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前,本县农作物病虫害基本徒手防治,群众说:“蝗虫打,结虫(稻苞虫)梳,钻心虫(稻螟虫)没奈何。”建国初期,采取“防重于治,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以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为主体,确定少数人负责指导。在技术上除采用泥水选种、人工扑打外,并采用西力生、赛力散等药物拌种及敌敌涕、六六六等农药防治。1964年,县建立农作物病虫观测站,架设诱测灯、诱测器以及进行虫罩饲养观测等,对稻螟虫、麦粘虫、地老虎、棉红铃虫等系统观察和面上普查。1973年建立县农作物病虫害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增加对水稻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白叶枯、纹枯、飞蝗的观察预报。在防治上,根据“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除采用有机氯、有机磷制剂外,有机砷(铜、硫)制剂也大量使用。并试用猫儿眼、苦楝、蔓坨萝等土农药,提高对病虫害的防治能力。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本县水稻主要有螟虫(三化螟、二化螟、大螟)、稻飞虱、稻苞虫、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和白叶枯、纹枯等病害,其中螟虫特别是三化螟危害最烈。民国22年(1933)仅螟害就损失粮食约150万公斤。1963年以后,加强预测预报,采用点灯诱蛾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使枯心率和白穗率大大下降。1980年以后,推广国际36杂交稻等早熟中稻品种,抽穗期提前,三代三化螟得到控制。稻苞虫亦称结头虫,50年代一般以竹扒梳苞、放鸭食虫,60年代根据病虫预报采用药剂防治,基本控制了虫害。飞虱,建国前危害甚烈,据载,民国22年全县因其危害损失粮食420万公斤。解放初危害较小,60年代末复大面积发生。与此同时稻蓟马危害也逐年加重,至80年代每年都发生10—20万亩。稻纵卷叶螟从70年代后期也由三代重发转为二代重发,对这些虫害,60、70年代以六六六粉制成毒土手撒或以1605、苏化203、223、889喷雾防治,80年代以杀虫眯、杀虫霜喷雾防治。
60年代初,随着矮脚南特号水稻引进栽种,白叶枯病开始发生,70年代推广双季稻,形成单早、双早和中稻、单晚、双晚五稻混栽,遂大面积发生。1974年,全县36万亩中稻门叶枯病发生面积达20万亩,减产2000多万公斤。其防治方法,60年代主要采取烤田、撒施草木灰和施用代森铵、抗菌剂401等保护剂,70年代以内吸杀菌剂敌枯霜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大面积推广抗白叶枯的国际系统稻种,白叶枯病害明显得到控制。但伴随着国际稻的栽种,水稻纹枯病危害也与之俱来,70年代后期常年发生10万亩以上。为此,除注意烤田外,采用稻脚青、井岗霉素、多菌灵等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二、麦类主要病虫害防治
本县麦类虫害建国前主要为蝼蛄(土狗子),它啮食麦根造成枯萎。建国后则以粘虫(俗称“五花虫”)为主,它群集咬食麦叶,严重年份可咬断麦穗,60年代中期陆续发现,到末期大面积发生。1970年平安公社兴隆大队、郑集公社川桥大队幼虫密度每亩达2—3万只,使用223、889等化学药剂防治效果较好;麦红蜘蛛、麦蚜虫,每年都有发生,有些年份还比较严重,主要采用药剂防治。
麦类病害主要有黑穗病、锈病(条锈、叶锈、秆锈)和赤霉病等。黑穗病俗称“鬼麦”,它使麦子变黑无子。建国前危害较烈,建国后逐步控制,1973年在秦栏乡乔庄队扬麦1号小麦中发现有鱼腥味的腥黑穗病,其他地区续有发现,后随着种子更换逐步控制,目前危害不大,其防治方法主要依靠人工拔除。麦锈病建国后危害最大,常暴发成灾,1956年全县小麦秆锈病大发生,小麦亩产由上年44公斤下降到9公斤。1973年全县小麦赤霉病伴随麦角病发生,减收120多万公斤,石梁、郑集等地人畜中毒甚多。对锈病和赤霉病的防治,主要采用更换品种的方法。60年代到80年代,由于推广南大2419、万年2号、丰产3号、扬麦3号,并采取深沟平,清沟沥水,结合药剂防治,基本得到控制。毒麦亦有较广分布,主要靠拔除或换种。
三、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
60年代中期大面积种植棉花后,棉蚜虫除1977年因天敌瓢虫、草蛉密度高受害较轻外,危害逐年加重,采用乐果、1059、1605、敌敌畏等有机磷化学杀虫剂防治,效果较好。70年代初,棉红铃虫危害猖獗,1973年万寿公社一名10岁孩童一早就捕捉0.5公斤多。以磷胺原油和杀虫眯混合防治,既可控制红铃虫,并能兼治棉红蜘蛛。
棉花病害建国前后苗期以炭疽病和立枯病为甚,波尔多液、抗菌剂等杀菌剂农药对控制蔓延比较有效。70年代中期由于调种、引种不慎,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县棉种场因其危害一度中断原种生产,各地棉田亦相继发生,成为疫区。80年代初,实行水旱轮作,较好地控制了病害,受到省、地有关部门称赞。1977年,在棉花生长到7—10片真叶时发现一种新病——腰折病,但危害不大,目前主要依靠田间管理防治。
四、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
本县自70年代推广种植油菜后,年年发生不同程度菜蚜和菌核、霜霉等病虫害,尤以1979年为烈,多数田块自上而下无不是虫,造成全株萎缩,籽实空瘪,收获甚微,主要采取轮作换茬、加强田间管理等方法防治。
本县杂粮病虫害主要有黄藤、兔丝子、豌豆象等,通过更换品种,采取轮作等措施,危害已日渐减小。
五、农田杂草防除
县内常见的农田杂草有鸭舌草、三棱草、稗子、牛毛草、婆婆纳、猪殃殃、大巢菜、看麦娘、繁缕、水花生、野莆荠(俗称荸荠)、四叶萍等。建国初期依靠传统的手拔、锄薅、打扒等手段,60年代中期曾以24—D钠盐试用于麦田除草,有一定的防除效果。70年代初以除草醚、五氯酚钠、敌稗试用于小面积稻田除草,效果较好。80年代试用二甲四氯、绿麦隆、利谷隆防除麦田大巢菜、看麦娘等,并以除草醚防除稻田牛毛草等杂草,使用面积较大,成效显著。目前农田杂草的防除仍赖烤田和人工薅除,化学药剂防除仍处于试用推广阶段。
六、蝗虫防治
天长地处高邮湖畔,历史上常因天旱发生蝗蝻灾害。据旧志记载,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到清雍正八年(1730)曾10次发生大规模的蝗灾,其中有8次为连续两年暴发。蝗灾危害甚烈,据康熙《天长县志》记载:“康熙十年(1745)赤旱,自二月不雨至九月,飞蝗蔽天,锉草作屑,榆皮铲尽,人民相食,子女尽鬻。”
民国时期,蝗害更成为本县最大灾害,民国6年(1917)以后,每2—3年发生一次。民国17年,本县严重干旱,群众从孔家涧放雏鸭捕蝻,经百家荡、耿家尖到高邮,鸭已长成出售。民国33年,铜城一带普遍发现蝗蝻,抗日民主政府发动群众大力扑杀幼蝻,并放鸭食虫,终于在起飞前扑灭。
建国后,本县蝗区重点分布在高邮湖沿岸、白塔河两岸以及沂湖、洋湖沿岸,受灾面积受高邮湖水位涨落影响。50年代几乎年年发生蝗灾,其中以夏蝗为主,最多为1955年,发生面积1.74万亩。防治方法以传统的人工扑打为主,辅以六六六喷撒。1956年秋,在行署统一组织下,开展全县第一次蝗区普查。60年代蝗灾转为夏秋蝗混合发生。1965年发生2.1万亩,其密度每平方米近20头。1966年发生1.9万亩。1967年沂湖秋蝗发生1.3万亩,每平方米密度300头以上,采用手摇喷雾器喷撒2%六六六粉突击扑灭。70年代初期,蝗害较少。1976年持续三年大旱,1979年高邮湖水位下降到4米,蝗区暴露面积8万亩,当年高邮湖沿岸蝗区发生5.6万亩,1980年发生4万余亩,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发动群众采用人工喷粉和飞机喷撒相结合,以2%六六六防治,使其未能起飞成灾。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