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1949元月21日,嘉山解放,成立嘉山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和明光市政府,2月,成立嘉山县人民政府,杨如新任县长。县府设于明光镇大马路(今县公安局院内),隶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滁县专员公署。1955年冬,县人民政府改称嘉山县人民委员会。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人民委员会受到冲击,各部门工作处于瘫痪状态。1967年至1968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6408驻嘉部队和县人民武装部联合成立“支左”联络处,对全县实行“军事管制”。1967年4月,成立嘉山县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后更名为“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1968年4月,建立嘉山县革命委员会,内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人保组,管理全县各项工作。县革委会设主任一人,副主任若干名,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后,于1980年5月,按照中央、省、地指示,撤消县革委会,恢复嘉山县人民政府。至1990年,历经第七、八、九、十,四届换届选举,选举县人民政府领导成员。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的职能机构逐步健全,1949年至1957年,机构设置较稳定。1958年后,机构逐步增多。1963年,实行“精兵简政”,县人委各部门的层次只设一级。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级机构瘫痪。1968年底本县又学习河北灵宝经验,设立“十大部”县直机关精简机构,下放科室人员。1970年秋,恢复局级建制。1976年,党政机构分设,县革委会下设近40个职能机构,工作人员300余人。
1976年至1980年,机构建制较稳定,1980年后,机构逐渐增多,1984年春进行机构改革,撤并了一些机构,又新设了一些必要的机构,1985年,县人民政府内设67个职能机构,工作人员400余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令,自1981年4月起至1990年12月,本县县、镇、乡,依法每三年进行一次换届选举,先后组成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嘉山县人民政府和全县各镇、乡人民政府。

嘉山县历届政府县长更迭表



建国后历年县人民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及增减表


县人民政府工作纪略
1949年1月嘉山县解放,县人民政府于2月份成立(明光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月成立,1949年4月撤消,改设明光区人民政府,隶属县人民政府领导)。全部工作为恢复城镇、农村社会秩序,加强军事管制,配合部队肃清残余匪特。并成立以县长杨如新为司令的嘉山县支前司令部,动员全县人民支援解放军南下渡江战役,全县共组织支前民工3800人运送粮草支前,先后抢修公路170公里,铁路90公里,架设桥梁16座,筹集运送粮食583万斤,草1200万斤,并在沿线各地妥善安排与补充粮草供给,为南下部队提供必需的物资和住地,组织支前民工800人随大军南下。发动妇女做军鞋1万余双支援部队。
1949年至1950年,对区、镇、乡、村政权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建立和逐步健全县级机关及区、镇、乡政权机构,配备得力干部,做好恢复与发展生产、组织民兵,加强社会治安等工作。在县城明光及管店、张八岭、古沛、潘村、涧溪、自来桥等主要集镇,积极扶持工商各业,恢复与繁荣城乡经济。1950年冬至1951年春,全县部分沿淮、沿河乡、村受灾,县政府从县长以至科、局长、区、乡长均深入重点灾区泊岗、柳巷、津里、太平等地抓好生产救灾工作,做好救灾粮款发放,组织群众开展副业生产,战胜灾荒。
1950年冬至1951年底,集中主要力量开展反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中心工作,在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彻底催毁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分配 479254亩地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
1951年秋,为响应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本县派出1名副县长,1名团县委书记及70多名区乡干部带领5000名民工开赴五河县,投入治淮工程,至1952年完成,1952年至1955年,本县又组织近万名民工,在治淮委员会和滁县专区,统一领导下,投入又一项治淮工程,开挖泊岗引河,疏浚排泻洪水,解决淮河下游洪涝灾害,泊岗引河开挖工程艰巨,位于本县境内,县集中力量做好后勤等各项工作,泊岗引河工程如期完成。自1952年至1990年,本县县区镇乡都将农田水利建设列入重要议程,连年狠抓水利建设,县人民政府统筹决策,组织水利、农业等部门和各区、乡、连续作战,近四年中全县累计完成近1亿立方米土石方,兴建4座中型水库和数十座小型水库及一大批机电排灌站。使全县2/3农田在一般旱涝灾害下达到稳产保收,促进全县农业生产持续发展。1955年至1957年,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全县工业生产由1949年工业总产值463.4万元,至1990年,全县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5亿元。
在发展工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抓好县城明光和集镇建设,县城明光由解放初期只有一条不平的马路和丁字街,至1990年已有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东环路、西环路、韩山路、龙山路等宽阔的水泥马路,建成一座可供县城60000人口及厂矿用水的自来水厂,明光及全县主要集镇面貌已发生历史性变化,大为改观。
县人民政府组织各职能部门和各区、镇、乡切实抓好教育、文化、科技、卫生、体育、民政、商业外贸等各项工作,促进了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1946年至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中,本县各项工作受到干扰和破坏,以致生产发展缓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拨乱反正,在全县农村,化大力气推行了联产计酬大包干,大大提高了全县农民生产积极性。
1980年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地指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组织发动全县干部群众搞好工农业生产,稳定和完善农业大包干责任制,使粮食生产和各项工作不断登上新台阶。198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6383万元。比1983年增长12%,财政收入1483.8元。比1983年增长18.9%。全县全民和集集职工工资总额达到1926.04元。职工平均工资686.7,比1983年增长12%,农民人均收入338元。农业在大灾之年获得较好收成,战胜了特大的旱、涝自然灾害,除粮、油两次稍有减产外,经济作物和林、牧、副业都有程度不同的增长,农业总产值达到17800万元,比1983年增长8.8%,水产品产量567万斤,增长15.2%,棉花总产24874担,增长1.8%,烤烟23500担,增长 88%,农村经济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进程加快,以户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迅速发展到农村各个领域,林业承包大户821户,承包荒山78000亩,分别比1983年增长3倍和2.8倍,水面承包发展到65000亩,比1983年增长30%,农田基本建设有了新的发展,洪泽湖处理工程进度加快,旱涝保收的农田面积不断扩大,乡镇企业冲破了原来的模式,完成总产值4943.38万元,实现利润608.47万元。产值和利润比上年翻了一番,小城镇建设也有了新的发展,自理口粮进入城镇务工、经商、从事建筑、经营第三产业的5253个企业,充实和繁荣了城乡经济,工业生产在改革中不断提高经济效益,1984年工业产值8542万元,比1983年增长18.7%,工业实现利润621万元。比1983年的415万元增长49.6%,明光酒厂葡萄汽酒,县饮料厂桔子汽酒获得省优质产品的称号,开始加工生产凹凸棒粘土材料和恒温输食器等产品,为国内所稀有,交通、邮电和电力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地方交通客运完成量达2415600人次,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县完成8个科研项目,其中水生植物芡实人工栽培试验,三十烷醇的试用,马套式牛挽具,明绿生理栽培技术等五项已通过鉴定,取得了初步成果,全县教育事业集资114万元,是1983年的2.85倍,中小学条件有所改善,党的教育方针得到较好的贯彻,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普及小学教育的适龄儿童入学率由上年的80.5%提高到83.5%,为保障建设顺利进行,继续贯彻中央“依法从重从快、一网打尽”的方针,先后开展了三次集中打击弄事犯罪的统一行动,依法拘留,判处了一批刑事犯罪分子。
1985年本县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开放方针,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把改革开放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全年社会总产值完成4597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3777万元,增长28%,与1980年对比,翻了一番,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持续、稳步、协调发展。农业总产值完成 18520万元,比上年增长17.8%,比1980年增长58.5%,工农业的比例已逐步趋向合理。粮食产量虽遭到干旱、病虫灾害的袭击,总产仍达到5.73亿斤,比上年增长9.7%。粮食商品率已由1984年的30.6%上升为42.1%。经油作物在调整中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播种面积43.3万亩,增长39.7%,基本达到每人一亩经济田,油料总产3043万斤,比上年增长66.2%。由二狠抓了以猪、禽、鱼“三大养”为重点的产业结构调整,使养殖业比上年大幅度增长。大牲畜年末存栏6.3万头,增长3. 8%;生猪年末存栏14万头,出栏10.3万头,分别增长22.3%和25.2%;家禽总饲养量450万只,增长45.2%。新挖鱼池4135亩,其中精养鱼池1040亩,水产品总量742万斤,增长31%。山水资源开发成效显著,荒山、荒滩绿化造林1.84万亩,比上年增长34.3%,其中经济果木林、速生丰产林分别比上年增长12.9%和21.3%,在沿湖滩涂发展芦苇、池杉生产11190亩。由于湖泊开发实行了开放政策,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共围网、拦汊养鱼12800亩。湖泊成鱼产量375万斤,比上年增长21.8%。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进一步的改善,本着自办公助的原则,全县农田基本建设总投资444.32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19.85万元,县财政投资83.3万元,农民集资41.17万元。共开工776六处,完成土石方426万立方米,兴建、续建重点工程48处,装机61台,2680千瓦,大多数数建成受益,新增排灌效益5.2万亩,增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年共拓宽公路11条,215公里;公里改线5处, 9.31公里;修筑砂石公路45条,321公里,新增通客车两个乡,新增供电线路35千伏150公里,10千伏240公里,鲁山变电所的建成,使自来桥一带的农民用上了电,实现了全县乡乡通了电。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到13285个,比上年增长6897个,其中乡办企业418个,村办企业210个,从业34580人。全年共实现总产值13343.57万元,比上年增长1.9倍。全县小集镇共新辟街道57条,长16191米;新建农贸市场5个;进镇务工商农民4179户,9794人,涧溪、张八岭、三界、潘村、柳巷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建设有了新的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完成12058万元,比八四年增长41.2%,比1980年增长147.3%,加上村以下工业产值共达 15257万元,其中轻工业产值8012万元,增长36%;重工业产值4046万元,增长
52.7%,乡镇工业增长幅度较大,完成总产值2585万元,增长156.1%。共研制新产品39种,明光特曲低度酒,明光优液,明绿汽酒,出口童装等25种产品已投入批量生产,明绿汽酒获国家旅游产品优质奖,倒顺开关评为省优产品;市场紧俏的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加较多,其中丝织品达71.91万米,增长1.17倍,饮料酒10240吨,增长工3.6%,水泥22400吨,增长2.2%。有28个工业企业与外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协作,共落实19个项目,并在上海、南京、合肥等地设立了“窗口”。交通、运输、邮电、供电等事业也有较大的发展。财贸系统增强了为生产服务,为市场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观念,改进了服务态度。粮食、外贸、供销、食品部门为解决农民卖难、买难而努力工作,成绩显著。全年粮食收购完成24184万斤,增长了34%,油脂收购完成了444.8万斤,增长了73.8%;棉花收购完成262吨,增长了259%;供销系统农副产品收购总值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生猪收购51500头。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2965万元,增长21.6%,外贸出口商品总值515万元,增长6.8%,为搞活经济,对国营小型商业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明光地区78个小型企业已全部开放,其中由全民所有制转为集体所有制的28个,占36%,实行租赁给个人或集体经营的50个,占64%,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增添了活力。财政、税务部门认真贯彻了“欲取先予”的方针,运用调节手段,涵养了财源,使工商税收比上年增长21.62%,保证了财政收入。全年财政收入1754.2万元,比上年增长20.5%。全年向中央和省上交款521.9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实现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国库券的妇行,全年共完成161万元。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1246万元,比上年减少8.4%;信贷余额12870.5万元,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80万元(含县自筹资金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1倍,其中完成生产性投资1326万元。县财政拔款用于城镇建设38.5%万元,单位自筹资金建设487.6万元。县城明光共修筑水泥马路1071米,面积14973平方米,其中明光镇街道集资修筑巷道四条,945平方米,修筑下道二条,350米,在建设的质量上,新建的车站路南段,具有车行道、人行道、下水道“三道”同步,供电线、输水线、通讯线并举的特色。车站路、韩山路、三马路的楼群建设,当年兴建和续建的有24座,总面积为 30967平方米,市场、教育、卫生设施建设也有新的发展,教育工作进行了体制改革,下放了中、小学的管理权限,调动了区、乡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全县用于教育投资635.14万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群众集资211.24万元。新建明光镇初中一所,新增校舍面积18900平方米,添置课桌4121张,教学条件的改善,提高了教学质量,全县高考达线人数比1984年增长60%,中考500分,400以上的人数比 1984年增加近1倍。小学升中学的录取分数线有所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达 90.1%,比1984年增长6.6%,是1980年来最高的。扫盲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年又有8869名青壮年脱盲。全县获地区承认的科技成果共18项,其中工业2项,农业14项,医疗卫生2项。嘉山工艺厂的丝绒产品,第二次土壤普查,明绿生产基地的前期论证等七项通过省级鉴定,稻田化除、家畜锥虫病病原鉴定获省厅二等奖。新技术应用于生产,获得明显经济效益,由于大力推广杂交稳,面积比上年增长37.8%,配合化学除草、适时栽插,合理施肥等科学管理措施,使全年水稻总产净增一亿斤。工业上,工艺厂把烂花绒后处理技术运用在生产上,使这一产品更臻完美,新增产值109万元,创利税21.2万元。文化方面。全县多数乡镇建起文化站和文化中心,有文化专业户四百零二户,农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物普查取得了较好成果,初步建成两个频道的电视中心转播台和高王、涧溪、三界等三处电视差转台,行政村广播达90%以上,卫生体制开始改革,促进了医疗工作,城乡医院新增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添置了一些医疗设备,提高了医疗水平,计划生育出现了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多胎率下降,一胎率、计划生育率、节育率上升好势头。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比上年下降1.24‰。体育在各项竞赛中,获得省、地金杯5个,金牌3块,银牌10块,铜牌7块。全县职工年人均工资769元,比上年增加74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98元,净增60元,全县人均拥有粮食1085斤,比上年增长92斤,年未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426.3万元,比上年增长38.9%,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全年共销售自行车6608辆,电视机1283台,洗衣机792台,缝纫机
4010台,电冰箱23台,城镇人均居住面积6.74平方米,农村建新房12900间,全县城镇共安置待业青年536人,占全年新待业青年总数的88.9%,一些贫困队得到扶持,在省、地、县领导下,积极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加强法制宣传、建设,县成立了普法领导小组,制定了普及法律常识五年规划,县直机关普遍进行了法律知识学习,区、乡举办普法宣传员培训班,全县有108600多人参加学习,促进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逐步好转。
1986年,本县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进行,工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社会总产值57288万元,比上年增长32.1%,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7897万元,增长 12.2%;国民收入28938万元,增长32.9%,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秩序安定,全县农业总产值19336万元,比上年增长4.4%,粮食总产3亿公斤,增长4.6%。经济作物30.47万亩,扩大4100亩,油料总产1837.5万公斤,增长 20.8%,创历史最高水平。大牲畜饲养量6.47万头,增长2.7%,生猪饲养量25.3万头,增长4.3%,农业与林牧副渔的比例,由上年的78.5比21.5变为78.1比 21.9。乡镇企业总产值16173万元,增长20.3%,其中乡办工业产值3641万元,增长42.3%。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得到改善,水利建设投资358.4万元,其中自筹70万元,完成工程537处,土石429万方。配套后可扩大和改善排灌面积15万亩,农机耕种面积26万亩,占全年计划109%。新增供电线路97.5公里,通电村队60个,全县通电村已达254个,占71.5%。修通县乡4条循环公路,修筑乡村道路430公里。
山水资源开发和庭院经济有新发展。荒山、荒滩绿化造林有效保存面积1万亩,其中经济果木林645亩,小型水面养鱼8万亩,增长8.3%,稻田养鱼1063亩,投放幼蟹750公斤,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30万公斤,增长16.2%。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不含村和村以下工业3279万元)15281万元,比上年增长26.7%。名优产品增加。有九种酒已通过省优质酒的好评,“立立牌”丝绒获省优质产品证书,农用挂车各项技术指标达到部优比分,针织厂跨入省纺织行业三档企业,是全地区两家之一。横向经济联系不断发展,共洽谈46项意向性项目,落实32项,新增利税190万元,还引进一部分资金,人才和物资。交通、运输、邮电、供电事业取得成绩。国营商业国内纯购进完成15024万元,增长44.6%,财政收入完成2086.7万元,剔除粮食企业收入204.5万元,增长7.3%,其中工商税收完成1436.3万元,剔除粮食企业议价批发税,增长17.6%,财政支出2013.3万元,收支基本平衡,全年完成市政建设投资59.33万元,修建东环路混凝土路面605米,车站路北段碎石路面 426.6米,下水道2298.8米,公共卫生设施增加。明光综合农贸市场第一期80万元投资工程六月份竣工,建成后使用面积5000平方米,自来水厂日产万吨扩建工程,六月底投入使用县城的水质将有所改善,供水量增加,村镇建设出现由农舍建设转向集镇综合建设的好势头。全年投入村镇建设资金2482万元,修建房屋24.8万平方米,集镇道路5737米。房屋开发事业已兴起,完成投资68.28万元。教育、科技、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绩,文化、广播、电视、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96.5%,巩固率97.7%,毕业率92.5%,普及率95%,中学质量明显提高,有230人达高考录取分数线,上升到全区第三位。职业中学逐步发展,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参加“五大”、农业广播学校各类在职业余学习666人,已毕业大专生 98人,中专生11人。已有20个乡(镇)扫除青少年文盲,超过计划33%。人口自然增长率6‰,一孩率72.86%,上升3.21%,多胎率下降1.43%;计划生育率75. 5%,上升0.57%。科技事业迈出了新步伐,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逐步健全,化除、地膜覆盖、两段育秧、根外喷肥、配方施肥等新技术进一步推广,气象预报准确性进一步提高,农村节能工作进一步开展,给农村经济带来很大效益。科技服务队的成立,为乡镇企业和专业户解决技术难题97个。工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引用成效显著。凹凸粘土抗盐泥浆产品通过部级鉴定,耐火硅砖已批量生产,玻璃钳锅、0.6强度轻质砖、节煤反射锻造炉填补省内空白,可控气氛氮化炉氮势数学模型跟踪控制填补国内空白,为经济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地震监测工作的加强,保证了生产和生活的安定。全县35个乡镇均已建立文化站,55个村办起了文化室。电视卫星接收站和三个电视差转台已开播使用,当年完成三个乡广播站的机房改造。区乡卫防保网已基本形成,计划免疫建卡率94.4%。体育竞赛获地区级金牌六块、银牌五块、铜牌六块,总分居全地区第三位。少年男排荣获省六运会冠军,地委、行署给予通电嘉奖。侨务工作逐步开展,当年落实政策归还侨房5户99间,赔款2.3万元,使国家的华侨政策进一步落实。史志、档案和机关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生产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年安置城镇就业人员640人,全县职工人均工资889元,增长15.5%,扣除物价指数上升6%的因素,职工生活水平仍有一定提高;农村人均纯收入411元,增长3.3%,年末城乡个人储蓄总额3241.5万元,增长53%。通过扶贫扶优,当年使2个村,71个队和 1974户脱贫,当年致富163户。
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中,1986至1990年“七五”期间,促进了本县工农业生产及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粮食总产年均递增5.7%, 1990年达3.974亿公斤,比1989年增长4.3%,五年中向国家交售粮食7.5亿公斤,油料总产年均递增9.3%,1990年达2483万公斤,比1989年增长17.6%,烟草生产发展迅速,1990年烤烟总产量3360吨,被列为国家出口烟基地之一,蚕桑生产开始发展,全县栽桑近74亩,山水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全县有百亩以上精养鱼7片2700亩,县重点养殖基地红旗圩、焦城圩、卞湾圩、马沉涧万亩鱼蟹养殖地初步形成,全县千亩以上成片果园11处,5年中,新绿化荒山6万亩,女山湖大水面开发初见成效,1990年全县水产品产量达700万公斤。5年中新增旱改水农田15.6万亩,全县农村已突破人均1亩水稻田。全县工业年均递增23.8%, 1990年全县乡以上工业产值达3.5亿元,工农业产值比,由“四六开”变为“六四开”。全民固定资产总投资累计达8072万元,比“六五”期间增长1.2倍,扩建了重点骨干企业明光酒厂(已被批准为国家二级企业),兴办了制药厂,花岗岩矿、玩具厂等一批新项目,形成了以酿酒业为龙头,以建材、机电、化工、轻纺服装、粮油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工业格局。县政府组织县教委、科委、科协等部门,把教育与科技作为振兴经济的战略重点优先发展。积极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突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设立了苏巷农村教育改革试验区及津里、嘉山两个“燎原”试点乡。县政府大力支持发展电讯事业,国内长途电话直拨已进网络,1990年建成长话微波接收站,市话装机容量已达2000门,建成了调频广播电台、电视台、电视卫星地面接收站及3座电视差转台,全县电视复盖面达90%以上。对城镇建设、文化、卫生体育、民政等各项事业都统筹兼顾,促进各项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县人民政府自1984年至1990年不断加强对侨务工作领导,重视做好港、澳、台胞及亲属工作。1987年,成立侨务办公室,隶属县人民政府直接领导,配备专职负责干部。侨务办公室配合县委有关部门先后接待侨胞200多人,接待台胞800多人,除认真做好接待工作,并组织参观嘉山县城乡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设施,目睹祖国面貌和家乡故里变化,许多、侨胞和在台回乡人士感慨万千,积极为嘉山县的经济建设进一步发展出谋献策,有的慷慨献款,支持各项建设。嘉山县籍人士、现侨居加拿大的侨胞吴赋在回归故里探亲后,献款人民币1.5万元,支持张八岭中学,发展家乡教育事业,另献款人民币2万元,支援整修张八岭镇老街道路,深为家乡乡亲赞颂。本县有“三胞”人员330余人,其中在台湾177人,在港澳87人,在国外74人,1987年至199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三胞”政策,成立领导小组,专人办公,全面落实去台人员和在祖国大陆亲属政策,使台属中的冤假错案得到纠正。领导小组在供销、人事、公安、教育、劳动、粮食等部门配合下,先后解决各种案件24件,退出房屋82间,收回户口8人,复工复职 4人,有的安排担任县政协委员,有的被选为各级人民代表,1984年来,每逢元旦、春节、中秋和国庆节日,中共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县政协都召开“三胞”亲属座谈会及联欢会,倾听意见,积极鼓励和支持“三胞”亲属办理护照探亲,“三胞”和亲属通信联系及回乡探亲的日益增多,至1988年,本县接待回乡探亲“三胞”近百人。其中来自美国的3人,香港12人,1987年11月,有4人从台湾回到嘉山探亲,回到朝思暮想的故乡与亲人欢聚,都受到县及所在地区的镇、乡、村热情接待,回到离别数十年的故里后,目睹嘉山和家乡的巨大变化,看到亲人安居乐业,他们百感交集。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