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性别结构
由于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的影响,历史上,妇女地位低下,遗弃溺死女婴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人口男女比例失调。民国17年(1928年)全县男性有83630人,女性有59879人,性比例(女=100)为140。民国23年,男性87145人,女性70266人,性比例为124。民国35年,男性79203人,女性69215人,性比例为114。
新中国建立后,女性所占比例逐渐上升,男性比例逐渐下降。1949年、1950年,滁县总人口中男性人口分别为78213、79800,女性人口分别为69082、70491,性比例均为113。1958年,性比例为115。1962年,性比例为108。1964年、1976年,滁县总人口中男性分别为113638、167416,女性分别为107348、157665,性比例均为106。1982年、1985年,滁州市总人口中男性分别为181086、188286,女性分别为169303、176664,性比例均为107。1987年,全市总人口376961人,其中男性194165人,女性182796人,性比例为106。
二、年龄构成
构成民国35年(1946年),滁县总人口148418人。其中儿童少年组(0~14岁)52395人,占总人口的35.30%;成年组(15~64岁)91044人,占总人口的61.34%;老年组(65岁以上)4979人,占总人口的3.35%;其中,70岁以上人口1724人,占总人口的1.16%。
1954年4月统计:儿童少年组有58654人,占总人口的34.27%;成年组有108419人,占总人口的63.34%;老年组有4092人,占总人口的2.39%。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215709人,其中:儿童少年组89045人,占总人口的41.28%;成年组122688人,占总人口的56.88%;老年组3941人,占总人口的1.83%。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为349923人,其中:儿童少年组115788人,占总人口的33.09%;成年组221447人,占总人口的63.28%;老年组12688人,占总人口的3.63%。
1964、1982年滁县人口普查年龄结构表

1964、1982年第二、三次普查人口年龄塔形图

特征以国际上通用的划分人口年龄构成类型标准衡量,滁县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变化如下表:1964、1982年滁县人口年龄构成类型

1964年,滁县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四项指标均显示为年轻型。1982年滁县人口年龄构成类型有两项,即0~14岁人口和年龄中位数显示为成年型。
人口再生产类型根据国际人口再生产类型将滁县1964、1982两年的人口普查情况填入下表:
1964、1982年滁县人口再生产类型表

1964年,滁县人口再生产为增加型。1982年,0~14岁的总人数比1964年有明显下降,而15~49岁人口比例却上升为55.2%,在总人口中占绝对优势,属于静止型。但是,0~14岁组的总人口比例33.1%和50岁以上组的总人口比例11.7%,类型标准还远远达不到静止型。因而,全县人口再生产仍为增加型,人口增长势头还较大。
总人口抚养比劳动年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既要抚养儿童少年人口(0~14岁),又要抚养老年人口(65岁以上),称为总人口的抚养比(亦称负担系数)。1964年,总抚养比是0.83,其中:少儿人口抚养比是0.79;老年人口抚养比是0.04。1982年,儿童少年在总人口中比例比1964年降低,少儿人口抚养比是0.59;老年人口比例则上升,老年人口抚养比是0.06;总抚养比是0.65,即一个劳动年龄人口负担0.65个非劳动年龄人口。
附:百岁老人
孙陈氏,女,清光绪十年(1884年)8月3日出生。老人饮食从不挑剔,每晚小酌两杯。住滁城古马路21—1—20号。
仁老,男,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出生。沙河镇新塘村人,1987年10月故。
杨陈氏,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6月出生。老人生活简朴,不拘饮食。住滁城鼓楼街12—3号。
张朱氏,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出生。家庭五代同堂。住乌衣镇乌衣大街133号。
雍氏,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出生。住担子乡万桥村。
三、文化构成
民国35年(1946年),滁县人口总数为148659人,7岁及7岁以上人口122021人。具有小学(包括上过私塾的)以上文化程度的54849人,占总人口的37%,文盲(不包括0~6岁人口)占总人口的45%。
应受教育者男性有66230人,女性有55791人,分别占7岁及7岁以上人口的54%和46%,男性比女性多8个百分点。实际受教育者男性37132人,女性17714人,分别占7岁及7岁以上人口的30%和15%,男性比女性高15个百分点。男性文盲29088人,文盲率是44%;女性文盲38074人,文盲率是68%。
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人口文化构成发生了重大改变。依1964、1982年人口普查,滁县人口文化构成如下表:
1964、1982年滁县人口文化构成表

1982年同1964年相比较,每1000人中,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有如下变动:
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从3.82人升为9.10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从18.69人上升为61.4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从54.05人上升为181.90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从228.34人上升为338.62人;文盲人口从391人下降为276人,但仍高于1982年全国235人的平均数。1987年滁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分布情况表

四、职业构成
滁县人口的绝大部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民国8年(1919年)和民国35年统计,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比例分别为68%、71%。具体从业人数如下:民国8年,滁县在业人口59604人,其中从事农业40876人,商业12356人,工业5280人,矿业92人。民国35年,滁县从事各业人数:农业58646人,男32352人,女26294人;矿业344人,男321人,女23人;工业6144人,男4072人,女2072人;交通运输业1173人,男1060人、女113人;公务2826人,男2629人、女197人;人事服务18494人,男1455人、女17039人;商业14626人,男13163人、女1463人;自由职业1215人,男1099人、女116人;其他职业367人,男229人、女138人;无业游民482人,男187人、女295人;总计82861人,其中男性56567人,女性26294人。
1949年11月,滁城人口的职业构成如下表:
1949年滁城人口职业构成表

1949年滁城人口职业构成表
1949年11月,滁城就业人口9666人,占滁城总人口29203人的3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新的职业不断增加,从事非农业的各行业劳动人口也逐年增多。全县1961年后5个年份的职业构成及人数如下表:
若干年份滁州市职业构成表

五、民族构成
元代以前,滁州为汉民族居住区。元朝,先后有近20名蒙古族人出任滁州达鲁花赤,在滁居住。元末明初开始有回族人在滁定居。
1949年后,因工作和婚配等来滁的少数民族族种数量增多,人口的绝对数也逐年增加。
少数民族人口与汉族人口一样享有各种权力,政治地位平等。1953年,滁县有少数民族干部8人,中共党员1人。1959年,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9人,中共党员10人,共青团员31人。1962年,全县有少数民族9人参政议政,其中有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人,县公安局长1人。1984年,滁州市首届人民代表大会有回、满族代表8人;中共滁州市首届党员代表大会有回族党员代表4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县首届委员会有回族代表6人。1987年,滁州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有回、满族代表3人,中共滁州市第二届党员代表大会有回族党员代表4人,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滁县第二届委员会有回、满族代表9人。人口及分布1955年,滁县有汉族人口182690人;少数民族4个,1295人。其中:回族1289人,满族3人,蒙古族2人,苗族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0.70%。1964年人口普查,全县有少数民族7个,1853人。其中:回族1836人,满族6人,蒙古族4人,朝鲜族3人,僮族2人,侗族1人,苗族1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0.8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滁县人口349923人,汉族347063人;少数民族9个,2860人。其中回族2811人,蒙古族2人,彝族1人,壮族9人,朝鲜族2人,满族26人,族6人,水族1人,京族2人。
境内各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分布特点是“大分散、小集中”,尤其在乡村,多聚居于同一村队。1982年,全县23个公社、镇,除黄圩、三官、黄泥公社外,其他20个公社、镇都有回族人口居住。回民较集中居住的村镇有:城关镇、乌衣镇;章广镇孟洼村、戚洼民族队、黄庄民族队;章广村下高民族队、舍北庄民族队;曲亭乡华严庵村黄峰岭民族队;曲亭乡大柳村;珠龙乡珠龙村。
少数民族回族元末明初已有回民在滁定居。《清真先正言行略》载有:“平安,回纥人,家于滁,即太祖养子平舍也。”到明代,回族人口已发展到相当数量,在滁城南关外建有清真寺一座。
清代和民国期间,又有回民迁滁,大部分定居乡村。1949年以后,回民人口逐年增多,1953年有1129人,1955年有1289人,1964年人口普查有1836人,1982年人口普查时增加到2811人。
满族1984年,全市有满族人口38人。其中“完颜”氏占23人,为一个家族。另15人均为1954年后来滁或在滁出生。完颜氏祖居肥东县永安乡,约于民国29年(1940年)有完颜氏兄妹4人随母迁滁,人口逐渐繁衍增多。“完颜”曾改姓“完”,自称女真族。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