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南朝宋大明五年(461)于境内设侨置郡县沛县及南沛郡,梁时改泾城郡及泾州,陈复改沛县及沛郡,北周改为石梁县及石梁郡,隋改永福县,其治所均在今石梁。
据《太平寰宇记》载,唐天宝元年(742)于下阿村置千秋县,后改为天长县,则天长县城最初应在下阿村。据《资治通鉴》等,今白塔河唐代称下阿溪,下阿村应在下阿溪附近,《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认为下阿村在天长县东北下阿溪上,接江苏高邮县界,康熙《天长县志》亦认为下阿即三阿(今江苏省金湖县塔集),且天长与金湖邻近的小关(湖滨)一带,原称城门乡,如此,则天长县城最初应在此附近,此后何时迁移,无明确记载。今天长镇何时成为县城,亦无考。但据旧志记载,至迟在明代,天长县城已在今天长镇的位置上。
天长县城原为土城,周长6华里,明嘉靖三十七年(1557)建为砖城,城墙周长1046丈余,高2丈,墙基广2丈7尺,顶阔l丈,城下内外马路各宽8尺。四座城门,东称启文门,西称崇本门,南称长春门,北为永福门。明万历、崇祯年间和清雍正年间均曾重修,民国年间亦重修数次。建国后,县城范围不断扩大,原城墙逐渐倾塌,至“文化大革命”时期,墙基砖也被掏挖而尽。
民国年间县城主要街道有东门、西门、北门、南门大街及三圣街、洼子街等,民国8年(1919),清末秀才翁承恩变卖祖产,捐资并亲自督工维修城墙,又于主要街道铺设石板路面,街道宽约5米。以堂子巷西至市口一段较为殷繁。居民多经商和从事手工业
劳动,民国17年出现的私营恒丰
米厂,可视为县城最早的机器工业。至解放前夕,商业主要有茶食店、盐店、绸缎布店、药房、杂货铺等,手工业主要有铁、木、竹、瓦、缝纫、编织等行业,人口万人左右,其中从事手工业劳动的近千人。民国11年在县城建成公园1座,民国17年建立第一所初级中学,1949年,有中学1所,小学5所。

建国后,县城范围逐渐扩大。1958年起逐步拓宽各主要街道。1973年,开始在主要街道上铺设混凝土路面。60年代初,城内楼房逐渐增多,70年代新开东外大街,1985年建成千秋路。50年代县城逐步用上电灯,1980年县自来水厂建成,近年逐步完善了环境卫生设施。有公路通南京、扬州、滁县、淮阴等地,水路由白塔河经高邮湖可人长江。
上一篇:第三节 区划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