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县境地处北中低纬度地区,属北亚热带温润性季风气候。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量适中,但夏多冬少,分配不均,夏雨集中,梅雨显著;日照多,无霜期长,光热水等气候资源颇为丰富。
四季划分县境民间以农历1、2、3月为春季,4、5、6为夏季,7、8、9为秋季,10、11、12为冬季。以气候统计分析,按阳历12、1、2月份为冬季,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亦以1、4、7、10月份为冬、春、夏、秋四季的代表月。从气候角度考虑,以候平均气温高低作为四季划分的标准:冬季候平均气温<10°,春季≥10°<22°,夏季≥22°,秋季<22°≥10°。县境大致3月下旬入春,5月下旬入夏,9月下旬入秋,11月下旬入冬。春秋两季各占两个月,春季略少;冬夏两季各占4个月,冬季略长于夏季。县境四季长短及始终日数如下表: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天气多变,冷暖无常,雨水增多,风向不定,时有寒潮、霜冻、低温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出现。
夏季,盛行偏南气流,温高湿重,6月中旬进入梅雨季节,雨水集中,降水强度大,常有暴雨和雷雨出现,易造成洪涝灾害;七月中旬梅雨结束,进入盛夏,天气酷热,晴天多,光照足,蒸发量大,常有伏旱出现。
秋季,天气少变,秋高气爽,降温迅速,雨量骤减,常有秋旱或连阴雨天气,威胁农业生产。
冬季,常受北方冷空气侵袭和控制,多干冷,少雨雪,偏北风占优势。
一、温度
气温
县内1957——1988年年平均气温为15.6℃,最高年份17℃(1980年),最低年份14.8℃(1957年)。年平均气温高低差为2.2℃,年际变化基本稳定。
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大。1月最低,2.4℃;7月最高28.3℃。年内温差25.9℃,极端最高气温为40.4℃(1959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3.5℃(1977年1月31日),年内极端气温高低差为53.9℃。
历年同期月平均气温相比,变化幅度较大。其中2、8月最为显著,如:1962、1966、1977年2月平均气温为6.4℃,为历年同期最高;1964年2月平均气温为-0.2℃,为历年同期最低值;二者较差6.6℃。1967年8月平均气温31.1℃,为同期最高值,1980年8月平均气温为24.9℃,为历年同期最低值,二者较差6.2℃。
累年月平均气温(1957——1988年)

日最低气温≤0℃日数,历年平均49天,平均初日为11月27日,终日为3月9日。最早初日为11月9日(1968——1969年度);最迟终日为3月26日(1961——1962年度)。初终日数最长128天(1970——1971年度),最短77天(1957——1958年度)。最多出现日数为74天(1967——1968年度),最少29天(1958——1959年度、1974——1975年度)。
日平均气温≥30℃的高温天气平均日数为22天。1964年、1978年分别长达61天、62天;最早出现日为1958年、1978年6月26日,最迟结束日为1964年9月5日。但1963、1965、1975、1981、1982年五年最高气温未超过30℃,属无高温年。
日最高气温≥35℃,历年平均为15.2天。最多34天,出现于1967、1968年,8月上旬最多,7月下旬次之;最长连续日17天(1988年7月4日——20日)。
历年平均日温差,春季最大8.7℃,秋季8.6℃,冬季8.1℃,夏季最小为7.7℃。累年平均日温差为8.3℃。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平均初日为1月31日,土壤开始解冻;平均终日为第二年1月2日。农业耕作期活动积温为5727.7℃。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的平均初日为3月7日,农作物开始生长,草木萌芽。终日为12月3日,午季作物停止生长。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为3月30日,终日为11月14日,为一般作物的生长活跃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的平均初日为4月25日。是移栽早稻的适宜指标温度;平均终日为10月22日,是小麦适宜播种期。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20℃的平均初日为5月20日,为水稻抽穗扬花期的临界温度;终日为9月25日,是油菜播种适宜期。
地表温度
历年平均为18.2℃,年平均最高为19.8℃(1961年)。最低为16.5℃(1980年),年平均地表温度比年平均气温高2.4℃。地表极端最高温度为70.3℃(1959年7月30日),地表极端最低温度为-20.4℃(1969年2月5日)。
从1957——1988年的32年平均地表温度来看:50年代后期正常,60年代明显偏高,平均值为18.6℃,70年代有所下降,但比正常年分偏高0.2℃,80年代明显偏低,偏低程度最大值达0.7℃。
地中温度
1957——1988年32年5——20厘米的地中温度,平均在16.9~17.1℃之间,5厘米为17.O℃、10厘米为16.9℃、15厘米和20厘米均为17.1℃。一年中共有8个月在10℃以上,有5个月在20℃以上,能够满足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降水
据县气象站1957——1988年32年实测记载统计,县内多年年均降水量为1035.7毫米。降水年际变化不稳定。最丰水年降水量是1987年,年降水1668.6毫米;最枯水年降水量是1978年,年降水505.4毫米。丰枯年降水之比为3.3:1,年际降水较差为1163.2毫米。80%年份可达860毫米。
年雨量等值线,含北呈东西走向,含中呈东北——西南走向,含南呈东西走向。年降雨量由北向南递增。南北相差100毫米左右,含城居中。
四季降水分配不均。春多阴雨。夏雨集中,秋少,冬干。以6——8月为最多,32年年均448.7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3.3%。其中7月份平均降水占全年降水的17.8%,1969、1980、1982年7月份的降水量分别占当年降水量的46.2%、35%、37.4%,分别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6%、40%、41.2%。7月份是县内的主汛期,洪涝机率最高。春次之,281.7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27.2%;秋季为203.7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19.7%;冬季最少101.16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9.8%。10——11月雨量较少,仅121毫米。占年均降水量的11.7%,威胁午季作物播种与生长。
年平均降水量日数(指≥0.1毫米的降水日数)119天,最多143天(1982年)。最少88天(1978年)。年际差55天。年内以春季最多36天,夏季33天,秋季27天,冬季最少23天。其中月份分布4月份最多12天,12月最少7天。32年中,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4天(1965年9月29日——10月12日),最长无降水日数为62天(1973年11月9日——1974年1月9日)。
年平均降水强度日为8.7毫米。夏季13.6毫米,春季7.8毫米,秋季7.5毫米,冬季4.4毫米。
日最大降水量201.8毫米(1984年6月13日),为多年最大值。
日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年均出现3天。32年中,日降水量在100毫米及以上的共有10次,集中在6——8月份,6月份出现3次,7月份5次,8月份2次,平均3年1遇;日降水量在150毫米及以上共有3天(1962年7月6日、1980年7月9日、1984年6月13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为68.2毫米(1963年7月30日)。
梅雨
县内多年平均入梅期为6月18日,空梅除外。最早为1971年6月1日。最晚为1978年7月10日。平均出梅期7月12日,最早为6月15日(1961年),最晚为7月29日(1987年)。年均梅雨期25天。最长52天门971年)。最短8天(1964年)。1958年为空梅。年平均梅雨量225.4毫米,最多582.4毫米(1987年),最少小于23毫米(1965年),空梅除外。
三、日照蒸发
日照
含山地处中低纬度,日照长短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夏至可照时数14小时,冬至可照时数只有10小时。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效为2122.5小时,最多年2497.3小时(1963年),最少年份1758.6小时(1985年)。10年中有8年可达1900小时,年变幅在1700——2500小时之间,年日照百分率平均为48%。常年各月以8月份实照时数最多,平均每天达7.9小时,日照率达60%,1——3月份实照时数平均在5小时以下,3月份最少,日照率仅39%。
1957——1988年累年各月平均日照时数及日照百分率


太阳辐射
县历年平均总辐射量为117.6千卡/平方厘米。一年中最大值在7月份,为13.9千卡/平方厘米;次高值8月份,为13.7千卡/平方厘米;最低值1、12月份,为6.2千卡/平方厘米。其中日平均气温大于O℃期间的太阳辐射总量112.4千卡/平方厘米;≥10℃期间的太阳辐射总量86.1千卡/平方厘米。具体见附表二。 1957——1988年累年各月辐射量情况表

蒸发
县累年平均蒸发量1564.9毫米,最大蒸发量是1984年,1984.4毫米,最小1980年1271.5毫米。各月以7月份的蒸发量最大,219.6毫米,最小是1月份57.3毫米。年月蒸发量见附表三。
1957——1988年累年各月平均蒸发表

年正常水面蒸发量938.9毫米,小于年平均降水量1035.7毫米。干燥度为938.9/1035.7=0.91,小于1.0,县境属于温润地区。
湿度县内相对湿度年平均为77%,以7、9两月最大为81%,以1、12两月最少为74%,其四季变化,夏季80%,秋季78%,春季76%,冬季75%,年各月分配及趋势如下图所示:

绝对湿度
县年平均绝对湿度为16.Omb(毫巴),极端最大值42.2mb(1980年7月28日),极端最小为0.5mb(1966年12月1日),平均以7月份最大30.9mb,1月份最小5.4mb。年各月变化趋势如下图:

四、风
县境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除因地形影响,盛行偏东风外,冬季偏北风,夏季偏南风势力较强。春秋两季是风向转换季节。
大风
据1957——1988年32年统计资料,≥17米/秒(≥8级)大风日数,累年平均为8.3天,其中,1966年最多达32天,各月以7月份最多,达1.3天,占全年大风日数的15.7%,12月份最少,0.2天。出现大风偏多的年份(≥10天)和大风偏少年份(0≤5天),基本上是三年一遇。
常见大风多为寒潮大风和雷雨大风两类。寒潮大风常出现在初冬和早春。大风持续时间较长,并引起急剧降温,天寒地冻。雷雨大风,多发生在春夏两季,时间短促,多局部性,受山谷、河流、植被等局部环境影响。
五、雪、霜、雾

县累年平均降雪日9天,最多18天(1976——1977年度),最少1天(1970——1971年度),年降雪日多集中在1——2月份,占年降雪日的75%。
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2月17日,最早在11月9日(1959年),最迟1月25日(1971——1972年度);平均终雪日3月7日,最早1月26日(1974——1975年度),最晚4月24日(1979——1980年度)。初终日数达81天。
积雪
1957——1988年32年年平均积雪日数为8天,最多26天(1983——1984年度),最少年份未出现积雪。年平均积雪日为1月9日。最早积雪初日11月17日(1976——1977年度),无积雪年除外;最晚积雪日2月26日(1957——1958年度);最早积雪终日12月11日(1985——1986年度),最晚积雪终日3月7日(1967——1968年度),平均积雪终日2月12日。1——2月积雪日占全年85%。
32年来,最大积雪深度为38厘米,出现于1984年11月9日;1970——1971年、1974——1975年、1975——1976年,三个年度未出现积雪。

县初霜出现最早月份为10月23日(1958年),最迟11月26日(1956年、1984年);终霜最早3月3日(1977年),最迟4月9日(1963年),年平均霜日49.8天。
历年平均无霜期234天,最长262天(1984年),最短207天(1958、1960年)

历年平均雾日14天,主要出现在秋冬两季。最多28天(1979年),最少5天(1971年)。六、灾害性天气
由于季风进退迟早和强弱不同,造成不稳定气候而形成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主要有以下几种:
清明寒
县内指标是:清明前后连续3日或3日以上,平均气温≤12℃,每天日照时数<2小时,日降水量≥0.0毫米的阴雨天气。
据统计,32年中有13年出现“清明寒”天气,基本上是五年二遇。其中1958、1963、1980年三年均出现二次连阴雨天气,造成严重烂秧,影响棉花播种。
秋分寒
日平均气温≤20℃≥3日的连续阴雨天气。秋分边杂交稻和双季晚稻正处于齐穗扬花期,“秋分寒”能造成大幅度减产。危害最严重的是1980、1981、1984年,出现初日均在9月10日前后。32年中,几乎每年都有,最早初日9月5日(1980年),最迟10月4日。 洪涝
根据历年洪涝发生期实际情况,日降水量≥70毫米,三日降水量≥150毫米的,作为圩区受涝指标。主要发生在5——10月份,7月份机率最大。32年中有13年36次日降水量>70毫米,其中1975年最多达6次;有9次三日降水量>150毫米。这13年,县内均发生不同程度灾害,特别是1969、1975、1987年均发生大的洪涝灾害。
干旱
主要发生在夏、秋。此时正值春播作物生长发育旺盛,需水较多,杂交稻、双晚扬花抽穗时期,干旱对农作物危害极大。冬旱也常发生,对越冬作物生长不利。春旱机遇较少。
32年中,县内严重夏旱有1959、1964、1966、1967、1973、1978、1985年共七年,平均五年一遇;严重秋旱有1959、1963、1969、1979、1988年共五年,平均六年一遇;严重冬旱有1962——1963、1967——1968、1973——1974、1985——1986、1987——1988年共五个年度,平均六年一遇;严重春旱有1968、1978、1986年三年,平均十年一遇。
高温
夏季连续≥3天日平均气温≥30℃。同时14时相对湿度≤60%的高温天气,都危害中稻及杂交稻正常抽穗扬花,造成空壳不实而减产,对棉花成铃也不利。这种高温天气一般集中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
冰雹
冰雹是县内主要灾害之一。1957年——1988年32中,共出现14次,年平均0.4次。1971年三次,为历年最多。最早出现时间3月中旬(1964年),最晚是11月28日(1971年);6月出现次数最多,达4次;3月3次;4、7两月各2次;5、8、11月各1次。多在一天中下午或傍晚出现,一般持续时间5分钟左右。
受害较多较重地区,是县北部骆集、谢集、仙踪、昭关,中部九连、褒山、含城、张公等地。1958年7月11日、1971年4月28日、1982年7月4日,上述地区均遭冰雹袭击。其中1971年4月28日出现冰雹范围大,受灾面积6.9万亩,无收面积5.1万亩,褒山乡冰雹最大重量1.8公斤,人畜均有伤亡。
冰雹主要路径,是从全椒县古河进入县北部的骆集、谢集、仙踪、昭关,到中部的九连、褒山、含城、张公,再进入和县境内,呈西北一东南方向;另一条少发路径,从巢湖市进入县境半湖、张疃、林头、长岗、铜闸、黄墩,再进入和县境内。
上一篇:第二节 地貌
下一篇:第四节 水文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