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业区划
天长地势西高东低,西南多低山缓岗,东部则河湖相间,圩田棋布。历史上由于自然、耕作等条件不同,形成差别明显的东南和西北两大农业种植区。东南土地零散,人口密度较高,农户耕地面积小,耕作精细,土壤肥力较好,产量较高,区内以产稻为主,麦次之,杂粮较少;西北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垦植方法粗放,肥力较差,产量亦低,区内以豆麦和水稻为主,杂粮亦有较多出产。
50年代后期,合肥师范学院实习师生根据经济及自然地理状况,将天长划分为东北部水稻区、东南部水稻大麦区、西南部水稻大豆区三大农业区。但这一区划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1981年,县农业区划部门通过全面调查,根据农业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现行生产状况以及农业发展途径的相似性,在不打破公社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将全县划分为三个大区,并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沿湖低圩粮油作物种植区位于县境东部,北至龙冈,南至秦栏,约300平方公里,包括铜城镇、城关区、仁和区的9个乡79个村,有耕地193329亩,约占全县的21.2%,人均占地1.78亩。本区地势成弧形向高邮湖倾斜,形成明显的高圩、中圩和低圩,土壤多系河湖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多,肥力较高。但因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大部分土地长期水浸,具有陷泥层,有机质不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区内有湖有圩,河上游有库,构成水网,有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稻、麦、油菜等主要作物的种植。但大部分地区沟渠不配套,加上50年代以来围湖造田,破坏了水系,造成水年不能滞洪,旱年无法引水,易遭旱涝灾害。
历史上该区以水稻生产为主,70年代开始发展小麦、棉花、油菜,形成了新的作物布局,但湖区一些低洼田的小麦、棉花长期处于低产状态。80年代以后,注意农田水利建设,增强抗洪排涝能力,在茬口布局上,注意水旱轮作,换茬养地,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坚持以稻、麦、油生产为主,减少棉花种植,逐步形成一油一稻、一肥一稻,一麦一稻,其种植比例分别约为30%、10%和60%,土壤得到较好的改良。
北片低岗丘陵粮油棉杂种植区位于县城西北,天铜公路以西,白塔河以北,约370平方公里,包括铜城镇、大通区、汊涧镇和城关区的14个乡106个村,耕地面积371158亩,约占全县的40.7%,人均占地2.49亩。
本区地势平缓,属低岗丘陵坡地。但由于铜龙河、杨村河两岸形成三岗四冲,地势起伏较大,高程差达40米,土壤冲刷较为严重,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同时缺水易旱,虽有5座中型水库,但配套工程少,水利条件差,旱年多赖高邮湖水,常受干旱威胁。由于地多人少,耕作粗放,俗称“天长的西伯利亚”,是低产区,社会经济条件较差,近年始有好转,增产潜力较大。
该区历史上以旱粮种植为主。建国后,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水稻面积逐年增加,稻麦产量已占优势。80年代以来,因地制宜布局茬口。在以水稻生产为主体的形式下,在多级提水地区,注意安排玉米、甘薯、高梁、大豆等耐旱作物,形成了一肥一稻、一油一稻、一麦一豆(薯、杂)、一麦一稻,其面积分别约占15%、20%、10%、55%左右,并适当安排了部分冬闲一棉花的种植面积;同时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精耕细作,科学种田,提高肥力,错开茬口。南片中岗丘陵粮油棉种植区位于天扬公路、白塔河以南,约600平方公里,包括城关区、汊涧区、金集区、秦栏镇和仁和区的14个乡、133个村,耕地面积326553亩,约占全县的35.8%,人均占地1.76亩。
本区地处江淮分水岭末端,地形起伏不大,但岗、塝、冲田界限明显,冲田约占四分之一,多为黄棕壤水稻土,肥力中等偏上。塘坝和小型水库多,中型水库少,岗、塝田用水比较困难,干旱威胁较大。
区内人口多,耕作精细,生产水平较高,是全县稻、麦、油、棉主要产区,产量高,但不平衡,地区之间亩产与人均产量差距很大,明显地从东向西递减。70年代后期,曾推广双季稻,有明显的增产效果。80年代以后,发展水利配套工程,注意土壤的用养结合,以粮食生产为重点,兼顾棉花和油料生产,逐步形成了一油一稻、一麦一稻,种植面积分别约占30%、50%左右;搭配一肥一稻,采取粮棉油间作套种;恢复“金集大豆”的土产品生产,适当安排豇豆、绿豆;在多级提水的地区安种部分玉米、甘薯;重视经济作物特别是棉油麻的种植。
二、作物布局及产量
本县农业生产以粮食作物为主体。从粮食作物占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看,1949年、1956年、1965年均为96%左右,经济作物则不足2%;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看,1949年为63.2∶1,1956年为75.3∶1,1965年为62.9∶1。1965年以后,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面积扩大,1970年,粮食作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下降到87.4%,1975年下降到74.1%,1978年再降到70.7%,而经济作物所占比重则持续上升,1970年为8%,1975年为14%,1978年为12%。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比例明显缩小,1970年和1975年均为11.7∶1,1978年为5.5∶1。1985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6.9%和18.2%,两者之比为4.2∶1。
在粮食作物中,水稻是主体,其次是小麦。两者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1949年分别为51.5%和31.7%,1985年分别为61%和30.7%。两者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比重,1949年分别为65.6%和18%,1985年分别为75.6%和20%。水稻和小麦种植面积的比例,1949年为1.6∶1,1985年为2∶1。
经济作物中,油料主体,其次是棉花。1949年,两者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94.3%和3%。1965年开始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1970年,油料和棉花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变化为20.2%和77.2%。70年代初,大规模推广油菜种植,油料与棉花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遂呈不相上下的局面,1975年,分别为54.8%和42.7%。1983年后,棉花种植面积逐渐缩小,1985年,油料和棉花占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79.3%和20%。
水稻天长素称鱼米之乡,水稻年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民国23年(1934)为59万亩,平均亩产约90公斤。1949年播种水稻83.6万亩,其中早、中、晚稻分别占5%、84.3%和10.7%,生产稻谷4.2万吨,平均亩产50公斤。此后,早、中、晚稻种植比例基本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逐年上升,1956年播种面积达100.2万亩,总产量上升到12.4万吨,平均亩产124公斤。这时期,推广了再生稻等双季稻生产,但收成甚微,1956年种植双季晚稻1.8万亩,平均亩产不过41公斤,仅是当年水稻平均亩产的33%。1959年到1961年国民经济三年困难时期,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锐减,1962年仅种植59.6万亩,总产量2.9万吨,平均亩产48.5公斤,分别是1956年的59.5%、28.7%和23%。70年代中期,大面积推广双季稻,加上水利设施配套和农业技术的提高,水稻种植面积长期稳定在65万亩左右,1978年为63.2万亩,其中早、中、晚稻的比重分别变化为41%、32%和27%,早、晚稻比重明显增加。晚稻中双季晚稻9.2万亩,占总面积的14.6%。全年生产稻谷19.9万吨,平均亩产315.5公斤。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双季稻逐步被取消,早、晚稻面积下降,中稻面积大幅度上升,水稻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逐年增长。1985年,全县种植水稻72.3万亩,其中早、中、晚稻分别占33.1%、65.9%和1%,稻谷总产41.5万吨,平均亩产575公斤,面积是1949年的86.5%,而总产和单产则分别是1949年的9.9和11.5倍。
小麦本县麦类有大麦、小麦、荞麦等,以小麦播种面积最大。1949年种51.4万亩,总产1.1万吨,平均亩产21.5公斤。70年代后,面积一直稳定在30万亩左右,但产量逐渐上升,1978年种植30万亩,总产3.5万吨,平均亩产114.5公斤。1985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为36.4万亩和11.3万吨,平均亩产309公斤,面积是1949年的71%,总产和单产分别是1949年的10.1倍和14.4倍。
油菜油菜一直是县内经济作物的大宗,年播种面积1.5万亩左右,1949年种植1.4万亩,产油菜籽275吨,平均亩产不足20公斤。此后,除60年代初一度下降在万亩以下外,其余年份均徘徊在2万亩左右。70年代后,逐年扩大油菜种植,1971年为4.2万亩,1973年上升到10万亩,产量亦明显提高。1978年种植油菜8万亩,总产4169吨,平均亩产66公斤。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油菜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1985年上升到21万亩,产油菜籽2.6万吨,平均亩产123公斤。
棉花建国前,县内年种植棉花不过千亩左右。1949年为873亩,产皮棉3.5吨。50年代初期,一度扩大种植,年播种面积上升到1.5万亩左右,但由于种子蜕化,栽培技术落后,产量不丰,1956年后逐年下降,1962年仅种植2809亩,产皮棉3.5吨。1965年开始,大规模推广棉花种植,当年种棉1.1万亩,产皮棉118吨。此后,面积、产量大幅度增长。1970年播种8.3万亩,产皮棉1344吨。1981年达10万亩,产皮棉3886吨,平均亩产39公斤。1983年后,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1985年为5.6万亩,产皮棉1795吨,平均亩产32公斤。
蔬菜县内蔬菜多由农户零星种植,1949年为2.6万亩。农村实行合作化后,农户蔬菜地面积有所缩小,1957年仅0.7万亩。1961年后,注意落实农村经济政策,农户蔬菜地面积逐渐扩大,1962年达4.3万亩。此后每年稳定在2.5万亩左右。70年代中期以后,为解决天长、铜城、汊涧三镇居民吃菜难问题,开始安排专业菜地,建立蔬菜队。1977年安排专业菜地372亩,此后逐年增加。1985年,全县种植蔬菜4.6万亩,其中专业菜地1330亩,生产蔬菜3783吨。

农作物播种面积

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