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土壤
建国前,生产力水平低下,耕作粗放,土壤肥力较低。在圩区和低洼地区,由于洪涝灾害的威胁,土地长期渍水,形成大片冷浸田和沤水田;岗区和塝田则易旱易受冲刷,水土自然流失,形成一片片板结瘠薄的白土田、黄泥田等。
50年代中期,全县开展以治水改土为中心的群众运动,通过以工代赈等形式,修建友好圩、北荡圩、东九连圩等,较好地防止了洪水对圩田的威胁;大力提倡砌牛尾巴灶,用锅灶垩田并增施农家肥,对改良土壤起了一定作用。同时,针对传统的“犁无三寸土,耙无二寸深”的粗放耕作习惯,推广双轮双铧犁,提倡深耕深翻,精耕细作。但由于“五风”等影响,没有能深入开展。
60年代,结合兴修水利开展改沤治冲工作,即在冷冲田两侧开撇水沟,改为水旱两用田,种植绿肥,对大部缺磷的冲田,提倡以磷增氮,并在天长公社二凤大队等地试验。1964年全面推广绿肥种植,但因水利等条件的限制,土壤改良成效不大。
70年代的土壤改良成效显著。1970年北方农业工作会议以后,全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采取推广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深施化肥、增施磷肥技术以及使用现代农业机械逐步加深耕作层等措施,同时兴修水利和改沤治冲。全县修建一大批电机站、水渠、塘坝等水利设施,扩大排涝灌溉面积,同时完成高邮湖大堤的修建,隔开外水。在这基础上,全面推广界牌公社沙湖大队、金集公社益民大队、秦栏公社庆祝大队改沤治冲改造冷浸田的试验。结合推广双季稻,改革原有耕作制度,从而使全县23万多亩圩田摆脱长期渍水的局面,并完成对17万多亩冲田的改造,使之由一熟制变为两熟制,由长期水沤的圩田和冲田变为水旱兼作田,大大改善了生产条件。
80年代以后,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开展较少,土壤改良的最大特点是增加化肥施用量并逐步取代绿肥、推广钾肥、调整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充分利用机耕机耙加深耕层。但随之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是放松农家肥施用,注重氮肥,造成有机肥与无机肥之间,氮、磷、钾肥之间比例失调。
二、肥料
农家肥主要有人畜粪尿、厩肥、饼肥(豆饼、菜籽饼、棉饼、芝麻饼)、锅墙土、堆沤肥、草木灰、河塘泥等。70年代后,豆饼等逐步用作家畜饲料。近年随着农民居住、生活条件的改善,土墙、土锅灶已日渐减少,锅墙土作肥料已渐少。
绿肥本县草绿肥使用也有较久历史。50年代以前,主要种植豌豆,豆麦混播,亦有以大麦掩青的。农民素有“打秧草”之习,即春季割青草或拔麦田杂草等沤制或直接踩入秧田。1953年开始试种绿肥,1957年后推广,主要有红花草、山泥豆、苕子等。为了保证种植效果,先后从外地聘请绿肥辅导员20余人。1957年,全县共种植绿肥1589亩。随后由于国民经济困难一度停种。1963年以后逐步扩大,1964年为7051亩,其中红花草5623亩,苕子433亩。1966年超过6万亩。70年代以后,面积进一步扩大,1971年超过10万亩,1976年超过20万亩。1979年以后,面积逐步减少,1981年下降到9万亩,1982年下降到4万余亩,1985年只有2.1万亩。60年代中期放养红萍、细绿萍,70年代大面积推广,但经济效益低,近年已逐渐减少。
化肥本县化肥使用较迟。民国37年(1948),县政府曾推广美产硫酸铵(俗称“肥田粉”),数量极少,效果很差。50年代中期,开始试用硫酸铵作基肥,但农民使用不惯,称“肥田粉”为“费钱粉”。1955年全县购进化肥5.5万公斤,只销售1.5万多公斤。60年代以后,先是在少数公社示范,并逐步推广全县,主要用于表面撒施,1965年用量达1154吨,每亩耕地施用量为1.06公斤,1969年达2.75公斤。1970年以后连年上升,1978年全县施用23219吨,每亩达25公斤。施用方法除表面撒施外,并以磷肥与农家肥拌施作为底肥,冬季打洞穴施作为追肥。1979年以后,绿肥种植面积日渐减少,化肥用量进一步增加,品种也不断增多,由单一使用氮肥发展到氮、磷、钾肥混合使用,并施用部分多元素复合肥。在施用上除传统方法外,注意对棉花、油菜、小麦实行叶面喷肥。1985年,全县化肥施用量89161吨,每亩达98公斤,其中氮肥54591吨(其中尿素、硫铵、碳铵分别为9972、482、43401吨),磷肥28173吨,钾肥415吨,复合肥5982号(以上均实物量)。
本县50年代中期推广过根瘤菌等菌肥,60年代推广过“5406”,但数量少,效果亦不明显。目前,菌肥仍处于试用阶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