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集镇
运漕镇
运漕是县商业重镇,又是舒、六、无、庐、巢、合肥等县农副产品出江必经之地,市面比较繁荣。全镇街道有南北向的北门上街、上大街、下大街、小码头街、小北门街;东西向的土地巷街、西街、东河街、东河沿街、西河沿街;新街街道宽3~4米,主街用长条苏麻石铺成,小巷以青石铺路,街道总长7.66公里。在商店集中街段,建有48道闸,有专人驻守,晨开夜锁。
街道门面多是砖木结构瓦房,二层楼居多。较大店家,住宅多进到底,多者达8进,进进有楼。街后土墙草屋较多,全镇有多处古老建筑。北门上大街集中建有十家宗祠,多系明、清建筑。镇北万年台建于民国6年,上、下两层,高2丈,整个建筑高大壮观,金碧辉煌。圆通庵,位于小北门东侧,今农贸市场附近,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民国4年禅智主持重修,共有砖木结构房屋20间,布局精当。三台阁,位于镇东,濒裕溪河,建于清末,阁高三层,层层飞檐翘角,游人可登临远眺。正觉寺,规模较大,位于镇西,今运漕中学校址,建于唐贞观二年(628),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运漕牌坊多,如孝子坊、翰林坊、贞烈坊、贞节坊等。以上古建筑大部分毁于1954年大水,有的改作他用,古牌坊多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
建国后,改旧街道石板路面为混凝土路面或水泥方块路面,计长5426米,面积23843平方米。1959年,镇上安装100千伏安配电变压器,大街小巷装上路灯。1988年,路灯照明采用125瓦高压汞灯、高压钠灯,计35盏。
居民饮用水一向依赖河水,只有镇北居民离河远,使用井水。由于河水污染日益严重,1986年运漕建成水上自来水厂,日供水290吨,基本满足全镇需要。
东关镇
建国前东关镇只有一个“T”字形街道,东西长约500米,南北长约300米,街道宽4米左右,乱石板路面。房屋大多是低矮砖瓦结构平房。1958年安徽省水利厅在东关建水泥厂,带动建材工业兴起。先后建成陶瓷厂、化建矿、县水泥厂、镇水泥厂、村水泥厂。工业发展,商业日渐繁荣,全镇有供销社、集体、个体商业100多家,饮食服务业60多家,市面不断扩大。自老街码头到新火车站开拓一条新街,长3.5公里,宽10米,混凝土路面,两旁楼房鳞次栉比,绿树成荫。全镇占地面积1.1平方公里。
仙踪镇
建国初只有一条东西向街道,石板路面。比较大的建筑有:桥南降福庙、桥北三官庙,街西的五谷庙(今仙踪中学地址)。江淮桥是仙踪镇最古的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三拱石桥。
建国后,仙踪始有粮站、中学、小学、银行、卫生院、轧花厂、变电所、供销社等单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工农业发展,街道建设加快,拓宽旧街道,改石板路为水泥路;新建三条新街:富民街、沿河街、西闸街。其中水泥路面9625平方米。街道均有路灯照明。
80年代,该镇建自来水厂一座,铺供水管道3.5公里,日供水3000吨。
清溪镇
清溪镇老街,长约380米,石板路面。建国前,镇上一般是砖瓦结构平房,楼房很少。建国后,设粮站、学校、医院等。80年代,在镇北新建一条北大街,长360米,水泥路面,宽20米。并于老街东侧新辟一条东后街,长360米,宽6米,石子路面。同时拓宽老街,改为水泥路面。1985—1988年,全镇建楼房5822平方米、平房2533平方米;沿柘乌路北侧建农贸市场、供销社商场1367平方米。建筑结构由砖瓦结构发展到砖混、钢混结构。兴建自来水厂一座,铺设管道近5公里,投资30万元,日供水2000吨。全镇占地面积约0.4平方公里。
陶厂镇
陶厂镇建国前有上街、下街、北分街、西闸街、北关街、伞子巷、鸭蛋巷等街巷。街面瓦房居多,楼房较少。古建筑有东岳庙、准提庵、仙姑寺、陶氏宗祠。抗日战争期间,古建筑毁于兵燹。建国后,五六十年代建机关、学校,增添一些公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建南大街,长1.5公里,宽11米柏油路面;新辟北大街,长800米,宽9米;老街改铺成水泥路面。新街道有楼房118幢,面积1.5万平方米;商业个体户85家。
80年代后期,镇集资20多万元,建自来水厂一座,铺设管道3.5公里,日供水810吨。
林头镇
建国前,只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老街,长300米,宽4米左右,青石板路面。街道两侧大都为砖瓦结构平房,楼房较少。建国后,随着经济发展,新建一条南北走向新街,长O.85公里,宽7米,水泥路面;沿合裕路两侧,新建一条新街,与南北走向街成“T”字形。新街上安上12盏500W悬臂式路灯。街道主要建筑物有通用机械厂大楼、合作商店大楼、影剧院、银行大楼、供销社大楼、供电所大楼、信用社大楼、华巢羽绒厂大楼、林宾饭店大楼等。
铜闸镇
建国前街面房屋都是砖瓦结构,建国后仍保留有明代两幢走马串楼式楼房,计12间。其中以黄巷口对面“不二楼”(明末张不二住所)保存最为完好,最能体现明代民房建筑风格。另一建筑“土地祠”,建于明初,规模宏敞.建国后,一直是区、镇党政机关驻所。铜城闸,是和含两县水利枢纽,关系3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相传建于三国吴赤乌(238—250)年间,宋后多次重修,闸用苏麻石砌成,糯米浆灌缝,闸身坚固,闸中间建成轿子式桥面,叫井口桥。1965年,在镇南2公里牛屯河河口重建新闸。井口桥1970年改建为跨度12米,宽7米钢筋混凝土拱型桥。
建国后,铜闸老街进行过多次修整。1958年将街道石板全部整修一次;1987年集资5万余元,整治下水道,将老街全部铺成水泥路面。同时在老街北侧300米处扩建一条新街,紧靠合裕路,总长1500米。
二、农村
建国前,全县农村绝大多数是草房。丘陵地区土墙荒草顶,圩区土墙稻草顶,外加稻草网罩防风。房屋结构一般五、七架桁,一进,人畜同居。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有的盖两进,两边有厢房,中间留有天井院,称圆合八间。50年代至60年代,建房很少。70年代,林头、褒山等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农村开始建简易砖瓦平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收入增加,农村普遍出现“建房热”。1990年,农村建房2500户,其中楼房竣工面积10.5万平方米,砖瓦平房竣工面积8.5万平方米。全县农村实有建筑面积837.2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29.63万平方米,砖瓦结构平房694.6万平方米,土草结构113.06万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12.93平方米。农村房屋建筑结构起了很大变化,由土草结构,变为砖瓦结构、砖混结构,由平房变为楼房。
下一篇:第三节 建筑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