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航道
高邮湖天长向外水运的唯一航道,湖西耿家尖(现海军靶场)为古漕运码头。高邮湖区由高邮、金湖、天长3县共辖。建国后,随着淮河的治理,先后修建了三河、蒋坝、高涧、淮安等船闸,下游从高邮运河西堤至陆家桥(今新民滩)开了庄台河,建了庄台、新港、王港、毛港、杨庄等5座小型过船闸。新白塔河口门至大尖滩北头18公里,湖底高程3.5米左右,枯水期湖水位在5—5.5米之间,最低通航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可常年通航80—100吨级的货驳船。由于大尖滩以东的航道积淤和建于30年代的高邮运西船闸限制,严重碍航。1978年大旱,省航道局派船疏浚,从闵桥西河口经漫水闸、石港闸、运西入运河至高邮,比从高邮湖直达绕道79.5公里。1984年来,国家投资681万元新建珠湖船闸,对大尖滩航道进行疏浚,1985年12月完工。闸首净宽10米,闸室宽16米,长100米。极大地便利了高邮湖与京杭运河之间的水运交通。
白塔河为天然河流,上下游落差较大,经历年洪水冲刷,倒弯淤滩,加上沿河农民分段打拦河坝,蓄水灌田,至建国前形成10余处关门滩,严重影响通航。从1951年开始,在下游疏通泄洪渠道,开挖黑塘埂(徐家跳),治理川桥河和浔河等。并制订了开挖新白塔河的规划:上游汊涧至石梁19公里,除拓宽部分老河外,余皆拉直新开河道,用于泄洪,不能通航;由石梁向东至新河口,在老河南1.5公里外,新开一条人工河道,其上游于石梁东头筑拦河坝将老白塔河切断;中段在县城北门新河桥建1孔节制闸1座,通三汊河与老白塔河相连,东与浔河交汇,汇川桥河之水经东门浔河入新白塔河。经分段施工,逐年治理,到11972年,上游石梁河底高程挖到5米以上,下游新河口4米以上,解决了汛时排洪问题,但仍不能常年通航。1978年大旱,再次拓宽浚深。治理后的新白塔河全长27公里,成为天长主要航道,河道底宽:由新白塔河口门至县城新河桥为40米;桥西至石梁20—30米。河底高程均2.5米。水下边坡为1∶20。上游石梁洪水位12.32米,下游新白塔河口洪水位9.5米,最枯水位可保持通航水深2.5米,100吨级的轮驳船常年可通。
新白塔河开挖后,老白塔河成为内河通航支流。河道从蔡家河向东至沂湖闸外出口处共37公里,其中上游蔡家河至石梁一段筑拦河坝后已被淤塞。1966年在下游汤桥以东500米处建4孔节制闸1座(沂湖闸)。1980年冬,铜城区组织民工从郭家大桥向东北开挖到沂湖口门,向东南开挖到沂湖闸外出口处(高邮湖)。1981年冬从郭家大桥向西治理到三汊河。现航道底宽15米,河底高程3米,水下边坡1∶20,枯水期通航水深可达1.5米。两头节制闸闸门5米,闸门高9米,水下闸坎高程3米,除汛期外,可通航30—40吨级驳船。
铜龙河源出盱眙县东,经铜城镇入高邮湖。镇西以上的河道,舟楫不通。由镇向东经毛家窑、埠河、龙冈至小关,全长27公里,丰水期船舶可由龙冈出百荡湖入高邮湖。常水期则由龙冈向南至小关一分为二:一从小关北出私盐港入百荡湖;一从小关向南经汤桥入老白塔河,再向东由大王庙入高邮湖,是为铜城河古水道,40年代以前舟楫广通,常年可见25吨左右的木帆船行驶,夏秋丰水季节,50吨左右的木帆船可通。抗战时,铜城一带商运兴盛,铜城河木帆云集。后失于治理,航槽淤积、弯大滩多,民谣谓:“铜城到小关,一百零三弯,行船六七里,西庙到东庙。”50年代中期逐渐淤塞,百荡湖底亦渐淤高。丰水期船舶仅可从龙冈出入百荡湖,常水期则不能通航。
60年代曾组织民工对古河道裁弯取直、拓宽浚深,并在龙冈以南撇开老河新开人工河道,比原17公里河道缩短了4公里。1978年大旱,开挖从龙冈向南6公里的人工河道“沂龙河”,河道底宽15米,河底高程3米,水下边坡1∶20。从沂湖北岸至南岸7公里的湖面乃水下工程,湖底高程在4—4.5米之间,1981年春曾开挖过一段。
治理后的铜龙河道:铜城至龙冈13公里,河底宽20—30米,河底高程3米,水下边坡1∶20。1979年于龙冈河、沂龙河交汇处,建1孔节制闸1座,闸门宽5米,闸顶下弦高程9.5米,下闸坎高程3米。沂湖南岸入老白塔河口门外,还建有4孔石墩拦鱼设备,门宽皆5米,过往航只压箔而过,今已拆除。沂湖西北连杨村河和季桥河支流,1978年分别治理,使15吨左右的船舶可通,形成县内东北片河网。
秦栏河建国前,河道弯曲,航槽积淤,流水迂回,溢洪不畅。菱塘入湖口门处,由于高邮湖东北向强风推沙积淤,已形成关门滩。从秦栏至王成尖入湖已延伸为24公里,王成尖以西,湖底土质坚硬,冬春之际,因受东北强风浪袭击,使船撞至硬滩而致船毁人亡者时常发生。
建国后,从秦栏至菱塘以北裁弯取直,拓宽浚深,开挖了13.5公里人工河道,1973年完成,比原道缩短6公里。这次工程与江苏同时施工.以河心为界,竣工后,在菱塘以北的一段河中心留有1米宽、4公里长的鸡心埂,至今尚未清除。口门外的关门滩有3公里是水下工程,现已疏通。
川桥河30年代尚可通航,常有15吨左右运盐帆船出入,后因日军占据县城,盐道中断。经历年洪水冲淤,到50年代初,仅丰水期可行10吨以内木帆船。建国后,为蓄水防旱,在浮山坂筑大坝,改上游河身为川桥水库,下游河道按泄洪要求分期治理,从城南防洪堤外经蜡八庙到浔河新开人工渠道一段,至1973年完成。1978年又治理浔河至新白塔河汇合处,现上游河底高程7米以上。下游至二横山桥,河底高程5米以上,已不能通航。浔河桥以北至新白塔河,底宽30米,河底高程2.5米,为东门港区装卸码头,常年通航。
王桥河系通往高邮湖古水道。30年代后期,从马汊河口门经小河口至王桥仅可通10吨左右的木帆船。50年代中期于高邮湖西岸修建防浪大堤,围湖垦荒,洋湖水面被圈入堤内。1968年于洋湖大堤建1孔的节制闸“洋湖闸”,门宽5米,闸顶下栏高程9米,水下闸坎高程3米。从芦龙至洋湖闸出口处18公里,经历年治理,至1973年已形成一条溢洪渠道。1978年从王桥至洋湖闸内开挖7公里人工河道,底宽15米,河底高程3米,水下边坡1∶20。闸内至王桥可通20吨左右的船舶。河道下游闸与河未形成一线,交角相差700余米;洋湖闸外湖滩有500余米仅挖有引水沟,未形成河道,常水期仅可通10吨左右船舶。
二、港口、码头、渡口
1、港口
建国前,本县无正规港口,只有统治者为盘剥船民而在水道要隘设立的关卡。民国时期,天长水陆要隘有查验所13处,其中水上有护桥、龙冈、连村、石梁、秦栏、小关、马汊河、小河口8处。
1952年县航运站成立,为便于管理,将全县船只集中县城,立为炳辉港,入港船民488户。1953年港口吞吐量为6.7万吨。但由于河流条件限制和高邮运西船闸碍航,加上“大跃进”时期因装运矿石船舶受损严重,至1963年港口吞吐量降为4.7万吨。
新白塔河开挖以后,高邮湖口门得到治理,港口吞吐量迅速上升。1975年,省航道部门先后投资51.6万元,在县城东门外浔河西岸兴建1座机械化客货装运码头,设计规模为年吞吐量20万吨,1978年6月竣工。码头全长202米,北宽56米,南宽46米,总占地面积11136平方米。其北端为货码头,长150米,其中高水位、常水位码头各50米,中间50米为台阶式人工装卸码头。计6个泊位,前沿水深均在2米以上,港池宽56米,高水位码头装有3吨吊车2台。货场上备有皮带运输机5台,沿货场围墙建有445平方米的仓库1幢。货场、平台及水泥道路8025平方米。货场南端为客运码头,长52米,可同时停靠120客位的小型客轮两艘。码头前沿水深1.5~2米,港池面宽30~40米。
2、码头
建国前,县内通航港埠的装卸码头,大多选用岸平水深地段,并无固定建筑。唯石梁盐码头系砖砌台阶,为官盐店专用。县境东北的耿家尖,为古漕运码头,年运量2400余石。清咸丰三年(1853)漕粮折色,缴贡银纳奉,码头废弃,今已成湖中岛。县内旧民用码头主要有:石梁东、西大滩码头;铜城薛家码头、姚家码头、陈家码头;县城北门外城河桥西盐码头。50年代初,为调运粮食,将船舶集中县城统调,利用县城北门外老城河一带自然坡岸开辟土码头3座:北门城河桥西“大盐码头”为一号码头;桥东为二号码头;北门农场门前为三号码头。3座码头遇雨均难装卸。
1954年春,县航运管理站、港口乡人民政府组织船民自己动手,利用清除河道障碍时拆除的古护城桥桥基砖石,在三号码头旧址修建1座20平方米的简易平台砖石码头,并铺筑了500米长的便道,晴雨皆可装卸。1955年,县航运部门投资7000元,在二号码头旧址修建1座石台阶码头。1965年新白塔河临城段开挖,老城河闭塞,一、三号码头瘫塌无踪,二号码头石级台阶仅供洗浣之用。
1969年新白塔河通航,航运部门在河南岸、新河桥以东修建20米长挡土墙作为装卸码头,后因圩堤坡度较大,板车上下不便,加之前沿水深不够被废弃。
70年代以后,县航运部门和一些水运量较大的单位相继修建了专用装卸码头。这些码头均为浆砌块石挡土墙直立或斜坡式,并使用半机械化装卸。直立式码头主要有:
北门码头位于县城北门外新河大桥以西南岸,由航运部门先后投资4。8万元于1972年建成,长45米,宽30米,货场面积146平方米,西有车辆出入坡道。场地以砂石铺筑,晴雨可通。码头前沿高程7米(废黄),两个泊位,常水期水深1米左右,装有3吨吊车1台。
盐业公司码头1978年建于北门码头西侧,系在河床上开挖的港池,占地1000余平方米,码头前沿高程7米,常水期水深1米左右。
煤建公司码头位于东门外古城河东岸,1983年在土坡码头上修成。长40米,两个泊位,前沿水深1.5—2米。1984年春,机械疏浚古城河航道,北去570米入新白塔河,河道底宽30米,河底高程3.5米。码头上装有3吨吊车1台,皮带运输机3部,日装卸能力200余吨,主要用于卸煤。
木材公司码头1984年在新河桥下游南岸200米处利用河床平滩建成,占地1000余平方米,港池四周用浆砌块石挡土墙,池底高程3.5米,常水期水深1.5—2米。堤旁装有3吨吊车1台,卸木材吊杆1个,河水位7米以上时港池潜入水下。
万寿码头1984年春,万寿乡政府组织民工在新白塔河南岸开挖建成长50米、底宽20米的港池,航运部门投资4750元。港池南端有20米长浆砌块石挡土墙,作为客货船的装卸码头,前沿高程6.5米,港池水深1.5米左右,占地1000平方米,惜出口处一段水下工程迄未治理。
此外,县内还有两座斜坡式码头:一是化肥厂码头,1973年建于浔河港区以北浔河东岸,长15米,宽8米,占地120平方米,一个泊位。前沿高程6.8米,水深1.5米,主要用于厂内煤炭、化肥、煤渣等装卸。装有3吨吊车1台,皮带运输机1部,日装卸能力100余吨;二是磷肥厂码头,1973年建于浔河东岸,化肥厂以北,长5米左右,一个泊位,前沿高程6米,水深1.5—2米,主要用作磷矿石、氨水、磷肥装卸。常水期可以使用,洪水期潜入水下。
3、渡口
建国前,县内有古渡口16处。建国以来,因建桥、筑坝废弃4处,因道路河流变迁废弃3处,至今继续使用的古渡口尚有9处,而在治水开河过程中,新发展民间渡口45处。这些渡口多为内河渡运,船舶吨位较小,除何庄、万寿、安乐水库3处渡口渡船5—7吨外,其余均为1—2吨,全县日平均渡运9000余人次,农闲、节日期间万人以上。渡船一般由渡工自置、社队集资购买或湖泊、水库管理部门自备,还有一些亦渔亦渡的临时渡运船只。1985年,全县共有渡口47处,分布在新、老白塔河及秦栏河、铜龙河、洋湖、沂湖等河湖水库,以新、老白塔河沿线最多,共24处。全县年渡运量300余万人次。所有渡口中以万寿渡口(在万寿乡河塘队)最为繁忙,日渡运量750余人次。
三、工具
1、木帆船
建国前,本县水运全靠木帆船,其种类很多,天长主要有湖船、丫梢船、网船、潭船、高邮舟子、邵伯划子、荷花瓣子等。其中湖船占60%以上。1949年,定为天长籍的木帆船有204艘,约2240吨位。1952年炳辉港成立,高邮、宝应、邗江一带船舶亦来入籍,木帆船上升到488艘,4490多吨位。1953年将天长河流不适宜行驶的23艘木帆船转往高邮和蚌埠入籍。1954年组织互修木帆船,对失去运载能力又无修理价值的32只破小船只,由县人民政府发给安家费,转入小川乡(今安乐乡)务农,另有47户转入渔业生产。1956年,成立木帆船运输合作社,全县有木帆船337艘,3641.5吨位。1958年在木帆船尾安装推进器。60年代中期以后,水运工具逐步向拖轮发展,而由于维修材料紧缺和水运管理部门对木帆船改变船型、加大吨位的限制,致木帆船数量减少,吨位下降,至1978年尚有134艘,1393吨位,其中不少船只停港待修。
1978年以后,水运工具实行拖带化和单船运行机械化,靠人力风帆行驶的旧式帆船全被淘汰。1985年,全县仅存非机动船136艘。
2、机帆船与挂机船
1958年,在大搞水运机械化的运动中,县水运社和水利局先后以木帆船改装或购置了几台小型机动船,用以自航、打水或机米,但因质量差很快报废。60年代后期,县水运社也改一艘木质机动船,但投入运用后得不偿失,不久变卖。70年代初期,县交通机械厂生产船用挂浆机,用于改造木帆船。1978年全县有挂机船6艘55吨位;机帆船7艘,116.8吨位。此后,挂机船得以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机动船舶发展到139艘282.8万瓦3845吨位,其中湖滨、杨村、桥湾、界牌、秦栏等河港地区发展尤快。
3、拖轮货驳
1959年,县供销社以30吨木驳船安装4135型5.9万瓦柴油机,拖带2艘40吨木驳,以自运货物,是为县内最早的拖轮。60年代中期以后,县煤建公司、国营大圹圩农场、县外贸局、肉联厂等单位开始发展专业拖轮,由于受航道和船闸限制,未能全部正常投入运输。1978年,全县有拖轮13艘91.1万瓦。货驳70艘,2491吨位,其中专业部门拥有拖轮3艘24.3万瓦,货驳45艘1335吨位。
1979年以来,天长水运机械化有了高速发展。原5.9万瓦的装机大多数改为8.8万瓦,并有1艘安装6160型9.9万瓦柴油机拖带1000吨货驳船。特别是高邮珠湖船闸新建和入湖口门、航道的疏浚,促进了拖轮的发展。1985年,全县有拖轮14艘,装机116.6万瓦,其中水泥船体6艘,钢质船体5艘,木质船体3艘,拖带货驳139艘;运载吨位7337吨,其中水泥船体11艘,钢质船体3艘。本县东去上海,西达芜湖、安庆,北上淮河的粮食及大宗物资,多赖拖轮船队承运。
四、运输
1、客运
1972年,县水运公司船厂设计制造67座水泥客轮1艘,于1973年开辟县内短途客运班船,起自县城北门新河桥头,途经红星窑、万寿、大圹圩农场至新河口,全程15公里。1957年,开通天长至石梁客班,起自县城北门新河桥头,途经新河农场、窑湾、薛庄至石梁,全程12公里。1978年春,又以两艘8826瓦水泥挂机船各安装66座客位,开辟由县城北门三汊河节制闸经老白塔河至沂湖闸客班,两船对开,途经护城桥、子胥、桥湾、老港、沂湖口门,全程22公里。同年冬,东门港区建成,天长至新河口客班起点移至港区。
1981年,水运公司从无锡购回1艘水泥船体的游艇,经船厂改装成166座客位的水泥客船,于1982年4月开通天长至新河口客班。同年,湖滨、老港两个大队的农用挂浆机开通沂湖闸至天长客班,水运公司遂撤去该线客班,改开天长至蔡家河客班,由老白塔河向西,途经何家渡、窑湾、大涧口,全程18公里;并增加开秦栏至菱塘客班,途经殷家河、天山采石场,全程11公里。
1982年以后,沿河地区砂石路面先后修通,河港地区的农用挂机船也发展很快,给农民进城提供了方便,水上客流量逐渐减少,现仅保留到新河口一班。
2、货运
抗日战争前,县内水运以米麦为大宗,豆及杂粮次之,多运销高邮、无锡一带;县东北濒湖近水之区,多渔户,年成鱼捕获量约3000担,主要运销江阴、苏州一带;县内销售的日用百货亦多从水路由江苏等地运入。抗日战争初期,城乡割据,交通封锁,商品从水路运输偏少,只有食盐改从里下河转运天长,再从陆路运销外县,年运量多至20余万担。40年代中期,粮食运销市场转入无锡,天长粮食又从水路输运出境,兴盛一时。
建国初期,水运仍以运粮为主,各种救灾及治淮物资的运量也比较大。50年代后期,水运物资又转以矿石、燃料等为主,船舶损坏较为严重。60年代的水上货运一直居于全县货运的主要地位,运载品种以粮食为大宗。1959年,水运14.89万吨,1355.68万吨公里,分别占全县水陆总运量的46%和90%,1965年水上货运量下降到8.79万吨,613.37万吨公里,仍占全县总运量的45%和80%。
70年代以后,随着陆运能力特别是汽车运输业的发展,水上货运量在全县总货运量中比重有所下降。1970年,水上货运10.29万吨,468.35万吨公里,占全县总运量的41%和54%,是汽车运量的1.8和1.5倍。70年代中期以后,磷肥厂、煤建公司等单位自建一批船队,水运量有明显增长。在业务分担上,专业船舶主要承担粮食和化肥等远程运输,其运量约占水运总量的60%左右,社会船舶则主要用于自运。1975年,全县水上货运量上升到16.22万吨,1114.25万吨公里。
1978年以来,物资周转量日益加大,特别是粮食输出量大幅度上升。1979年粮食输出量仅5万余吨,1983年上升到25万吨,煤炭、化肥等水运量也大大增加。由于水运工具的限制,加上公路运输能力的不断提高,水运量增长不快,但由于水运安全价低,特别是长途运输更为经济,因而周转量明显提高。1985年,全县水运量为23.71万吨,是1978年的1.2倍,周转量上升到7448.26万吨公里,是1978年的5.6倍。水运量占全县总货运量的9.3%,而周转量却占全县总货运周转量的65.4%。

水运发展情况
3、营运单位
天长县航运公司县属集体企业。1954年,炳辉港船民先后成立15个互助组,1956年3月,合并成立炳辉港红光、晨光、金星、红星、光明、健康7个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58年8月,合并成立炳辉港一、二、三木帆船运输合作社,9月划属水上运输营(舟桥营),次年3月,划归县交通科,更名炳辉县水上运输大队。1961年10月,改称天长县木帆船运输合作社,1980年4月更名天长县水运公司。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及货源的增加,公司先后贷款240余万元更新添置大批水运工具,加速了水运机械化和机轮拖带化。1984年12月改称天长县航运公司。1985年,共有人口2685人,其中职工1413人,设有10个运输船队,有客船3艘,拖轮10艘,货驳109艘,挂机船73艘139.6万瓦7000余吨位,主要承担县内粮食等农副产品的输出及化肥、煤炭等生产资料的输入,年运量12万吨左右。由于住岸人员增多,公司还办有船舶修造厂、招待所、商业门市部及板车、四轮车运输队。
下一篇:第三节 管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