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护林防火组织
建国后至60年代末,全区未成立专门的护林防火组织。从70年代开始全区各主要国营林场开始重视和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每年春节前后至清明前后的这段时间被视为全年重点防火期。
进入80年代以后,全区各林业单位都实行了护林责任制,把森林防火列为护林工作的最重要的内容,并将林区划分为区段,包干到人,年终检查评比,奖惩兑现。1987年国家森林防火总指挥部成立后,本区地、县两级都分别成立了由法院、公安、检察院、人民武装部、气象、财政、卫生、邮电等有关单位参加的护林防火指挥部,由分管专员、分管县长担任指挥长,设立办公室,有专人办公。到1992年,全区有12个护林防火指挥部,84个乡(场)防火领导小组,120个护林防火突击队。
二、森林防火设施
建国初期,全区护林防火工作以宣传教育为主。地委、专署多次发布护林防火布告,严禁放火烧山,保护树木及其它植被。
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全区各国有林场相继建立后,在大规模整地造林的同时,逐步加强护林防火工作,并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在林区开辟防火道,配备专职护林员,林区间实行联防等。发生火灾及时组织人力扑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各地还在林区主要出入道口设置检查哨,在通往林区的主要道路两旁书写护林防火标语,张贴护林防火布告或通告。在此期间,全区只有孤山林场、皇甫山林场和西桃园林场各建有一座简易的望火楼,森林防火措施主要靠开辟防火道。全区林区的防火道有两种,一是耕挖生土带,深10—15厘米,除净草根,春夏之际还利用防火道种植农作物,既可防火又能收获一定的农产品;另一种是火烧防火道,这是一种临时措施,一般宽20~30厘米。
80年代初,国家林业部提出“四网三化”(火险预测预报网、火情监测嘹望网、通讯联络网、阻火隔离网,灭火化学化、扑火机具化、队伍专业化)建设,安徽省森林防火办公室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三网两化”(火情监测嘹望网、通讯联络网、阻火隔离网,扑火机具化、队伍专业化)标准,并在本区进行试点,每年给予一定数量的经费支持。1985年,根据省防火办的要求,制订了《滁县地区“七五”期间森林防火设施规划》,省防火办和省林业厅根据批准后的这个规划逐年加大对本区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的投资,大大改善了全区森林防火条件。据统计,“七五”期间省里共拨款50多万元,地方配套投入约100万元,购置防火车11部,摩托车8部,无线电台29部,对讲机48只,风力灭火机101只,并在主要林区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望火楼30座,在林区开辟机耕防火道3784公里,本区“三网两化”基本建成。
在“七五”规划的基础上,省防火办继续给予经费支持,到1992年底,全区林区增建望火楼5座,森林防火专用车辆120多辆,开辟防火道6500多公里。此外,还建立防火检查站110个,护林防火无线电差转台2座,基地台25座,车载台9座,使林区防火设备更加健全和完备。
三、防火联防
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林业生产的发展,全区加强了森林火灾联防工作。最早成立的是苏浙皖三省毗邻地区联防委员会,本区是该联防委员会成员之一。全区主要林区分别属于该委员会的三个联防区,即第八联防区(滁州市、全椒县)、第九联防区(天长县、来安县)、第十联防区(来安县、嘉山县)。
80年代中期,省林业厅直属沙河集林业总场和石门山林业总场下放本区管理之后,因防火需要于1989年成立了嘉凤管(店)和定沙(河集)两个联防区,加上原凤定联防区,使区内联防区达到3个,每个联防区下设若干分会,每年或两年开会一次,交流情况,总结经验,协调各方面工作,对毗连林区防火工作起到了很大作用。
附:建国后全区重大森林火灾事故
——1957年春,滁县皇甫山林场因附近的小韩生产队烧荒开垦引起山林大火,很快从起火处蔓延烧至幼林区。虽经附近群众和林场职工奋力扑救,但终因风大火猛,损失较大,烧毁二、三年生幼林达1700余亩。这次救火中林场护林员王应山奋力抢救被大火围困的一名救火学生,面部、颈部及双腿均被重度烧伤。
——1962年1月29日,凤阳县曹店公社士敏大队社员烧荒开垦起火,大火越境烧至定远县大银山林场,烧山1000余亩,其中有林面积800余亩,烧死马尾松、板栗树10万余株。大金山顶的一大片松树林也在这次大灾中付之一炬。
——1962年2月,老嘉山林场西山火窜入林区引起森林火灾,嘉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接报后立即发动三界、管店等几个公社的数百人上山扑火,经过3个多小时的奋力扑救,终将火势扑灭,这场大火使3000多亩松林毁于一旦,仅遗留数十株。
——1964年10月,滁县大柳宣家店社员烧田埂引起山火,越境烧至定远县岱山林场。火势大,蔓延广,当地驻军派出200多名战士,由一位团长带领,与林场职工和附近几个生产队社员一起上山灭火。由于风大草深,500多人奋战了7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因救火及时,只烧掉林场宜林地草山500余亩,未造成森林损失。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