管理工作。自1973年1月设立县工交办公室后,由工交办抓好全县工业生产。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县工业局等机构恢复,工业生产仍由县工业局负责管理,县计委编制、下达生产计划、指标。1980年改县手工业管理局为第二轻工业管理局(二轻局)负责手工业生产管理工作。1981年11月,县工交办公室改为县经济委员会,全县工业生产管理、领导工作,统由县经委领导管理。1984年,县工业生产继续统由县经济委员会及工业局、二轻局领导与管理,县计委编制、下达计划。
1990年,工业生产管理工作仍统一由县经委负责,县计委进行计划管理。县工业局负责工业生产具体管理工作,分管的工厂有明光酒厂(1984年升格为副县级单位后,县人民政府直接管理,具体生产工作归属县工业局)、县印刷厂、县化肥厂、皖东拖车厂、县针织厂、织布厂、砖瓦厂、轮窑厂、凹凸棒粘土厂、铸石厂、食品厂、米厂、面粉厂、制药厂、自来水厂、毛巾厂、玻璃厂、水泥厂等。二轻局分管的工厂有皮革厂、拉丝厂、电炉厂、五金厂、开关厂、张八岭砖瓦厂等。
二、管理体制
全县工业生产管理体制,50年代主要为块块管理,由县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行政领导进行计划和干部管理、生产管理。指令性指标,计划性强而灵活性差。60年代在大办工业中,县级行政管理方式更为突出,统由县管理,实行行政领导和军事化组织。1962年后,逐步注意发挥工厂主导作用,县及工业管理部门进行计划与物资分配方面的管理与领导。1966年至1976年十年“文革”中,工业生产管理体制均以本县“块块”管理为主,对生产计划、干部人事、职工增减、招收均统一管理,限制严格。
1978年后,工业生产逐步发展,管理上实行地、县两级管理,以块块变主,条条 (系统)为辅。
三、企业管理
50年代,县内工厂很少,工厂内部企业管理多以行政方式进行,行政、生产统由厂长负责管理。1952年后,各级工会组织逐步建立、健全,工会参与工厂与工厂生产管理,注意发挥工人当家做主的积极性。1958年至1961年,工厂生产和企业管理均以行政指挥,集中管理,一切生产计划安排、劳动人事管理、生产指挥、调度,均由书记、厂长负责统一领导、指挥进行。1962年至1966年,工厂内部生产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实行民主管理与经济核算的成分增长。1966年至1976年,工厂内部管理主要厂革委会集体领导,厂职工代表会参与管理,在“文革”极“左”思潮干扰下,生产和经营管理较混乱。
1978年至1984年,本县各工厂生产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对生产实行计划和质量管理,使工业生产的经营管理逐步走上正轨。
1985年,在县内各主要工厂,推行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和三、三、四两挂钩办法,强调与完成生产、经济指标和效益挂钩,对工厂生产管理与经营管理发挥了一定作用。
1987至1990年,县内工厂积极进行深化企业改革,推行了厂长负责制及用人方面的聘任制,一度在部份厂实行招聘厂长,选优任贤,一批人才脱颖而出,亦有个别厂因聘人选择不严,考核不够,造成生产损失。1990年,县内工厂积极贯彻改革开放,内引外联,充分发挥厂长负责制的作用,贯彻中央“企业法”,大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注意面向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加强了内部经营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大部份厂继续推行了“承包责任制”,按当年生产计划和经济效益,利税、产值、产量等多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