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管理机构
1949年4月,县人民政府下设建设科,兼管水利工作。1953年,设水利委员会。1954年,增设水利科。1958年,水利科改为水电局。1976年,改为和县革命委员会水利局。1981年12月,又改为和县人民政府水利局。内设人秘、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财务等4个股和勘察设计室、器材供应站,下设长江修防所,戎桥、夹山关、半边月3个水库管理所、十四连圩、黄山寺、姥下河、望江、北门、何兴三、熊官塘、乌江等8个排灌中心站。1988年,水利系统干部56人,其中技术干部31人(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12人、技术员17人),行政干部25人,工人235人,其中正式工人223人,临时工人12人。
二、工程管理
建国前,江河堤防由当地圩董、绅士所掌握,无统一管理机构。
建国后,逐步设立机构,分别对江堤、河堤加强管理。1949年,开始动员江堤上迁移房屋,但不够彻底。1954年后,结合重建家园,摸清情况,制定规划,分出不同类型,进行安插处理,同时还清除了江堤上的树木、树根和迁移坟墓。在整修江堤时,除贯彻工程质量第一,还规定栽芭根草任务,实行“三包三不收”,即包清基、包标准质量、包草皮栽活。标准质量不够不收,工程不完成不收,芭根草不栽不收。并在江滩栽芦苇5万余亩,防护林90余万棵,江堤全部绿化。建立常年性养护组织,各乡由堤工会负责,乡以下根据堤埂情况,每2公里建立护堤站1个,由公社指派专人负责。通过群众讨论制定养护公约,内容是“九要”:一、要雨后捶埂补修,二、要放牛有组织,三、要雨后修雨淋沟,四、要牛走规定路线,五、要雨后补栽芭根草,六、要养猪有圈,七、要常整枝捶根土,八、要爱护外滩树苗,九、要爱护外滩芦苇。“八不要”:一、不要在堤上盖房屋,二、不要在堤上埋棺材,三、不要挖厕所、堆粪,四、不要种庄稼,五、不要散放牧,六、不要栽树,七、不要锄芭根草,八、不要挖洞烧锅。1959年,建立堤工会9个,配备专职护堤员36人。1966年撤销堤工会。1978年后,由长江修防所管理,划为金河口、石跋河、黄山寺、西梁山等4个段,负责江堤的检查维护,以区成立清障小组,负责江堤清障工作。内河圩堤均由所在地区、乡成立水利委员会,负责管理养护和涵闸启闭等,并在各乡配备专职水利员。
三、机械维修、改建
和县50年代末,60年代初,兴建的电力排灌站,已有20余年,机械设备老化,效率低、耗能高,有的带病运转,据1987年统计,全县需要更新改造的有31座,其中要全部更新的5座,部分更新改造的有6座,维修、保养的有20座。排灌中心站设机务组长一人,每年冬春季,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台台试车加油保养,排灌区内区、乡管理的站,由区、乡自查自修,遇到技术上的难题,县水利局派技术人员帮助解决,其机械设备更新改造资金,由受益的区、乡、村自筹解决,国家和县财政适当补助。
沿江、沿河圩区低扬程的抽水站,多系老式泵组,全县大约有30%的泵站,机械工程不配套。到1988年共改建排灌站44处,装机138台,容量9900千瓦。其中:国营站13处,装机55台,容量5145千瓦。国有乡营站11处,装机32台,容量1895千瓦。自办站20处,装机51台,容量2860千瓦。全县机械更新总投资246.10万元。
四、水利经费
全县水利经费有岁修费、小型农田水利费、基建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费、防汛抗旱费、水费、综合经营中缴款等。岁修费,主要用于每年冬修、春修,按当年完成土方数计算拨款,1949年至1988年,共拨款4575.87万元,其中江堤1364.15万元,内河圩堤211.72万元。小型农田水利费,主要用于整修陡门、涵子和塘坝等,40年共拨款922.96万元。基建费,主要用于兴建大闸,电力排灌站、水库等专项拨款。属于省、地水利部门兴建的驷马山新河、金河口、牛屯河、裕溪河等大闸,均由省、地拨款兴建和管理。地方兴建的中、小型水库,排灌站,由县水利部门设计,专项报批后,由上级水利部门和地方财政拨款,历年共投资2678.75万元。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费,由县水利局制定规划,经省水利厅批准后,省拨款30%,借款20%,县自筹50%,后改为省拨款三分之一,贷款三分之一,县里自筹三分之一。至1988年,共投资246.1万元。防汛抗旱费,根据当年汛情、旱情需要,由省核定拨款外,不足部分地方财政补齐。1949年至1988年,共拨款615.69万元。水费,根据当年排灌情况,确定收费标准,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以田亩计算负担,由各区、乡统一收齐后,分别交国营排灌站、水库和乡办排灌站使用。水利部门下属单位综合经营的收入,如水库养鱼、办企业等,1985年确定分配比例是:20%上缴县水利局调济使用,作为本系统综合经营周转金,40%作为本单位集体收入,40%作为本单位职工福利基金。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