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河流
本区辖内河流纵横,计有淮河、滁河、白塔河等河流37条,总面积231787亩。河内鱼类资源丰富,解放前水产品主要来自河流、湖泊。解放后大兴水利,各河建闸截流,阻隔了和长江、淮河间的鱼类通道,加之工业污水、废气污染,使河流水产品量骤降。
二、湖泊
据1982年对湖区调查,全区湖泊总面积达47.8万亩,有高邮湖、沂湖、洋湖、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高塘湖等。这些湖泊属于江淮平原河迹型湖泊,其特点是:①大气降水、河川径流丰富,水源充足;②承担蓄洪、泄洪和灌溉任务,湖水交换量大,能保持良好水质;③海拔低,湖盆浅平,水深2—4米,属浅水湖泊,沿湖土地肥沃,湖中水草茂盛;④气候温和,一般年份不结冰;⑤湖底淤泥深,系腐植质层,利于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的根系发育,也利于底栖水生动物的繁衍生长。由于以上特点,湖泊的渔业生产力较高,是本区重要的鱼虾产区,专业渔民多数集中在湖区以捕捞湖中水产品为生。
三、水库
本区水库大多是1958年后陆续兴建,皆为蓄洪灌溉兼用,故多数分布在丘陵山区,和平原的湖泊、河流构成本区星罗棋布的水面分布。水库多为中小型,水面多在几百亩至几千亩之间;冬季一般不结冰,库区植被好,入库泥沙少;库水透明度高,少工业污染,适宜养殖。现有大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1209座,总面积54.4万亩,可养水面36万亩,是重要的养殖水面。
四、农村山塘(水塘、池塘)
本区山塘均为蓄水灌溉而建,主要分布于丘陵地带,其特点:散、浅、小,规格不齐,大小不一,生产条件差,农渔矛盾尖锐。在土地承包后,塘随田走,一塘多户用水,一遇干旱,抢水救苗,往往出现一年多次水干鱼尽,因而山塘养鱼一直产量不稳,单产不高,只作为群众自食养殖。全区山塘约有12万口,总面积59万亩。
五、连片精养鱼塘
1979年冬,首先由国家扶持在凤阳、嘉山两县建设国家商品鱼基地,计10片3300多亩。1984年冬至1985年春,开始兴起利用三低田(低洼、低产、低效益)大规模建设精养鱼塘热潮。经十多年的建设,到1992年底,全区已有百亩以上连片精养鱼塘65片,17200亩。其特点:集中连片、上规模。可以采用先进养鱼技术、设备,因而产量高、效益好。
六、宜鱼稻田
稻田养鱼基本要求是,旱涝保收,能排能灌。本区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宜鱼稻田达248.63万亩,这是本区潜力最大的待开发的养鱼水域。
据1982年统计,本区池塘、湖泊、水库、河沟总水面为184.7万亩,其中可养水面82.3万亩。池塘总水面为59.2万亩,其中可养水面36.6万亩;湖泊10个,总水面为47.8万亩,可养湖7个,面积为703万亩;水库1253座,总水面54.4万亩,可养水库1147座,面积为36.1万亩;河沟总水面21.3万亩,可养水面2.1万亩。
下一篇:第三节 品种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