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民国31年(1942年),滁县首次开始商业供电,但因发电机小,电力甚微。新中国建立前夕,县城供电仅有3300伏线路1条,总长1.713公里。
新中国建立初期,虽有电厂发电,主要为县城提供生产和照明用电。1965年张乌线35千伏高压电输入境内,为县境东南部圩区提供了排灌用电。滁宁电网供电电力汇入安徽电网和华东电网后,乌衣、担子、腰铺、琅琊、滁东、大王、黄圩、汪郢、花山、南谯等乡镇及滁城(含地直)生产和生活用电均属滁州电业局直辖乌衣、罗大庄、双桥、三岔路变电所供电范围。1970年5月,为了解决境内北部农村供电,县自筹资金架设了罗(罗大庄)~白(白米山)35千伏线路,1971年2月竣工投入运行。共架设35千伏主干线路12.5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4.2公里,供电范围至沙河公社、安徽省生产建设兵团二师、沙河火车站、沙河米厂等单位。1971年8月白米~三官10千伏线路通电。1972年初,白米~城郊10千伏线路建成投入运行,同年4月,白米~珠龙35千伏线路架设,8月竣工,线路全长11.7公里。1973年6月,白米简易变电所建成,罗~白线路开始35千伏升压运行。同年7月,成立滁县水电局农村供电所,供电范围仅有沙河、三官、城郊3个公社,年供电量近100万千瓦时。1973年11月至1976年10月,珠龙、花山、曲亭相继通电,县属供电范围共有6个公社,年供电量258万千瓦时。1976年底,白米~黄泥35千伏线路架设,翌年2月竣工,全长11.5公里,因黄泥变电所未建,从白米变电所10千伏送电。1978年底,珠龙~施集10千伏线路架成送电,县属供电范围增至8个公社,年供电量410万千瓦时。1979年5月,成立滁县供电局,同年11月,架设珠龙~常山35千伏线路;同时筹建常山室外简易变电所,1980年1月线路竣工,全长22.7公里,由白米~珠龙~常山10千伏送电,常山、李集公社同时供电。5月,县内改造罗~白35千伏线路,由罗大庄35千伏变电所出线改至三岔路110千伏变电所出线,同时加高市区电杆,延长避雷线,导线规格由LGJ—50型改为LGJ—95型。同年架设常山~章广、常山~皇甫、黄泥~张浦营10千伏线路3条。7月全县各公社农村全部通电。县供电局供电范围为13个公社。是年底,架设了珠龙~大柳(驻军)10千伏专用线路。全年县属供电量为488万千瓦时。1981年5月改造农村段线路,改瓷横担为鸟骨型担,使用悬式瓷瓶,罗~白线路改为三(三岔路)~白线路。7月改造白米~珠龙35千伏线路,并改珠龙简易变电所为室内控制变电所。1982年9月,珠龙、常山2座35千伏变电所同时建成升压运行。县属供电范围年供电量700万千瓦时。是年底,常山~李集10千伏线路回线架设竣工。
1985年11月,对设备简陋、安全系数低的白米室外简易变电所进行改造。同时对珠龙变电所完善管理,使之达到“标准化管理”。
1987年1月,沙河、三官成立用电管理站。市供电局改经营承包为以用电股为单位,将指标按变电所10千伏出线分解到人,线损率由1986年11.01%下降到8.46%。1987年市属供电量由1986年1272万千瓦时增加到1474万千瓦时。同年5月,花山乡政府经与滁州电业局磋商,市人民政府批准,划为滁州电业局(地区)直属供电单位,市属供电量每年减少100万千瓦时,售电量8559.1万千瓦时,其中滁州农村用电776万千瓦时。1987年市供电局供电范围共有沙河、三官、黄泥、张浦营、城郊、珠龙、曲亭、李集、施集、常山、章广、皇甫12个乡镇,89个行政村,909个村民小组,27746户全部用上了电。
上一篇:第二节 输变电
下一篇:第四节 用电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