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行网点
清光绪年间,本县人胡某在县城东门大街开设文吉斋笔墨庄,兼营《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龙文鞭影》等启蒙读物。民国初年,增售七字韵小唱本。清末,东门大街还有宝陵堂笔店,兼营木刻版《四书》、《五经》及七字韵小唱本。
民国3年(1914),舒仲超为适应新办学堂需要,在县城北大街开设教育图书社,出售《国语》、《算学》、《字课图说》等课本,并印刷学生作业簿。民国19年,孙万山、孙万高兄弟在永丰门开聚文堂,出售启蒙读物和各种绣像小说。教育图书社和聚文堂均于民国27年县城沦陷时倒闭。
另外,建国前铜城有庆昌祥、朱子记两家书店,汊涧、秦栏、金集等集镇,都有一、二家文具店代卖图书。县城的周老九和在官桥、谕兴一带摆摊的王麻子都是长期经营图书的摊贩。出售的品种有年画、七字韵唱本和《叹五更》、《打牙牌》等小曲活页以及私塾学生读物。民国36年,有一些外地书摊来本县出售流行歌曲卡片、言情小说和黄色书刊。
民国38年5月,在县城设新华书店天长门市部,1949年12月改称新华书店炳辉支店,经营课本、书籍、期刊、年画等。1953年期刊交县邮政局发行。1955年,新建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营业楼。1958年9月,“新华书店炳辉支店”改称为“炳辉县新华书店”。1985年,县城建设东路新华书店大楼建成使用,总面积为860平方米。县城共设4个发行门市部。县新华书店在各集镇设有发行点。1955年,在仁和、铜城、汊涧3镇设图书供应站。1958年,全县10个人民公社,除汊涧、铜城、仁和设新华书店图书供应站(门市部)外,其余7个公社都开设了书店,并于冶山铁矿设发行门市部。1962年先后撤销。1973年起在关塘、大通、金集设立流动发行点和门市部。除新华书店发行网点和公社办书店外,本县相当一部分图书由商业、供销系统发行。1955年,汊涧、铜城、仁和百货分销处开始代销图书(1957年移交给图书供应站)。1956年,全县有17个基层供销社(站)设图书专柜。1958年因各公社开设社办书店,基层社(站)先后停止代销图书。1964年,各基层供销社重新代销图书。1965年,全县有基层社售书店14个,1973年增加到24个,1979年增加到33个,每个基层社都建立了售书点,直至1985年。
近年来,部分个体人员从事季节性的图书发行,每年年底至次年1、2月份,从新华书店批进年画、挂历和历书等出售。1985年,全县有季节性的图书发行摊点21户。
二、发行量
民国26年,全县全年销售图书约8000册,平均约25人购买1册。建国初期,《时事小丛书》,《通俗政治读物》,领袖像、扫盲课本和学校课本发行量较大,其次是年画、小说等文艺书籍。1958年,大量推销大众哲学书籍和介绍土法搞科研的图书。1965年,开始发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和“老三篇”(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篇著作)等。1966年,毛泽东著作发行量占图书总发行量的51%。1980年以后,科技图书,中、小学课本,大、中专教材发行量不断增长。1980年,销售图书217.7万册、55.3万元,其中科教图书约2.3万册、1.87万元,中、小学

全县图书发行量课本75.2万册、18.9万元。1985年销售图书344万册、117.8万元。其中科教图书4.66万册、2.47万元,中、小学课本9.75万册、3.75万元,大、中专教材1.59万册、1.25万元,人均购书6.3册(1953年为0.3册),2.23元(1953年为0.042元)。1980年至1985年,共销售图书1523.7万册,金额468万元,占1955—1985年总销售册数的49.2%,总销售额的72.8%。三、图书阅览
明清时期,本县除县学、书院等藏有图书供阅览外,无专门的公共图书阅览场所。民国10年,县知事张铭筹资建造图书馆,次年秋竣工。该馆为两层砖木结构楼房,使用面积254平方米,初有馆员5人,藏书5000册,但借阅范围不广。主要书目有:《图书集成》、《万有文库》、《二十四史》、《清稗类钞》、《金石索引》等。阅览室报刊甚丰,然读者寥寥。民国2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天长,据图书馆楼为司令部,所藏图书及设备损毁殆尽,至建国前夕,未得恢复。
建国后,图书馆归县文化馆管理,为文化馆图书室,逐年置办图书、设施,渐有发展。1959年,图书馆从文化馆分出,迁至县城西门街。1962年,迁回原图书馆楼,复为文化馆图书室。1965年,藏书达万册以上。“文化大革命”中,大部书籍复遭损毁。1979年3月,省文物局批准恢复县图书馆,1981年拨款重修图书馆楼。恢复以后,年均递增图书千册左右,国家年拨经费9000元。1985年,县图书馆发展持证读者1766名,接待读者8.68万人次,借出图书17.4万册次。报刊阅览2.56万人次,5.12万册次。
由于经费紧张,图书馆在购书、藏书和接待读者等方面存在不少困难。藏书中,资料性图书、工具书和科技书较少,对工矿企业服务能力薄弱。
除县图书馆外,全县区、乡及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建有图书室45个,乡村青年集体借阅组15个,各基层图书室藏书量总计为3.5万册,有持证读者2000余人。

县图书馆几个年分藏书借阅情况
下一篇:第六节 档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