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品种
县内畜禽品种主要有黄牛、水牛、驴、骡、猪、狗、羊、兔、鸡、鹅、鸭。野禽中雁、野鸭、鹭、鹑、雉、鹊、雀等分布较广。
牛主要为役用水牛,多系地方品种,俗称皖东水牛。体壮力大,适宜水田耕作,耐粗饲,抗病力强。1964年,曾由云南引进130余头水牛在缺牛队饲养,由于水土不适,存活很少。1968年夏由广西引进摩拉水牛,属改良乳肉兼用水牛,原设想杂交改良,但是杂交一代难于调放使役,到70年代初因年龄过大,基本淘汰绝种。80年代初复引进一批摩拉种牛,现已配种成功。
猪本县生猪属淮猪(亦称山猪)类型,其母猪母性好、产仔多,一般每窝可产仔12—16头。50年代开始,陆续引进苏大白、约克夏、巴克夏等品种,与本地良种杂交。60年代后期引进约克、巴克、上海白、内江、新淮等近10个外地良种广泛杂交,猪种有了明显改进,80年代初引进瘦肉型良种长白猪大约克种公猪12头,分别在秦栏、天长、大通、乔田、王店、郑集等地建立6个人工配种点,推广人工授精杂交,提高了群众养猪的经济效益。
驴主要用于拉车使役,饲养量超过马、骡,50年代最多时达1500头,多为本地种毛驴,也有部分山西、关东驴和山陆州驴。
鸡黄喙、黄腿、黄皮肤的三黄鸡是地方优良品种,属肉蛋兼用型。常年饲养量占家禽饲养量的60%左右,体重在1.25—1.75公斤之间,少数2公斤以上,年产蛋120枚左右,喜抱窝,蛋壳红色,质优,免检出口香港等地,深受欢迎。1958年引进部分来杭鸡、白洛克等与本地良种杂交,此后品种变化不大。80年代初期出现众多的农村养鸡专业户,他们陆续从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扬州等地引进希塞斯、罗斯、星波罗、星杂288、星杂579、S220等国外良种鸡。1984年,全县举办数期养鸡学习班。根据调查,当年良种鸡饲养量达22万只,但由于良种鸡饲养要求较高,加上销路不畅,次年后出现下降趋势。
鸭多为高邮麻鸭,部分为江苏昆山和本省巢湖麻鸭后代,体重2—2.5公斤,年产蛋120枚,多者140枚。80年代初,县科委引进部分金定鸭在永丰、龙冈等地重点户饲养。这种鸭体形小,产蛋量高,年可产蛋240—280枚,很受群众欢迎,正逐年扩大饲养。
鹅多为本地白鹅,体重2.25—3.5公斤。60年代引进雁鹅。80年代初,随着人们对瘦肉需要量的增加,加上鹅毛价格的提高,养鹅量大增。1985年全县饲养白鹅180余万只,占家禽总饲养量的22%,但品种变化不大。近年来,金集乡、郑集乡部分农户从江苏引进少量四季鹅喂养,效益甚高。
兔主要为中国白兔,多零星饲养。1965年,外贸部门从浙江、江苏等地采购安哥拉长毛兔704只,贷给群众饲养。70年代初,外贸部门为进一步扩大出口兔毛收购量,从上海以及本省各地购进安哥拉和西德长毛兔100余只。1982年全县31416只存栏兔中,半数以上为引进良种。近年来兔毛价格不稳,群众养兔积极性受到影响,1985年的饲养量仍少于1982年。
二、饲养
明代初期,鉴于县内荒地太多,曾设群牧监,圈地养马,共辟地25370亩,建牧马场7处,并免赋33485亩,养种、仔马120匹。但因水土不服,加上管理人员循私舞弊,致饲养者怨声不绝,不久变卖。建国以前的大牲畜主要由地主富户饲养,普通农民饲养较少。1949年,全县大牲畜计2.63万头,其中可使役的1.98万头,占75.3%。总数中,马50头,骡150头,驴300头,其余均为牛,年末生猪存栏6.52万头,畜牧业总产值73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2%。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畜牧业生产积极性高涨,大牲畜的饲养技术亦远胜于前。1951年底,县贷款7500元,成立耕畜繁殖场,购买耕牛64头,配给龙集、小关等乡群众喂养役使,平均每头牛交租金折216公斤粮食,当年配种11头。1953年,全县大牲畜为3万余头,其中能役使的2.33万头,占78%。年末生猪存栏8.52万头。畜牧业产值为764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
农业合作化时期,农民大牲畜随土地折价入社,由集体饲养。猪、羊和家禽成为农民家庭饲养的主要品种,是家庭主要副业项目。饲养方法仍然沿袭传统的自由采食。耕牛粗饲有天然草和稻草两种,冬季喂养的精饲料为大麦、豆饼、黄豆等;猪粗饲料有猪菜、山芋藤、树叶,精饲料为米糠、豆类、大麦。由于管理不善,经常出现死亡现象。1954年冬,全县冻死病死大小耕牛77头,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总结推广先进繁殖饲养经验,开展检查督促,注意选种配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耕牛进行保养。对生猪采取发放订金、饲料等方法鼓励饲养。1956年,为保证大牲畜增产,加强对水牛的繁殖,县委贷款1.32万元收购水牛,控制其外流。1957年,全县养牛2.94万头,其中能役使的2.7万头;年末生猪存栏4.05万头;羊存栏282只;家禽存栏54.7万只。畜牧业产值92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7%。
1958年4月,县工商业联合会组织工商业人员从事店外生产,在后家湖开办生猪繁殖场,当年饲养生猪81头,羊120余只,家禽3220只。但由于“左”倾路线的影响,这时期的集体耕牛无人负责,滥加使役,家庭饲养生猪、家禽又受到限制,全县畜牧业生产出现下降趋势。1960年全县耕牛下降到1.98万头,其中能使役的仅1.49万头,分别是1957年的67.3%和55.9%;生猪存栏1.58万头,是1957年的39%;羊898只,比1957年略有增长;年末家禽实有13.6万只,是1957年的24.8%。全县畜牧业生产总产值为695万余元,仅占农业总产值为14%。
60年代的畜牧业生产呈缓慢增长趋势。从中期开始,一些生产队开办集体养猪场,发展集体养猪业。1969年,全县大牲畜为2.66万头,其中能使役的1.88万头;年末生猪存栏10.9万头,其中集体存栏8.02万头;家禽年末实有57万只。畜牧业产值上升到120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8%。
70年代以后,全县畜牧业进一步发展。1970年,全县畜牧业产值突破一千万元大关(以当年价计)。生猪连续第7年超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1972年,县畜牧业家禽业委员会成立,各公社、大队建立相应组织,并由各级主要负责人过问其事。1973年,县种猪繁殖场成立,为改变生猪的品种结构发挥了作用。这一年,全县生猪饲养量为31.5万头,户均3.5头,界牌公社沙湖大队户均7.1头。1974年,全县有92%的生产队办起集体养猪场,1976年,有7个公社实现“一人一猪”,并涌现一批一亩一猪的大队和生产队,还有上千个生产队集体饲养群鹅群鸭。在饲养方法上,一些生产队将耕牛交社员家庭饲养,集体使用,集体对饲养户定工分、定饲料、定肥料、定繁殖、定奖惩,饲养户对耕牛包膘、包安全越冬、包不糟踏庄稼、包生病及时治疗,饲养效果较好。生猪饲料构成也发生了变化,随着高压电的普及和粉碎机、打浆机的出现,一些干草藤以及水浮莲等水生植物被粉碎或打浆成为猪饲料。1978年,全县大牲畜2.77万头;生猪存栏量为22.1万头;家禽年末实有97.0万只。畜牧业产值271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9%。
80年代以来,农村广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家庭成为独立生产经营单位,原属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折价归社员家庭所有,一些农户添置了手扶拖拉机。但由于经济和自然条件的限制,更多的仍以耕牛作生产动力,社员家庭饲养大牲畜和生猪、家禽积极性高涨。农村出现一批畜牧业专业户。为适应这种需要,各地注意对牲畜品种提纯复壮,避免近亲交配。釜山公社1981年建立配种场,以摩拉牛为种牛,配种后生出的杂交牛膘肥体壮,胸宽个大,深受欢迎。1985年,全县大牲畜发展到3.757万头,其中水牛3.72万头;生猪存栏26.1万头;年末实有家禽233.23万只;蜜蜂1168箱;养兔7892只。畜牧业总产值586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0.8%,分别是1949年和1978年的8倍和2.2倍。全县还出现了3715个养猪养禽专业户、重点户,其中养猪1515户,养禽1820户。

畜禽生产情况

三、疫病防治
1、组织
建国以前,畜禽疫病的防治,多赖民间兽医。其方法较为简单,常用的有针灸、土单、验方、中草药等。建国前夕,县内较著名的民间兽医有新华的唐兰溪、大通的宗连甲、郑集的董保元等。
建国以后,有组织地开展畜禽疫病的防治,针对药品和兽医人员少的情况,采取“防重于治”的方针。1951年,全县打牲畜防疫针4500头。1952年底,县兽医协会成立。1954年,县畜牧兽医站建立,有兽医等25人。1955年开始对食品系统畜禽运输进行检疫。1956年,建立谕兴、郑集、仁和、杨村、铜城、大通、汊涧、石梁8个兽医联合诊所。1958年,成立6个区兽医院,有兽医人员96名。
60年代,陆续在一些公社设立兽医站,在大队、生产队配备防疫员。冬春季节,普遍打防疫针,主要防止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1966年,全县预防猪瘟近10万头,猪丹毒5万头,猪肺疫5万头。70年代以后,加强畜牧兽医机构和队伍的建设,1974年全县普遍推广牲畜保健制。其方法是,以公社畜牧兽医站为核算单位,每年由兽医站与生产队签订合同,收取防治费,负责畜禽防疫。生猪防治费由生产队根据养猪户实际头数分摊;牛实行四包,即包防疫、包治疗、包药费、包削骟,猪发生死亡,兽医站酌情补助。每头牛年收费5元,猪每户年收费3—4元。为提高防疫效果,1976年,县兽医站建冰库1座,用以储存疫苗。1976年全县35个区、社、镇全部建立畜牧兽医站,有集体兽医225人,大队、生产队还遍布以回乡知识青年为主体的“赤脚兽医”或防疫员。1982年,恢复因“文化大革命”冲击而于1967年中断的畜禽市场检疫,并增加白肉检疫和交通检疫等项目。1984年,全县37个乡镇配齐小冰箱,保证疫苗的正常使用。与此同时,在全县实行畜禽技术承包责任制和包赔制,防疫密度达95%。1985年,全县有县畜牧兽医站1个,区站6个,由区农技站代管的乡镇站35个:均为县属集体单位,共有畜牧兽医人员322名。
2、防治
县内生猪流行的疫病有猪瘟(亚洲猪病)、5号病(口蹄疫)、炭疽病、狂犬病、猪丹毒、猪肺疫、猪喘气病(霉形体病)、仔猪副伤寒、中巴丙杆菌病、锥虫病、乙型脑炎、弓形体病等近20种。炭疽病建国前即有,建国初期成为牛的主要疾病,1949年到1961年,每年都有5—8处零星发生。由于坚持注射疫苗,到60年代初已基本消灭。1974年,锥虫病由高邮县传入,逐步蔓延全县,1972年全县患锥虫病牛1120头,死亡率达5.8%,成为耕牛最严重的传染病。其防治方法主要采取疫苗预防和药物治疗。1978年,5号病(口蹄疫)开始在县内流行,由于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到1983年已基本绝迹。猪瘟病亦是本县流行较久的疫病之一,从50年代初即坚持防疫注射,每年仅零星发生,基本得到控制。出血性败血症建国前发病较多,一般只能采取土法治疗,对肿处以针戳或火烙,效果较差,50年代以后,采用药物治疗,疗效较高。
家禽主要疫病有新城鸡疫(亚洲鸡瘟)、禽霍乱、鸭瘟、小鹅瘟、球虫病、鸭传染性病毒性肝炎、霉菌病等。鸡新城疫建国前十分严重,发病时,翅重眼闭,头缩呆立,死亡率在90%以上。建国以后,坚持防疫注射,基本控制了病瘟的流行,目前仅零星发生;禽霍乱每年发生多次,传染快,目前仍无有效疫苗,死亡率较高,是家禽最严重的传染病,死于此病的家禽每年都达70—80万只;小鹅瘟是80年代比较突出的疫病之一,1985年全县暴发,小鹅死亡率高达25%;鸭病毒性肝炎1985年在永丰、仁和集乡首次发现,对小鸭危害甚大,死亡率很高。

林、牧、副、渔业产值情况
上一篇:第二节 渔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