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乔家庄遗址
乔家庄遗址,位于和县姥桥乡乔山行政村乔家庄村北土墩,距县城16公里。墩成椭圆形,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5000年,与江苏省淮安县青莲岗文化遗址相近。遗址高出地面约10米,东西长约220米,南北宽约170米,总面积达3.74万平方米。遗物有生产工具:石石奔、石斧、石箭头等;生活用具:陶鬲、陶罐、陶釜、陶尊、陶盆、陶盘、陶豆等。遗迹还有灰土层,红烧土层和猪、狗颌骨、鱼鳖背腹甲及蚌壳等。乔家山遗址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原始文化增添了新的资料。
1982年4月1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黄墩遗址
黄墩遗址,属商周时代。位于和县城南乡柴田行政村黄墩村,距县城4公里。遗址高出地面6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70米,总面积6300平方米。1975年11月,经发掘的两座竖穴土坑墓(即M1和M2),各出土一具完整的商周人骨架,经专家初步鉴定:M1人骨架为一女性青年;M2人骨架为一幼童(10岁左右)。一米以下文化层里出土一枚海贝。一只鹿角,并在生土层上清理出一红烧土灶台,两个探方,墓坑内无一完整陶器,但陶片较多。红烧土及灰层中,有稻谷、茎杆痕迹。
1982年4月1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栗家山遗址
栗家山遗址,属春秋战国时代。位于和县城北乡公路行政村秦庄南端土墩,距县城2公里。遗址高出地面6米,总面积1.35万平方米。1975年发现土墩分两层:上层散存大量印纹硬陶片、泥质灰陶居多,红陶极少;下层以泥质红陶和灰沙红陶居多,有陶鬲、陶鼎、陶尊、陶釜、陶盆、陶盘、陶豆等陶器。有石斧、石石奔、石拍等石器。
1982年4月1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狼窝山古墓群
狼窝山古墓群,属汉至南北朝。位于和县长建乡张郝行政村张谷兵村西南的土山岗,距县城27公里,古墓群高出地面8米,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5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1979年出土文物有铭文铜镜两面,黛板一块。
1982年4月1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文昌塔
文昌塔,座落在县城小南门外得胜河畔。明万历庚子年(1600),知州郭继芳所建。清乾隆庚子年(1780),州同何飞凤重修。民国11年(1922),知事刘东甫再次重修。塔共七层,砖木结构。高30米,外呈六角形;塔内呈正方形,塔门向南。每层外以砖砌斗拱挑檐,内以木桩支撑和木板平铺,旋梯而上,塔门上方,有砖雕人物像及鲤鱼跳龙门等图案。从第二层开始,每方每层自下而上以砖砌成拱卷形小门六个,开闭相间,平穿对应,在第二层六方卷门之上,塔檐之下,分别砖雕石刻“步罡踏斗”、“吞霄接汉”等阳文,皆自右向左正楷横书。塔顶扣铁钵;顶下砖砌园锥形脊,脊上铺以小瓦,塔旁原立有明代万历年间焦撰写《文昌塔记》碑文一方,以及清代,民国时期重修的碑文,均已无存。
1982年4月1日,文昌塔被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4月,曾发生火灾;经县消防队抢救三日方熄灭,塔幸未遭毁。随后县拨款加固塔基,封闭塔门,予以保护。
六、万寿塔
万寿塔,又名“念劬塔”。座落在城南乡高庄行政村延庆寺东侧。距离县城4公里。据传是三国时孙权为母祝寿所建。塔高28米,计七层,外呈六角形,砖木结构,以木挑檐,以石铺基;门向东南,塔外各层每方以砖砌佛龛和拱形小门,佛龛内砖雕佛像盘坐于莲花之上,每层雕物数目不等,共有佛像200余尊。塔内底层呈正方形,底宽和壁高2米,四角砌莲花柱。南壁有砖砌阶梯向上斜穿至第二层外檐,绕外檐六分之一处,又有砖阶梯斜穿第三层外檐,依次可登上第七层。因塔身年久失修,砖木被拆,加上被日军炮击一大窟窿,无法直登其上。
1982年4月1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11月,县拨款加以修葺。
七、昭明塔
昭明塔,位于香泉乡覆釜山上,离县城20公里。南朝梁武帝长子萧统,于天监元年(501),被立为太子。世称“昭明太子”。因其好学,少年时曾移居历阳如方山读书。因身患疥疮,常到香泉沐浴,日渐痊愈。后人怀念昭明太子,于北宋建隆三年(962),在香泉覆釜山上建立“昭明塔”、“昭明亭”、“昭明书院”。
明代工部尚书胡松在《昭明亭漫兴二首》诗中写道:“过雨山亭爽,凭高四望赊,片云低度影,新水慢浮沙。地僻黄尘断,天高白雁斜。然此间坐,怀往长声嗟。吊古独踌躇,萧梁有旧庐。遗文犹日月,宗社已邱墟。滚滚泉长在,茫茫世迭除。坐谙消息理,益使幻情祛”。
该亭历经变迁,“昭明亭”、“昭明书院”遗迹,早已湮没。建国后,仅存昭明塔,也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八、浣纱祠
浣纱祠,原名“浣纱女庙”。位于县城新市街水利局宿舍。春秋时期,伍子胥父亲伍奢为楚国大夫。因被奸臣诬告,于楚平王七年(公元前522年)被杀。伍子胥逃难,弃楚奔吴,路过此地,见一年青女子在河里浣纱,伍子胥向浣纱女问路,并再三要求不要向官兵告发,为避免伍子胥猜疑,浣纱女投水自尽,以表忠诚。后人建祠,以资怀念,故名“浣纱祠”。
明代瞿佑《题浣纱女庙》诗曰:“偶然相逢试问途,此情彼意两俱无。何须草草捐身命,不念双亲体受肤。”清代进士石韫玉在《浣纱祠》诗中写道:“谁识芦中士,遭逢会有期。关弓回楚使,鞭墓曝吴师。儿女怜才意,英雄失路时。古今无限恨,独吊浣纱祠”。该祠,于建国后改建为水利局宿舍。
九、渔邱渡
渔邱渡,又名“渔父渡”。《越绝书》称此处为“千釜津”。位于和县第一中学东北隅。《旧图经》云:“渔邱渡为伍员(伍子胥)入吴济渡处”。当时这里是江岸渡口。春秋时期伍子胥为避楚难,投奔吴国曾在此渡江。相传,伍子胥出昭关,来到渔邱渡时,天色已晚,渡口无船,后有追兵,伍子胥藏入芦苇丛中,待追兵返回,渔夫将船撑入渡口,渡伍过江。伍深受感动,问其姓名,渔夫云:“子为芦中人,吾为渔丈人。”千百年的地貌变迁,江岸东移,渔邱渡早已无存。
十、喜雨亭
喜雨亭,座落在和城第一中学内。民国7年(1918),和县知事金梓材督造。相传,金梓材任和县知事时,当年大旱,无水栽秧,农民日夜盼雨。一日突然降下大雨,群情振奋,齐呼“喜雨”。金梓材在激动之余,联想起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营造喜雨亭之事,于是仿而行之,筹款备料,招集能工巧匠,建造“喜雨亭”。并悬匾,立碑作纪。亭如鹤立,占地三间,座北朝南,砖木结构,亭高15米,亭有两层,屋面皆为圆筒形绿色琉璃瓦覆盖,碧光耀眼,八角飞翘,顶脊两端造有龙首高昂,似在喷吐甘霖。二楼四周皆窗,底层室外形成环廊,立朱柱16根。
1982年4月1日,喜雨亭经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全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安徽省及巢湖行署拨款3万余元,将喜雨亭整修一新。
十一、戟门
戟门,在县政府内,是和州文庙一部分,为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所建。戟门后为大成殿,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前为泮池及棂星门。建国后,曾修葺一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原大成殿等主要部分被拆毁,仅存戟门一座。1985年夏,县人民政府再次将戟门重修,保留至今。现存明代翰林院编撰焦写的《重迁儒学记》碑刻。仍嵌在东墙侧。该碑文主要记叙“和州古历阳,东与采石画中流为水疆,总江淮水陆之彳重亍,为姑孰、金陵之蔽,盖南北间一都会也。”碑文还记述文庙迁址经过,早在明代万历十三年(1585),知州冯子覆“始谋迁之”,后任知州李裕湖,陈表“经营未有成绩”。直至万历二十年(1592),知州曾克唯至,才“毅然为己任”动工兴建,至万历二十四年(1596)竣工。
十二、桃花坞
桃花坞,位于县城大西门外一公里处,由高巷(旧时叫米积巷)前进百余步,有一片开阔洼地,周围苍翠缠绕,岗峦蜿蜒,河流绕坞,西侧有桥,名“桃花桥”。坞中有桃树数百株,故名“桃花坞”。为唐代诗人张藉读书处。唐贞元十二年(796),孟郊新登进士,归途路过和州,张籍在自己的桃花坞别墅与他饮酒赋诗。张籍在《赠孟郊》诗中称他“君生衰俗间,立身如礼经”。孟郊在《寄张籍》诗中写道:“君其隐壮怀,我亦逃名称”。
宋代词人贺铸在《桃花坞》诗中写道:“种树临溪流,开亭望城廓。当年孟张辈,载酒此行乐。斯人久埃灭,节物今犹昨。看取不言花,春风自相约”。
明代画家文徵明在《经桃花坞》诗中写道:“夕阳下马桃花坞,不见桃花坞亦榛。溪壑春风空旧梦,柴扉流水或秦人。图经可按桑田异,诗客多情燕麦新。不同辛苦仍买种,梁园金谷总成尘。”张籍七世孙,南宋张孝祥亦读书于此。清朝沈吉吉在《桃花坞怀古集文昌句》写道:“高情自与俗人,每见青山忆旧居。今日春风花满宅,可能同伴旧游无。、空来林中看行迹,宅在街西最静坊。花里可怜池中景,如今独有读书堂”。
建国后,桃花坞遗址,仍有石人石马,毁于“文化大革命”中。
十三、如方山
如方山,旧名“六合山”。位于县城西北夹山关水库北端,距县城25公里,海拔315米。为全县最高之山,绵亘十里。东晋隆安初(397—401),甘肃凉州宝云和尚,尝游天竺、大夏诸国,通梵文、译佛经,他晚年从江南来六合山幽栖以终。南朝宋大明七年(463),宋孝武帝刘骏登山时,如金陵之方山,故名如方山。天监年间(502—519),梁武帝萧衍登此山,以望六合,亦名六合山。宋代和州巡检贺铸在《登如方山》诗中写道:“楚郊十月尚闻蝉,傍道黄花亦可怜,特上西山最高处,长安应在夕阳边。”山上曾建有一座昭明院,院内有塔,名“六祖塔”且有寺,名“六坟寺”。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院内读书。明代诗人戴重在《昭明院》一诗中写道:“萧家藏经寺,亦有读书台,竹柘滴空青,白云招手来”。西岭圣石嶙峋,名“狮子岩”,岩下有一石潭,深七丈余,此潭叫“金牛井”。西南山麓陡峭处,有一石岩叫“钓鱼台”。相传,山下是一片白水,姜太公曾在陡壁上垂钓,故叫“钓鱼台”。山下有夹山关,清顺治十六年(1659),和州知州杨继芳在《夹山关》诗中写道:“常道出门好,逢山眼倍青。峰多红日障,路曲白云停。倦乌归深树,流泉入草亭。野人眠正稳,游子为谁醒。”如方山古迹甚多,均毁于日军炮火。
建国后,县人民政府在如方山办起国营林场。
十四、张婴洞
张婴洞,位于和县高关乡乌石山下迢迢谷中,谷长10余里。此达如方山麓,南通掉尖山山峡,俗称“黑凹”。此洞石孔嵌豁,一山皆空,汉时,张婴隐藏于此,故称“张婴洞”。
据传,唐代张氲亦隐居于此。洞中有石盎、石琴。洞顶石缝中产黄精(中草药),大如拳头。唐玄宗(李隆基)曾召见他,拜官不受,还山。某年,洪州(今南昌)发生大疫。有狂道士卖药,得者必愈。唐玄宗听说后,笑道:“这卖药老道,一定是张氲”后唐玄宗又三次召见,他都不去。直至唐代天宝末年(756),尸解。
明代和州戴重曾至此游览,并作《至迢迢谷》诗:“豺虎纵横未解围,间关犹得返荆扉。雨来晚涧村多哭,月满秋峰鸟不归。聊复荷锄看豆落,敢曾沽酒问鸡肥,良朋殄瘁身将老,欲就山林事转违”。
十五、观音洞
观音洞,位于本县香泉乡观音山中,距县城22公里。明人和州知州张寿朋撰碑《观音洞记》,碑文记载,明代万历辛卯年(1591)冬,游览滁州琅琊寺、醉翁亭时,途经和州香泉获悉:明万历十三年(1583)三月十五日,山民戴仁学等四人,朝拜南海普陀山,回归后见祥光从山中闪现,三夜不断。随后观音菩萨托梦予戴仁学,指点山洞有观音大士像,即循山寻访,见一古洞。钟乳石壁上果然有观音大士,又有鹦鹉、杨柳枝等迹像。以后洞中建成观音大士殿,故称“观音洞”。游人不绝,洞口石级光滑如镜。明代崇祯五年(1632),和州知州陈世凤惟恐聚众生事,遂以石盖,今洞尚在,现香泉乡政府正在开发中。
十六、龙泉洞
龙泉洞,位于和县孙堡乡白云山下,距县城25公里。此洞怪石奇异,飞泉喷薄,清澈见底,大旱不竭,淙淙之声,似抚弦击石,可绝尘想。唐代诗人李涉在《赠龙泉洞尘人》诗中写道:“八十山傍眼未昏,独寻流水到穷源,自言其深神龙语,拟作茅庵住洞门”。宋代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曾作《龙泉石井二首》诗:“山腰石有千年洞,石眼泉无一日干;天下苍生待霖雨,不知龙向此中看”。故叫“龙泉洞”。泉水中有少量红眼小鱼。
建国后,当地群众用水车入洞汲水灌田。1970年以来,由于开山筑路,该洞已一分为二,惜无存。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