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抚恤
烈士抚恤抗日民主政府,以多种形式优抚抗敌军人家属。烈士家属,发抚恤粮,对烈士遗属的生活和子女的工作给以妥善安排。
建国初根据政务院有关规定,凡牺牲和病故的革命军人、参战民兵、民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家属,按职别给其直系亲属一次性抚恤。1952年抚恤牺牲革命军人60人,发抚恤粮4200公斤。1953年对50名失踪革命军人进行调查核实,报请上级追认烈士,发给抚恤金。1957年全县追认为烈士的35人,发给抚恤金。1959年追认为烈士的47人,发给抚恤金913元。1961年对尚未追认抚恤的34名军人,给以失踪军人家属待遇。1962年经查明追认的,计发抚恤金1840元。1964年查清追认的11人,发抚恤金2180元。1973至1975年进行一次追恤调查,原立案102件,按失踪处理的15人,被劫持去台湾的4人,转外地处理的4人,不属追恤的21人;对过去已发证的25人,批准追认的28人,给以抚恤。1976年办理牺牲的革命军人2人,发抚恤金250元。1977年县委会批准追认过去革命战争中牺牲、失踪的11人。1979年办理追恤的11人。1980年办理追恤牺牲革命军人2人。1986年抚恤牺牲革命军人1人,发给抚恤金3480元。
病故革命军人抚恤1952年抚恤病故革命军人2人,发抚恤粮140公斤。1961年抚恤2人。1976年抚恤3人。1980年抚恤2人。1983年抚恤2人。1986年抚恤1人,发抚恤金400元。1987年抚恤1人,发抚恤金1070元。
机关工作人员抚恤1952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5人,发抚恤粮2700公斤。1961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10人。1980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1人。1983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9人,抚恤金4280元。1984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8人,发抚恤金4000元。1985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7人,发抚恤金7059元。1986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18人,发抚恤金9380元。1987年抚恤病故机关工作人员16人,发恤金1.73万元。
残废军人抚恤1950年12月10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发《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指战员及民兵、民工因参战负伤或因公致残者,依残废轻重和失去劳动能力的大小,确定其残废等级,发给残废证,凭证按规定享受优待金。1951年后抚恤标准历经6次调整。
1952年,在职残废军人25人,发优抚粮2450公斤;在乡优抚对象47人,发优抚粮2.53万公斤。1958年,残废军人304人,在职126人,其中一等残废4人,二等甲级22人,二等乙级27人,三等甲级48人,三等乙级25人;在乡178人,其中一等4人,二等甲级14人,二等乙级32人,三等甲级69人,三等乙级59人。1959年,残废军人227人,在职50名,其中二等以上32人,三等18人;在乡177人,二等以上50人,三等127人。1961年,残废军人216名,在职109人;在乡107人。1963年,办理换发新优抚残废证,共换发184人。同年在职残废人员139人;在乡45人。1972年,办理评换证工作,共发证315人,在职残废军人179人(含残废工作人员3人);在乡残废军人136人。1976年,残废军人324人,发抚恤金1.68万元。1978年,残废军人363人,给39名优抚对象办理了评残换证工作。至1987年,全市共有残废军人414名,其中在职252名,在乡162名。
部分年份滁州市革命残废人员抚恤情况表

二、群众优待
抗日民主政府规定,抗日军人家属免除捐税和义务劳动。生活困难或遭灾害者,给以救济,是佃农的免交地主租谷。年老有病无劳动力的军烈属和残废军人,除拨款帮助维持生活外,实行包耕包种,搞好生产,保障生活。
解放后在各村对优抚对象实行群众优待。先后实行代耕、优待劳动日、优待现金三种形式。
农业合作化以前主要实行代耕制。1950年,为145户军烈属代耕。1951年为烈军属、残废军人2933户,代耕土地1.23万亩。1952年,享受代耕烈、军、工属(指供给制干部家属)和荣誉军人1179户,代耕土地5762亩。1953年,给烈、军、工属、残废军人代耕土地10.89万亩,1954年1至7月份,全县享受代耕的烈、军、工属530户,代耕土地5772亩。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合作社时,合作社将享受代耕的土地折成劳动工分,记入享受代耕户名下,参与秋后分配;对城镇应优待的烈、军属、复退军人,民政部门介绍参加手工业的46人。1956年农业合作化开始,改优待劳动工分为优劳日。全县享受优劳日的烈军属、残废军人225户,享受优劳日1.68万工(最高户200工)。1957年,全县享受优劳日的烈军属、残废军人581户,享受优劳日2.21万工。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对优抚对象仍实行优劳日办法。至1979年全县优待对象1089户,享受优劳日计33.99万工。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改优待劳动日为优待现金。1982年,全县优待烈军属、残废、复员、退役军人925户,3403人,优待现金14.68万元。户均为158.68元。1987年,全市共优待807户,优待现金25.13万元,户均优待311.44元。
三、国家补助
国家对优抚对象中的特殊困难户、临时困难户实施补助,分定期定量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两类。
定期定量补助1949至1959年10年内,全县发定补粮4.38万公斤,款15.78万元。1960至1961年享受定期补助的142户,433人,发定补款0.26万元。1962年享受定补的192户,354人,发定补款1.96万元。1963年享受定补的221户,378人,发定补款1.96万元。1976年享受定补的336户,1641人,发定补款1.64万元,其中烈属96户,395人,0.25万元,复员退伍军人240户,1246人,1.39万元。1977年享受定补的446户,发定补款2.96万元。1978年享受定补的437户,发定补款2.96万元。1979年享受定补的412户,发定补款3.95万元。1980年享受补助的843人,发定补款8.24万元。1982年享受定补的806户,818人,发定补款8.59万元。1984年享受定补的842人,发定补款9.99万元,每人年平均118元,月均9.89元。1985年享受定补的795人,发定补款9.71万元,月人均10.18元。1986年享受定补的1385人,发定补款13.28万元,其中复员军人1374人,发定补款13.27万元,退伍军人10人,月发定补款80元,其他1人,月发定补款15元。1987年享受定补的1398人、发定补款13.28万元,其中复员军人1374人,定补款13.27万元。
临时困难补助优抚对象因天灾人祸或其它情况发生临时困难,国家给予临时性补助。1950年因灾荒,滁县行政专员公署三次拨发给滁县灾荒优抚救济粮3.75万公斤,县人民政府下拨急救优抚粮1万公斤。1951年全县拨发优抚救济粮3.79万公斤,下半年发优抚救济衣服1200件。1952年发给沙河区8户烈属优抚救济款43.99万元(旧人民币,下同);79户军属456.01万元。皇甫区烈属救济1000万元,夏荒时又发烈属救济款2000万元。1953年全县发优抚救济款2.59万元(新人民币,下同),其中皇甫区816元,珠龙区1010元,乌衣区25.5元,沙河区1453.5元。1954年滁县水灾区临时救济由各区支付,组织优抚对象生产自救,皇甫区63户,198人,支付3090元。1955年拨发优抚补助烈属70户农具80件、耕畜8头,军属430户农具376件、耕牛69头,复员退伍军人40户农具60件、耕牛8头。1959年对优抚对象中的多子女困难户,拨发补助款0.59万元,其中多子女入学费0.19万元。1960年发给优抚对象寒衣124件,补助款0.34万元,多子女入学费187元,40名住院疗养优抚对象每人40元。1961年烈属困难户50户,军属困难户115户,救济费0.20万元。1963年救济烈军属、复退军人713人,发款0.24万元。同年救济14名回乡军人,补助口粮875公斤,修理房屋4间。1964至1965年,春节前发给复员退伍军人年关补助费0.59万元,春节后至午收,全县发给优抚对象生活救济款7.05万元,医药费127元。1976年补助优抚对象1562户,3.43万元。1977年全县优抚救济款分三次下发,由公社、镇掌握使用。第一次(2月)发1万元;第二次(7月)1万元;第三次(12月)2.45万元。1978年补助391户优抚对象木材27立方,款19万元。1979年全县拨款3次计3万元。1980年救济和补助建房优抚款0.65万元。1981年发优抚补助款0.92万元。1983年发优抚补助款0.5万元。1984年发优抚春节补助款1万元。1985年发优抚春节补助款1万元。1986年发优抚补助款16.80万元。1987年发优抚补助款149.50万元。
四、拥军优属
新中国建立后,县、区两级成立优属委员会,每年春节、“八一”节都进行拥军优属活动。举行军民联欢文艺演出,发慰问信,组织年关慰问,赠送慰问实物、年画。县、区两级领导常登门慰问,平常随时接待来访优属对象。
1949至1959年,县、区、乡各级党政领导,亲自下乡访问优抚对象4840人次,接待来访2602人;公社、大队干部访问优抚对象14086人,接待来访6650人次。召开干群拥军优属会3341次,参加人数120864人(次)。召开烈属、军属、荣誉军人模范、复员军人模范、积极分子评选会议147次,评选出积极分子980人。1960年春节发慰问信2000份,组织干部587人,慰问1137人。1962年春节发慰问信4700份,光荣证2700份,赠送各种食品2.5万公斤。1963年县、社组成慰问组433个,小型文娱队152个,深入社、队慰问,发慰问信3700份和光荣牌1294个,为优抚对象做好事949件,赠送各种食物40450公斤。1964年“八一”节、春节期间,县、社、队共组织烈军属慰问组161个,784人,深入到街道、社、队、驻军驻地召开座谈会,代表会和驻军联欢会,进行慰问活动。1973年春节前,县里给优抚对象换发“光荣人家”锦匾,结合检查优抚工作。1980年县里组成两个大型慰问团,向本县12个团以上驻军12400名军人进行慰问,并听取驻军对地方的意见,召开军民联欢大会、拥军爱民大会,县广播站12次播出“双拥”专题广播。各公社召开座谈会共168次,5252人参加座谈。1981至1987年,市(县)境内17个驻军单位(团以上10个),每年春节、“八一”节县(市)委都组织慰问团到部队慰问,下连队到病房看望,赠送食品。特别是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0周年,市委、市人民政府组织慰问,向部队赠送慰问纪念品,营以上单位赠送康巴丝石英钟54个,向连队赠送理发工具包(全套理发工具)82件,解决驻山区部队的理发难。
五、烈士褒扬
解放后滁州市在烈士献身的地方建立烈士墓、碑,褒扬缅怀革命烈士崇高思想,以激励人们的献身精神。
黄泥烈士墓坐落在黄泥岗街北半里处,1965年10月,为纪念民国28年(1939年)攻打大蔡、民国29年8月6日进攻黄泥岗、民国34年冬攻克徐家湾,三次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壮士,合建一墓。墓碑高4米,宽1米。
皇甫烈士墓位于皇甫乡大冒村西山头上。为纪念民国30年(1941年)11月在黑狼庙战斗中牺牲的新四军第五旅十三团团长林英坚、营长芦传意、教导员胡奎、连长张述三、民兵队长吴永才5位烈士,于1965年建墓立碑。碑高4.5米、宽2.5米,题字:“人民英雄不朽”。
珠龙烈士纪念碑1966年4月,为纪念民国34年(1945年)冬新四军回民支队三排在珠龙桥战斗中壮烈牺牲的32名指战员,于珠龙桥南山头上立碑。碑高7米,正面题字:“死难烈士万岁”,背刻碑文近300字。
大韩烈士墓1954年于李集乡大韩村(庄)西,为在民国37年(1948年)5月15日大韩突围中壮烈牺牲的杜排长和战士王学忠、姚更生、黄坤、鲁万邦等23位烈士建墓立碑,缅怀先烈。碑高6.3米、宽2.1米、厚0.4米,题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文250多字。
六、复员退伍与离退休军人安置
复员退伍军人1949至1957年滁县共接收1647人,安置在农村、工矿企业,机关和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劳动工作。其中在农业生产上无房缺少住房的,与其所在地政府联系给以解决,对患病和生活困难的,给以医治或救济。1958至1985年,共接受复退义务兵6180人。根据《国务院关于处理义务兵退伍的暂时规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农村由公社、大队、生产队安排生产。根据个人所长结合工作需要安排适当工作。来自城镇、厂矿、机关、学校的,分别由原单位给以复工、复职、复学。对特殊困难的给予照顾,对有能力致富但有困难的给予扶植。
1984年滁州市实行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安置部门在与人武部、乡政府的配合下,开展“征兵、优待、育才、安置”四位一体一条龙的做法。地方把所需各类人才信息反馈到部队,部队尽量满足地方的需求。1986年接收退伍军人281人,去农村78人,城市203人。1987年接收退伍军人287人,回农村安置87人,城市安置200人。
军队离退休干部1963年安置1人。1966至1977年接收3人。1985年成立军队离退休干部安置办公室,建立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接收干部48人,配专用轿车一辆。1986年接收安置18人,1987年接收安置10人,每逢“八一”节、春节都组织慰问,领导亲自登门看望。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救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