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饮食〕
主食大米,兼食面粉、山芋及其它杂粮。农村一餐干饭(中餐)两餐稀饭(早晚餐),农忙季节吃4—5餐,有吃“夏茶”、“打尖”(在上午下午各再加一餐)的习惯。城镇多数人喜喝茶,且多用汤池的“兰花茶”。旧有喝早茶,吃早点的习惯,现仍如常。来客先以茶招待。春节串门拜年,必有五香茶叶蛋、花生、瓜子、糖果糕点招待。正月十五吃“元宵”(糖芝麻馅)。清明节吃蒿子粑。立夏日吃芽稻粑,尝三鲜(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蒜苗,树上三鲜为樱桃、杨梅、香椿头。)端午节吃粽子、绿豆糕,午饮雄黄酒。入梅季节要吃“梅鸡”、“梅鸭”、“梅蛋”(即油炸子鸡、子鸭、鸡蛋)。中秋节,午餐惯用板栗烧鸡、晚赏月,有“早端午、晚中秋”一说。冬至日食面条,称之为“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腊月的农村,大部分家庭蒸腊水粑(糯籼米粉混合做成)。腊八日吃腊八粥。除夕晚餐菜肴丰盛,席上必有“和气菜”(即什锦菜),油炸糯米圆子(象征全家团圆),留一碗鱼不吃,祝“年年有余”,全家吃年饭,阖家欢乐。中年过生日,老年做寿,吃长寿面。冬春腌咸菜,特别是农村家家腌芥菜、白菜、萝卜等,作为“当家菜”。城镇人腌五香萝卜干。习惯于冬季腌鱼、腌鸭、腌猪腿、风鸡、风鱼、装香肠。
〔服饰〕
民国时期,男着对襟服、大腰裤,或穿长衫大褂。富者则长袍马褂。妇女一般着兰色或青色的大襟褂子和黑色裤子,戴耳环手镯,富豪人家的小姐太太则穿旗袍,戴项圈、戒指。农民男的一年四季常用大手巾(夏作汗巾、垫肩,冬作围巾、腰带),女的喜用围裙、围带,自编自织,工艺讲究。婴儿穿护腹兜兜。
50年代,男着中山装,女着列宁服。“文化大革命”期间,城乡男女一度盛行黄绿色军装。女子戴耳环、手镯绝迹。70年代后,服装款式有所变化,打破了“黄一色,灰一片”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繁荣。80年代以来,时装翻新变化很大,城乡人特别是中青年喜欢穿皮鞋、戴手表、穿毛线衣、着西服、牛仔裤、茄克衫及各式衫、裙、旗袍等,品种繁多。女子又盛行戴耳环、戒指、项链。
旧时,青少年妇女梳一长辫,结婚后将长发盘“巴巴头”,不戴帽,男子剃和尚头或留平头,学生头,夏天戴草帽,冬天戴猴头帽。富户人家夏戴太阳帽,冬天戴礼帽。
解放后,青少年女子发型盛行叉叉辫子,喜雀尾。80年代以来,老年人多留短发、背头、平头。青年人发型繁多,女子盛行烫发。
〔居住〕
农村山区村庄分散零落,圩区居民多沿堤建房。村名首冠姓氏、如李家老屋、张庄、赵塝、夏院等,乃是沿袭宗族姓氏聚居成村而名,也有因地形地物而名。“大跃进”和70年代曾试行过村庄规划,出现一些新的村庄。旧时,习惯于大户几世同堂,现时家庭规模变小,子女婚后多分居立户,家庭成员一般在三、四人。
解放前农村房屋一般是土墙草盖平房,低矮潮湿。70年代前农村草房仍然居多。1983年后,随着经济收入增加,农村建新房增多,标准渐高,由土墙瓦顶向砖墙瓦顶发展,继而向楼房迈进。楼房一般两层,上层除有卧室外,还有几十平方米阳台,室内一般是堂屋的上方靠墙放书几桌,墙悬中堂画,前面置大方桌,厢房内置箱、橱、柜、床,室内整洁明亮。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