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文化馆(站)
文化馆(站)
民国9年(1920),环峰镇、运漕镇都设置民众教育馆,组织群众开展文娱体育、图书阅览等活动。县城民众教育馆租借魁星阁(文昌阁)附近三间两厢民房作办公室。运漕民众教育馆设在西街一爿倒闭当铺房舍内。民国37年,两馆因时局动荡自行解体。
1950年5月,县首建运漕文化馆,9月,将环峰镇文化站改称含山文化馆。1966年文化馆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工作停顿。1971年,县恢复文化馆指导群众文化工作职能。1979年又增加人员,添置设备,装修文化活动室。1988年编制15人,馆长2人,下设文艺股、宣传股。
文化站
1949年12月,环峰镇在全县首建文化站(县文化馆前身)。1952年,设林头、陶厂、仙踪、清溪、铜闸区(镇)文化站。1958年,全县设23个文化站,但大部分属于挂牌虚设。1971年学习“天津小靳庄经验”,全县24个公社办起民办公助文化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过适当调整,合理布局,1988年,全县22个乡镇中设国办文化站4个、民办文化站18个。
工人俱乐部
1951年,县工会于含城、运漕设立工人俱乐部,内设图书馆、阅览室、乒乓室、舞场、游艺室、露天篮球场;周末举办文娱晚会,进行乐器演奏、戏曲舞蹈、棋类扑克、灯谜故事等活动。1978年,全县基层工会设小型工人俱乐部36个。1981年,建县工人文化宫,设展览、舞厅、图书、阅览、游艺、乒乓、棋类、职工业余创作等室,面积191平方米;新建篮球场,容纳观众400人。1988年,全县基层工会设有文化活动室86个。
农村俱乐部
1952年,褒山乡首建农村俱乐部,随后,全县集镇、大村庄相继建立。1957年全县设农村俱乐部19个,农民夜校(兼有俱乐部性质)200多所。1958年,全县村办俱乐部218个,大都有名无实。
文化室
1971年,学习天津“小靳庄经验”,全县兴办200多个文化室(挂牌不活动)。1981年开始,各区乡建文化活动中心。1988年全县有文化活动中心13个,文化活动室28个。文化室利用业余时间和节日,开展歌曲演唱、文艺宣传、图书借阅、科技普及等活动。
文化专业户
1980年以后,县民间艺人、青年农民、回乡知识青年,开始经营录像、电影、乐器、图书、装潢、油漆工艺、花卉盆景、树桩根雕、玻璃画、羽绒画、书画、美术、剪纸、摄影等,成为文化专业户。1988年统计,全县有文化专业户68个。
文化馆(站)活动
建国后,配合反霸、土改民主革命运动,县内各区(镇)开辟书报阅览室、画报橱窗200多处;环峰、运漕、铜闸、林头、东关、清溪、陶厂、仙踪八大镇,打腰鼓、跳花灯舞、扭秧歌舞形成热潮。社会青年、学校师生组织业余文娱队排演戏剧,举办音乐、舞蹈晚会。运漕、铜闸、林头、环峰等地演出大型歌舞剧《王秀鸾》、《白毛女》、《打渔杀家》以及新编话剧《小女婿》等。
1953年,宣传婚姻法,全县各乡镇社会青年文艺宣传队、中小学生宣传队在集镇街头巷尾,乡村田边晒场进行演唱和演讲活动。县文化馆派出馆员巡回辅导区乡文艺宣传队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并协助乡村干部为民间婚姻纠纷代写诉讼书,历时5个多月,经办婚姻纠纷案250多起。同年,组织民间艺人,组成3个业余剧团,巡回演出庐剧、京剧。各集镇设有剧场,环峰镇开设3家私营剧场。县文化馆还举办图片、模型、实物三结合大型展览,内容有扫盲教育、文化卫生、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四大部分,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展览20多天,观众达4.5万人次。
1954年,为配合抗美援朝,县直机关团支部及社会青年排演大型现代歌剧《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铜闸镇旅外回乡同学排演《阿妈妮》歌剧,向群众公开演出。
1963年,县文化馆配合县工会工人俱乐部在县城举办学雷锋展览,“五一”、“五四”、“国庆”举办《红岩》、《青春之歌》读书报告会。 1964年,以文化馆人员为主体,抽调机关中具有一定文艺宣传能力的干部,组成21人工作队,深入边远山区农村开展慰问演出和辅导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历时38天,演出45场,观众达3.1万多人次。
1973年,县馆以环峰镇为基点,深入区镇、厂矿企业,举办“歌咏会”,排演“革命样板戏”,组织业余会演、调演,演出戏曲、舞蹈、话剧等。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县馆增设舞厅、录像厅。1981年,在东关水泥厂举办全县“青年歌手大奖赛”。1983年,组建1支20多人的“县青春文艺工作团”,排演短小精练演唱节目(流行歌曲、歌舞曲艺),深入农村,演唱21场次。1984年11月,在含城举办“含山青年歌手演唱会”,评选出4名歌手参加巢湖地区第二届歌咏大会演出。1985年,县馆在县城举办“菊展”。1986年,举办“根雕艺术展”。1987年举办业余“摄影展”。1988年举办“美术”、“书法”展。 二、民间文艺
民间音乐(民歌)
县境广大农村民间音乐流传年代久远。每逢农忙季节,民歌彼此应和,县内普遍流行的有:山歌、秧歌、劳动号子、门歌等。
山歌主要流行于山区,多半是农民、樵夫、牧童在山间唱和,内容爱情色彩较浓,歌词粗犷朴实。建国后,翻身农民多采用山歌形式反映农村新变化,内容涉及生产、生活诸方面。
秧歌插秧季节,田间青年男女互有唱和,富有情歌色彩,纯朴清新。如;“三月天,四月天,哥儿、姐儿、娘儿面朝泥水背朝天,哪来空闲走路边,灰、灰、灰,呸!”(最后句,有时更换词语,为“不是黄秧拿在手,抓起你的小辫子甩上天,甩上天!”)在唱法上,富装饰音,字字拉长声调。一支短歌,要唱三、五分钟,音调抑扬顿挫,清脆悦耳,
劳动号子在砍伐、打夯、拉磙、抬杠、背负、舂米、戽水等重体力劳动的集体操作过程中,人们经常唱歌为乐。多一领众和,即兴抒情,顺口成章,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
门歌亦名“锣鼓书”,与庐剧同流而早于庐剧。相传始于明代,流行于清末。建国前,穷汉沿街乞讨,用一只鼓、一个锣,鼓挂于胸口,锣以一手扣住置于鼓边,再用另一只手持小槌,打鼓、击锣,发出“咚咚呛”的节奏声。接着便开始以七字句,四句一段结构咏唱,分歌头、歌身、歌尾。中间还可反复添词加唱,挨段唱完,还加上三字体的尾声。
建国后,门歌已是农村俱乐部保留节目。唱词多即兴创作,演唱现场发生的趣闻及好人好事,倍受群众欢迎。
黄墩乡门歌歌手陈仁炎,50年代,常被县文化局邀请为各种会议编词演唱助兴,或在水利工地上慰问演唱,鼓舞民工劳动热情。如:“锣鼓一打响锵锵。各位老乡听我唱哎,今天不把别的唱嘛,单唱这次回故乡!”继而转入正题,歌词是:“山清水秀稻花香,真一派丰收好景象,经济政策放光芒,幸福日子万年长!哎,咳、么!”
其他如锣鼓、唢呐、小吹打在县内也较广泛。乡村逢婚嫁、丧仪、喜庆、祈祷、祭祀时,以这类形式表示庆贺、慰问、哀悼。50年代初期,送子、送郎参军也有采用这种形式庆贺的。此外,由河南传入的打莲湘、省内凤阳传入的打花鼓等民歌形式,也常在县境乡村流行。近年来,这些传统形式的民歌,已销声匿迹。
刺绣、编织
帐檐、枕套、围裙、衣裤、鞋帽、荷包、台布、坐褥等用品多用五彩丝线绣成各种人物、花卉、动物:衣帽、鞋、袜、围巾,编织成各种式样,还杂以各式各样的图样;草编、竹编已发展成民间副业。
玻璃画
又名漆画,以传统国画技法用漆在玻璃上作画。林头镇个体户许业熙擅长书法、美术,于1971年开始玻璃画的工艺品制作。其作品有梅花、竹子、迎客松、山水等。1988年,参加巢湖地区及安徽省个体劳动者名、优、特新产品展销会,深受专家赞赏,并认定属安徽首创。
根雕艺术
80年代中期,县内根雕艺术风行。县文化馆郑尚武创作的《伐歌》、《观画》、《关山飞渡》、《鹰嘴岩》等80余件作品于1986年在巢湖市文化馆展出。1987年创作的《虾趣图》、《二龙戏珠》、《鸵鸟》,参加北京“中国首届根艺美术展”,其中《虾趣图》获二等奖。 扎彩,剪纸、刻纸、素绒画、焰火等,详见土特名产章。
大鼓书
在境内流行有200年之久。建国前,大集镇都设场开讲。乡村流动的鼓书艺人30多人,多于祠堂、民间空宅设场。内容有《七侠五义》、《火烧红莲寺》、《杨家将》、《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罗通扫北》、《彭公案》、《包公案》等。
评词
又名评书。内容有《三国演义》、《水浒》、《隋唐演义》、《说岳全传》等。建国前,县城环峰镇艺人“杨小毛子”(本名杨殿臣),30岁左右即说评词。1952年被送至省艺训班学习。结业后回县,文化部门拨专款兴建30多平方米的“说评词场”供其从艺。
快板
唱词是有韵律的七字或十字句的小段,配以手、眼、身、法、步等,快慢紧松,一气呵成。建国后,县内涌现一部分快板书作者,编写快板小报,指导农村业余文化开展,被省地报刊选用30多篇。
民间故事、传说
文化部门对县内民间故事、传说进行广泛搜集,汇成《含山县民间故事选》,集故事传说47篇,7.5万字。内容分历史故事、地名传说、生活故事、民间笑话等。各类故事,人物形象生动,主题鲜明,富有生活气息。
附:民间歌谣
农抗曲
农友们啦,农友们啦!
农抗是我们自己的组织,
农抗是我们亲生的爹娘。
庄稼不收没有口粮,
农抗来救济灾荒。
召唤农友们兴修水利,
发动了筑坝挑塘。
号召我们生产互助,
又帮我们呈请政府借粮。
领导我们拥护政府法令,
要把我们意见提给政府商量!
农友们啦,农友们!
农抗是我们自己的组织,
农抗是我们亲生的爹娘,
我们来参加农抗,
我们来参加农抗。 注曲谱C=12/43/4(略)
春耕谣
草儿青青土儿黄,
春风送来野花香。
你种田,我织布,
一面生产,一面唱,
种出棉花好织布,
送给战士做衣裳。
种出谷子好做米,
送给战士充军粮。
保家乡
日本强盗打到我的家乡,
妈妈被杀死在地上;
一支雪亮的刺刀,
插进爸爸的胸膛;
日本强盗打到我的家乡,
一把火,房于被烧光;
刚才欢笑在一堂,
妈妈如今在何方?
弟弟啊!你莫悲伤,
快起来武装,
参加自卫队保家乡;
保家乡,快武装,
肩背斧头镰刀,
拿起土炮洋枪,
游击在山岗田庄,
打他个措手不防。
用自己的力量,
保卫自己的爹娘和家乡。
做军鞋
黑缎面子白布鞋,
妹子房里乐开怀。
鞋子纳上千针眼,
做双军鞋送前方。
小小军鞋七寸长,
翻山过岭送情郎。
亲人穿上妹的鞋,
路路节节打胜仗,
附:民间故事传说3则
小白龙祭母
离县城南约20华里,有座苍山,一个叫陈庄村的陈寡妇,天天上山打柴,挑往县城,卖柴糊口。一日,陈寡妇打柴下山,口干舌燥,歇了挑,至泉水荡,用双手捧水喝,由于急着喝水,喝了一麻雀蛋似的圆球滑进肚里,陈寡妇却未十分介意。可是,过了些时日,陈寡妇的肚子逐渐隆起。
这事得从巢湖小白龙说起。相传古时候,巢湖小白龙为惩罚巢州府赃官,一气之下,行雨过量,陷落了巢州。州神上告玉帝,玉帝不辨情由,擒杀小白龙,将小白龙尸骨抛落苍山。这圆球,就是小白龙借人体血精还魂,投胎陈寡妇转世。
陈寡妇生下小白龙后,小白龙顿时驾云腾飞。陈寡妇思儿心切,加之乡村的冷嘲热讽,陈寡妇焦急气愤中走上绝路。小白龙得知妈妈死亡,就摆动龙尾,把妈妈的尸体卷至泉水池边筑起一坟莹,这天是阴历五月二十三日。以后,每年忌日,苍山总是雷鸣电闪,大雨滂沱,沟、塘、河、坝尽满。当地人怀念小白龙为人民造福,普遍流传“苍山小白龙,祭母降甘霖”的话。
误官庙的由来
县东门外,有口方圆四、五里的大塘,原名叫“还官塘”(环峰塘)。塘边上早先有一个庙,名叫“误官庙”。说起“误官庙”,还得从曹操领兵下江南说起。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八十万人马下江南,一部分人马驻扎在长江北岸本县境内。为了运送粮草和操练兵马,曹操派环峰镇守官挖一口大塘,另派含山县官在离环峰镇十五里地的祁门驿近处,挖口大塘,都限期七七四十九天内把塘挖好,按期竣工复命。这县官老爷可滑头,用银子贿赂了监修官,草草挖了能够应付操练的塘口;可是镇守官办事实在,挖了又深又大塘口,限期到,可还没竣工;曹操接到禀报,认为镇守官不力,愤怒之下,斩了镇守官。
曹操斩了镇守,亲自巡视两个塘口,经过实地勘察,曹操后悔,叹了一口气说,“我错杀了镇守!”下令恢复镇守官职,由其子袭职。因此,将这口塘,起名叫“还官塘”。
当地百姓,对这个镇守官很敬仰,自动募捐替镇守官在塘边建造一个庙,起名叫“误官庙”。要后人从曹操误杀下级镇守官这件事,吸取教训。
小知县 相传明朝年间,有一天,县城大街小巷,张灯结彩,迎接新知县上任。当八抬大轿停在县衙门口时,从轿里走出来,却是一个年仅十二、三岁的少年,
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怎么当上知县?说来话长,这里却有一令人信服的故事。
这小知县姓周,家住金陵,外祖父在京官是一品。小知县在一品官外祖父家,攻读诗文。
有一天,这个少年向外祖父提问:“人都穿布衣短袄,你为啥穿宽衣大袍?”外祖父笑着说:“做官的人穿宽衣大袍,平民百姓,便穿布衣短袄”。少年觉得宽衣大袍威风,就对外祖父说:“我也要做官,穿宽衣大袍!”
这位一品官,知道自己外孙儿聪颖过人,也就点头允诺,并鼓励说,“做官要会断案”。
一天,少年正在和小伙伴一起玩得高兴,衙役来喊他:“周公子,堂上有人来告状,老爷要你去审案”。 少年随即允诺,来到公堂,象老爷样端端正正坐在大堂上。接过状纸,细看状情,了解本案始末,“原来是两个农户犁完田,把牛绳往牛角上一绕,让牛自个儿在田边吃草,吃着吃着,两条牛碰到一起,触起角来。当两家发现时,一牛已死,一牛负伤。在公案前,两农户各说各理;少年眉头一皱,在状纸上批示二十四个字:“两牛触角,一死一活;牛无是非,力有强弱;活牛同耕,死牛同剥。”两农户高高兴兴服从判决。
一品官非常赞赏小外孙断案才干,就派少年到京郊江北和州含山县任知县。临行问小知县有什么要求,小知县说,我只要象爷爷门前一样模样两对石狮子,一品官不解地问:“石狮子在县衙门前放一对就是了,你要两对干什么?”小知县回禀说:“一对放在县衙门前,另一对放在城隍庙门口,我是阳间知县,城隍爷是阴间知县,阴阳两县府,应该平等”。一品官认为小知县外孙儿,说得有理,并命令属员照此办理。
从那以后,直到如今,江北一带流传着含山县城是“小小县城,威风凛凛,四个石狮,两道衙门”。(含山城隍庙门前,确坐立一对石狮子,与县衙门前一对石狮子模样同。)
三、文艺创作
业余创作
清道光年间,县人张梦祺,号兰坡,著26出戏曲《玉脂环》,分四卷抄本,记五箫女事,抄本藏上海图书馆。咸丰年间,《安徽名媛诗词徵略》,收录县女诗人张莲馨、庆凤晕、庆凤亭、朱澜、庆佩云、蒋贻美、童淑、施剪湘、严氏、朱氏等诗词100余首。民国年间,运漕镇佘贤勋任教金陵大学,著有《珍庐诗词稿》。稿本12万字(藏南京图书馆)。环峰镇唐晓邨,民国年间出版《流亡诗集》、《流亡诗话》。民国30年前后,县教育界唐伯先曾出版《海夜蛟人》和《都市灯火》诗稿。青年学生刁筠宁在杭州《天型报》副刊《绿原》发表《火把》二章、《夜之曲》、《搬家》及短篇小说《地雷》、《张大爷瞧租》,收录在叶圣陶主编的《挣扎》一书中,《假如我是大树凉亭》三首新诗作,发表于上海少年儿童刊物《开明少年》。
建国后,县内业余文学创作成绩显著,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城镇、乡村、工厂成立文学艺术会社。东关水泥厂文学社,设立《小草》、《新星》、《礼花》3个分社,创办《橱窗文学》、《文学副刊》、《濡须山》等工人文学刊物。文学社工人业余作者在《清明》、《江南》、《希望》、《中国电力报》、《安徽法制报》等1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小说90多篇(首)。1988年6月,文学社开展建厂30周年报告文学征文活动,应征6篇报告文学,在全国性文学刊物发表。
县人陈基余编著《黄山灵胜甲天下》、《寻访叶挺将军的足迹》,分别由香港书画出版社、安徽出版社出版;胡连翠创作的《春牛曲》、《西厢记》、《朱熹与丽娘》、《桃花扇》等电视剧本,获全国一、二等奖;方克逸撰写的《中国巢湖名胜楹联》,在香港出版。
美术
清同治年间,县环峰镇国画家陈俊峰(原名陈学文),曾游历国内名山大川,专事写生。陈早期在沪从事画艺,晚年住滁州琅琊山。他与当地寺住持达修法师交谊深厚,留有大型壁画,其遗作为《琅琊山志》收载,林散之曾慕名拜其为师。
清光绪年间,县陶厂镇一李姓铁匠,善画,并能制成各种花卉、禽鸟铁画条幅,以及各种字体的铁画对联。
40年代,县人张孟炎毕业于苏州美术学校,工山水,尤以画鱼著称,同时擅长木刻、速写、素描、漫画多种。50年代,在省级以上书刊杂志发表作品93幅。以后,陆续在全国及省级有关报刊上发表作品,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老年书画协会会员。七八十年代,中青年一代美术工作者创作100多幅作品,在国内各种书画报刊上发表。
书法
明、清以来,县人中有跻身全国的书法名流。清道光年间,县人胡长庚工篆体,有3副篆联刊于民国17年(1928)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明清两代《楹联墨迹大观》。
民国初年,县人鲍洁工行楷,笔力刚劲,形体矫健,有“点墨如山势,走笔似龙游”的美誉,墨迹年久湮没,尚待搜集。
建国后,县人许业熙工行楷,其墨迹为省内外书协选展,并于1984年在东京中日书法展览中展出。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涌现一批中青年书法爱好者。陶厂镇青年书法爱好者,于1987年组织“寒清书社”,自筹资金,开展活动,举办书法展,探讨书法艺术。截至1988年,书社社员创作70余幅作品参加省级以上展览。有10幅作品获国内书法大赛奖,5幅作品在国际书展获奖。
篆刻
清末,县城举人俞宗诚,字沄仙,别号水沄仙子,工篆刻,作品《红楼集艳》印谱,堪称世绝。建国前,县内各大集镇有专营雕刻印章的20余家。建国后,继续从事雕刻工艺的仍有10余家,擅长微型骨雕的有运漕杜秃子(自号),刀工精细、字迹清晰,雕刻毛泽东字体诗词微型作品,形神兼备。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第二节 戏剧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