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后,滁县地区粮食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经历多次变化。
1950—1952年,粮食系统按行政办法管理,对发生的费用,实行经费预结算划拨,收支逐级上报,由省粮食厅转向省财政厅核销。粮食支公司按企业办法隶属中央贸易部“一条鞭”管理,实行盈亏核算。
1953年4月,滁县粮食支公司同滁县专员公署粮食局合并后,实行政、企合一,地、县粮食局人员的经费继续由当地财政拨付,粮食企业分商业和工业两条线,工业以厂为单位,商业以县为单位,实行独立核算。县以下粮站均为报帐单位。
1959年,粮食商业财务下放,其经营盈亏、基本折旧资金、流动资金、基建拨款及固定资产变价收入,一律划归专、市、县,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1962年1月,粮食企业的财务收支仍归中央管理。是年秋,粮食部纠正以表代帐,恢复凭证记帐。1963年夏,滁县专区粮食局印发各项帐册,各级层层布置,恢复凭证编制,建立帐册簿,健全报帐、记帐、对帐制度。
1953—1958年及1962—1970年,财务归中央粮食部管理,列中央预算。1958年起,实行以粮站为单独核算单位。1959—1961年及1971—1984年,财务归省粮食厅管理,各项预算缴拨款列省级财政预算。1985年起,从省下放到县、市财政管理。
在财务体制下放时,全区核定上交财政包干基数1056.6万元,1987年调整为956.6万元。所属各县均为上缴财政包干,完成包干任务后,所余利润全归企业。1990年以后,粮食企业连年巨额亏损,但仍按规定向财政交纳包干基数,企业负担渐重。
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1952年12月,全区推行以运杂费、装卸搬运费、保管费、检验签证手续费、经营管理费五项费用为主的商品流转费定额管理,紧缩开支。1956年,专区粮食局在全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采取跨界交粮,边收边运,就仓(厂)收购、就仓(厂)加工、销售,就仓(厂)外调等办法,减少中转环节,节约装卸搬运费用;选择合理运输路线和廉价运输工具,减少运费开支。1960—1961年,全区两次开展清库存、清器材、清资金(简称“三清”)工作,以达到开源节流。据统计,到1961年末,国库粮食被赊借、占用的达1550万公斤;虚报统购数,粮食实际上没有入库而款已付出的达130多万元。1962年清仓统计,全区8县和一个直属库报清资净损失472万元。其中麻袋短少163.85万条,铁桶短少4973只,面粉袋短少10.74万条。1958—1962年,全区粮食企业经营损失2300万元,平均年亏损460余万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财务管理松弛,亏损更为严重,1966—1976年,全区粮食企业累计亏损8120万元,年均亏损730万元。
1980年,粮食商业企业亏损补贴在全省试行。1981年粮食加工、运输业实行利润留成。省对地、县两级粮食商业实行政策性亏损定额补贴,全区22个粮站、4个军供点实行“店组核算”;农村粮站以收购储存为主,实行联购计奖和保管包干责任制;中转站和大型仓库实行粮油保管包干。不久又实行超储费用补贴,以提高仓容利用率。1983年1月,全省粮食企业试行利润(或减亏)分成,商业企业按超利润(或减亏)部分实行“四六”分成(省六成,地、县四成),议价企业按全额利润“四、三、三”分成(即省四,地、县财政三,地、县粮食部门三),工业企业按全额利润分成(即省粮食局70%,省粮食局工业处4.5%,地区粮食局4.5%,县、厂21%)。1985年利改税,运输企业按全额利润“三七”分成,(省七、车队三)。企业所得利润主要用于再生产,其次用于职工奖励和发展集体福利事业。当年,全区粮食企业经营成效较好,“平、议、工、运”四项利润都超过往年,实现利润51.25万元。粮食商业企业在全区经营历史上第一次转亏为盈。
1986—1989年,全区粮食企业经营效益很好,4年共实现利润1.62亿元,年均实现利润4000万元。除上交财政包干基数8129.22万元外,企业留成8100万元。
1990年以后,粮食市场供大于求,粮价回落,粮食企业经营效益大幅度滑坡。1990年至1992年又连年亏损。1990年亏损1.7亿元,1991年亏损2.35亿元,1992年亏损1.56亿元。
上一篇:第三节 价格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