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民众教育馆
民国17年(1928年)滁县民众教育馆在滁城小东门街设立,设有阅览、演讲、教学、总务各部。民国24年迁址中心街。施教目标为“养成健全国民,提高知识水准,改善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发展”。馆下设民众夜校4所,第一民众夜校设于私立育德小学内。重在识字教育,学生50名,教学《平民千字课》。第二民众夜校设于私立光华小学内,学生35人,后迁至中心小学内。第三民众夜校设于第二小学内,学生25人。乌衣民众夜校设乌衣镇小学内,是乡镇的1所夜校。民国19年,各夜校人数均有发展,分男组女组上课。日军侵滁时停办。
日伪政权为推行奴化教育,于民国29年,在滁城钟楼巷钟鸣寺办起滁城民众教育馆,开设阅览室,开办国语班、算术班,日文识字班,宣传中日亲善,灌输顺民思想。在日军投降时停办。国民党政府接收汪伪政权后,恢复民众教育馆,但流于形式。至解放前夕80%以上的民众不识字。
二、民校
民国28年(1939年),滁县流亡政府为强大抗日力量,实行国民精神总动员,在滁西山区创办中山民校。第一中山民校设施家集街后马大塘村,学员成人班43名,附儿童班52名。第二中山民校设于花山乡汪郢村,成人班53名、儿童班60名。学习国语、算术等课。儿童班增设音乐、体育课;成人班进行军事训练,实行教、卫相结合。民国32年抗日民主政府在施家集、王家洼、滁城南郊乡下,各设一所国民夜校。一年后由于战争形势变化而停办。
三、农民文化学校
民国29年(1940年)滁县西乡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宣传抗日,结合教民众识字,普遍开设农民夜校。夜校实行“小先生制”,逢集时在集镇街头路口,设识字卡、宣传台。同时,抗日民主小学附设成人识字班,利用农闲晚间教群众识字,妇女可抱小孩参加学习。课后教唱歌,宣讲时事政治。夜校课本由新四军第二师路西政治处编印。民国35年北撤后停办。
新中国建立后1949年冬,滁县乡镇有条件的小学相继开办农民夜校班,对成人进行扫盲教育,学文化、学时事、学政策。1950年9月,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的方针,当年冬,全县有1.88万人参加冬学扫盲学习。翌年初,全县有95所冬学转为常年农民夜校,年底共有民校41个班,入学学员1635人。县里在沙河集集中培训冬学教师。1952年冬,各水库工地开办冬学。民兵整训结合上冬学。在教学中推行速成识字法。翌年初统计,全县有速成识字班13个。1954年,冬学重点放在农业互助合作组,圩区冬学在圩堤上结合生产自救进行教学。翌年3月统计,全县参加冬学人数为6521人。1955年下半年,全县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在为农业合作化服务的方针指导下,扫盲办公室和文教科合编农民识字课本,内容编入地方户家姓氏、农活、用具、农作物名称和社会上常用的词语。当年10月召开扫盲积极分子大会,表彰、奖励13个先进单位455名积极分子。
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到来,农民学文化积极性高涨,农民业余学校班数增多。当年统计,全县计有民校687个班,学员男1.07万人,女4245人;记工班782个班,学员男9551人,女5240人;学习小组252个组,男1755人,女917人。包教包学学员数,男405人,女1860人。在办学中做到办学人、教师、办公费、地点、学习时间“五固定”。实行“以民教民”的原则,“不忙多学,小忙小学,大忙放学”的灵活的教学办法。
1958年扫盲“大跃进”,在“苦战十五天,实现文化县”的号召下,假期抽调中小学教师256名、返乡度假的大中学生300名和2900多名小学生投入扫盲。这样做,未免急于求成,但总的还是有所收获。1960年后,因经济困难,农民业余教育趋于低落。1963年,各公社以民办小学为农民业余学校,继续组织农民学文化。冬学扫盲班用识字课本,初级班用小学语、算课本,农民业余中学班用农学院编印的农业生产知识课本。1964年起,农民业余教育包括在耕读教育中,至1966年,因“文化大革命”开始陷于自流。1974年农民文化教育渐有恢复。后学习“小靳庄”经验,全县各大队先后把恢复的农民夜校,改为“政治夜校”。1976年全县扫盲和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同时开展。扫盲对象主要是青少年文盲、半文盲。1978年冬和1979年春,扫盲工作全面开展,先后办起农民夜校665所,有8510人参加脱盲学习。每天早、中、晚由公社广播进行15分钟扫盲广播教学。1981至1984年,扫盲与普及小学教育密切结合,贯彻“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方针。至1987年,全县7~12周岁人口非文盲率提高到95%,12~40周岁非文盲率提高到89.2%,达到青壮年基本无文盲的要求。
四、居民文化学习班
滁城居民文化学习班,始办于1949年。至1955年发展到14个班,1957年发展到24个班。分别设于滁城各小学内,晚上上课,亦称居民夜校。1955年,乌衣镇小学内亦开办居民文化学习班,各班均有妇女参加学习。至1966年,各文化学习班停办。
五、职工文化技术学校
1949年秋,工人夜校班开课。分早班、晚班。办班单位有钟鸣寺、遵阳两小学及中学、县文化馆、县总工会等。参加学习的有浴室、旅社、饭店、搬运站、砻坊(机米坊)、纺织、篾工、店员等职工。学习小学语文、算术课本。两年后相继停办。
1951年,县总工会在老菜市街创立一所滁县职工业余学校。开设初中班,用普通中学课本教学。滁城设分点11处;乡镇在乌衣、沙河各设1处。各工矿、企业夜校班均属职工业余学校辅导。1959年发展到县直45个班、工矿企业43个班,校本部6个班。1960年停办。两年后恢复,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又停办。1980年12月,县总工会按上级批复,恢复滁县职工业余学校,改称为“滁县职工文化业余学校”。设初、高中部,学制四年(二·二)。高中分文、理班,课程除体育、音乐、美术、生物、外语不设,其他同于普通中学。毕业经验收合格发毕业证书,承认学历。1987年初中部停办。高中继续办文班3个班,理班2个班。
1958年在“大跃进”中,全城80%职工参加“红专大学”学习,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教学形式为上大课,听报告,大组发言、小组讨论等。1年后停办。
1964年“七·二一”工人大学分别在县水泥厂、县自来水厂、县“三八”布厂开办。教学形式有听报告、座谈、讨论等。至1966年发展到13个厂办校,学员356名。“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
1986年安徽省职工电视中专滁州教学工作站,在东大街老菜市巷口开办。设企业管理、商业管理、财务会计3个专业,经成人中考合格,招收职工入学。学制三年,同等中专学历。1987年增设纺织工程专业班。
六、干部学校
1950年滁县机关开办干部文化学校。初时用丰山小学两个教室,开设初中、高小各1个班。教材用上海职工文化课教材。夏季清晨上课,春、秋、冬季晚间上课。1953年发展为初中6个班,高小2个班。1954年,专署机关文化学校随专区合并迁往蚌埠,学校猛增至546名。1957年在老菜市街建校,发展至15个班。1963年改属县委组织部领导,县文教局管业务。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停办。
1970年10月,滁县“五七”干校于滁城北十二里头开办。学员多为下放干部,学习政治、行政管理、劳动生产锻炼等课。学习时限不固定,一般半年以上。属于干部轮训性质。1979年3月撤销。
1981年3月,滁县供销社干部学校在琅琊东路县供销社大院内开办。轮训本系统干部。举办采购、物价、统计、财会等训练班。学习时间3至6个月不等。停训期间,干校工作人员分别到其他部门协助工作。
七、函授
1956年县教育局教研室开办师范函授,招收小学教师参加学习。轮流面授及检查作业,集中考核。1957年城乡共设27个辅导站。自学为主,函授为辅。函授生每周需有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考试时间在内。
1962年合肥师范学院在滁各中学招收函授生,按所教学科报名参加函授学习,持有专科毕业证明者方可参加本科学习。“文化大革命”后停办。
1975年为下放和回乡知识青年开办函授班学习。开设政治、写作、美术、音乐、地震、农机、农电、农测、土壤、植保、农化、果林、茶叶、卫生、沼气、会计、蔬菜、畜牧、兽医等专业供选修。完成作业,测验及格发单科毕业证书。1977年停办。
1979年全县组织教学与学历不相称的中学教师,分别参加各类师范院校和电大函授班学习。1981年安徽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教育学院、蚌埠教育学院,分别在滁招收函授学员。各专业均须经考试录取,方可入学。1982年华师大、安师大在滁招收函授本科生。1986年首届函授本科生毕业。
八、自学考试
高等自学考试始于1984年,由市教育局主办。首次开考汉语言文学、党政干部管理、财务会计等3个专业。1985年增开统计专业。1986年增设中文、数学、英语专业。1987年增设法律专业。
中等自学考试,始于1987年。开考科目有邮电管理、商业企业经营管理、供销企业经营与管理、城市金融、农村金融、统计、会计、公安、护士等专业。
高、中等自学考试,均按国家规定不限学历、年龄,在校生不准参加。考试用学分制记分。单科考试合格,发单科课程合格证;全科合格,经政治鉴定合格,发给毕业证书,承认学历。
下一篇:第七节 教师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