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和县地形复杂,有平原圩区、岗地和丘陵山区,地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季风和台风影响很大,旱、涝是和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年年都有发生,旱情多于涝情,涝灾重于旱灾。
一、机构
建国后,每年汛期到来前,县、区、乡均成立防汛抗旱组织机构。1952年,县成立防汛抗旱总队部,由县委会、水利会、建设科、长江局和县工程段等单位组成,内设办公处,下设总务股、器材股、工程股、组教股;区设防汛抗旱大队部11个;乡设防汛抗旱中队部129个。主要圩口成立堤工会8个,水库、涵闸、塘坝管养会189个。3条主要河流均成立防汛委员会。牛屯河,由白渡、新桥、沈巷3个区各抽1人,于杭河泊成立防汛委员会;得胜河,由戚桥、腰埠两个区各抽1人,于范桥成立防汛委员会;滁河,由善厚、香泉两个区各抽1~2人,于官渡成立防汛委员会。报汛组织,各支圩成立民汛组,每2.5公里,设1专人,跑水筹、报水情,地点设在险工要段。前江在陡河、姥下河、金河口、石跋河等4处设水位站,以金河口为重点,负责向专区指挥部汇报。后河分别在得胜河的范桥,裕溪河的雍家镇,牛屯河的新桥大闸和杭河泊,滁河的港口等地设立5处水位站。
1978年后,改为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县委、县政府的负责人担任正、副指挥长,水利、财政、公安、商业、物资、交通、人事等部门组成,下设办公室,全县分为12个防汛抗旱指挥所:
裕黄大堤指挥所防守贮木厂通道口至方庄,长6.5公里。
沈巷指挥所防守江堤,自裕溪口闸至黄山寺(除裕黄大堤指挥所防守的以外江堤),内河地段自十四连圩裕溪闸至练钢圩、七成圩陡门。
西梁山指挥所防守江堤从西梁山至新桥大闸及陈桥洲。
姥桥指挥所防守江堤从新桥大闸至太阳河闸。内河地段,自姥下河南岸从姥下河闸至丰山徐祝;北岸从姥下河闸至包武。太阳河南岸自太阳河闸至清佛石桥,牛屯河南岸从七成圩陡门至新桥大闸;北岸从新坝闸至新桥大闸。
环城、历阳指挥所防守江堤自太阳河闸至双桥。内河地段自清佛石桥向西至郑蒲圩堤止,戚镇、城南、城北、十里等乡内河圩堤,历阳镇城防。
乌江指挥所江防自双桥河口至霸王祠。内河地段,石跋河两岸,霸王祠上内河堤埂及双桥河北岸圩堤。
新桥指挥所防守新桥区内河所有圩堤及小水库。
西埠指挥所防守西埠区内河所有堤埂及小水库。
石杨指挥所防守本区内的滁河大堤,驷马山引江道两岸堤埂及小水库。
戎桥水库指挥所防守戎桥水库。
夹山关水库指挥所防守夹山关水库。
半边月水库指挥所防守半边山水库。
附:防汛几项规定
1.报汛联系,裕溪河由裕溪闸负责报雨量水位,县向各地传播;牛屯河由新桥区向姥桥区报雨量、山洪情况,由姥桥区向新桥区报新桥大闸水位。得胜河,除和县向含山县联系外,腰埠乡向城南、城北乡报雨量、山洪水位;滁河水位,经善厚、乌江报县,由县与巢县、含山县联系。
2、涵闸开关,建立责任制,沿江大闸由县掌握,河道的涵闸由区掌握,金河口大闸、新桥大闸的启闭,由县报行署批准。
3、民工行动,金河口水位8.44米,各地常备民工上堤挑预备土,重点地段挡浪,金河口水位9.93米,抢救民工上堤,金河口水位10.47米,民工日夜跑筹巡逻。
4、对江堤、河堤进行检查,消灭险埂,险段,挑足涵闸预备土和清除堤上一切障碍物。
二、长江内河水位
县境南西梁山紧靠江边的山脚石崖上,有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开始记载的“洪水至此”石刻7处,是珍贵的水文资料。据马鞍山市水利学会对石刻进行考证实测表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1608),长江水位为10.72米;清道光三年(1823),七月十日为10.72米;道光十一年(1831)七月二十日为10.63米;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为11.30米。民国20年(1931),长江水位为10.63米。
建国后,和县长江水位均以金河口实测记录为准。1954年至1988年,超过警戒水位(9.93米)的有9次,其中1954年8月31日,金河口长江水位达11.54米,是水位最高的年份。从时间上看,最早的是1963年5月25日,水位7.84米;最迟的是1961年9月17日,水位8.08米。当年最高水位出现在5月的有2次,出现在6月的有2次,出现在7月的有19次,出现在8月的有4次,出现在9月的有4次。可见,和县防汛期从5月至9月,尤其7月是防汛的关键性时期。金河口内河水位,从1972年至1988年,水位在10米以上的有3次,其中1983年7月6日,水位10.67米。
主要河流最高水位表


三、防汛
《和州志》载:“吾郡地势卑下,每江潮泛溢,群圩岌岌,千万人抢险护埂,扌从金击鼓无异救焚。”由此可见,历来和县都重视防汛工作。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至1949年一百年间,和县发生过7次大水,平均14年发生一次。民国20年(1931)夏季,连降大雨400毫米,当时,只有少数圩董带领民工巡埂防汛,后因江水泛滥,巢湖之水漫过铜城闸,全县受灾面积92万亩,占农田总面积85%,淹死860人,房屋财产损失不计其数。
1949年至1988年间,和县发生大的水灾有9次,平均4—5年发生一次。
1951年7月13日大雨,全县农田受涝面积达17.64万亩。县委、县人民政府号召各地保护土改后第一年丰收,组织16.89万人,水车1.47万辆,排水救苗。娘望区教导员孙贤树带领近千名民工,抢救东荡圩缺口,经过5个昼夜的战斗,终于堵住缺口。当年全县受灾面积降为2.15万亩,减少15.49万亩农田的损失。
1954年入春多雨,尤其是5、6、7三个月降雨量948毫米,5月金河口水位8.69米,8月31日上升到11.54米,超过民国20年(1931)的水位0.91米,5月下旬,县委组织防汛检查。6月初,沿江、内河防汛组织上堤办公,64个小圩开始巡逻,发动民工1172人,抢修65处坍塌埂段,88座涵闸均下外障。6月中旬,江、河水位继续上涨,沿得胜河、牛屯河、裕溪河的圩堤普遍加筑子埂,加高圩堤。县成立裕溪、大王桥两个防汛指挥分所,全县两万多常备民工上堤,日夜巡逻,江堤普遍挡浪,裕溪口退建江堤发现9个漏洞,立即组织597名民工,突击堵住漏洞;内河抢修283处险埂,7月25日,含山县仇圩缺口,大水冲破淮南铁路100余米。和县组织12条木船,2000多民工,前往抢险无效,由于人力不可抗拒洪水,除沈巷区的蒋家圩、乌江区的栗木圩、赵亮圩,濮集区北戴乡的公路,共8.4万亩外,其余的大、小圩口均先后溃破,受灾面积69.54万亩,倒塌房屋16.38万间,受灾农户82676户,32.92万人。受灾后,县委组织垦荒生产指挥部,转移灾区劳动力5万余名,至香泉等地上山垦荒生产,计垦荒11.66万亩,种各种晚秋作物7.96万亩,非灾区开展增产支援运动,间种、套种、补种和养再生稻等35.76万亩,其中有收面积8.45万亩,总产240.98万公斤。同时,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如扎箔、拦网155道,捕捞鱼虾蟹25万公斤。民政部门发放口粮、寒衣、医药等各种救灾物资折款87.04万元。
1962年全年降雨量1612.7毫米,最大降雨量在7月份,全月降雨量为612.3毫米,其中7月6日降雨量293.8毫米,以致造成大涝灾害,受灾田亩达440000亩,在县委、县人民政府负责同志领导下,组织机关人员到以防汛基层做好排涝、抢险等工作,使受涝田亩缩小到最低限度。
1969年梅雨季节,雨量超过500毫米,7月份降雨量595.2毫米,其中在7月15日最大,降雨量达到119毫米。因此,造成大涝灾害,全县受灾田亩达286869亩。县革委会主任马健,带领县直单位同志,奔赴受涝地区,发动群众分别进行排涝、护堤抢救,致使受灾面积大为减少。
1987年7月1日至8日,全县普降大雨,平均雨量423.5毫米,最高的达500毫米。山洪暴发,河水上涨,滁河水位12.4米,得胜河水位11.3米,公路中断,受涝面积35.7万亩。环城、姥桥、沈巷、西埠等区有156个村庄被大水包围,县委、县人民政府负责人洪连文、孙茂川亲临防洪抢险第一线,抽调150多名机关干部,协助区、乡干部,划分地段,建立责任制,发动民工8.68万人,挑平台、打土牛、加埂头、除隐患,完成土方12万多立方米。开动电动机424台,柴油机152台,排除了所有受涝农田的积水,取得了抗洪排涝胜利。西埠区遭受两次暴雨袭击,熊官塘水库出现险情,区长陶荣善,采取果断措施,组织群众突击挖口子、扩大溢洪量,降低水位,保住大坝。洪水过后,及时组织群众抓好晚秋作物和工、副业生产,以弥补内涝损失。由于陶荣善抗洪有功,被中央水利部评为“全国抗洪模范”。
四、抗旱
清乾隆五十年(1885),和州大旱,以致“饥民食草木,殍歹堇载道。”民国7年(1918),和县旱。民国17年(1928),和县大旱,受灾面积占总农田的40%。民国23年(1934)和县大旱。1949年至1988年,全县发生旱灾8次。1952年春,久旱不雨,至6月上旬,全县有64个乡,受旱面积36.58万亩,其中断水21万亩,开裂14.82万亩,枯萎7600亩,干塘2200余口。6月20日,县委确定由防汛转入抗旱,县委委员唐九奎带领县直机关干部30人,深入善厚、香泉、乌江等区的重灾地区,帮助建立3个区联合生产抗旱委员会,提出“确保丰收”、“抗旱如救火”、“一碗水一碗稻”等口号,发动组织群众进行抗旱斗争。由于旱情扩大,干部缺少办法,工作中产生强迫命令,负担不合理,群众有意见,7月初降雨,雨量不大、不均,雨后要抢种,加上虫灾发生,人力不足,水车缺乏,造成抗旱上的困难。7月8日,县委召开区委书记、区长参加的紧急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各地的中心工作,在干部和党、团员中进行思想教育,增强抗旱信心,开展人力互助,水车互助,解决了人力、工具不足的矛盾,全县组织群众20.17万人,水车5.39万辆,挖泉25个,开放涵闸陡门292处,灌塘751口,使34.6万亩作物免除旱灾,无收少收的仅为1.98万亩。
1959年入夏,雨量稀少,自6月至9月,连续4个月未下过一场大雨,金河口水位降为5.25米,河道断水,旱情严重。全县受旱面积82万亩,县委召开全县人民紧急行动起来,抗旱保苗,发动8.7万群众,组织95台抽水机,2.1万辆水车,与含山、江浦县协同大兵团作战,在得胜河、石跋河、驻马河、滁河等处提江水灌农田,绰庙公社组织4000多人,135道水车,翻过83米高的龙王山引滁河水灌溉受旱农田,丘陵、山地开展打井、找泉运动,抗旱斗争取得一些成绩,是年,全县粮食总产仅达到9.2万吨,比1958年减产近2万吨。
1978年全县遭受百年不遇的大旱灾,“冬缺雪、春少雨、梅里干、伏似火、秋胜伏。”全年雨水之少,气温之高,时间之长,范围之广,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全年降水量只有405.7毫米,蒸发量1666.5多毫米,所有水库、塘坝均干枯,长江水位急剧下降,有108个村庄人畜生活用水困难。在省、地委支持下,全县各级党委带领群众同干旱作斗争,充分发挥机械威力,分级提升长江水灌溉农田,发动群众挖渠疏河,打井挖泉,抽水挑井,全县投入抗旱电动机最多时达4500台,2.35万千瓦,柴油机900多台,1.25万匹马力,新建抗旱站43处,架设高压线路100多公里,打土井411眼。同时,在省委支持下,由县委副书记孙贤树具体负责,组织新桥、姥桥、沈巷三个区的民工4000多人,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牛屯河建成装机150台,8250千瓦的大型引江入巢翻水站,以每秒60个立方米的流量,将长江水经铜城闸,灌进巢湖,为巢湖地区3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和合肥市的用水,提供水源。西埠区发动群众大干40天,建成一座变电所和5座电灌站,把江水引上山岗。石杨区干部和群众大战二郎口,50余天建成电灌站,把滁河水引上高关山区。经过抗旱斗争,全县粮食总产25.77万吨,比1977年增产2.15万吨,超额完成粮食征购任务,财政收入比1977年增收51.7万元,群众普遍反映“大旱之年出奇迹”。
附:1963年3月三个边界用水协议书
江浦县石桥公社与和县金城公社关于泉水苏和茆家地区灌溉用水的协议:
1、废除第一道坝。2、保留第二道坝。3、第三道坝不得再堵。4、合理配水。5、1955年关于借沟用水问题的协议,继续有效。
江浦县石桥公社与和县绰庙公社关于江浦大于水库用水临时协议:
1、保证支持和县绰庙公社新井大队一千亩农田灌溉用水。2、工程经费和劳力亦由受益田亩合理负担。3、灌田应由大坝放水,涵洞引水,不得另行开挖缺口引水。4、引水灌田不得故意留难。5、江浦同意借用渠道引水灌田。
和县绰庙公社与江浦县星甸公社关于於家山凹地区灌溉用水纠纷协议:
1、维持历史现状。2、兴办於家山凹友谊水库。3、双方保证执行协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