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气温
安徽的气温,就其平均状态而言,比较适中,除少数较高山地外,绝大多数地方的年平均气温介于14~16.5℃间,宜于多种植物、作物的生长。保证率为80%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10℃和20℃的初终间日数分别为282~329天、245~272天、202~226天和111~127天,足以保证农业的1年两熟或2年三熟。
但由于安徽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内,气温的年较差大,与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地方比较,1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要低10~12℃,7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要高1~6℃。冬季,最冷月1月月平均气温,在淮北北部已在0℃以下,即使是在最温暖的安庆谷地和屯溪盆地,也只4℃左右。尤其是每当冷空气南下时,气温更急剧下降。年极端低气温在淮北和江淮北部可低至-16~-24℃,在沿江和江南,除屯溪盆地外,也可低至-12~-16℃。即使是多年平均极端最低气温,在淮北和江淮北部,也低至-10~-14℃,在沿江和江南低至-7~-10℃。因此,在淮北大面积发展油菜种植是困难的,茶树、杉木等越过江淮分水岭应持慎重态度。发展柑桔等中亚热带的果木,就是在温度条件最好的安庆谷地和新安江谷地中,也只能选在背山面水的特殊小气候条件下才较妥当。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其中最热的7月月平均气温全省可高至27~29℃。尤其是在梅雨期过后的副热带高压控制期,常出现酷热。在淮北地区和皖南等一部分地区内,多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以上。个别地方,如蚌埠、霍山、安庆等地,甚至出现过43.3~44.7℃的高温。高温对作物是有害的,可引起作物的减产,在高至40℃时,作物的净同化作用可出现20%的负值。
在有一定高度的山地地区,气温除年内变化外,还有垂直变化。垂直变化一般是高度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0.65℃。在安徽,皖南、皖西山地气温的垂直变化也非常显著。如黄山,其北麓太平(海拔193.0米)的1月、7月和全年的平均气温分别为3.0℃、27.5℃和15.5℃,南麓黟县(海拔229.0米)的1月、7月和全年的平均气温分别为3.8℃、27.0℃和15.8℃,但到山上光明顶(海拔1840.0米)的1月、7月和全年的平均气温分别只-3.0℃、17.8℃和7.8℃。天柱山,在海拔36.2米、300.0米和960.0米3处的平均气温也呈递降状,1月分别为1.2℃、1.1℃和-2.5℃,7月分别为26.8℃、25.9℃、21.8℃,全年分别为15.8℃、15.2℃和11.4℃。气温的垂直变化,使省内较高的山地均成为一片温凉世界,既为人参种植等提供了场所,也形成了黄山等多处避暑胜地。
二、四季分配
在中国,气候学上通常将候温(5天的平均气温)小于10℃的日期划为冬季,大于22℃的日期划为夏季,10℃至22℃间的日期则称为春季或秋季。按此标准,在安徽,自北向南,自山区到平原,进入冬季的日期,为11月11日到21日。进入春季的日期,为3月16日到4月1日。夏季开始的日期,则相当一致,除皖西山区为6月1日外,其他地方均为5月26日,秋天开始的日期,为9月16日到9月26日。冬季,为4~4.5个月左右,春季,为2~2.5个月左右;夏季为3.5~4.0个月左右;秋季,各地差异不大,一般在2.0个月左右。全省四季还较分明,但冬夏两季明显长于春秋两季。
三、霜期与无霜期
在安徽,自北向南,自山区到平原,无霜期为200~250天左右,霜期为165~115天左右。当然在霜期中并非每天都有霜,霜对作物的危害,主要是指晚秋农作物尚未完成其生长周期时出现的早霜,以及越冬作物已经返青生长或早播作物已经播种时出现的晚霜。在安徽,初霜自北向南、自山区到平原,平均出现于10月下旬到11月中旬间,但在北部某些年份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也可出现初霜。如砀山县,1968年9月29日即出现了初霜。终霜,自南向北,自平原到山区,平均出现于3月中旬到4月上旬,但个别年份,终霜日期可比平均终霜期晚14天到25天,这是需要特别加以注意的。
四、热量资源
在安徽,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越冬作物停止或恢复生长的温度指标值)的积温为5129~6057℃。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喜温作物开始或停止生长的温度指标值)的积温为4565~5305℃。若附加一个80%的保证率,则分别为5024~5920℃和4478~5182℃。其中沿江地区,尤其是安庆谷地和屯溪盆地,是两个高值区,保证率为80%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值分别达到5600℃和4900℃以上,完全可以满足栽种双季稻的需要。皖西和皖南山丘地区,虽低于邻近平原地区,保证率为80%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值分别为5200~5500℃、4500~4800℃和5600~5700℃、4800~4900℃,也可满足栽种小麦与水稻或小麦与玉米等一年两熟的需要。江淮地区和淮北南部地区,保证率为80%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值分别为5200~5600℃和4600~4900℃,也可满足栽种小麦与水稻或小麦与其它旱粮等一年两熟的需要。仅淮北北部,积温稍少,但保证率为80%的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和10℃的积温值也达5100~5200℃和4500~4600℃,即使从留有充分余地考虑,也可以2年三熟。所以,就热量而论,安徽的条件是良好的。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