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专业剧团
本县的专业剧团,有来安县扬剧团和来安县洪山戏剧团,分别记载如下。
来安县扬剧团
前身为民间艺人团体“南京联合扬剧团”。1953年2月,南京联合扬剧团一行20多人来本县演出,受到县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欢迎。1954年1月1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县文教科接纳了该团全体成员,正式成立“来安县扬剧团”。
来安县扬剧团成立后,在县文化部门的领导下,逐步走上正轨,在短短的9年里,上演了一批经过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和一些为配合政治运动而编排的现代剧目。1961年6月,滁县专署文教局报经上级批准,将该团提升为“滁县专区扬剧团”,迁至滁县,并为其配备了专职团长、秘书、编剧和文化教员,行政上仍由来安县领导。此后至1965年,县扬剧团经常去南京、芜湖、马鞍山、巢湖及扬州、镇江一带演出,有较大影响。
1965年9月,扬剧团下放到来安,与来安县洪山剧团合并,保留扬剧团名称,团内分2个演出队。同年12月,经整顿精简,全团演职人员由原来的113人减至56人。在回来安后的近一年里,2个演出队共排演大、中、小型现代戏45个,演出575场,观众41472人次。其中在农村演出472场,观众29239人次。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扬剧团被迫停止演出。1966年8月27日,该团价值1万多元的服装、道具被“红卫兵”当作“封、资、修的黑货”,用汽车拉到来安一中广场焚毁,一位老演员上前阻止,遭到“红卫兵”殴打。此后直到1972年,扬剧团处于瘫痪状态。1972年4月扬剧团改称“来安县文工团”,恢复演出,但只演现代戏。因为既唱扬剧,又唱京剧,也演歌舞节目,所以被群众戏称为“杂剧团”。同年8月,该团招收了一批杂技艺人,组建成杂技队,与戏剧队分开活动。
1978年8月,恢复扬剧团名称,撤销杂技队,重新购置了传统戏装和道具,改编排演了一批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从1979年到1986年,8年间共上演剧目26个37本,在苏皖两省28个县(市)演出5400场,观众达390多万人次。由该团演员兼编剧顾金龙整理的传统剧目《郑小姣》,在1980年至1984年的5年里,演出近2000场,观众总数达161万人次,演出净收入88.58万元。
扬剧团恢复活动以后,在编演大量剧目的同时,对剧团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了“分队包干经济责任制”。由于改革成绩显著,在1981年12月召开的“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该团代表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
1986年,县扬剧团有演职员27人,其中演员19人,乐队5人,所有演出设备价值4万元,并拥有面积近400平方米的三层楼房1座、平房70余间。
县扬剧团保留剧目有《郑小姣》、《桃花女》、《鸳鸯泪》、《相思恨》、《铁碑怨》、《莲花庵》和《醉中人》。
附:
介绍来安县扬剧团改革情况的主要文章索引表



来安县洪山戏剧团1956年,来安县委根据上级关于“挖掘地方戏曲”的指示精神,作出了“以来安县扬剧团为基地,于1957年建立洪山戏剧队”的决定。1957年,洪山戏剧队成立,挖掘整理了一批传统剧目,并在扬剧团的指导、协助下,对洪山戏的音乐、伴奏和唱腔进行了大胆改革。1958年1月,洪山戏剧队具备了独立演出的条件,改为“来安县洪山戏剧团”,与扬剧团分开活动,在经济上独立核算。
洪山戏剧团成立后,立足本县,坚持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既演出传统剧目,也演现代戏。至1964年,该团共排演现代戏18个,为14万多农民演出384场次。
1965年春,该团分两个队活动,77天步行1000公里,演出现代戏21个、168场次。同年,该团带着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下放干部任桂林、苏一平等人改编整理的传统剧目《秦始皇赶山塞海》、《玉环记》参加了安徽省戏剧调演。该团于同年12月与扬剧团合并,1966年撤销。
县洪山戏剧团从成立到撤销,共上演各类剧目70多出,其中现代剧目29出,演出800多场。
民间戏班、剧团
清末至民国年间,本县先后成立10多个民间戏曲班社。30年代至40年代,半塔、施官、兴隆和相官等地均有洪山戏班社,其中享有声誉的是相官的朱月华班社和兴隆的姜有松班社。民间剧团最早出现在抗日战争时期,影响较大的有半塔业余剧团、施官抗日青年先锋剧团和淮南干部子弟小学业余剧团。1949年,全县有民间剧团14个。1950年和1954年,分别增至30多个和60多个。1958年,在“各行各业都要大跃进”的号召下,民间剧团和各类业余文艺团体一度猛增51500多个,不久绝大多数解散。“文化大革命”时期,民间剧团被遍布城乡的“文工团”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取代。1979年,全县重建民间剧团29个。1985年,滁县地区文化局举办全区民间剧团“百团大赛”,本县有25个民间剧团参赛。
民国以来,较有影响的民间戏班和剧团记载如下。
朱月华班社
领班朱月华艺名“朱驼子”,民国19年(1930年)由六合县来本县相官乡王来村定居,不久组建戏曲班社。该班社初建时有13人,后发展到30多人。主要活动于本县各大集镇和本县与天长、六合、滁县交界地区。班社白天应聘做“堂会”,晚上演戏。主要唱洪山戏,辅以扬剧。经常上演的剧目有《合同记》、《药茶记》、《白鹅记》、《张德三下书》、《吊打苏凤英》、《白玉楼》、《大闹满春园》等30多出。这些剧目多是根据民间唱本和章回小说整理改编的。该班社在建国前夕自行解体。
姜有松班社
领班姜有松是本县兴隆乡洪山村人,17岁时开始学唱洪山戏。民国35年(1946年)在当地组建起班社,当时共有2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农民出身的洪山戏爱好者,少数是当地洪山戏老艺人。班社主要活动于本县兴隆、邵集一带和本县与盱眙、天长县交界地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擂鼓战金山》、《三代血泪仇》、《包公案》、《秦香莲》等20多出。班社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唱戏。由于对外收取“包银”公平,对内分配“包银”合理,一直被群众所称道。该班社在建国前夕自行解体。
半塔业余剧团
民国28年(1939年)初,在中共半塔区委倡导下创建,当时有演职员20多人,袁涛任团长,袁德农为指导员。该团演出的节目大多自编,节目形式有话剧、活报剧等,还有《采茶灯》、《锣鼓亭子》、《踩高跷》、《车子灯》等民间歌舞。每次演出开场前,该团演员都要在台前列队高唱《保卫黄河》、《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等抗日歌曲。其时,剧团的演出条件很差,没有钱买油点灯,到油坊接“油脚”,燃点用竹篾做的油箍照明。没有钱添置服装、道具,常常变卖上级供作生活补贴发下来的大米。
民国28年(1949年)春,由方毅主持的“路东八县军民大会演”在天长县葛家巷举行,半塔业余剧团代表来安县主张团结抗日的文艺界同仁前往参加,演出了活报剧《汪精卫吹牛皮》、《军民要合作》,歌舞《采茶灯》、《锣鼓亭子》和合唱《保卫黄河》。民国34年(1945年),又一次“路东八县军民大会演”在半塔官塘举行,该团演出了活报剧《中国是谁的》。
解放战争开始后,半塔业余剧团随支前担架队南下进行文艺宣传活动,演出的主要节目是话剧《洗污泥》。1949年建国不久,该剧团自行解散。
施官抗日青年先锋剧团
民国32年(1943年)春,为贯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淮南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的新文艺运动在范长江领导下兴起。这一年,施官抗日青年先锋剧团正式成立,时有演职员30多人,刘志明任团长,王永泉任指导员兼编导,县委还委派陈仁到剧团帮助工作。在建团后的两年中,该团为新四军第二师、地方部队和来安、六合两县的农民演出各类剧目数百场。民国34年(1945年),该团划归来(安)六(合)办事处民兵总队部领导,改称民兵剧团,后又与新四军来六支队文工队合并。民国35年(1946年),淮南新四军奉命北撤,该团解散。
施官抗日青年先锋剧团演出的剧目多为自编,有《从军记》、《保家乡》、《河南灾荒》、《老虎走了又来狼》、《互助组》、《送郎参军》、《浪子回头》、《小放牛》等;也移植了一些剧目,如《丁家墩》、《小放牛》、《放下你的鞭子》等。范长江曾亲临该团进行指导,并帮助该团编印过一本《小调集》。
淮南干部子弟小学业余剧团
民国33年(1944年)秋,在淮小校长廖弼臣的支持下创建。当时有演职员20多人,均为淮南干部子弟小学师生。教师项有根据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吴满友的事迹编了一出现代戏曲《吴满友》,这一年下半年,该团在来(安)六(合)办事处召开的群英大会上演出《吴满有》之后,被授予“小宣传家”称号。
民国35年(1946年),淮南干部子弟小学随新四军北撤转移,该团解散。
水口黄梅戏剧团
成立于1979年,为半职业性民间剧团。该团多在农村露天场地演出,演出场地周围围以布篷,转场时道具、布篷用三部板车装运,群众称其为“大篷车剧团”。该团共31人,主要演唱黄梅戏,上演剧目有《天仙配》、《香罗带》等10多个,活动于来安、天长、六合一带农村。该团由于设备简单,既能进入剧场,又可深入到地处边远的生产队,故拥有众多的观众。
大英扬剧团
成立于1980年,为半职业性民间剧团,是大英乡“文化中心”的下属单位,经济上独立核算,每年上交管理费1200元。团内设艺术委员会,并制订有各种规章制度。该团除在本县的城镇、农村剧场演出外,还在天长和江苏省的六合、江浦、仪征、邗江、扬州等地的农村集镇剧场巡回演出。上演的主要剧目有《孟姜女》、《郑小姣》、《莲花庵》、《慈母泪》、《马前泼水》等。
半塔扬剧团
成立于1980年,为半职业性民间剧团,团内人数最多时有30多人。该团组织制度健全,阵容比较整齐,演出质量较高,每年秋收后外出演出至第二年春种前回乡,经济收入可达1.5万元左右。
该团主要活动于天长和江苏省的六合、江浦、江都、邗江、扬州、仪征、南京等地郊区和农村剧场。上演的主要剧目有《双玉蝉》、《莫愁女》、《包公告状》、《马前泼水》等。1982年,该团曾参加滁县地区戏剧会演并获得二等奖。
下一篇:第三节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