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大气降水
安徽地处于中低纬度的交汇处和东亚大陆的东部,东距海岸160~600公里,降水量一般比较适中,绝大部分平原、丘陵、低山区的年降水量介于750~1670毫米之间。其中淮北在750~900毫米间,江淮地区多数地方在900~1000毫米间,沿江地区在1000~1400毫米间,皖西和皖南介于1300~1700毫米间,但黄山等少数中山山地则往往超过2000毫米,如黄山光明顶达到2435毫米。
降水的年内分配,与气温的年内变化基本同步。但在北部主要集中于夏季,在南部主要集中于春、夏两季。秋冬两季,尤其是冬季,无论南北,都比较少,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异较大,年相对变率已达14~18%。据近30~40年的观测记录分析,省内各地降水的最多年与最少年之差,一般可达3倍左右。如1954年,除宿县、滁县两地市部分县的年降水量未超过平均值的50%外,其他地区,几乎均超过50%,临泉、颍上、霍邱、桐城等县甚至超过80%以上。在1978年,全省普遍少雨,霍邱、寿县、蚌埠、当涂、芜湖等地的年降水量不足多年平均值的一半。年内变异则更甚,如合肥,冬季1月降水的变幅为0~80毫米,春季4月份降水的变幅为10~200毫米,夏季7月份降水的变幅为17.8~558.4毫米,秋季10月份降水的变幅在1.6~224.1毫米间,这是安徽多水旱之灾的直接原因之一。
二、本地径流
在安徽,正常降水年份的本地径流量为616.21亿立方米。其中以江南地区为最多,占全省总量的44.3%,即273.19亿立方米;次为江北地区,占全省总量的26.1%,即160.96亿立方米;淮南地区占全省总量的17.0%,即104.85亿立方米;淮北地区最少,只占全省总量的12.6%,即77.21亿立方米。本地径流与过境径流相比,数量虽较少,但由于它直接产生于本地,农田利用方便,是全省农业生产的根本,意义极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