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歌
本县民歌从种类上分,有小调、秧歌、号子等,以各种小调流行最广。较著名的有:“小放牛”、“大补缸”、“孟姜女”、“道情”、“杨柳青”、“三十六码头”、“卖油郎”、“打驴蒿”等。唱词结构主要有“四句头”、“五句半”、“七字韵”、“传十字”、“七说八唱”、“四说四唱”等。唱法有独唱、对唱、合唱、和唱等。曲调音域窄,节奏舒缓,人人能上口风格柔和,婉转悠扬。由于歌词创作有很大的即兴性,曲调变化不多,单乐句的多次反复构成一段。许多曲子独唱、对唱、合唱等并无定规,全由当时场景、气氛而定。
民国31年(1942),经常活动在天长地区的淮南大众剧团大兴采风,革新小调,将流行的小调填上新词,改编成小调剧和新民歌,风靡一时,许多民歌和小调被编印成册,流行路东各县。较著名的有:“荡湖船”、“张家的姑娘要陪送”、“送公粮”、“高邮湖水白茫茫”、“姐缝衣裳为谁忙”等。1958年,本县创作民歌甚多,然多宣传“大跃进”之作,语多夸饰。
丰富的民歌,培育了许多民歌手。1954年,草庙山女民歌手娄丽红在安徽省民歌会演中演唱“刮地风”得一等奖,获金质奖章1枚。1956年,在安徽省民间歌舞比赛中,本县女民歌手宗玉兰演唱的“格登台”、“黄花子”、“打对子”,庄风英演唱的“水斗”均获一等奖。还有两首民歌人选《安徽民歌集》。1958年,本县女民歌手雍桂兰参加省民歌会演获演出奖。
县文化部门十分重视民歌的收集整理,1958年、1960年、1980年,县文化馆3次组织人员进行民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二、舞蹈
县内民间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舞龙也称龙舞、玩龙。天长舞龙历史悠久,套数较多,一般有走龙、跑龙、叠龙等。还有跪、坐、卧、穿、叉、擦等高难动作。舞龙时配以锣鼓乐。
舞狮子也叫狮子舞。动作有搔痒、舔毛、打滚、抖毛、跳跃、跌扑、登高、腾转、踩球等。以锣鼓乐伴奏。
走旱船旱船以竹竿、纸、布等材料扎制而成,一人顶船(船心),船两边各有一人,主角“骚达子”,配角“大相公”,手持竹竿作船公状与顶船者相互逗趣、答唱。多即兴表演,基本动作有行船、撑船、打旋等,还有锣鼓丝弦伴奏。旧者船心多为男扮女妆。抗日战争时期,玩旱船在本县最为兴盛,淮南大众剧团以女角顶船,旱船扎制精细,挂满纸花,自此,旱船在天长被称为“花船”,其演唱内容也得以革新。
老汉推车推车人化妆成老汉,车上坐着手持花布伞的小媳妇。二人载歌载舞,做出行走、拐弯、上坡、下坡等动作。
蚌舞一少女身背用竹、布做成的大蚌壳,扮做蚌,一男扮老渔夫。渔夫撒网,蚌戏渔夫,主要动作有躲网、逃网、咬网等。
钟馗舞用两根杠子夹一坐椅,由两“小鬼”抬着,扮演钟馗者于其上表演。一“小鬼”持一软竹条,挑一只纸扎蝴蝶逗引钟馗。钟馗便于椅上、杠上做出各种惊险的扑蝶动作,或从杠上翻跳而下表演,生动有趣。舞蹈时配以锣鼓乐。旧时此舞除在室外表演外,并进入民宅表演,借以“驱邪”。
跑驴用竹条、布、纸合扎成驴套,分前后两截,扮演者将驴套分前后扎在身上,作骑驴状。扮演者2、4、6人不等,最多时可达12人,其中1人作领头,鱼贯而行,做出跑、跃、转、串、逗等动作,配以歌唱,诙谐风趣。
打连响短竹竿上缠彩带、缀铁环,表演者持竿,边歌边以竿轻击身体各个部位,或两竿相击,发出有节奏的悦耳响声,谓之打连响。表演时可鱼贯而行,边走边歌边击,亦可8人、16人分两排相对击打,且有多种套路,易学、易表演,生动活泼。
三、民间器乐
天长地区明清时期流传着丰富的民间器乐。天长的民间器乐吸收了苏北、苏南的民间器乐、戏剧(扬剧、洪山戏)伴奏器乐和佛教、道教的打击器乐,经民间演奏者不断丰富变化,逐渐形成地方风格。建国前,天长地区流行的民间器乐曲牌有“万年欢”、“柳青娘”、“下江船子”、“小包妆台”、“鲜花调”等数十种。扬剧曲牌有“梳妆台”、“大陆板”、“满江红”、“八段景”、“道情”以及苏北、苏南的民间小调。打击器乐曲牌有“急急风”、“凤点头”、“叠宝塔”、“六苏”、“大开门”、“小开门”等。
天长民间器乐中,管乐器以笛、唢呐、笙、箫为主,弦乐器以二胡为主,击乐器有锣、鼓、大铙、小钹、小锣等。建国前后,各种“吹手”班子活跃在四乡八镇,为婚丧喜庆演奏。其中城里的“吹手”大都为理发工人。天长的“吹手”以长兴朱文江最为著名,他12岁随父学艺,13岁正式外出演奏,建国后参加过省、地民间艺人会演,多次获奖。目前,天长尚有各种“吹手”班子300多个,各种民间艺人数以千计,但多已演奏现代歌曲和流行音乐,古老的民间曲牌已逐渐失传。
四、曲艺
说唱本县主要曲艺形式。用洪山调为曲,独唱或男女对唱。主要曲日有“孟姜女”、“唐明皇游月宫”、“魏征斩老龙”、“张良拜相”、“李三娘”等。大鼓建国后流行。在淮北大鼓的基础上,揉以天长说唱,形成独具风格的天长大鼓,说唱结合,击鼓伴奏,主要书目有《说唐》、《杨家将》、《岳传》、《林海雪原》等。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