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初等教育
清末小学堂
光绪三十年(1904)3月县始办官立斌农学堂。光绪三十一年斌农学堂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学生35人。是年全县设立初等小学堂8所。
民国时期小学
私立小学民国初,随着公办小学兴起,县内开始出现私立小学。民国4年(1915)至民国8年,朱文超捐资在南五区创办私立迪志高等小学校,自任校长,亲自授课。民国13年,含城戴官氏捐资创办戴氏私立求实初级小学。该校有学生47人(其中女生4人),分两班授课,一班为幼稚班和一年级,一班为二、三年级。教员4人。民国28年9月改为环峰镇小学第二分校,经费仍保持私立性质。后学校停办。民国26年,冯玉祥捐资助学,在姚庙乡马头王村创办一所私立小学,校名“元山学校马头王分校”,始有学生50多人,后来发展到300多人,6个年级,十余名教师。抗战全面爆发后,冯玉祥未能继续提供经费,学校性质变为村办小学,但校名仍是“元山分校”。
教会学校清末、民国时期,西方传教士在县内开办教会学校。最早的是运漕育英小学,光绪九年(1883)由卫理工会(属芜湖基督教区)创办,学生30多人。课程设置与一般学校相仿,另教授《圣经》,定期举行宗教仪式。民国24年(1935),曹氏家族基督教信徒曹贵礼、曹贵成、曹贵春三兄弟用公产公田收入,在关镇乡曹庄筹建“曹氏私立恩光小学”。民国26年建成,有教室18间,操场、篮球场、足球场各一,楼一幢,四周有围墙,中心有花园,课桌凳教具齐全。开设6个年级,学生200多人。民国35年,学校停办。抗战前夕,天主教会在含城天主堂创办“成美小学”,学生近300人。1954年更名为“含城小学”。民国29年,西班牙传教士在运漕创办“圣心小学”,校址在天主堂(今运漕中学所在地),设6个年级。民国35年改名为“培德小学”,1951年学校由县文教科接管。
公立小学民国13年,全县有高、初小共20所。民国19年,全县有县立初小13所,17班,学生562人,教职员32人;县立完全小学5所,38班,学生810人,教职员47人;公立完全小学和初小各一所,教职员9人,学生147人。是年6月,小学发展到33所。
民国24年,全县办短期小学15所,学生655人。短期小学属义务教育,对象是10岁至16岁失学儿童。民国28年,县内实施特种教育。
实施特种教育,是使人人能“自治治事”、“自信信道”、“自养养人”、“自卫卫国”,以期达到所谓“管、教、养、卫”目的。是年开办中山民校2所,一所在清溪,名“含山县第一中山民校”,3个班,学生157人。第二中山民校在陶厂,3个班,学生147人。民国32年又兴办3所中山民校,学生计96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含南部分地区建立起抗日游击根据地,派一批干部搞文教工作,从民国31年起,坚持敌后办学,直至抗战胜利。根据地学校有:福山乡张什一小学,6个年级,学生约200人;庙赵乡庙赵小学,学生六七十人;庙赵乡俞庙小学,学生近百人;司徒乡司徒小学,学生30多人,白衣乡龙亢区中心小学,学生四、五十人。校长由龙亢区民主政府区长张建兼任。学生集中食宿,每生每月只交一斛米伙食费,其他费用由区民主政府供给。民国34年3月,校舍宫氏祠堂被日伪刘子清部在大扫荡中烧毁,学校停办。此外,还有陶厂小学、姚庙六衖小学、林头郑墩小学,都是在共产党人张涛、叶碧、朱立群、杜少安等人推动和参与下创办起来的。据皖江根据地统计,这一时期先后办起9所小学,25个班,学生650多人。
建国后小学
1949年,人民政府便着手对公私立学校、私塾进行调查了解,贯彻“维持恢复村小,整顿完小,大力改造私塾”的方针,改造旧教育体系,建立新民主主义教育体系。是年底,全县计有公立小学6所,学生885人,私立小学21所,学生1485人,私塾424所,学生4782人。 1952年,全县小学教育实行“包整”,民办小学全部转入公办,民办教师和部分塾师同时转为公办教师。“包整”后,办学经费统一由国家支付。此后全县贯彻“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办学方针,规定乡村小学40人为一班,城镇小学40人以上为一班,大单班不超过50人。1956年,全县小学校由1949年的27所增加到159所,学生由2370人增加到21190人,教职工由103人增加到703人,小学教育出现一个新高潮。
1961年,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对小学教师进行精简整编,全县精简154名教师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调整小学布局,是年底全县小学回落到158所,学生15230人。并根据《小学教育四十条》精神,整顿教学秩序,贯彻以教学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全面安排学校工作,使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963年至1965年,在巩固的基础上,贯彻“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坚持多种形式办学,先后办起耕读小学,半日制、巡回制和早晚识字班,方便有家务儿童入学,小学教育又有新发展。1965年,全县有各种形式小学1802所(或教学点),学生43793人,公民办教职工2321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县内小学教育受到严重破坏,耕读小学全部停办,公办小学正常教学秩序被打破,城镇小学进驻工人宣传队,农村小学成立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1969年,根据山东省嘉祥县马集公社小学教师侯振民、王庆的建议,将本县籍的所有公办小学教师下放到家庭所在地大队小学任教,使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时期全县小学“流生”现象严重,学生合格率极低。1978年教育工作拨乱反正,进一步落实党对知识分子政策,恢复毕业升学考试制度,全县小学教育逐步走上正轨。
1984年开始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将全县农村小学、初中实行乡办乡管,调动地方办学积极性,掀起集资办学热潮,改善办学条件。是年全县集资38万元。11月23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国务院副秘书长艾知生、教育部副部长张文松、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严东生和安徽省委书记黄璜、省长王郁昭等视察林头小学时,对集资办学表示赞扬。1988年上半年,全县24个乡(镇),有小学校228所,公办教师978人,民办教师997人,1351个班,在校小学生30884人(其中多种形式办学小学生1124人),占学龄儿童32044人的97.5%,少儿普及率达96.7%,小学在校生巩固率98.7%,毕业率94.8%。
全县小学教育发展概况统计表

附:环峰小学简介
环峰小学位于县环峰北路,前身为官立斌农学堂,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后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高等学校。民国7年,校舍被驻军占用,学校停办。民国10年,合并原县立高等小学和公立高等小学(两校都是民国9年成立),迁至“考棚”,命名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民国13年再改为县立第一学区第一小学。民国19年9月,县立第一小学和第一女子小学合并为县立中心小学。民国25年,改中心小学为县立环峰小学,设6个班,学生234人,全年经费1992元。民国28年,改为环峰镇小学。1941年因日军再次侵占含城,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在戴氏小学校址办含山县环峰示范小学,后改名为县立中正小学。民国35年再改为县环峰中心国民学校,设8个班,学生251人(其中女生48人);另在南门天后宫设一个教学点。全校教员15人。建国后环峰小学有草房校舍15间,学生100多人。“文化大革命”期间,工农管理学校,环小一度改名为含山县印刷厂小学,后又改名为含山县东方红小学。 1978年,恢复原来环峰小学名称至今。1963年,环峰小学被定为芜湖地区重点小学之一。1978年被定为巢湖地区重点小学。1985年定为县示范小学。1988年被省教委初步定为省级实验小学,全校31个班,学生1756人,教职员工73人。有教室2480平方米,其中一幢三层教学楼1100平方米,另有体育室78平方米。电教和教学仪器设备较齐全。
二、中等教育
民国25年(1936),林头镇人黄谋亮(上海政法大学毕业)因时局动荡返回家乡,通过募捐创办一所“私立黄溪中学”。校址在林头中黄村,校舍是借用民房,黄自任校长。开两班:初一班,学生40人左右;补习班(相当高小六年级),学生30多人。随着抗战形势加剧,黄去武汉,学校停办。
民国19年秋,运漕始设一所公立初级中学,学生35人。常年经费由该镇从米厘内抽筹。民国33年春,创办县立初级中学。校址仙踪镇街南,新建37间四合院式稻草屋作校舍。校长唐子静,教师27人,学生100多人。民国35年春,学校迁至含城南门刁宅。开6个班,学生261人(其中女生14人),教职员31人。
同年8月,学校附设简师科一班。民国35年春,安徽省立第十三中学从合肥油坊集迁来含城,改名为安徽省立含山中学,学校开8个班,高中7班,初中1班,学生351人,教职工42人。1949年2月,县政府将安徽省立含山中学与含山县初级中学合并,改为含山公立中学,不设高中部,只设4个初中班,学生127人,教职工12人。50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学生数逐渐增多,1956年,在校中学生增至560人,教职工增至41人。
1958年增办运漕初级中学。同时将含山初级中学改为安徽省含山中学,招收一个高中班。1959年又增办仙踪初级中学,全县中学生增至1166人,教职工增至103人。1961年后,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1958年以来对学校一些“左”的做法,认真贯彻执行《中学教育六十条》和《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县中学健康发展,教育质量逐步得到提高。1966年,全县有普通中学11所,其中完中1所,在校学生1458人,教职工194人。
“文化大革命”期间,所有学校进驻工作组领导运动,一大批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学生组织“红卫兵”、“大串联”,停课闹革命。1967年春,“造反”组织开始夺权,学校原有组织职能失去作用,校纪,校风被破坏,学校门窗、建筑物,教学设备等财产毁坏严重。1968年,工宣队、贫管会进驻学校,提出“复课闹革命”。1969年,中学管理体制下放,学校一分为几,含山中学肢解为四,绝大部分教师和家庭出身不好的学生被下放到三官、九连、褒山三个公社中学,本校只留下四个班及部分教职工,改名为含山农机厂中学;运漕中学同样一分为四,有三个班级学生下迁到杨柳圩三台大队、黄墩大队和大圩湾大队,归大队管理,两个班留下归运漕酒厂领导,校名改为运漕酒厂中学。
县普通中学教育发展概况表

1972年后,在“小学不出队,中学不出公社”口号下,全县公社中心小学和部分大队完小纷纷附设初中班,即小学“戴帽子”;随后,运漕,仙踪、林头、陶厂、清溪等初中增设高中部。1976年全县有完中6所,初中22所,初中生11813人,高中生1293人,教职工797人。由于中学大发展,层层抽调小学教师,大量聘请民办教师,造成中等教育“虚肿”现象严重。是时学校、学生数虽有增加,但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1978年后,逐步摘去小学附设初中班“帽子”,调整初级中学布局,压缩高中,将清溪完中改为初中,集中师资力量办好重点中学。为改革中等教育结构,1984年将陶厂中学改为县农业技术学校,在含山二中附设高中职业班。1988年,全县有完中4所,初中21所,在校初中生14501人,高中生2469人,教职工1073人。
附:含山中学简介
含山中学,位于县城环峰东路。前身民国35年春迁来含山的省立十三中学,时名安徽省立含山中学,校长叶伟珍。1949年2月,县人民政府将南门县立初级中学合并到该校,改为含山公立中学,不设高中部。先后由县长王文正、钱光胜兼校长,1952年下半年起,祁家振任校长。1953年改名为含山县初级中学。1958年改为安徽省含山中学,增设高中班,1966年全校计有12个班,700多学生,教职工60余人,校园面积由最初5282平方米扩大到35665平方米,校舍160间;另有生产园地45亩。教学设备有图书一万余册,理化仪器生物标本2004件。1961年至1965年,每届高中毕业生70%考入高等学校。“文化大革命”开始,绝大部分教师、学生被迫下迁,学校改为含山农机厂中学。同年冬,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这一时期,校舍、教学设备遭到空前浩劫。1971年,复设高中部,招生3个班。1975年“工宣队”撤离,恢复原名安徽省含山中学,王荣佩任校长。1976年,增至15个班。
1978年秋,祁家振复出任校长。学校恢复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秩序,先后建立起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化、史地、政治、体艺八个教研组。1978年后,教师政治待遇逐步提高。教师加入共产党有17人,2人当选为县人大代表,5人担任县政协委员,4人分别被评为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优秀辅导员和全国优秀班主任。1986年,全校有初中3个班,高中17个班,学生1366人,教职员工118人。1987年学校升为副县级单位。
1978年至1988年学校向高等院校输送新生528名,1988年,有两名学生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在校学生被评为省、地“三好生”和优秀学生13人,学校科技活动获全国和省先进集体。学生科技小发明获全国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获全省一等奖3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5名。1988年,全校占地面积6公顷,拥有大小操场两处。新建四层教学大楼一幢,面积3200平方米,并建有物理、生化实验室、仪器室和阅览室,配有教学用电影放映机一部、电脑两台。
县历届中学生参加全国竞赛获奖情况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