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道路
建国前,各县县城基本上以一条主街道为轴线,两边开市设店,连巷道通民居。到1949年,全区7个县城共有街道40余条,最宽4米,最窄3米,巷道路宽3米以下。街道路面大多是青条石或泥路面。建国后43年,各县城通过改建、新建,逐步形成新的道路网络,路面拓宽,质量改善。到1992年,全区各县(市)城区共有街道188条,总长度237公里,街道宽10—40米,90%的街道为混凝土或柏油路面。
滁州市区建国前,滁城道路长度仅有4公里,建国后,道路建设速度加快。到1992年,共新建、改建街道32条,道路总长为60多公里,其中高级、次高级路面52公里。市区现有琅琊路等东西走向的道路7条,其中琅琊路宽40米,长2.8公里:南北走向的有8条。
定远城区定远城区在建国前有9条主要街道,街宽4—7米,建国后,重点改造旧街4条,新建街道5条,其它街、路巷也都得到了改造。1992年城区共有街道50条,主干道为曲阳路,全长1571米,宽33米;城东水泥路长2500米,宽40米,快、慢车分流,是定城等级最高的道路。城区道路总长32公里。
凤阳城区建国后,新建和改建了府东、府西、府北等道路,最宽为18米。城区主要道路总长40公里,其中2/3为沥青和混凝土路面。
嘉山城区建国后至今,已形成以车站路、韩山路(原大马路)、池河大道(原三马路)、龙山路(四马路)为主要干道的道路骨架。1987—1992年,新建和改建道路19条,长度15公里。城区道路总长29公里。
来安城区现有街道22条,长26公里,混凝土和沥青路面占73%,其中南北大街长4公里,为混凝土路面。
天长城区现共有道路24条,宽15—30米,总长26公里,是建国前的6倍,85%为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其中建设路长4.7公里,宽24米,混凝土路面。
全椒城区1992年共有街道39条,道路总长30公里,是建国前的10倍。90%为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主干道7条,长8公里,其中新华路长650米,为混凝土路面。
二、桥梁
建国前,各县城区的桥梁大多为石板桥、木板桥和石拱桥。建国初期,各县为方便交通,对县城旧桥梁进行维修或拓宽。70年代初,开始改旧桥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到1992年,全区城区共有桥梁66座,总长4820米。
滁州市在建国后改建为石墩钢筋混凝土桥面的桥梁有10座。主要桥梁有津浦铁路大桥、水库闸桥、清流河大桥、清流路立交桥。
定远县现有桥梁6座,嘉山县现有桥梁11座,凤阳县现有桥梁10座,来安县现有桥梁3座,全椒县现有桥梁17座,天长县现有桥梁9座。均为石拱桥和钢筋混凝土桥梁。
三、排水
旧时县治构筑城池时,均利用自然落差,将城内积水由小沟汇入大沟,排到城外。
建国后至70年代,各县城在修建路面时,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设计,排水没有形成网络系统。80年代起,各县城区按照县城总体规划,对排水设施进行整治、改造,新建了一批排水沟渠,排水情况有了较大改善。到1992年,全区各县(市)城区共有排洪排污管道195公里。
1992年,滁州市城区共建有排洪主沟115条,总长63公里,市区内的积水问题得到了很大改观。是年,定远县城区共有下水道45条,长19公里;嘉山县城区排水沟渠总长26公里,积水排泄通畅;凤阳县城区排水管道长度29公里;全椒县城区排水管道51条,长20公里;天长县城区排水管道长20公里;来安县城区排水管道32条,长18公里。
四、供水
建国前,全区各县城居民生活用水多用井水。城区均有公井,一些大院内也有水井。没有水井的居民取用河水。建国后,工业生产逐步发展,城区人口增加,用水需求增大,井水、河水已跟不上时代要求。1965年3月,滁州市(原滁县)开始兴建自来水厂,水源来自城西水库,1966年1月正式投产供水。其余各县也陆续开始兴建自来水厂。到1992年,全区县(市)城区共有自来水厂8个(每县市均有),铺设管道总长244公里,日供水能力达162600吨,城区用水普及率达87.7%。
滁州市自1965年自来水厂建成后,到1992年,共铺设100—600MM各种口径供水管道87公里,日供水量7万吨,用水人口13万人,供水普及率达100%。
建国前,定远县城居民饮用水全靠砖井,井水苦涩,含盐量大。加之城区地下水匮乏,稍一遇旱,井水即枯竭,居民为日用饮水四处奔波,有的要到几里外的三里桥挑水,有的在干涸的护城河中挖土井汲水,稍加澄清后便饮用,常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危害居民身体健康。
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定城饮用水状况一直未能很好改善。1976年城北水库南侧筹建自来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5000吨。到1985年底,已经铺设管道15000米,日平均供水3000吨。定远县城90%以上的企事业单位,80%以上的居民用上自来水。1990年定远水厂扩建,新建双闭式过滤池2座,反冲式水塔1座,当年日供水能力达1万吨,到1992年,日供水能力达到2万吨,定城用水普及率达到100%。
解放前,来安县城四门各有一口官井,供城内居民生活用水,富户人家院内建有私井。建国时,全城共有大小水井80多口,部分水井因淤塞和污染不能使用。50年代以后,县人民政府城建部门相继在各居民区修筑砖井或机井解决人民群众吃水问题。1978年8月,来安自来水厂动工兴建,1979年底建成投产。水源来自平阳水库,铺设水源管道3.5公里,1985年,全城供水管道达165公里。1992年,日供水能力15000吨,用水普及率100%。
1992年,凤阳、嘉山、天长、全椒四县供水情况,详见下表。
1992年滁县地区各县(市)供水情况一览表

五、供气
80年代后期,各县液化气公司相继成立,开始以石油液化气为燃料向居民供应。滁州市于1987年建成了一座储气能力2万立方米/日的煤气公司,1992年,滁州市区的气化率达25%,其它县城区居民所需用气,大多要到外地拉运石油液化气。
六、公共交通
建国前,本区县城内无机动公共交通工具,只有人力车、轿子、马拉轿车等少量人畜力代步工具。建国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人民政府重视的一项公益事业。滁县于1967年10月。开通第一辆客车作为滁城交通车,沿途停靠东门口、南门口、滁州剧院,邮电大楼、汽车站等处。往返行驶,方便旅客。1977年,滁县公共汽车公司正式成立,滁县汽车运输公司的交通车停开。公交公司开始只开通一路公共汽车运行线路,从新火车站。至老火车站。以后逐步增开二路、四路公共汽车。同时开辟了滁城至沙河集、城郊、东营房、大王乡等城郊班车。
至1992年底,滁州市城区主要公共交通路线有:
一路:火车站←→东门口,沿途停靠汽车站、财政局、邮电大楼、滁州剧院、南门口、南大桥、鲜鱼巷口、滁州市人民政府。
二路:火车站←→北门口,沿途停靠汽车站,财政局、邮电大楼、滁州剧院、南门口、南大桥、鲜鱼巷口。
三路:鲜鱼巷口←→啤酒厂,沿途停靠南大桥、南门口、滁州剧院、邮电大楼、工商银行、扬子冰箱厂、粮油储运站、纺织厂。
四路:火车站←→大墩,沿途停靠汽车站、财政局、邮电大楼、王桥、五中、电扇厂、三岔路、南营房。
五路:汽车站←→沙河集。
六路:火车站←→琅琊山。
七路:火车站←→城郊乡。
八路:火车站←→大王乡。
十路:火车站←→东营房。(无九路车)
滁州市公交线路总长80公里,营运客车33辆,年客运量达648万人次。
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驻天长县第五车队,于1990年开通了天长北门客运停车场至东门外汽车站的城区交通车,年客运量35万人次。
滁县地区汽车运输公司驻嘉山县第四车队,1992年10月起,固定运行两条城区公共汽车路线,一路是东线,从环城路至望红山,沿途停靠百货大楼、汽车站、公路站、酒厂、交警队;一路是西线,从明光火车站至拖车厂,沿途停靠百货大楼、汽车站、西停车场、烟草公司。
自80年代起,滁城一些个体运输户,开始购置小客车和机动三轮车从事城市和城郊的客运。各县也继之仿效。小型客车多为昌河、大发等品牌的面包车,机动三轮车(俗称“马自达”),至1992年底,全区共有小型面包车128辆,三轮客运机动车辆1000辆。
七、路灯
清末,各县城重要街道照明主要采用防风玻璃罩冲气煤油灯,俗称“汽灯”。民国31年(1942年)滁城始有一条1730米长的电灯照明线路,当时由中国元康行生产的100千瓦交流发电机发电,是全区最早的照明用电。
建国后,各县城区逐步普及电灯照明,并将照明线路延伸入小巷。到1992年,全区各县(市)共有路灯3348盏.分县数字是:滁州市1516盏,来安县152盏,全椒县270盏,天长县217盏,定远县250盏,凤阳县273盏,嘉山县670盏。
八、环境卫生
街道卫生建国以前,各县城区无专门清扫队伍,只雇佣少数清道夫清扫街道。这些人均属警察局管理,没有社会地位,清扫也处于时有时无状态。
建国后,各县城区主要街道由政府市政管理机构组织人员清扫,始有专门的清扫队伍。定远县于1957年组建一个5人组成的临时清扫队伍;滁州(原滁县)于1959年正式成立滁县市政卫生管理所,配备专业人员14人。以后,逐步扩大清洁队伍。1984年已发展到163人,1992年底发展到408人,并有吸粪车2部,洒水车2部,垃圾运输车10部,清扫面积84万平方米。全区各县城区环卫队伍从60年代逐步建立。到1993年,共有职工755人,各种车辆61辆。本区从80年代开始,各县(市)城市环境卫生实行二级清扫网管理,环卫部门负责主次干道清扫和垃圾运输处理,街道居委会负责巷道卫生。并且对城市沿街门面实行“门前三包”。每逢节假日,政府动员市民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全面大扫除,促进文明城市建设。
垃圾处理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城内清扫的垃圾全由清洁工集运到城外倾倒,有的焚烧作肥料,有的就地填塘填沟。80年代开始,本区各县(市)分别建了一批垃圾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场。至1992年,滁州市市区共建有7个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处理场,日清运垃圾12万吨。嘉山县已有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处理场1座,日清运垃圾粪便3.85万吨。定远县建成垃圾中转站2座,日清运垃圾2万吨。全区各县(市)城区共有果皮箱785只,垃圾堆场13处。
公共厕所建国初至70年代前,全区各县城区建有为数极少的公厕,均为旱厕,街头巷尾居民建的单坑厕所和随意放置的尿桶、粪缸到处可见。70年代初,各县城相继增建公厕。80年代以后,各县(市)开始陆续新建水冲式公共厕所。到1992年,各县城区除单位内部的厕所外,共建有公共厕所242座。
九、绿化
环境绿化建国前,各县城区街道狭窄,没有余地种植树木。建国后,本区各县开始在街道两旁种植树木。80年代以来,各县(市)人民政府把城区环境绿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全区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院落内也叠假山、挖水池、砌花圃、广种花草树木。城乡居民也在庭院、阳台植花卉、设盆景、种草木,逐步美化环境。1992年,滁州市区计有园林绿地152公顷,绿化覆盖面积354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1%。主要街道两侧植有法梧,广玉兰、香樟、雪松、龙柏及冬青绿篱,共有行道树8269株。全椒县城绿化覆盖面积122公顷,园林绿地面积82.0公顷。其他各县绿化覆盖率也在不断增长。到1992年,全区共有行道树31万株,园林绿地面积525.9公顷。
园林建设建国前,各县无公园建设,只有少数文庙、寺观和个别豪富私宅的前庭后院筑有亭台楼榭、鱼池花架等小型园林。建国后,全区最早的公园——滁县人民公园于1949年由人民政府开始建设(现已废)。70年代后期,园林建设的速度加快,相继建成了一批公园、儿童乐园。到1992年底,全区共建有公园、儿童乐园、花圃等7座,总面积49.4公顷。其中滁州市有公园4座,儿童乐园1座,天长、凤阳各有公园1座。
苗圃建国前,全区无苗圃基地。建国后至80年代前,全区有少数苗圃,仍未形成基地。1981年,滁县琅琊山管理处辟地6000平方米作苗圃基地。培育松、腊梅、桂花等。1984年,滁州市交通局在滁城南征地15亩建苗圃。1987年,由交通局转给城建局作城市苗圃基地。1989年,滁州市城建局又在滁城东征地25亩建苗圃基地,到1992年底,其它各县尚无苗圃基地,所需树种均从外地采购。
1992年滁县地区城区环境卫生设施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