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和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南部及沿江一带较为平坦,圩区主要在沈巷、新桥、姥桥、环城等区,其次在乌江、西埠、石杨等区零星分布。圩区耕地占总耕地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故和县素有“三山七圩”之称,圩区建设是全县水利建设的重点。
一、建圩联圩
唐长庆四年(824),和州刺史刘禹锡在《历阳书事》诗中说:“缘堤簇郡氓,场黄堆晚稻。”由此可见,早在一千一百多年前,和州就有外来农民,筑圩堤种稻了。至明代和州建圩进入鼎盛时期。明洪武元年(1368),“修和州铜城闸堰,周回二百余里。”当时由牛屯河出江,缘江势筑长堤三十余里为堰埂,形成裕溪河至牛屯河的一片圩区。永乐元年(1403),加修了“保大等圩一百二十余里,蓄水陡门九。”保大圩向东扩至黄山港,江岸有堤。并在台基荒滩建圩。永乐二年(1404),吏目张良兴筑桃花桥迄含山界三十里麻湖埂,建麻湖大圩,得田5万余亩。至正统六年(1428),全县已建成沈家、布袋、蒲塘、汪家、练江、西保、新塘东、郭家、降福、东保城、陈家、城子、鸡蒲、东保、新塘西、姜家小、夏家、乾德、官圩、小圩、凤城西、王家、庆力、孤山、大溪荡、俞家、陈族等圩27个。嘉靖年间(1522—1567),判官李锭筑滨江永丰圩。隆庆四年(1570),“和州晋朝臣令民开垦水滩荒地建圩。”万历元年(1573),知州康诰筑永康圩。万历年间(1573—1620),在姥下河北岸,东江滩建成郑村圩,牛屯河以东建成邱常圩,西梁山以北建成张圩、苏圩、秦圩及古丰等小圩。
清康熙二年(1663),杨继芳将得胜河口的温滩建成永盛圩、土旺圩、大荣圩。乾隆五年(1741),疏浚太阳河,开堰建成黄墩圩。在陡河口外护滩建成盛香圩。光绪四年(1878),知州阙平相“亲勘埂堤,捐廉保险圩,民享其利”。光绪十六年(1890),里人高照等“禀奉州批”,由两堰业户自筑姥镇南北堰埂堤,“嗣是频获有秋,堰田遂成腴产。”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建保大圩。清末全县已筑大、小圩150个。其中:东乡23个圩,南乡53个圩,西乡28个圩,北乡46个圩。
民国20年(1931),将张、苏、秦、古、司后厂等圩联并成六连圩。民国24年(1935),建沙地陡门,使栗木、赵亮两圩联线。民国25年(1936),建杜姬庙闸,使郑村、蒲田两圩连接,又与姥下河闸、武梁圩连线,民国27年(1938),建牛屯河闸,连接六连、邱常两圩。民国32年(1943),将牛屯河闸改建为新桥闸。
建国后,各圩相继联并,1953年联并王家圩和永丰圩,改名永胜圩。1954年大水后,将原有老陈、王圩、陈杨、老董、合子、双城、安丰、南城、乾德、禾丰、义善、麻柳、寿桃、余家等圩联并为十四连圩。姚兴、盛香、官八、保大等圩联并为练钢圩。邱常、孙家、水缸、六连、武梁等圩联并为老西圩。郑村、常圩、蒲田等圩联并为郑蒲圩。王家、永丰、永盛等圩联并为永胜圩。土旺、化圩、宋圩等圩并入大荣圩。赵亮、栗木两圩联并为赵栗圩。1955年黄墩圩和永胜圩联线。1973年大荣、永胜两圩接线。1988年,全县有圩111个,耕地52.53万亩,其中沿江圩口21个,耕地34.16万亩,内河圩口90个,耕地18.37万亩。全县圩口分布如下:
滁河流域有善厚九连圩、皂角圩、小皂角圩、蒲草圩、小东圩、大东圩、铸成圩、剪儿圩、军民圩、裕民圩、新桥圩、马塘圩、汤小圩、陆家圩、先锋小圩15个。
驷马新河流域有官冲圈、倪桥圈、圩滕圈、王后圩、和邵圩、百姓圩、大兴圩、西庆圩8个。
石跋河流域有大宋圩、双杨圩、聂家圩、大罗圩、五连圩、新石圩、陈子圩、大石前圩、大石后圩、青龙圩、彪塘圩11个。
双桥河流域有均圩、南乌塘圩、牛王湖圩、杨塘圩、小沙圩、北乌塘圩、王家湖圩、三连圩、华严湖圩、四连圩、十亩圩11个。
得胜河流域有黄墩圩、大荣圩、汪家圩、七连圩、曹家垸、汪藕圩、十里九连圩、小朱圩、聂兴圩,茅草圩、环城圩11个。
西马支河流域有孙家圩、张闸圩、王家圩、范家圩、大兴圩5个。
丰山新河流域有枣林圩、南北荡、金家滩、余散圩、红旗圩、郡家圩、东西吴圩、黄圩、筑城圩、中间圩、郝家圩、新圩、旧圩、赵圩、苏高圩、苗圩、新开圩17个。
功桥支河流域有沿河圩、黄庆东圩、黄庆西圩、先子圩、八字圩、小金滩、挂圩、赵小圩、裴圩、邓圩、陈圩、东西圩、胡圩13个。
牛屯河流域有练钢圩、老四圩、六连圩3个。
裕溪河流域有十四连圩1个。
沿江及洲滩有赵栗圩、山小圩、陈子圩、新圩、大黄洲、永胜圩、大中洲、南滩、郑蒲圩、蒋家圩、陈桥洲、新洲、金河圈、王场、大赵圩15个。
和县万亩以上大圩情况表

二、培修
1951年,对全县79个圩口进行整修,长57.8公里,完成土方12.36万立方米,并消灭了险工若干处,整修水闸16处,涵洞9处。1954年大水,除蒋家圩、栗木圩、赵亮圩外,其余的大小圩口均溃破。1954年冬至1955年春,完成了堵口复堤任务。1956年,整修4个重点大圩,堤长159公里,完成土方132.56万立方米,一般圩完成土方184.74万立方米。1957年,累计完成土方4.954万立方米。新建涵闸陡门123处。60年代,随着农村电力网的建设,重点转为电力排灌站和配套工程建设,以增强防洪除涝能力。至1988年,全县共完成防洪工程土方2.37亿立方米,除涝工程土方2894.37万立方米,内河大圩均超过1969年最高洪水位1.5米,一般圩堤已达到1949年最高水位。
三、机电排灌
建国前,农田灌溉,主要靠人力龙骨水车。1952年,全县有水车3.76万辆。随着机电排灌的发展,水车数量逐年减少,到1963年,全县水车下降为1.2万辆。1956年,首建十四连圩机械排灌站,有柴油机61台,1138马力。1958年至1959年,建成黄山寺电力排灌站,装机5台,1300千瓦。1960年至1961年,相继建成姥下河、北门、毛圩、横埂4座电力排灌站,装机47台,容量3890千瓦。1962年,根据农村电力网建设的高潮兴起和旱涝灾害暴露出来的问题,首先把十四连圩机械排灌站,改建为电力排灌站;同时兴建姚郭、老坝、范桥、望江、乌江、何兴玉等9座国营电力排灌站,并兴建城西、西陈、濮集、后港4座国有乡营电力排灌站,装机51台,容量3800千瓦。1963年,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的水利建设方针,排灌站增加为77处,装机178台,容量10470千瓦。1978年至1980年,重点转移到管好用好原有机电设施,提高经济效益上来。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小巧灵活的靠边泵迅速发展,小型排灌站不断增加,至1988年,全县排灌机械保有量1282台,47281千瓦,其中固定站259处,装机580台,容量36458千瓦,有效灌溉面积71.23万亩,旱涝保收面积61.89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90.7%和78.8%。
附:几个重点电力排灌站和排灌区简介
乌江引江工程枢纽抽水站位于和县乌江镇驷马新河上。1969年施工,1973年竣工投入运行,装机6台,总容量10800千瓦,流量126立方米/秒,灌溉面积130万亩,其中和县灌溉面积7万亩。
黄山寺电力排灌区1958年建成黄山寺电力排灌站,位于黄山寺街东,紧靠长江大堤,装机5台,容量1300千瓦。60年代,相继建成姚郭、孙家闸、河南汤、童子圩4座分站,组成一个排灌区,其范围为整个练钢圩和七成圩一部,总面积123.7平方公里,旱涝保收面积4.0万亩,排灌区内有南北干沟2条,长18.5公里,十里长沟5.5公里,灌溉干渠3条,长17公里,配套建筑物63座。
姥下河电力排灌区姥下河电力排灌站,位于姥下河北岸,1959年施工,1960年8月竣工,装机34台,容量1870千瓦,1964年,改为27台,1485千瓦。1966年,建成小街电力排灌站,装机3台,390千瓦。两站组成一个排灌区,其范围包括郑蒲圩、老西圩的东半部,总面积108.9平方公里,受益面积7.79万亩。排灌区内有排涝干渠3条,长21.9公里,灌溉干渠1条,长3.9公里,配套建筑物108座。
十四连圩电力排灌区1956年建成十四连圩电力排灌站,位于十四连圩内,原机械排灌站,后改为电力排灌站。60年代,相继建成藏家墩、老坝、雍镇、裕溪4座电力排灌站,组成一个排灌区,共装机29台,2090千瓦,排灌区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受益面积6.3万亩。1966年后,经过规划配套,形成以排涝为主,电力与自流灌溉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有排涝干沟6条,长32.5公里,灌溉干渠5条,长24公里,配套建筑物300座。
范桥电力排灌站位于范桥乡境内,1962年建成。通过实践,对防洪不利,于1973年至1974年,迁至高处,提高排灌扬程,装机5台,容量315千瓦,受益面积1.2万亩。
金河口电力排灌站位于和城东部,得胜河入江处。1968年施工,1970年竣工,装机12台,2160千瓦,受益面积45万亩,其中和县30万亩,含山县15万亩。
四、涵闸
三国时期吴赤乌中(约245年),在和州西南90里,兴建铜城闸,30万亩农田均得灌溉之利。宋淳熙十二年(1185),在千秋涧置陡门,以防麻沣湖水泄入大江,遇旱灌溉农田。明洪武元年(1368),知州李相在朝阳门外修通惠闸。洪武二十八年(1383),在临湖门外建新开闸。永乐七年(1409),在和州保大等圩,修蓄水陡门9处。正统五年(1440),知州朱源新建西门闸、赤埭闸。正统十四年(1449),在姥镇丰山嘴、叶公坡建闸两座。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建姚刘闸。同治八年(1869),州民建奉璜闸。民国24年(1935),修建赤埭坝闸、双桥闸、永乐闸。民国32年(1943),和县沦陷时,抗日根据地和含办事处负责人倪则耕,地方人士过晓初、张铁安、过云门、周凯等人,说服日伪团长曹亮文,在牛屯河口修建新桥大闸。民国36年(1947),新建亻及家闸、郑家坝闸、新藕闸、崇善闸、北观寺港大闸、南横坝闸、观音寺闸、湾沟涵、聂兴圩涵等。到1949年,全县共有函闸、陡门860座,其中:闸24座、陡门254座、涵子580座。
建国后,经历年改老闸、造新闸,到1988年,全县有涵闸、陡门508处,位于全县9条河流的339处;位于内港河、支叉河169处。其中:闸192座,陡门174座,涵洞142座。其结构:石砌闸91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闸101座。石砌涵92座,钢筋混凝土结构涵50座,石砌陡门107座、钢筋混凝土结构陡门67座。大型的有裕溪河闸、驷马新河乌江节制闸等2座,中型的有金河口闸、新桥闸、姥下河闸、永乐闸4座,小型的(10—100立方米/秒流量)有太阳河闸、八字河闸、荣华闸、五塘闸、港口闸、华一闸、黄山寺闸、人民闸、枣林闸、桥头观闸、张家坝闸、观寺港闸、七成圩闸、东边湖闸、东风闸、小舒闸、东周闸等18座,继后,石跋河也建大闸。
驷马新河乌江节制闸位于乌江镇西北,闸门为砼平板闸门5孔,单孔宽5米,卷扬机启闭,全长30米,底高程4米,启闭台高程20.7米,设计流量500立方米/秒,实测流量823立方米/秒,汛期泄洪1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8000平方公里。规划灌区总面积365.4万亩,1978年实际灌溉面积134万亩,防洪面积40万亩。船闸与节制闸同时建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长60米,宽10.4米,船闸设计为简易100吨级,年过闸量60万吨左右。
裕溪闸位于裕溪河下游,1959年12月开工,1969年7月竣工,投资1229元,闸长20米,24孔,其中:深孔8孔,高7米;浅孔16孔,高6米,闸门型式为平板式,卷扬机启闭,闸底高程4.5米,堤顶高程14.84米,控制面积12940平方公里,流量1170立方米/秒,防洪面积260万亩,灌溉面积328万亩,排涝面积220万亩。
新桥闸位于牛屯河口。1978年10月重建,闸长18米,8孔、孔宽6米,孔高7米,闸底高程2.5米,堤顶高程13.5米,闸门型式为平板式,卷扬机启闭,控制面积267平方公里,流量700立方米/秒,防洪面积180万亩,灌溉面积40万亩。
姥下河闸位于姥下河口。1978年10月建成,闸长28.0米,3孔,孔宽4米,孔高5.5米,闸底高程4.35米,闸顶高程10.85米,闸门型式为平板直升式,卷扬机启闭,控制面积235平方公里,防洪面积15.5万亩,灌溉面积17.3万亩,流量185立方米/秒。
金河口闸位于得胜河口。1970年建成,总投资120.70万元。该闸系统无桩基础设计的,闸底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闸启用条石浆砌,按叠梁式闸门,用绞关启闭,闸程长441米,闸高5.7米,闸宽47米,分4孔出水,每孔净空5米,孔孔双槽,闸底高程6.5米,泄洪流量312立方米/秒,保证1954年洪水不倒灌,控制得胜河水位,最低保持在6.5米,控制面积386平方公里,防洪面积15万亩,灌溉面积45万亩。
永乐闸位于双桥河。叠梁式闸门,3孔、孔宽4米,孔高4.5米,闸底高程5.8米,堤顶高程11.50米,可以防洪泄洪,流量120立方米/秒。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