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集市发展较早,明嘉靖《天长县志》载有芦龙、秦栏、金集、杨村、石梁、汊涧、铜城、张公铺等10余个。继有龙冈、便益、仁和亦繁荣为集。清嘉庆《备修天长县志稿》又增虞家洼、龙王庙、乐丰、城门乡、丫口、埠河、谕兴、长兴、横山、郑家集等。到建国初期,大、小集镇发展到30多个,尤以水陆交通俱称方便的县城、铜城、石梁、汊涧、秦栏以及金集为盛。城乡群众素有赶集之习。传统集期多数为每旬两集,或一、六,二、七,三、八,或四、九,五、十。也有少数小集镇10日3集的,如二、五、八,三、六、九等。集市贸易时间都在上午、正午,午后散市。交易品种有粮食、油料、牲畜、家禽、蔬菜、水产、土特产品及手工业制品等。较大集镇因上市品种集中丰富,分别形成各个“行”、“市”,如粮食行、鱼行、蛋行、竹行、柴草行、牛市、骡马市、猪市、菜市等。在交易品种中,以粮食为大宗,尤以水路畅通的石梁、铜城为最盛。粮食集市多集中于公路边、河道旁,县城集中在4城门外,有粮行30余家。牲畜交易以仁和、秦栏的“牛市”为最出名,上市交易的牛有时多达数百头。一般品种如蔬菜、家禽、水产、土特产品和手工制品多沿闹市街道两旁露天摆摊,自行议价买卖。
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集市萧条,根据地更加繁荣发达,尤以铜城为盛,上市多达万人。据民国29年(1940)调查,每月集市成交额达200多万元。民国36年到本县解放前夕,由于战火不断,生产凋敝,交通受阻,加上通货膨胀,物价飞涨,集市交易转趋清淡。
建国初期,政府保护公平交易和合法买卖,集市贸易得到稳定发展。各地恢复了集市和集期,除酒类由国家专卖外,粮油棉及各种土特产品、牲畜、禽蛋、水产品、蔬菜均可上市交易。从1950年开始,有关部门在主要集镇明确划分各类市场,开辟了牛、猪、驴、粮油、禽蛋、鱼、柴草、蔬菜及手工业品、土特产品等各类市场78个,上市品种近百种。1953年,为了鼓励私营商业合法经营,活跃市场,先后在县城、汊涧、铜城分别召开城乡物资交流会,上市均达万人左右,成交额达数万元,集市贸易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繁荣景象。
1953年后,国家先后对粮油棉实行统购统销,生猪实行派购,上市品种限于三类物资,主要有牲畜、家禽、生猪、蔬菜、水产、土特产品和手工业制品等。1955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20多万元。此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农副产品增多,政府采取“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政策,完成统购任务后的粮油,允许到指定场所交易,上市品种较多,集市贸易仍然比较兴旺。
1958年后,发动全民“大跃进”,主要劳力投入大炼钢铁,农村收回自留地,取消家庭副业,关闭自由市场,集市贸易消失。据不完全统计,1959年的赶集人数比1956年下降70%以上,农副产品上市品种和数量分别下降80%和60%。1960年,由于商品奇缺,农副产品严重不足,黑市买卖增多,市场价格失控,副食品价格十分昂贵,每公斤米高达6元,猪肉每公斤高达10元,菜油每公斤则达14元之多。
1961年以后,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县内先后在27个集镇恢复集市贸易,上市品种由几十种增加到数百种。1962年后,国营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开展粮油议购议销业务,开放粮油市场,完成统购任务后的多余粮油可以进入集市,上市品种、赶集人数进一步增多,小集镇每集4000人左右,大集镇多达万人。1963年,全县上市粮油有250多万公斤,成交量208.5万公斤,达83%;禽蛋上市25万多公斤,成交量达91%,其他竹木制品和生活用品更是充溢市场。市场价格逐步下降,和1962年比,1963年粮油价格平均下降61%,肉禽蛋价格平均下降45%,在生产旺季,一些商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国家牌价。
“文化大革命”时期,把集市贸易和农村家庭副业作为资本主义加以批判和限制,全县实行“五、十”统一集期,一度还限10天1集,集市贸易受到种种束缚。
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农业生产和农民家庭副业发展很快,国家对粮油棉的统购改为合同订购,猪禽蛋实行议购议销后,集市贸易进一步发展。全县30多个集镇先后开放,并恢复传统集期。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在县城、铜城、汊涧等主要集镇设立农贸产品、工业品专用固定市场,并对粮油、水产、蔬菜、牲畜、竹木产品划分固定交易场所。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服装、鞋帽及日用工业品的摊贩日益增多,品种花样不断翻新。来安、盱眙、淮北及山东等地的农民和商贩经常运来蔬菜、干鲜瓜果等参加集市贸易。国营公司和供销社也走出柜台,摆摊设点,推销商品,集市贸易更为繁荣兴旺。各集镇注意把市场建设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做到方便群众,方便交通,美化市容。近年来,集市贸易成交额逐年有较大增长,1981年约1587万元,1984年为2082万元,增长31%。1985年,全县共有集市33个,集市贸易成交额3038万元,比1981年增长近1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