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搬运组织
搬运装卸与水运码头相伴产生。明、清时期即有专业码头夫,他们大多集中在码头、集肆,既装卸船运货物,又代客运送,集搬运装卸于一体。民国以后,县境各大镇出现由在一地有一定封建势力的老板,招集箩夫,组织“箩班”装卸搬运。建国前夕,运漕、环峰、铜闸、东关、林头几个水陆运输发达的集镇,都有几个固定箩班。陶厂、清溪、仙踪三镇只有临时松散的挑夫。1949年12月,运漕镇率先成立搬运工会。翌年,含城、仙踪、清溪、铜闸、陶厂、林头、东关镇相继成立搬运工会。1956年8月,成立县搬运站,隶属县工交科领导,下设含南、含北两个中队。含南中队包括运漕、铜闸、东关、林头四个分队;含北中队包括清溪、陶厂、含城、仙踪四个分队。1959年,黄墩铁厂成立,县搬运站先后撤销铜闸、陶厂、仙踪搬运队,成立黄墩搬运队,并从运漕、含城、清溪搬运队抽调部分工人加入黄墩搬运队。历时一年多,至80年代,县内除县搬运公司外,还有由镇组织的装卸队4个,即:东关3个,林头1个,主要为水泥厂、火车站服务。
二、搬运工具
搬运工具初为简单的抬匾、箩筐、绳索、小木船、独轮车等。1954年,添置大盘板车和小型轻磅板车。1959年采用小盘平板车,时县搬运系统有小盘平板车275辆,1961年首购一台柴油汽车,从此各站陆续添置机动车辆。1972年起,县内搬运装卸作业陆续实现机械化,能够从事长途货物运输。1988年县搬运公司有平板车272辆、三轮车10辆、四轮车10辆,牵引车5辆、手扶拖拉机11辆、汽车10辆,运力得到较大的提高。
三、搬运业务
搬运业务主要有:港口装卸、短途运输、扎排、水运排筏、理货作业等。其中含城、仙踪、清溪、陶厂几镇大都是长途运输。1963年初,含城搬运队利用得胜河枯水季节,首次开辟含城至张公桥7.5公里板车运输线,运送农用物资。1964年后,县搬运站继续开辟骆集至仙踪、姚庙至尉子桥等7.5公里以内农用物资运输支线近20条。
80年代初,个体运输业兴起,搬运公司业务受到冲击。
1956——1988年县搬运公司人数及营收统计表

附:县境民间运输形式
一、赶脚夫利用毛驴载客,客人骑在毛驴上,赶脚夫跟在后面赶驴前进。建国前较普遍,50年代逐渐消失。
二、轿夫建国前,达官富人出远门常坐轿子,雇用轿夫抬送,民间迎娶新人用轿,大都是临时性帮忙。建国后,随着礼俗改变,轿子消失。
三、独轮车建国前,大宗粮食、砖瓦、食盐运输,陆路大都以独轮车运载,一辆独轮车可载150——250公斤货物。1949年春,为支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本县出动300多辆独轮车运送军粮。1958年大办钢铁,1959年兴修水利,独轮车同样发挥作用。1962年后,独轮车逐渐淘汰。
四、牛马车牛车,50年代横龙铺农场使用过一段时间。1958年,县政府从青海购进170多匹马,分给人民公社专事运输。1960年元月,将分散的170匹马集中起来,在含城西门外成立县马车管理站,从事马车运输。1960年底,飓风刮倒马棚,打死19匹马,加之病马很多,马车管理站随之撤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