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婚姻
至民国时期,滁县男女婚姻结合仍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决定。富户男子纳妾、中产阶级和贫困户领童养媳、等郎媳,买卖婚姻等现象极为普遍。结婚年龄,男子一般为十七八岁,女子一般在十六七岁。
新中国建立后,封建婚姻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1950年春,乌衣区发生多起人贩子贩卖女子事件,某村长仅用2.5石粮食就买了一个女人。事件发生后,滁县司法机关给以严厉打击。
1950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在婚姻上确立了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自主婚姻、一夫一妻制度。1951至1953年,滁县开展婚姻法宣传和执行工作,广大妇女利用婚姻法保护自己的权益,童养媳解除婚约、寡妇改嫁、受虐待的妇女向法庭提交离婚报告,封建婚姻受到一次较为彻底的清算。
50年代,男子结婚年龄在20岁以上,女子结婚年龄在18岁以上。60年代中期,人民政府提倡晚婚,至70年代末,结婚年龄男子多在25岁以上,女子多在23岁以上。
80年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进一步变化,开始有人利用报刊广播媒介登播征婚广告,择婚范围扩大;一些丧偶的老年人冲破世俗重结良缘。
1982年人口普查,滁县有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234135人,其中:未婚73723人,未婚率31.5%,男43076人,占18.4%,女30647人,占13.7%。有配偶144305人,配偶率61.6%;男72258人,占30.9%,女72047人,占30.7%。丧偶14807人,丧偶率6.3%;男3980人,占1.7%,女10827人,占4.6%。离婚率0.6%。
80年代末期,平均结婚年龄男性为23岁,女性为20岁。农村早婚现象抬头,有的女青年结婚年龄仅17岁。
二、家庭
中国的传统观念追求家大业大、“四世同堂”、“五世其昌”,几代人同居。明嘉靖年间滁州户均在8人以上。民国期间户均在6人左右。新中国建立后家室迅速变小。1976年,滁县户均在5人以下,进入80年代,全市户均降至4人以下。
1982年,全县户均3.8人,1987年降至户均3.4人。目前城市夫妻二人带一个孩子的家庭户日益增多,3口之家已占家庭总数的70%以上。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
家庭人口少,收入相对增多,生活水平随之提高。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