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粮食作物
历史上滁县“谷类出产,稻与麦为大宗。稻有籼稻、糯稻、黑、白晚稻之分;麦有大、小及荞麦之别;以丰歉年平均计之,岁产稻约百余万石,麦约十余万石,其他谷类之产额皆较稻麦为少。”
1949年,全县耕地总面积61.4万亩,其中水田31万亩,旱田30.4万亩;水稻面积22.9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7.3%。70年代以后,常年水稻面积扩大到35万亩,约占总耕地的70%,1978年全县总耕地面积50.45万亩,其中水田33.87万亩,旱田16.58万亩。常年稻谷面积36.21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71.7%。1981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常年水稻面积34.93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69.4%。1987年全市耕地面积49.88万亩,其中水田34.63万亩,旱田15.25万亩,粮食播种面积68.06万亩,其中水稻37.92万亩,小麦25.38万亩,粮食总产量28774.1万公斤,亩产422.77公斤。
水稻因境内地处江淮,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无霜期年平均217天,东、南部多冲田,沿河多平畈田、圩田,适宜种植水稻。
品种分布新中国建立前境内水稻品种有五十子、六十子、麻壳稻、三粒寸、四叶柳、小冬稻、小红稻、黑壳糯、鱼籽糯等。1949至1956年,以高杆耐瘦、适应性强的中籼稻品种为主,本地当家品种有中农4号、胜利籼、三粒寸、麻壳稻。1957年全县主要水稻品种58种,其中籼稻38种,糯稻16种,粳稻4种。
1957年后,高杆品种逐年缩小,粳稻品种和双季稻品种逐年扩大,主要有:桂花球、老来青、农垦56、农垦58。1966年后又引进和推广早稻和矮杆品种:矮脚南特号、团粒矮、“339”(南京1号)等矮杆品种,栽培面积占全县水稻面积的30%。此后,逐年引进和推广新品种,种植水稻品种迭有变化。
1967年以后,矮杆中籼稻品种逐渐增多,晚粳品种老来青和农垦58,逐渐被武农早代替。
1981至1982年水稻种植以推广杂交稻为主,其组合以“汕优6号”(珍汕97不育系×国际26)为主,属中籼迟熟品种。
面积产量民国8年(1919年)全县种植水稻44.5万亩,收获725.59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48.24%,平均亩产163公斤。
1949年,全县种植水稻22.88万亩,总产2533.89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63.5%,平均亩产111公斤。1953至1956年,全县推广旱地改水田,水稻种植面积增加到54.63万亩,总产量7702.24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的83.9%,平均亩产141公斤。1957年后,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下降。1961年全县水稻面积21.6万亩,总产量1522.99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48.9%,平均亩产70.5公斤。1963年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开始回升,以后逐步提高。至1978年,全县水稻总面积36.22万亩,总产量9641.1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76.2%。平均亩产266公斤。1987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67.8万亩,其中水稻面积37.79万亩,水稻总产量21360.1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72.7%,平均亩产565公斤。
小麦品种分布境内西部山区岗地和沿河平田、土旁田、料田适宜种小麦,80年代,圩田、冲田也有少量种植。
民国时期,小麦以地方品种为主,尤以施集白和尚头为优。民国3年(1914年)大旱,施集乡贝寡妇从山东贩运粮食,农民辛德贵得麦升余,见籽粒圆大、遂忍受饥饿,留下作种,播地三分,翌年收成颇高,乃连年单种、收存。民国9年、民国15年历经“疸灾”,而此种受害较轻,远近乡民,纷来换购。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推广,和尚头为本地当家品种。至1957年全县小麦主要品种13种,其中当家品种为南大2419、施集白和尚头、2905、丽英1号等4个。60年代中期,因南大2419难脱粒,种植渐少。此后从外地引进品种有华东6号、吉利、万年2号、内乡5号、南农大黑芒等。1978年小麦主要品种29种,其中当家品种7种,以万年2号为主,全县播种面积占总面积67.5%。1982年后,境内全面推广一麦一稻的耕作制度,主要品种有扬麦3号、扬麦4号、宁麦3号、宁麦6号。其中扬麦3号种植面积达70%以上。面积产量民国8年,全县种植小麦29.8万亩,产量1936.8万公斤。
1949年全县小麦面积15.84万亩,总产量665.23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16.67%,平均亩产42公斤。1954年全县种植小麦24.65万亩,总产量1285.17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16.06%,平均亩产52公斤。1958年后,小麦种植面积多年一直在21万亩左右。至1983年,又上升到25.64万亩,产量也大幅度上升。是年总产量7310.89万公斤,平均单产285公斤。1984年种植24.86万亩,平均亩产305.5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1987年全市小麦面积25.29万亩,总产量6555.3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22.84%,平均亩产259公斤。
大麦50至60年代中期,境内种植大麦的主要品种是“芒大麦”。1965年后,从苏北引进“尺八大麦”,因杆子矮而得名。70年代中期,因推广麦——稻——稻的三熟制,扩大了大麦的种植面积,先后引进“早熟3号”、“矮杆齐”、“米大麦”等品种。1980年后,推广麦(油)、稻两熟制,种植大麦面积减少。1987年全市大麦种植面积5634亩(其中啤酒大麦3798亩),总产量97.2万公斤,平均亩产173公斤。
玉米50至60年代,境内玉米主要有大马牙、高八尺、火燥、金皇后4种品种。1949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5.13万亩,总产量266.9万公斤,平均亩产52公斤。1953年种植面积89827亩,总产量425.98万公斤,平均亩产47.5公斤。1969年开始推广杂交玉米“双跃3号”,占全县种植玉米面积的80%以上。是年全县种植面积1.24万亩,总产量104.31万公斤,平均亩产84公斤。1972至1975年推广“华威单交”,平均亩产增长到200公斤以上。1977年推广玉米~水稻连作,引进“华威单交”、“长单7号”、“单玉6号”等品种,全县种植3.13万亩,总产量723.92万公斤,平均亩产231公斤。80年代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麦(油菜)—稻面积逐渐扩大,玉米种植面积逐渐减少。至1987年,全市种植玉米面积仅有2.64万亩,总产量55万多公斤,平均亩产208公斤。
山芋1949年全县山芋面积1.87万亩,总产量158.65万公斤,平均亩产92公斤(折成品粮,下同)。1954年全县山芋面积增长到3.01万亩,总产量332.31万公斤,平均亩产达110公斤。品种主要以胜利百号为主,占种植面积的79.5%。其余品种为“洋山芋”和地方土种“水冬瓜”等。此后种植面积稳定在2.5至5万亩左右。1981年后下降,1987年全市种植山芋19919亩,总产量439.1万公斤,平均亩产220公斤。
二、油料、棉花
油料油菜50年代种植面积很小,仅在荒岗薄料田撒播,产量也很低。1949年全县油料作物面积20476亩,总产71.8万公斤,平均亩产35公斤,其中:种植油菜籽面积仅有7533亩,占油料总面积36.8%;总产21.47万公斤,占油料总产29.9%;平均亩产28.5公斤。1955年曾种到2.19万亩,但平均亩产仅有16公斤。此后,境内油菜种植面积一直在2000至6000亩左右,平均亩产最高年份也只有61公斤。品种多为白菜型土油菜“大黄籽”等。70年代初推广甘蓝型品种,如滁油1号、宁油7号等,耐肥、抗病,产量较高,种植面积扩大。1975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3.38万亩,总产量214.42万公斤,占油料总产量的75.1%,平均亩产63.5公斤。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1982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增至106967亩,总产量1563.35万公斤,占全县油料总产量的89.2%,平均亩产146公斤。1987年全市油菜种植面积12.72万亩,总产量1056.1万公斤,平均亩产83公斤。
花生历史上境内花生多是地方土种大果花生,属蔓生型。1949年全县种植面积6129亩,总产量34.32万公斤,平均亩产56公斤。1958年全县花生面积增加到2.09万亩,总产量209.38万公斤,平均亩产100公斤。60年代,从山东烟台地区引进伏花生,属丛生型,果子较细,出仁率、出油率和产量均较高。花生种植面积一直在1.1至1.8万亩左右,但一度产量不高。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981年全县种植花生面积1.74万亩,总产量241.245万公斤,平均亩产122.5公斤。1987年全市花生面积2.33万亩,总产量52.9万公斤,平均亩产227公斤。境内花生以章广孟洼花生为优。
芝麻1949年全县种植6814亩,总产16.01万公斤,平均亩产23.5公斤。1955年全县种植面积增长到4.06万亩,总产量162.255万公斤,平均亩产40公斤。品种主要是“霸王鞭”和本地土种。此后,年播种面积约在1.1至2万亩左右。1978年种植面积19050亩,总产量104.33万公斤,平均亩产54.5公斤。农村实行责任制后,种植面积减少。1981年种植6092亩。1987年全市种植5433亩,总产量32.80万公斤,平均亩产60公斤。以张浦营等地种植为优。
黄豆历史上品种主要是地方土种。民国8年(1919年)种植面积3.9万亩,产量264.6万公斤。1949年全县种植1.65万亩,总产量86.83万公斤,平均亩产52.5公斤。50年代初期,全县推广“332”大豆,1955年全县种植面积2.33万亩,总产量166.74万公斤,平均亩产71.5公斤。60年代,土种逐渐稀少,又引进茶豆、大紫豆等品种,1965年全县种植面积发展到4.63万亩,总产量381.63万公斤,平均亩产82.5公斤。此后每年种植面积一般在2至3万亩左右,平均亩产约75至125公斤。1987年全市种植1.59万亩,总产量161.1万公斤,平均亩产101公斤。
棉花新中国建立前,境内种植的棉花品种为亚洲棉(中棉)。1949年全县种植面积8740亩,总产量8.85万公斤,平均亩产10.5公斤。新中国建立后推广陆地棉。1951至1952年推广的主要品种为“德字531号”,1953年开始推广“岱字15号”。1956年全县播种棉花2.13万亩,其中“岱字15号”1.64万亩,约占棉花总面积的80%。其余为小籽棉和德字棉、紫花棉。1958年全县种植棉花1.89万亩,总产量18.94万公斤,平均亩产10公斤。60年代,曾引进鄂光棉,不久被淘汰。1974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4.19万亩,总产量121.59万公斤,平均亩产29公斤。80年代“岱字15号”仍为本地当家品种,但品种逐渐退化。1982年后先后推广“中棉所8号”、“中棉所10号”、“鲁棉1号”、“泗棉2号”等优良品种。1985年全市种植棉花2.37万亩,总产量77.48万公斤,平均亩产32.5公斤。1987年全市种植棉花1.89万亩,总产量69.40万公斤,平均亩产37公斤。
1949~1987年滁州市粮、油、棉生产水平表

1949~1987年滁州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