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发电
民国30年(1941)春,周星五从上海购回1台日本军用1000瓦直流发电机,以4马力柴油机带动,装15瓦白炽灯泡30余只,供自营油坊照明,是为天长最早使用的电力,但不久随厂停歇。
1950年底,县人民政府投资1.1万元,从无锡购回1台1万瓦发电机和附属设备,安装在炳辉县米厂,以柴油机带动,供附近机关、商店和群众照明。1955年,更置155千伏安发电机,柴油机亦换为日本产5.5万瓦“宝灵达”牌,供电线路延长到2000米,县城四门和城内主要街道都安装上了电灯。
1960年,县政府投资2万元,新建5间厂房,以7.4万瓦锅驼机带动5.5万瓦发电机,建成地方国营天长县发电厂。1962年,添置一组德产6.6万瓦柴油机和5.5万瓦发电机备用。电厂除照明外,并供一些工厂生产用电。由于电力不足,一些工矿企业都自备发电机组。1965年,电厂使用22.1万瓦柴油机带动7.5万瓦高压发电机组,输出3.3千伏高压电源,并将苏联产6.6千伏安配电变压器改造成输入压为3.3千伏,输出压为380伏安装使用。
1967年前后,连年干旱,农村用水靠机灌已不敷需要,工业生产也急需大量电力。1968年,经安徽省和华东电力管理局批准,架设了从江苏六合县八百桥到天长35公里长的天(长)八(百)35千伏高压线路,并在二横山建成35千伏安变电所,1969年元月正式投运输电,初步满足了县内用电,县发电厂随之撤销。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县广播局、电信局和一些工矿企业长期以来一直装有备用柴油发电机组,供停电时使用。
二、输电
1968年,架设从二横山35千伏安变电所到钓鱼墩和到二峰电灌站两条长5.6公里的10千伏输出线。为保证县城和农村用电,从1972年开始,将35千伏安变电所改建为110千伏安,并在乔田、大通、汊涧、仁和、关塘建成5座35千伏安变电所,相应增设10千伏线路。1976年,10千伏线路发展到300公里。
1977年以后,随着农机化程度的提高,柴油、机油供应不足,电力需求量日益增加,供电部门坚持以电养电和以群众自办为主的原则,鼓励群众和集体办电,农村出现了“架电热”。仅1982年,群众就集资152万元,兴建10千伏安分支线路94条,187.7公里,增加用电村34个,用电生产队1388个。到1985年,全县已有35千伏安线路92.4公里(包括汊涧至半塔的22公里),10千伏安主干线37条共1143公里,全县38个乡、镇普遍通电。在架设新电路的同时,注意对旧线路的改建。早期架设的10千伏配电线路多采用“两线一地”制,抗自然灾害能力差,线损大,跳闸事故多,对广播通讯有干扰。部分自制水泥杆和五股铁丝线路质量较差,极不安全。从1977年到1981年,将全县153公里的10千伏安“两线一地”制线路全部整改为三线制。
低压线路初期发展较慢,1969年到1976年的8年里,全县仅架设600余公里。而1977年到1979年3年时间就架设650公里,超过前8年的总和。1982年和1983年两年,全县又架设低压线路2227公里,超过前13年的总和。到1985年,全县34个乡342个村3776个生产队通上了电。有16个乡达到户户通电。
三、供电用电
高压电源输入后,本县电力供应一直采用单电源分配、直配供电和多级降压的办法。为保证日常用电安全和合理供电,对全县供电网点进行了合理布局:110千伏安的单回路电流引入后经县城110千伏安变电所降为35千伏安,作为各35千伏安变电所和直流变电电灌站供电电源;35千伏安变电所将电压降为10千伏安呈放射形输送到各乡、镇、村的电站线路,再由乡、镇、村电站降为生产、生活电压等级使用。
天长系趸售县,电源由江苏供应。高压电输入以来,用电量日增,而供电指标不足。1978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抗旱高峰季节最高日用电负荷为1050万瓦,平时负荷量900万瓦左右,但江苏只分配360万瓦,而县城工业和照明就需要300万瓦,供需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虽然指标有所增加,仍不能满足需要。供电部门本着节约用电、计划用电、合理用电的原则,加强用电管理,对厂矿企业实行定量定时择优供电,鼓励厂矿自备发电机组,同时加强对企业和产品的单耗考核,推广先进节电技术。70年代后期,先后在一些厂矿推广远红外线加热技术和硅酸铝材料;改造或安装了一批交流接触器、消声节电器、测风机以减少大马拉小车现象;取消包灯制,用户一律装配电表,1985年全县共装电表7.07万只(户),从而大大节省了电源。但这些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电力不足已直接影响全县工农业生产。
农业用电本县用电以农业为大宗。1974年以来,农业用电一直占全县用电量的50%左右,且有很强的季节性。但在高压电输入初期,农用电发展较慢。1968年至1976年9年中,全县只有31个公社,73个大队(占总数的23%)、342个生产队(占总数的11%)通电,用电最多的1976年也只有1002万千瓦小时。1978年以后,农用电急剧上升,1976至1983年7年中,全县38个乡镇全部通电,315个村,3178个生产队,82198户用上了电,初步形成了农村用电网。1978年,全县持续8个月大旱,供电部门及时组织电源,供各乡村电站和电动抽水机使用,8个月灌溉用电1825万千瓦小时,占全县年供电量的43.2%,比上年同期增加1422万千瓦小时,保证了农业丰收。1985年全县农用电为3216万千瓦小时。
工业用电1969年初高压电输入后,本县工矿企业不断增加。70年代初,化肥、肉联、水泥、砖瓦等大宗工业用电户相继投产,工业用电量逐渐上升。1976年工业装机容量超过500万瓦,用电800万千瓦小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用电发展更快。1985年全年工业装机33万瓦,用电3209万千瓦小时。
生活用电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县城几台小发电机只能满足部分机关、工厂及居民照明。由于功率小、线损大,供电很不正常,群众形容说:“北门灯亮,南门灯暗,上面是电灯,下面是油灯。”高压电输入后,照明范围不断扩大。1970年,全县照明用电70万千瓦小时,占全县总售电量的1/7。1979年用电户达22840个,用电345万千瓦小时,是1970年的5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自办电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自筹资金,把电能引入家庭。1983年底,全县用电户达8.2万户,占总户数的70.7%,其中新街乡2361户全部用上了电,是全县第一个户户都用上电的乡。1985年,全县用电户达10.7万户,占总户数的91%,其中村、队、户都用上电的有16个乡镇。年生活用电1155万千瓦小时。
下一篇:第八节 其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