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机构
1950年至1952年,全区没有设置专门的信访机构,只在地委办公室确定一名秘书人员兼办来信和接待人民群众来访工作。1953年上半年,大批复转军人和无业人员来信来访,在信访量激增的情况下,为了适应信访工作形势的需要,成立了滁县地委、专员公署人民来信委员会,办公室设在专署监察处,由地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范文平兼任办公室主任。
1954年4月,地委发出《关于撤销人民来信联合办公室机构的通知》,7月份撤销了处理人民来信委员会,没有办完的信件移交专员公署监察处办理。
1956年2月,滁县、宿县两个专区合并为蚌埠专区后,原滁县专区各县均成立了人民来信办公室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处理来信工作。1961年3月,恢复成立中共滁县地委、滁县专员公署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所属各县也都相应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地委、专员公署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6人,各县一般配备5—7人,信访工作逐步走上正轨。1962年6月,地委、专员公署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合并到地委办公室,隶属于地委办公室管辖。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信访机构瘫痪。
1968年8月,滁县专区革委会成立后,在革委会办事组内设信访小组,信访工作初步得到恢复。不久“支左”部队接管地方工作,由“支左”部队与地方干部一起办公。1976年4月,革委会办事组撤销,恢复地委办公室,信访小组改为地委办公室信访办公室,为地委办公室内设机构。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忍辱含冤多年的干部群众,纷纷给各级党委、政府写信或上访,要求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掀起了新的信访高潮。为适应新的信访形势的要求,各级领导迅速采取措施,抽调大批干部充实信访部门,加强信访工作。地区分别从地、县直机关抽调26名干部到信访部门工作,处理人民来信,接待群众来访,调查信访案件解决遗留的历史问题。全区信访机构逐步健全和完善。
1982年,根据全国第三次信访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的要求,地委和行署设立信访办公室,一个机构两块牌子,成为独立的局级机构,地直机关信访量较大的纪检、组织、政法等部门成立了信访科,配备了专职信访干部。各县、市也都成立了信访办公室,配备专职信访干部8—12人。
1984年,为了加强对信访工作的领导,地区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地委、行署由一名副书记、副专员分管信访工作,组织、人事、劳动,公安、粮食、民政、信访等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代表同级党委和政府协调处理重大或疑难信访案件,研究、检查指导本地区的信访工作。与此同时,各县也都成立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到1992年底,全区共有专职信访干部84人,区乡镇也成立了信访机构,村和街道建立民调组织456个,全区信访网络更加健全,信访机构进一步得到强化。
二、信访工作
解放初期,全区人民来信来访主要是老区群众要求重建家园,追认烈士烈属,补办优抚政策,要求镇压反革命及检举揭发暗藏的阶级敌人和反革命分子。1950年5月2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检举揭发党内的腐败分子和违法违纪行为。1951年,全区共收到人民来信7561件,1952年增加到13421件,主要涉及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三反”,抗美援朝及命令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等。
1953年到1956年,全区收到人民来信计31826件,接待群众来访5826人次,信访反映的内容主要是统购、统销、农业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及干部中违法违纪等问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发表后,中共中央于同年4月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党内进行一次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广大群众和爱国人士积极响应中共中央的号召,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提出了大量有益的批评和建议,信访工作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这次高潮是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和进一步发扬民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情况下到来的,全区共受理信访1764件(次),为过去三年信访总数的一半。信访反映的内容主要是整风、反右派斗争和批评建议等,反映党和国家机关各方面工作缺点错误,提出批评建议,涉及干部的约占50%;要求解决生活、工作及其他各种困难问题的占20%;属于申诉和提出不合理要求占30%。
1958年至1959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但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给各级领导人写信反映在人民公社问题上存在许多混乱现象,要求改正。同时,对1959年实际上存在反右倾扩大化问题提出尖锐的批评。
1961年冬天,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倾向,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发展,信访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为“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反映了许多重要情况,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对在反右倾、整风整社、民主革命补课运动中批判和处分完全错了和基本错了的党员、干部的甄别平反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1963年至1965年,全区及各县受理群众信访48327件(次),主要反映精减下放,“五反”等方面的问题,揭发基层干部工作作风方面的错误和经济方面问题。
1957年至1966年,信访工作的方针、原则得到了贯彻落实,信访工作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实际问题,为党政领导机关了解社情民意、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保证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渠道的畅通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这一时期,由于工作中在指导思想上曾发生“左”的偏差,信访工作也出现过一些失误,尤其是1957年反右派运动,1958年大跃进,1959年反右倾,把一些写信、上访向党和政府提意见和批评的群众,作为向党进攻的右派分子、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和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以及其他坏分子给予批判、处理,给党的工作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和后果,虽然这些情况后来逐步得到平反纠正,但这个历史教训应该记取。
“文化大革命”10年,是全区信访工作遭受严重挫折时期,人民群众为解决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的来信无人承办,来访无人接待,申诉案件无人受理,信访渠道不畅。有的重要情况无法向领导反映,信访制度无法执行,信访工作受到严重损失。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变,冲破了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左”的束缚,端正了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明确提出要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全面地有步骤地解决“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和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文化大革命”中含冤多年的干部群众纷纷来信来访,提出申诉,要求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的政策,掀起了信访高潮。1978年全区受理信访41172件(次),为1977年4倍多,县以上领导批办8349件(次),占信访总数27%,为上年领导批办率的3.5倍。
1979年,全区地、县两级信访机构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这一年共受理信访42822件(次)。由于信访量大幅度上升,地委决定从地直机关抽调一批干部到信访部门帮助工作,并组成8个工作组,分赴各县和地直机关检查处理信访问题,是建国以来信访史上从未有过的举措。
1980年,全区开展了信访工作检查评比,评选出席地区先进个人22人、先进单位47个,天长县被评为全区信访工作先进县,全椒县信访办公室为全区信访工作先进单位。1979年到1982年,地委遵照中共中央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不断清除“左”的思想影响,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共复查处理了“文革”案件和历史老案37366件,其中“文化大革命”案件计20903件,全错全平7694人,部分错部分平7530人,基本不错的5778人。后来根据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指示。对已复查处理过的案件进行一次回头看,又复查了2748件,对留有尾巴的和受株连家属子女的善后工作做了妥善处理,其中收回安排工作789人,复查纠正右派案件1620人,反右倾案件299人,“四清”案件3864件,“地下党”历史遗留问题380件,同时对历史上受限制使用的干部职工共1569人进行了清理,并分别做出了撤销、解除、注销等意见。信访工作在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等工作中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1983年到1985年,全区县以上党政机关共受理信访52798件(次),反映的主要内容为申诉计划生育及农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1986年到1988年,全区共受理信访48460件(次),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治理整顿等方面的问题。信访工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深化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1989年北京反生的反革命暴乱风波,全区广大信访干部牢记党的宗旨,立场坚定、旗贴鲜明,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守阵地,为各级党委和政府报送了大量的信访信息和动态,为当地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做出突出的贡献,受到各级领导的称赞。
1990年3月22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做好基层信访工作,地委重新调整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基层信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1991年4月,全区基层信访工作现场会在来安县召开,推广他们做好基层信访工作的经验,促进了全区基层信访工作的发展。
1992年全区信访部门加强了对信访案件的查报,发挥信访部门的民主监督作用。到年底,全区共查报信访案件1327件,实现了全区省以上领导机关要查报结的信访案件14年无积案。为了进一步总结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经验,探讨其规律,把信访工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建立社会主义信访理论体系。全区广大信访干部广泛开展了信访理论研究活动,用信访理论指导信访实践,全区信访干部共写出有较高质量的理论文章84篇,在省以上信访刊物上发表了37篇,同时还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报送了大量的信访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1990~1992年间,是全区信访理论研究发展的最好时期。
下一篇:第九节 保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