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河道工程
据民国《安徽通志稿·水工》载,“吴赤乌十三年(250年)作堂邑涂塘,以淹北道”。“明万历元年(1573年),来安县耆民王来议开黑水河,分泄滁河水入江,不果行”。民国《全椒县志》记载,“天启间(1621~1627年),操江御史丁某亲勘滁河水利,题准疏,委滁州判尹梦璧督役兴工,自张家堡至孟子嘴,工已大半,为六合人所尼中止”。“今按黑水河即朱家山新河,引滁水由六合、江浦至浦口入江,清康雍乾嘉屡开,光绪大开,凿石通之。”民国21年(1932年)9月,成立滁县水利工程委员会,翌年,曾浚清流河,普修圩堤,清淤加固,但成效甚微。
新中国建立后,本着“泄洪、灌溉、通航”三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在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泄洪蓄水,中游裁弯拓宽,便宜泄洪,下游筑堤防洪,疏浚河底。滁河流域实行综合治理,开通了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使之旱能灌,涝能排,境内河道均得以治理。1987年,主要支流河堤为43.55公里。
滁河河道滁河源出肥东县同心乡,入全椒县境蜿蜒百余公里至小周庄入滁州市境,经汪郢、黄圩乡境,下游至来安县汊河集汇清流河,至六合出瓜埠口入长江。全长269.2公里,其中流经滁境15.8公里。历史上,每年雨季,山洪汇集,河水经常泛滥成灾。1971年驷马山分洪河挖通,1974年滁河疏浚拓宽,河道裁弯取直,堤埂加高加宽,增加了泄洪能力,灾害大为减少。现河底高程4至5米,底宽30至50米。近期,市境内一侧堤防,按1954年型吴港洪水水位12.5米,加高堤防1至2米,使堤防高程全面达到13.5米,顶宽4米,迎水坡、背水坡均为1:2,背水坡9米高程处,做一级3米宽的平台,最终堤顶高程加至14.5米,以作防洪安全的主要措施。
清流河河道清流河源于磨盘山下仙居涧,为滁河支流,自西北向东南,纵贯境内。主干流总长84.1公里,其中:流经市境域73.1公里,流域面积1056平方公里。河道坡度11.9/10000,流域坡度1.04分米/平方公里,流域平均高程77米。上游西北方向分支密布,50年代起,先后建成独山、城西、沙河集等大中型水库,成为积水区,改变了旧有河流的面貌和特征,原有河道弯曲狭窄,年久失修,相当于5年一遇的防洪标准。1972年,按泄洪、灌溉、通航的要求,从滁城至乌衣的河道,裁弯取直,河底高4米,底宽25米,边坡1:2.5,两边滩地在9米高程处各做宽20米的平台,堤顶高17.5至15.5米,河道比降1/8000。治理后由原来的20.5公里缩短为17.2公里,安全泄洪量1000立方米/秒,达到1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五孔桥以下的两侧提水站,能保证提引江水灌溉农田,载重50至100吨级的拖船,常年可由滁河驶入清流河至五孔桥下。1975年发生特大洪水,东关外西方寺水位达16.85米,泄洪流量2080立方米/秒。根据这次洪水,在1972年规划的基础上,对清流河防洪安全再次进行核校,确定河上游河底4米、底宽30米、两边滩地高程9米处各做25米宽的平台,坡度为1:3、顶高17.5米、宽5米、河道比降1/5500。治理后河道长为16公里,共计做土方898.4万立方米,其中挖方836.4万立方米,填方62万立方米。
二、圩堤工程
据清光绪《滁州志》:宋,滁州清流县有圩:龙关圩、永安圩、大观圩、安乐圩、独城圩、北义兴圩、天恩圩、新兴圩、城子圩、南义兴圩、政和圩、织平圩、广大圩、固城圩、北义城李其圩、三教圩(以上昌城乡);贾家圩、范家小圩、双连圩、王庆圩、大济圩、大道真张圩、保丰圩、义宁圩、宁通堰洪圩、三合圩、瑶子圩、南义城利庸圩、都利圩(以上丰城乡)。明,滁州清流县有圩:大通圩(州南25公里)、包家圩(州南25公里,今教场圩外)、肖官圩(州南25公里、九都西保城西圩之南)、散水圩(州南即今教场圩,周4.5公里18步)、王马圩(州南25公里、教场圩之西,今属全椒)、黄庆圩(州南25公里)、双林圩(州南九都东保,周1620丈)、城西圩(州南九都,周1970丈)。民国《安徽通志稿》记载滁县圩堤有:黄庆圩(长约7公里,关系田1.8万亩,捍御山洪水,下同)、大同圩(长约5.5公里许)、教场圩(长约3.5公里、关系田4500亩)、西城圩(长约4公里许、关系田4500亩)、双连圩(长约3.5公里,关系田4200亩)、肖官圩(长约4公里、关系田4500亩),武家、新塘等七圩(长约7公里许,关系田七圩共合1.5万亩,以上均在第三区)。
新中国建立后,因并圩、联圩、新圈圩,加之行政区划变更,圩数几经变化。1949年全县共有圩6处,保护耕地3.99万亩。至1958年,全县有圩10处,保护耕地4.07万亩。1975至1978年全县共圈圩30处,保护耕地7.09万亩。至1987年,全市共有圩28处,圩堤总长169.6公里,圩内总面积91.68平方公里,保护耕地7.06万亩。其中万亩以上大圩3处,4.45万亩。新增圩堤分布在清流河畔。70年代后,逐年加高圩堤基本能抵御洪水。
黄庆圩位于境东南黄圩乡,滁河之阳。明代以前,原为沼泽地,俗称“燕子湖”,相传,明时朱元璋实行“移民围垦”,派员治理,遂将此湖筑成圩。筑圩当年,稻谷丰登,朱元璋亲临庆贺,故称“皇庆圩”。后因“黄”、“皇”谐音而成“黄庆圩”和“黄圩”。该圩周高中低,地面高程6.8至8.3米。地多冷浸田,年一熟水稻。现有圩堤长21.4公里,其中:沿滁河堤防8.6公里,圩内总面积22.15平方公里,耕地2.05万亩。
新中国建立初期,圩堤单薄低矮,险工险段较多,堤顶高程10.5至11米。70年代,注重加固堤防,处理险工险段,堤顶高程达11.5米。1972年,圩北的樊家大汪,面积450亩,扩入圩内,新筑圩堤1000多米。
1985年冬,根据省规定的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市人民政府组织5个乡1.7万人,对圩堤全部一次性加高至13.5米、顶宽4米。共挑土方45.3万立方米,背水坡设二级平台,高程10.5米处平台宽4米,7.5米处平台宽10米。迎水坡、背水坡(高程10.5米以上)坡度均为1:2,背水坡(高度10.5米以下)坡度为1:2.5。沿滁河堤防迎冲顶流处,自底高程7~10.6米用片石护坡,累计长3.9公里,占沿河堤防46%。
圩内原排涝设施,主要靠堤防建筑的陡门自然排水。1958年用柴油机1台排灌。1961年以后改建、新建芦庄、陈角、赵桥、黄家沟、殷家涵子等排灌结合站和河沟、解放排涝站,总装机33台套、容量1875千瓦、抽水流量13.05立方米/秒,排涝每平方公里0.51立方米/秒。1972年起,在圩内先后开挖幸福、胜利、新风、向阳、黄家、陡门、团结、解放8条排灌沟渠,总长28.4公里,使圩内沟渠纵横成网,共可蓄水64.28万立方米,日雨量150毫米、3日雨量200毫米可避免涝灾。开挖排水沟45条,总长36.7公里,平整土地4000余亩。排灌渠道降低地下水位,改造了冷浸田和沤水田,农作物由单一水稻改为水稻—油菜(小麦)间作。1976年,新修筑圩心至吴港防汛公路,连接合浦公路。
大同圩位于境东南汪郢乡,与黄庆圩相连。新中国建立后,与肖官圩合并而成。现有圩堤总长16.65公里,其中:沿滁河堤防7.2公里。圩内总面积14.96平方公里,耕地1.15万亩。1975年,汪郢排洪新河开通后,防汛抗洪与双联、新联圩凝成一体,堤防总长由原来的32.55公里缩短为20.25公里。
新中国建立初期,堤顶高程约11米,顶宽1.5至3米,内、外坡1:0.5至1:1.5,有袁拐、唐圈等8处险工险段,总长5630米;散浸漏洞100余处,为防汛重点。后经除险加固,至1971年,堤顶高程加至11.5米,顶宽2.5米,坡度大于1:1.5。1972年冬,进行“四圩”综合治理,开挖汪郢撇洪新河,防洪堤段由16.65公里缩短为9.95公里。1985年,根据省规定20年一遇防洪标准,市人民政府组织5个乡镇1.9万人,对堤防全面进行加固。当年完成土方39.8万立方米,堤顶高程增至13.5米,顶宽4米。迎水坡为1:2,背水坡高程10米处做4米宽平台,高程7.5米处做10米宽平台。高程10米以上坡度1:2,10米以下为1:2.5。
50年代,靠陡门自然排涝泄洪。1961年,在龚祁建立机械排涝站。1965至1985年先后改建、新建龚祁、司湾、龚庄、新河电力排灌结合站,总装机18台套、容量1030千瓦,抽水流量7.6立方米/秒,排涝每平方公里0.51立方米/秒,日雨量150毫米,3日雨量200毫米不致成灾。1976年起,圩内开挖幸福沟,长4.1公里,沟面宽20米,深3.5米。此后,又开挖龚祁~八路,贺村~司湾,龚祁~龚庄3条排洪沟,累计总长4.2公里,可蓄水23.4万立方米。沟渠路与排涝电站相通,能排能灌。
胜利圩又名“红光圩”,位于担子乡胜利村,清流河畔。原为河畈洼地,1969年伏汛,河水顶托,山洪下泄,大片农田受涝。1971年冬开始筑堤建圩。地面高程自东南至西北,分别为9至14米,呈带形。圩堤长度20.5公里,其中清流河堤防12.5公里。圩内总面积16.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万亩。
此后,逐年加高堤防,堤顶高程自北向南分别增至17至14.5米,顶宽2米,内外坡度1:1.5。
1969年后,为排除内涝,分别建孙大郢、邓圩、“七一”、胜利二级排灌站,总装机12台套,700千瓦,抽水流量5.9立方米/秒,排涝每平方公里0.36立方米/秒。1976年兴建圩内沟渠配套工程,圩心开挖排洪沟,纵贯南北,长5.7公里,上宽20米,深3米。圩内积水经“七一”电力排灌站排入清流河。挖东西排洪沟,长1.7公里,上宽36米、深3米,将上游琅琊乡下泄洪水排入清流河。还可蓄水12.6万立方米,用于灌溉。
三、撇洪渠系
新中国建立前,山区、丘陵开挖部分水型花水沟以作撇洪、引水、灌溉之用。新中国建立后,根据综合治理规划要求,先后开挖大量撇洪河渠,能排能蓄,一渠多用。至1987年全市共开挖各类河渠636条,总长748.6公里,较大规模的河渠主要有汪郢新河,胜天河等。
汪郢新河位于汪郢乡西部,与全椒县接壤。上游河床自八字湾水库溢洪道出口处至下游小周庄入滁河,长6.9公里,连接上游经整修的原撇洪河,总长15公里。河床底宽自上而下分别为130至20米,堤顶高程13.5米,顶宽4米;迎水坡度1:2,背水坡高程10米以上为1:2,10米以下为1:2.5,高程10米处做有4米宽平台。
该河上游集水面积136.7平方公里,其中全椒县境84平方公里。下游有黄庆圩、大同圩、双联圩、新联圩,总面积46.1平方公里,圩堤总长32.55公里。过去因堤埂单薄低矮,大水之年时有圩堤溃破,1954年破大同、双联、新联等圩,1962年破双联圩,1969年破黄庆圩,1975年破大同圩。为综合治理水害,1972年提出“四圩”治理规划,开挖汪郢新河,理顺水系,将上游136.7平方公里的地面径流经新河直接导入滁河,缩短防洪堤段12.3公里。1973年冬组织13个乡、镇2.6万人治水施工。1975年春竣工。
胜天河位于担子乡境内,津浦铁路东侧,自13号铁路桥至乌衣镇老街西粮站后入清流河,全长5.5公里。河底高程10至4米,比降为1/3000,河底宽18至20米,左岸堤顶高程14.5米,顶宽4米,内外坡均为1:1.5,通水流量250至300立方米/秒。上游万寿水桥、双桥、法华3条冲共82平方公里的地面径流,均汇集于胜天河。
该河开挖于1975年。投入施工民工2800人,共做土方18万立方米,1976年竣工。县委书记冯骏命名为“胜天河”,取人定胜天之意。
附: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
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重点工程位于安徽省和县境内,是省办大型水利排灌工程。北自全椒县襄河口,南至长江,穿越乌江镇,为一条人工河。境内沿滁河、清流河岸的地域均可受益。1969至1971年兴建,投入施工民工20万人,总投资4000万元。
1969年12月30日,第一期工程开工,滁县投入施工民工7125人开挖乌江镇闸基和引江水道,共完成土方16.43万立方米,其中闸基土方4.72万立方米。1970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第二期工程,滁县施工点由乌江镇转移到卓庙集南小李庄参加切岭工程,共完成土方20万立方米。1970年11月,组织5万余民工开挖第三期水道工程,工地自小李庄西至金银浆,长约12公里。经过一冬春苦战,至翌年5月完成土方400万立方米。1971年6月下旬,引江水道全线开通,7月1日正式通水。该工程建成后,遇旱能灌,遇涝能排,沿滁河、汪郢、黄圩乡和清流河岸边的乌衣、担子、大王、滁东、琅琊、腰铺等乡镇14.2万亩农田可引江水灌溉。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