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天长机械工业是在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民国23年(1934)全县有铁匠铺、铜锡店等150家,从业人员近2000人,主要从事传统的铁、木、竹小农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制造和维修,年产值约10万元。天长宋冶匠浇铸的铲头,汊涧严茂盛的犁铧、铜城徐义章的土枪以及陈万福的淬火工艺远近闻名。
民国33年,天高合作社发动群众集资近70万元,贷款40万元,共110万元淮南币,在铜城建成天高农具厂,有工人35名,除手工制造农具外,并生产军用产品。汊涧、大通、高庙等地也分布着一些小型铁器厂。吴运铎在高庙仙女墩一带开办军工厂,用收集来的废铜烂铁生产出杀伤力很强的枪榴弹,深受部队欢迎。民国35年,新四军北撤,各厂先后停歇。1949年全县机械工业产值不过15.3万元,仅占工业总产值的4.6%。
1956年,在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全县组织起铁、木、竹、白铁、铸锅和修配等合作社、组22个,360余名从业人,从事小农具等生产、生活用品的制作和维修。由于原料缺乏,设备简陋,生产能力较低,1957年总产值仅25.5万元。
1958年,全县掀起改革旧工具,制造新工具热潮,合作社、组纷纷上升为地方国营或集体性质的工厂,全县先后办起小型铁、木、竹农具厂及机械厂近200个,计3000余人,添置了一些金属切削机械,围绕“工具化”运动,开展工具改革,试制生产出插秧机、脱粒机、收割机、打稻机等农用机械和一些通用机械设备。界牌“五一”农具厂和汊涧农具厂研制的插秧机被省委书记曾希圣命名为“炳辉插秧机”,但因适用性差,未能推广。县和一些公社还办起船舶修造、工业机械、衡器、轴承等厂,生产和维修民用船只、木杆秤、台案秤以及各类轴承,这一年,机械工业产值上升到52.5万元。但由于粗制滥造,产品大量积压,特别是各种轴承,充斥仓库,浪费十分严重。1960年后,在企业调整中,这些厂多数恢复为生产传统的生产、生活用具的合作社、组。60年代后期,县东方红农具厂的“合金”犁头、犁铧畅销远近10余县,而社队企业掀起的“油石热”、“砂轮热”,因销路不畅,很快冷落下来。
70年代是机械工业大发展时期。高压电的输入,使车床、刨床、铣床等机械化半机械化金属切削机械大量应用于生产。由于强调为“农业学大寨”服务,农业机械的制造和维修成为机械工业主体,初步形成了生产机械化半机械化农具的能力。县农机一厂、二厂、东方红农具厂和一些社队农机厂、综合厂生产的圆盘耙、插秧机、机耕耙、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榨油机以及拖拉机、内燃机配件、各种生产用泵等,广泛应用于农业,推动了农业机械化进程;县属交通机械、船舶修理、化机、灯泡、衡器等厂和一些社队的五金厂、综合厂、轴承厂生产的船用挂浆机、民用水泥船、直交流电动机、注塑机、变压器、各种灯泡、印刷和金属切削机械以及阀门等,改变了机械工业产品的单调局面。1976年,县交通机械厂生产的挂浆机,被交通部评为优质产品,在全国推广。1978年县五金厂开始生产冷藏箱、冰棒机等制冷设备,特别是油电两用家用冷藏箱的生产,填补了省内空白。社队工业这时期又出现了“轴承热”和“阀门热”,仅1975年就装配轴承4557套,1978年,16个社队企业生产高中压阀门140余吨,产品再度出现积压。1980年,机械工业企业发展到212家,6548人,产值继1975年突破1000万元大关后达1594万元。
1980年后,机械行业调整服务方向,从重点为农业服务转向为工业、农业、民用等多部门服务,开展多品种生产,从而扭转了因国民经济调整一度出现的萧条局面。1981年,县东方红农具厂撤销,成立家具厂和轻工机械厂。农机二厂撤销,充实农机一厂和电视元件厂;石梁、汊涧、秦栏等农具厂改为五金机械厂。社队工业也及时转轨,由一窝蜂生产轴承、阀门等转向医疗器械、化工、印刷和纺织机械以及模具、电风扇、电线等产品的生产,产品结构和质量明显变化。农机一厂原单纯从事农机具的生产和维修,1981年增加标准噪声源生产项目,经中国科学院计量研究所测定,主要技术参数超过国际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1984年获省优质产品称号;1985年又试制成功LC500型机动三轮车,受到欢迎。县衡器厂继70年代成为轻工部衡器生产定点厂后,1984年获三级计量单位合格证书,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江苏、河南等地。天长镇电器厂1981年增加900毫米吊扇的生产,1985年经机械工业部广州家用电器测试中心测试,技术指标全部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被评为农牧渔业部和安徽省优质产品,机械行业的半自动液压机、圆盘注塑机、小儿胸透自控仪、激光教学仪、显微镜片组等产品在国内也享有一定声誉。
1985年,全县机械行业共有64个企业,7195人,生产机动脱粒、粉碎机近200台,民用钢船3艘,吨位240吨,铜芯铝纹线89吨,通讯电缆1235.25米,电风扇2.3万台,铁制农具7万件,轴承10万套,铝制酒桶4057只,创产值5437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7.2%。
上一篇:第一节 食品
下一篇:第三节 化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