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
本县流行的主要剧种有洪山戏、扬州花鼓戏(扬州清曲)以及后来的扬剧。
洪山戏是香火戏的一种。香火戏是在苏北农村青苗会、三皇会、大王会、家谱会、牛栏会、火星会等谢神还愿的演唱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在天长流行的香火戏称洪山调,因演唱时配以大锣大鼓伴奏,故又称“大开口”。民国初年,邻县六合一带有唱香火戏的班子,民国10年(1921)前后,天长也出现以做会唱戏为职业的“香童”。香火戏不仅出现在神会上,地方青年学会一些唱腔和表演动作后,也与“香童”结合在一起,逢年过节搭台演唱。
扬州花鼓戏清初在扬州一带兴起,开始是一两个人在街头演唱,用二胡伴奏,故又称“小开口”,传入天长晚于香火戏。民国20年,镇江一花鼓剧团来天长以火星庙为剧场长期演出,从此,花鼓戏的曲调,如“梳妆台”等开始在天长流行。30年代后期,扬州花鼓戏与香火戏逐渐融合为扬剧,扬剧即成为天长流行的主要剧种,至今不衰。
京剧在天长也曾经是流行剧种。民国初年,本县只是流行“老徽调”。民国17年后,天长京剧爱好者如曹家声、胡家仁等人经常结伴演出。民国24年,天长城内京剧爱好者曾请来京剧教师住于姚凤章客栈传艺,城内“票友”(京剧爱好者)每月出资1元至2元,轮流学戏。次年端阳节在城隍庙前楼“彩排”,并正式演出。抗日战争爆发后,京剧在天长逐渐冷落,此后虽有爱好者,但演出较少。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文艺工作者在天长多次演出歌剧、话剧、活报剧、广场歌舞剧等。此外,天长还有不少黄梅戏、越剧、锡剧、淮剧爱好者。
二、剧团及演出
民国初期,本县无职业剧团。较早以演戏为职业的是民国10年前后出现的做会兼唱戏的“香童”。此后,出现两个洪山戏班子:一是东南一带的郝玉舟班子;一是东乡的甘全兆、夏麻子父子、王氏兄弟组织的班子。不久,大通的林之浩、杨村的缪文汉也组织了洪山戏班子。此外,还有一些临时戏班子。其演出多为传统剧目,如《狸猫换太子》、《陈英卖水》、《孟丽君》、《王二娘补缸》、《王瞎子算命》等,不少还有荒诞色情和庸俗迷信色彩。
民国32年后,抗日根据地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戏剧活动出现空前繁荣。这时期,全县剧团数量最多,各乡几乎都有群众性剧团(脱产、半脱产、不脱产);铜城市和各群众团体也组织了青抗剧团、民兵剧团、农民剧团、学生剧团等;县有专业剧团和文艺团体;新四军部队和根据地党政机关也有不少剧团长期在天长活动。除此,还有郝玉舟、张大牛、缪文汉、林之浩、崇晓峰等私人戏班子。
群众性剧团中有影响的有:高塘乡民兵剧团,演出活报剧《李不明藏粮》轰动一时;天高民兵剧团,长期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洪山戏;铜城市青年剧团,成立于民国33年秋,同年在天高办事处“百团会演”中以演出《大互助》而出名,其洪山戏《懒汉悔过》亦有影响;汊涧区民兵剧团,民国34年以演出大型小调剧《护城桥下》而闻名;大通孩子剧团,以演出歌剧《春耕曲》、《盘查哨》和话剧《雾重庆》而名噪盱(眙)天(长)边境,还能自编自演;沂杨区农村剧团,演出的著名剧目有新编洪山戏《从军记》、《农村一角》等;大通青年剧社,创作演出剧目有《一家人》、《吃喜酒》、《刘瞎捉汉奸》等。
抗日战争时期以上演戏剧为主的本县专业文艺团体有:天长县宣教团,成立于民国29年,民国30年编入淮南艺术班,由该团郑芥舟编导的现代独幕扬剧《桂英杀敌》,可视为皖东地区戏曲改革的开端;淮南大众剧团第六分团,成立于民国30年8月,隶属天长县抗日民主政府,业务由淮南大众剧团总团指导,曾演出话剧《安眠药》等。
除本县的群众、专业剧团外,还有一些隶属新四军部队和根据地上级党政机关的剧团长期在本地活动。较早的是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抗敌剧团(后隶二师政治部),抗日战争时期常在天长、汊涧、铜城等地演出中外话剧。民国29年夏,该团在汊涧演出话剧《军帽》,江北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邓子恢饰演党代表。在天长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淮南大众剧团。常在天长地区演出的文艺团体还有淮南少年工作团和前锋剧团等。
建国初,各乡镇均有农民剧团或文艺演出队,县城有炳辉剧团、工人剧团、青工剧团、民兵剧团等,均为业余性质。1956年全县业余剧团104个,1965年27个,“文化大革命”期间,各公社(镇)、大队成立文艺宣传队。1978年后,除县办剧团外,区、公社也办剧团,1985年常年活动的剧团6个,还建立了9个季节性剧团和304个季节性演出队。近年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戏剧观众渐少,特别是现代戏,已很少上演。
附:主要剧团简介
天高民兵剧团前身是高塘乡民兵剧团,民国32年秋由缪文渭改造旧戏班而组建。该团率先在天长农村废除旧戏,以“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将洪山调、小开口、大十字等曲调填以宣传抗日的新词,收到较好效果。其根据真人真事编写的广场活报剧《李不明藏粮》,叙述富裕中农李不明瞒报产量、少交公粮。戏一结束,李不明即登台检讨,表示要如数交粮支援抗日,该戏轰动一时。民国33年夏缪文渭编写了洪山戏《大互助》(后改为《生产互助》)。次年秋,该团改为天高民兵剧团,不久又并入淮南大众剧团。
淮南大众剧团前身为民国29年9月成立的津浦路东联防办事处宣教团,民国30年8月改名为淮南大众剧团,民国35年改为华中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建国后分为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和前线话剧团。该团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活动于路东各县,常驻天长,天长籍成员占相当比例。在天长上演过话剧:《劳动人民的儿子》、《李桂五》、《第三代》;小歌剧《保卫夏收》、《盘查哨》;地方戏《保家乡》、《送子参军》、《护城桥下》、《丁赞亭》;歌剧《生产战线》、《豫北大捷》;秧歌剧《要活命的只有干》;方言剧《冬天大事》;广场歌舞剧《大翻身》等。该团坚持结合形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抗日,激励士气,坚持走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学习、革新民间戏曲,坚持专业与业余结合,为路东和天长地区培养了大批戏曲骨干,推动了本县戏曲的革新和发展。

天长县扬剧团1952年10月,县人民政府将民间职业剧团“共和班”改编为“炳辉县维扬戏改进剧团”,集体性质,演职员40人。11月,赴合肥参加“皖北文代大会”。其时演出主要剧目有:《济公传》、《孟丽君》、《樊梨花》等。还配合“三反”运动,编演了现代戏《糖衣炮弹》、《跳出迷魂阵》。1954年参加华东汇演,与江苏省扬剧团同台演出《挑女婿》。1955年,更名为“炳辉县扬剧团”。1959年自编历史剧《河神娶妇》赴省演出,获得好评,《安徽戏剧》发表了该剧剧本,《安徽画报》刊登剧照,《安徽日报》发表剧评,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录音。时有演职员80余人。1961年赴上海演出《河神娶妇》、《秦香莲挂帅》、《玉蜻蜓》达半年之久,受到欢迎。“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演员受批判、被下放,剧团基本停止演出。1971改为“天长县文工团”,招收以下放知识青年为主的新演员,演出现代歌舞小戏以及8个“革命样板戏”,业务清淡。1979年复改称扬剧团,部分老演员调回,加之被禁锢多年的古装戏又得以上演,业务好转。1985年共演戏185场,收入近3万元。
天长县扬剧团较有影响的演员有陈宏信、陈佩霞、姚思林、岳佩峰、吴艳秋等。演出区域,除本县城乡外,并达滁县、定远、凤阳、扬州、江都、南京、上海等地。
天长县友谊扬剧团建于1979年,前身为新街公社民间职业剧团,1980年改为汊涧区友谊扬剧团,后改为天长县友谊扬剧团。民办性质,该剧团1982年排演《两厢情愿》代表滁县地区参加省农民戏曲调演,获演出奖。1984年,排演现代戏《钱二万》参加安徽省首届戏剧节,获特别奖。1982年曾在上海中国大戏院等剧场演出1月余。上海观众、扬剧界人士赠“扬剧之花”锦旗以赞。剧团主要剧目有《郑小娇》、《秦雪梅》等。1985年改为滁县地区实验扬剧团。
天长县实验扬剧团建于1980年,民办性质,前身为郑集公社农民职业剧团。演职员多为农民。该剧团1983年创作演出现代小戏《金牛拜月》,参加滁县地区戏曲调演获演出奖。主要剧目有《窦娥冤》、《恩仇记》、《芳草魂》等。演出区域为本县城乡及邻近县市。
三、剧场
建国前,本县无正规剧场。乡村偶有演戏活动,由村民在稻场上搭临时戏台。县城演戏,多在城隍庙(今县公安局)内,以前进阁楼为舞台,露天院为观众席,市民称为城隍庙戏台。建国初,县城演戏多在后寺大殿(今县人民政府),市民谓之后寺戏台。
1951年,县维扬剧团在前寺旧基上用毛竹、芦席搭盖了简易剧场,观众自带板凳。1958年建天长电影院时拆除。
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拨款于县城建大会堂,作为演戏、开会两用场所。为砖木结构,曾于1962年、1977年两次维修,先后增建化妆室、演员宿舍等附属设施。现占地面积203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52平方米,有座位1266个。建成后主要接待演戏业务。一般每天晚间一场戏,逢集加演日场。平均每年接待30多个剧团和音乐歌舞团体。1982年起置35毫米放映机,增加电影放映业务。著名京剧演员冯玉梅、扬剧演员李开敏等曾来大会堂演出。1985年共演戏205场,放映电影884场,接待观众近28万人次。
农村人民公社自60年代中期,开始兴建会堂。1978年以后,会堂相继改建或新建为影剧场,演戏放映兼用,由当地文化站管理。1985年,全县农村集镇有影剧场29个。规模较大,设施较完善,可接待省、地级剧团演出的有金集、长兴、安乐、平安、汊涧、铜城影剧院等。

1985年天长县农村影剧院(场)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