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品种及分布
建国以前,本县多乡土树种,分布较广的有刺槐、柳树、花桑、小叶杨、苦楝、榆树、侧柏、银杏、马尾松等。民国35年(1946)曾引进部分洋槐、法桐用于公路绿化。

1956年起,县苗圃陆续引进法国梧桐、紫穗槐、青桐等一大批树种,部分品种生长较好。但由于随之而来的“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未及推广。1958年曾引进桉树,亦未成功。1964年,县苗圃引进泡桐,经过培育观察,生长较好,遂于1969年和1970年先后从江苏省淮安、灌南等县购进泡桐根400余万根,在全县推广。1971年,县苗圃从合肥引进水杉700株,此后县农林局从扬州、浙江引进6万株,于官桥、长兴、杨村等地定点栽植,并逐步推广全县。1973年,为改变公路绿化的树种结构,林业部门引进大官杨,到70年代末,成为公路绿化的主要树种。1976年,县林业局从武汉引进池杉1万株,次年又引进1.5万株,分至界牌、釜山、谕兴、永丰、新街、杨村、乔田等公社和淮河修防所试栽。
1975年和1976年,县林业局又从江苏南通和江西庐山引进一批中国柳杉和日本柳杉,分至釜山、谕兴、关塘、大通、杨村、乔田等公社林场栽植。1977年后,一些社队开始成片栽植,机关、学校和工厂还用作观赏树。柳杉在本县生长速度快于杉木。
1976年初,南京林学院副教授黄宝龙赠送本县意杨枝条9根,经在乔田公社繁殖观察,当年苗高3—5米,次年引进I、Ⅱ号系列品种繁殖,并在高庙、龙冈等地用于道路和庄基绿化。乔田公社到1981年共营造意杨林200亩,其中69、72、214三个品种生长迅速,干形端正,植于乔田公社院内的意杨,经5年生长,胸径年增长4.5厘米,高度达12米。意杨干高冠大,叶片肥厚,适宜疏种特别是单株或单行栽种。其质地洁白轻软,不翘不裂,深受欢迎。
据1983年不完全调查,全县共有树木115种,其中用材林树种53种,经济林树种22种,观赏树种40种。总数中,针叶类28种,其中用材林14种;阔叶类87种,其中用材林38种,经济林种22种。
二、育苗
本县植树向以自生苗移栽为主。民国33年,天长县政府在县城东门外设森林施业所,辟地25亩,当年育苗12628株,由于经费不足,管理不善,未能持久。
50年代初,农村仍以自生苗为主,少数外购。1956年3月,在原森林施业所苗圃基础上,建成县苗圃,专事树苗培育,有地65亩。1958年,县东门农场撤销,部分土地并入苗圃,面积发展到368亩,其中育苗地160亩。到1959年,苗圃共培育树苗33种,其中有20余种为引进品种,总育苗面积近400亩,产苗1407万株。60年代初,社队林场成为育苗的主要基地。各林场均辟地育苗,1965年,全县育苗1145亩。“文化大革命”时期,不少社队专业林业组织被解散,1968年,全县仅育苗74亩。70年代,大力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荒山造林,林场再度兴盛,育苗面积大幅度上升。1972年达1820亩,此后每年都在千亩以上,1977年为2383亩。
1983年,全县社队林场168个,年末专业劳动力644人。育苗是各林场主要任务。当年全县育苗1700亩,其中国营275亩,仅占16%,其余均为社队林场所育。此外,一些农民家庭也辟地育苗,主要品种有泡桐、法桐、白杨以及雪松、黄洋、蜀桧等观赏树种。近年来育苗面积有所减少,1985年,全县育苗994.4亩,苗木不能自给,部分树苗仍依靠外购。
三、植树造林建国前,历届政府不重林事,县南草庙、赖石、踟蹰、横、冶、浮、郜、釜、长山等低山残丘一片荒芜,岗、圩、平原地带亦无人工成片林。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县清查官私荒地,劝谕地方绅民集股认垦,潘光煦等人认垦面积较大,于当年成立横山树艺公司。次年四月,官绅合办的天长天益蚕桑公司亦宣告成立,以发展桑树为宗旨,但成效不大。民国初期,县政府迫于指令植树造林,但到民国23年,全县植树统计数仅为22600株。到建国前夕,县内尚无大型成片林。比较集中的林木主要分布在:①封建地主、官僚的庄园,谕兴乡的大、小杨府,官桥乡南洼一带皆有成片的茂密松林;②小片坟地,多栽种侧柏;③寺庙家院,庙宇附近均生长着一些古树,县城泰山庙(今燃料公司)内一棵古银杏树树龄在250年以上,至今结果;便益乡龙王庙树木、竹子达20亩;今县政府第二招待所院内两棵银杏高15米,围径2米,亦有百年历史;④村庄周围,多数村庄周围栽有实生桑、楝树、侧柏、黄连木、刺槐、麻栎、乌柏、柳树等,并大都圈有小片竹园,构成本县特有的田园景色;⑤沟、塘、坝等小型水利工程周围亦多有刺槐生长;⑥部分河坝、沿河外滩,一般栽有柳树,用于挡浪护堤。
建国以后,实行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三自”方针,发展林业生产。50年代初,一些高级社成立专业林业队、组,有目标、有计划地发展林业。1956年和1957年两年,全县共组成林业专业队、组19个,拥有土地700余亩。这些队、组初以育苗为主,继而开始成片造林和营建果园,尤以山区的釜山乡、圩区的界牌乡、岗区的金集乡、平原区的杨村乡成就较大,全县造林50余处。1958年,全县掀起造林高潮,造林581亩。1959年,强行在一些公路干线、支线两边栽树8行,其中乔木3行,元竹5行,宽达12米以上,形成所谓“千里万亩大竹园”,


以上,形成所谓“千里万亩大竹园”,但由于大轰大起,缺乏科学管理,归于失败。
60年代,全县围绕消灭荒山的目标,开展造林运动。1961年省林业厅投资1万元,将1960年建成的三棵柳和虎山两个园艺场迁移合并为横山园艺场,有地3000亩,专事果园兴建和荒山绿化。草庙山、蜘厨山以及冶山、釜山、长山、虎山、塔山、土山等地亦成立社队林场,配备专人致力绿化。从1964年开始,以刺槐绿化公路。1962年到1969年,全县共造林15795亩,平均每年近2000亩,尤以1965年后速度为快,1966年造林5025亩。到60年代末,全县70%以上的荒山披上了绿装,仅横山园艺场就营造油桐、刺槐等树木1600余亩。干线公路普遍栽上了树木。
70年代以后,公路绿化全面展开。由于60年代选用的刺槐有多种用途,群众春季采花喂猪,夏季抹叶出售(其数量每年都在千吨以上),秋季则伐干刨根作为燃料,以致70年代初,大部分路段的刺槐遭到摧残。70年代中期,重新规划设计,吸收涡阳平原绿化的经验,用大官杨绿化公路。1973年和1974年共引进大官杨苗50万株,各地又自行培育了一大批。到70年代末,天滁、天扬、天铜、天冶、虞泥等干、支线公路和大部分乡村大道、河流、渠道及田间生产路两旁等共400多公里遍植大官杨,并有专人看护。
与此同时,在绿化组、队的基础上普及社队林场。50年代末,全县有绿化专业队、组20余个,60年代发展到40余个,专业劳动力350余人,经营面积12000余亩。1976年到1978年,全县新办公社林场26个,大队林场314个,配备专业劳动力2600人,经营面积扩大到28000余亩,分别是60年代末的6.4和1.2倍,植树造林的范围由山区扩展到岗地、平原和圩区。
这一时期的另一突破是先后从江苏、湖北、浙江等省引进繁育一大批适宜本县生长的优良品种。初期有泡桐、水杉、杉木,随后引进国外松、池杉、柳杉、意杨、川柏、雪松、龙柏等78种,其中用材林树种30种,经济林树种12种,泡桐、水杉、意杨已达普及或半普及。特别是池杉的引进,解决了水网地区造林的适生树种问题。到70年代末,全县单调的树种结构已大为改变。
80年代的植树造林进一步向河滩、库滩扩展,是池杉大发展时期。本县池杉于1976年开始引进,1982年,界牌乡利用高邮湖内滩,营造千亩池杉林。1984年7月,省林业厅在本县召开现场会议,推广池杉,进一步促进了池杉的发展。1984年,青杨天牛严重危害大官杨树,县内公路除天铜段受害较轻外,其他半数以上植株枯枝断梢。县决定3年内以法桐更新公路两旁的大官杨,并于当年在釜山乡试栽4公里,1985年1月,在汊涧乡双元村栽种3.5公里,效果均好,遂在天滁、天扬、天冶、虞泥4条干线和部分支线公路推广。到1985年底,全县各地利用湖、库滩地,农田低洼地带,河渠宽埂等,累计成片营造池杉53处5100余亩,池、粮间种1000余亩,池、粮、鱼综合经营500多亩。
目前,县内900多公里的干、支线公路和乡村大道已基本绿化,部分路段的树木已长大成材;1.8万多亩山丘栽上了松树、杉木;农民家庭竹园由解放初期的6000亩发展到1.4万亩;四旁树木达3000万株;全县造林38606亩,其中集体造林35123亩,占91%;荒滩废地得到合理利用;机关、学校、团体及企事业单位的绿化向常青化、美化、香化发展;树种结构逐步走上速生、丰产、优质的轨道。1985年全县元竹产量57.3万公斤,木材利用1435.6立方米。但全县森林覆盖率还较低,1983年为9.32%;成材树亦不多,木材蓄积量仅12.5万立方米,全县林业生产的潜力依然很大。

全县造林情况
四、林木管理
本县成片林较少,林木管理方法比较落后。建国以前植树洞穴浅而小,栽后不加管理,任其自然;竹子则在秋季砍去老竹,再以墙土等垫园。建国以后,林场管理方法有所改进。但70年代以前,成片造林整地仍比较粗糙,植树穴的长、宽、深均不超过35厘米,松类采取劈缝栽植。70年代后,整地质量有所提高,1972年到1976年,草庙山、釜山林场和横山园艺场营造的杉木林实行抽沟吊槽,深、宽各70厘米,乔田乡“五·七”林场1981年营造的意杨林和铜城镇1984年春在铜城大桥两侧营造的水杉林,洞穴长、宽、深各1米以上,并施基肥,生长较好。
社队林场比较重视幼林管理,对一般阔叶树种每年冬季翻挖一次,杉木林、水杉林深翻两交以上,池杉幼林则间种作物,以耕代抚。树木的整枝打杈,50年代至60年代末均沿袭传统方法,修到树冠上部。70年代中期,加强林业技术队伍培训和技术辅导,修枝高度在树高的1/3到1/2之间。
公路、乡村道路绿化,一般以公社为总体,大队为单位,路随田走,谁栽谁有,谁管理、谁收益。护林人员由公社下达指标。生产队派定。1973年,各主要路段都达到县提出的“一公里、一间房子、一个人”的要求,社员在家前屋后和生产队指定地方种植的竹子、树木,归社员个人所有。实行责任制初期,全县连续发生乱砍滥伐事件,1980年到1983年发生乱砍滥伐案件285起,砍伐树木18729棵,县委、县人民政府及时进行了查处。为保障社员合法利益,1981年全县进行以稳定林权、划定自留林地、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林业“三定”,到1983年春,共发放林权证89473户(份),划分自留林地36985亩,建立林业生产责任制的生产队3619个,促进了林业生产的发展。
本县林木虫害主要有松毛虫、松梢螟、天牛、大袋蛾、金花石、尺蠖、红蜘蛛、小卷蛾、白蚁、刺蛾、金龟子、象鼻虫、竹笋夜蛾等;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黄化病、茎腐病、腐烂病、溃疡病、丛枝病、黑痘病、白粉病等。70年代开始喷药防治,并在树木根部涂以石灰。1982年,县森林防治站成立,连年在釜山林场设点,观察、检查、监视松毛虫的发生,安装氦光灯以诱成虫,并在乔田“五·七”林场、青墩村及龙冈乡沿湖村采取根吸、注射和喷药等方法药治天牛和竹笋夜蛾,效果较好。
森防站还采取招引鸟类的方法,培养害虫天敌。1982年2月到3月在釜山林场悬挂鸟箱150只,随后年年悬挂,到1985年共悬挂鸟箱970只,引鸟736窝,招引率达76%。大通乡小店村李坝队董家庄有桑树3亩,1962年即有白鹭栖息、繁衍,每年农历九月中下旬南迁,次年三月下旬飞归。目前已有白鹭8000余只。1985年6月,县公安局、环保局、林业局联合发布了《关于保护白鹭的通知》。
五、果树、茶叶
本县果树品种较多,但产量低,群众素有家庭栽种桃、李、杏、梨的习惯。1956年水果产量10.6吨。1957年,县苗圃开始培育果树苗,并小面积种植苹果、梨、桃、葡萄等。1960年,三棵柳和虎山园艺场建成。三棵柳园艺场有地80亩,1960年从萧县引进葡萄,栽植60亩;虎山园艺场有地110亩,1960年栽种砀山苹果80亩,后因两场迁址未能收益。1961年,横山园艺场在山北下方植桃、梨100余亩,次年建苹果园60亩。1965年,全县果园面积计832亩,产水果58.7吨,但随后出现面积、产量起伏不定的现象。1969年,釜山水库管理所兴建果园,栽种桃、梨60亩。1978年,全县果类面积662亩,产量437.3吨,其中横山园艺场产桃梨75吨。1979年,汊涧公社汊北大队茆塘队的40亩梨树产梨60余吨,收入7000余元。1985年,全县水果面积为1373亩,产量1141.1吨,其中苹果9.2吨,梨1028.1吨。总数中,国营园艺场生产75吨。
本县茶叶原无出产。1969年,横山园艺场在横山狮子尾中山腰开辟茶场50亩。此后,草庙山等地亦相继开辟茶园,到1974年共辟茶园1253亩,是年产茶100公斤。1978年为1033亩,产茶1650公斤。1980年产量上升到6550公斤。随后面积、产量双双下降,1981年面积为1064亩,其中当年采摘688亩,产茶5250公斤。1985年面积下降到758亩,当年采摘405亩,产茶3650公斤。

茶叶、蚕茧、水果生产情况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渔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