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自秦统一中国(前221年)至清康熙六年安徽建省(1667年8月30日)前的近19个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从发展到鼎盛,地方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体制也随之不断地完善,县级地方政权设置也随着经济发展,由北向南逐渐稳定。
一、秦、汉
秦推行郡县制,今安徽境内设县有25个,先后属九江(治寿春邑)、砀郡(治砀)、陈郡(仍治陈)、会稽(吴)郡(仍治吴)。秦末至楚汉相争期间,又增置鄣郡(治故鄣)、衡山郡(治邾)、庐江郡(治番阳),并为九江(都六)、西楚(都彭城)、衡山(都邾)等项羽所封诸侯国分领。
汉初,今安徽境内仍为楚(韩信封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淮南(刘邦改封黥布,仍都六)等异姓王封地。不久,为刘邦改封的同姓王所领的淮南(改都寿春,今寿县城关镇,后又分为淮南、庐江、衡山国,又从九江分出六安王国)、荆(荆亡为吴国,后又为江都等王国)、淮阳、梁等国。初时,王国之下领郡辖县,后由王国统县,再后又大部分恢复以郡领县(侯国、邑),仍以郡(王国)为一级行政区划,县(侯国、邑)为二级区划。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设十三部州刺史作为中央的派出机构,今安徽地区先后设74个县(侯国),分属豫、徐、扬3个州,涉及9个郡(王国)。其中,扬州刺史部分巡丹阳、九江、庐江郡及六安王国,相当于今淮河以南的江淮、皖南地区;豫州刺史部分巡沛郡、汝南郡和梁王国,相当于今淮北地区的西部和北部;徐州刺史部分巡临淮郡和楚国,相当于皖东地区。
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今安徽境内先后设69个县(侯国),涉及9个郡(王国),分属扬、豫、徐3个州。其中,扬州涉及与皖境有关的丹阳(含宣城郡)、九江(含阜陵王国)、庐江(含六安王国)3个郡;豫州涉及汝南(含王国)及沛、梁(曾为砀郡)、陈3个王国;徐州涉及彭城(先后为楚国、彭城郡、国)、下邳(先后为临淮郡、下邳国)2个王国。3个州分辖地区类西汉。
二、三国时期魏国、吴国
三国时期,今安徽境内分别为魏国、吴国所设扬州及魏国徐、豫4个州分领,并以江淮地区为拉锯战战场。魏国据有今安徽淮北及江淮北部地区,设39个县,涉及9个二级政区。其中,豫州涉及安丰、汝南、谯(曾为国)3个郡和梁、沛2个王国;徐州领与皖有关的下邳郡、彭城国;扬州领有关的庐江郡、淮南郡。吴国据有江淮南部及皖南地区,设19县,仅涉及扬州的新都、庐江、丹阳3个郡。
三、西晋、东晋
西晋仍实行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安徽境内先后设74个县,涉及14个郡(王国),仍分属扬、豫、徐3个州。其中,扬州涉及淮南、庐江、丹阳、宣城、新安及西晋末年新置的历阳6个郡,设45个县;徐州涉及临淮、彭城、下邳3个王国新设6县;豫州涉及汝阴、安丰2个郡及沛、谯、梁3个王国所设23个县。
东晋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五胡十六国”中的刘汉、后赵(含冉魏)、前燕、前秦、后秦、后燕等国先后占领,仍为徐、豫(含东豫)2个州分领,多为军事占领性质,郡、县建制不全。东晋曾短时间收复淮北地区,徐、豫2个州仍恢复常制,但与江淮、江南地区一样,侨置、滥设各级区划,十分混乱,统属关系也混乱不堪,许多设置朝此夕彼,一地数移,一名数地。初期,侨置郡、县属侨置之州,又有改属他州,杂处原州、郡、县内,后虽土断,也并不彻底,统属改易现象十分严重。尤其是今安徽、江苏境为东晋首都近畿,侨置、滥设超过其他任何地区,形成自永嘉(307~312年)之乱后东晋南北朝时期政区设置的又一次大乱。但这一时期仍延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东晋时期今安徽境内主要分属扬、徐、豫3个州,少部分属侨置的州郡。但其时扬州已不辖江淮地区,而南辖江南地区,徐、豫州已南下江淮,甚至江南地区。
四、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宋、齐、梁、陈均先后收复过淮北地区,领有江南地区,并长期以江淮地区为南北纷争的拉锯战战场,江淮地区多为南朝所有,淮北地区常为北朝所据。由于拉锯战争,往往朝为南朝臣属,夕为北兵所据。陈朝后期则以长江为限,江淮地区常为北齐、北周占有。在南朝丧失北土期间,今安徽北境则先后为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据有。这些北方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往往越过淮河,进入江淮北部地区甚至长江北岸。这一时期侨置滥设在安徽境内的州、郡、县三级区划之多已达膨胀的程度。南朝宋已在今安徽境内涉及扬、南豫、南徐、豫、南兖等州及侨州。齐朝已涉及扬、南豫、豫、北徐、南兖等州及侨州。梁朝前期一级区划州级建制大体沿宋、齐之旧;后期已滥有东扬、扬、南豫、西江、和、晋、湘、合、南兖、霍、义、汴、陈、西徐(涡)、谯、淮、武、东徐(南徐)、睢、仁、泾、北徐、安、南谯等24个州及侨州。陈朝在江南地区设有扬、东扬、南豫、宣州等州及横跨大江南北的北江、西江州,以及短期收复的江淮、淮北地区所置的合、霍、豫、谯、潼、冀、仁、北徐、南兖等州。北朝的北魏则先后涉及在安徽境设郡、县的豫、南兖、东郢、东徐(南徐)、颍、陈、涡、潼、淮、仁、扬、江、东扬等州。东魏则涉及豫、徐、南兖、北扬、北徐、颍、谯、睢、淮、仁、财、东蔡、东徐、汴、扬、霍、合、楚等州。北齐则涉及东豫、信、南兖、谯、仁、睢、徐、潼、东徐、扬、合、江、和、西楚、南谯、泾等州。北周则涉及豫、亳、颍、谯、睢、仁、徐、潼、扬、霍、合、晋、和、西楚、南谯、方、吴等州。东晋南北朝大乱期间,南北政权滥置的一级区划在皖境内最多时几达40个州,郡达百数,县达数百。不少流亡政府已无遗迹,无法考稽查核。
五、隋、唐
隋在统一北方后就开始整饬各级区划,统一后对安徽境内各级区划进行进一步调整,实行州、县两级管理体制,共设55个县,所涉及颍、亳、宋、陈、徐、宋、仁、寿、庐、熙、和、滁、濠、扬、蒋、宣、歙17个州。大业初,改州为郡,实行郡、县二级管理体制,并恢复西汉的州刺史分巡制度。今安徽境内设50个县,涉及3个州刺史分巡的15个郡。其中,豫州刺史分巡皖境设17个县,涉及梁、谯、汝阴、淮阳4个郡;徐州刺史分巡皖境5县所涉及的彭城、下邳2个郡;扬州刺史分巡皖境34个县所涉及的淮南、庐江、同安、历阳、江都、钟离、丹阳、宣城、新安9个郡。
唐前期,废郡改州,实行州、县二级管理体制。贞观初,按地理形势分设道级地理区域,今安徽境内初设85个县,涉及33个州,州以上还设置总管府。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前后,撤并涡、沈、信、成、文、谯、仁、北谯、化、方、巢、蓼、霍、严、高(智)、南豫、猷(含南徐)、桃、池19个州41个县,保留调整为44个县,涉及15个州3个道。其中,河南道涉及今安徽境内13个县所在的颍、亳、徐、泗4个州;淮南道涉及22个县所在的濠、扬、滁、和、庐、寿、舒7个州;江南道9个县涉及所在的宣、歙2个州。中唐时期,道正式成为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实行道、州、县三级管理体制。玄宗天宝年间(742~755年),改州为郡,实行道、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不久复郡为州,道、县不变。这一时期,今安徽境内共设55个县1个军,涉及17个州(郡),这还不包括曾领过皖境内的昇、饶2个州,分属河南、淮南、江南东、江南西4个道。其中,河南道在安徽设13个县,涉及颍(汝阴郡)、亳(谯郡)、宋(睢阳郡)、徐(彭城郡)、泗(临淮郡)5个州;淮南道在安徽设25个县,涉及扬(广陵郡)、滁(永阳郡)、濠(钟离郡)、寿(寿春郡)、庐(庐江郡)、和(历阳郡)、舒(先后为同安、盛唐郡)7个州;江南东道设7个县,先后涉及歙(新安郡)、昇2个州;江南西道设12个县,涉及宣(宣城郡)、池2个州。晚唐时期,今安徽境内设64个县,涉及15个州(不含朱温所设辉州),为5个节镇分领。其中,宣武军在安徽设9个县,涉及宋(后改属辉州)、亳、颍3个州;武宁军在今安徽境内设16个县,涉及徐、宿、濠3个州;淮南节镇在今安徽境内设22个县,涉及扬、滁、寿、庐、和、舒6个州;宁国军在今安徽境内设17个县,涉及宜、歙、池3个州。
六、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淮北地区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中原短命的小朝廷分领,南方(含江淮、江南地区)先后为吴国和南唐国据有。这一时期仍实行晚唐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但一级区划节镇(又称道)比唐朝后期要小得多,有的仅是改州为军,领州也少得多。五代中期至后周前期,淮北地区设13个县,涉及亳、颍、宿、徐、辉(后唐改为单州)5个州,为宣武(涉及亳、颍、辉3个州8个县。后唐改为归德军)、武宁(涉及徐、宿2个州5个县)军分领。后周据江淮地区后,设25个县1个军,涉及7个州,为忠正、保信2个军分领,共设38个县1个军,涉及12个州,分属4个军镇。其中,忠正军在安徽设12个县1个军,涉及寿、濠、滁、雄4个州;保信军设13个县,涉及庐、和、滁3个州。吴国据有江淮、江南地区,在今安徽境内设41个县,涉及10个府、州,为德胜、清淮、宁国3个军及江都府分领。其中,德胜军在江淮地区设13个县,涉及庐、和、舒3个州;清淮军在江淮地区设11个县,涉及寿、濠、滁3个州;江都府在江淮地区设1个县;宁国军在江南地区设17个县,涉及宣、歙、池3个州。南唐先后在安徽江淮、江南地区设43个县。前期清淮军领寿州(5个县);定远军设7个县(军),涉及濠、滁、雄(后改建武军)3个州;德胜军设8个县,涉及庐、和2个州;永泰军领有舒州5个县;西都江陵府领有沿江和州1个县及直属5个县;宁国军领有宣州6个县;康化军领有池州3个县;奉化军江州在安徽江南设1个县;建武军在江南地区设5个县,涉及歙州、婺源制置使。后期,南唐失江淮地区的5个军中的7个州1个府所设25个县,仅领有江南地区21个县所涉及的宁国、康化、奉化、建威4个军及西都江宁府所在的新和、池、江、歙4个州及婺源制置使5个二级区划。
七、宋朝
北宋时期实行路、府(州、军、监)、县(不带县军、监)三级管理体制。今安徽境内先后设64个三级行政区划(62个县2个监),先后涉及4个府13个州8个军,计25个二级行政区划,分属5路。其中,京东西路在今安徽境内设2个县,涉及单、徐2个州;京西北路设4个县,涉及颍州1个县;淮南东路设13个县,涉及亳、宿、泗、扬、滁5个州;淮南西路设21个县,涉及寿春府及庐、和、舒、濠4个州,六安、无为2个军,计7个二级行政区划;江南东路设22个县1个监,涉及宣、徽、池、太平4个州及广德军,计5个二级行政区划。
宋、金对峙期间,南宋初领今安徽全境,后以长淮为限与金国对峙,江淮地区常为战场。北方先后为金国(含伪楚、伪齐)、蒙古汗国(后为元朝)所据。南宋先后在今安徽境内设51个县1个监,涉及3个府8个州7个军计18个二级行政区划,为淮南东、淮南西、江南西3个路分领。淮南东路在安徽设7个县,涉及泗、滁2个州和招信、淮安2个军;淮南西路设22个县1个监,涉及寿春、安庆2个府,庐、和、濠3个州,六安、无为、镇巢、怀远4个军,计9个二级行政区划;江南东路设22个县1个监,涉及宁国府,徽、池、太平3个州,广德军,计5个二级政区。早期,南宋领有淮北地区的顺昌府、宿州等二级政区。金国(含伪楚、伪齐及金亡后的蒙古汗国)在今安徽境内设16个县,涉及7个州,为2个路分领。其中,南京路(初为汴京行省)在安徽设14个县,涉及归德府(后改属永州),宿、泗、寿、颍、亳、徐6个州;山东西路在安徽设2个县,涉及徐州。
八、元朝、明朝与清初
元朝实行行省、路(府、州)、散府(州、军)、州(县)四级管理体制。在今安徽境内设60个县,涉及11个路2个府10个州,分属3个行省。其中,中书省(腹里)在今安徽境内设1个县,涉及济宁路;河南行省(前身为江淮行省)在今安徽境内设38个县,涉及归德府(设4个县,涉及徐、宿、亳3个州)、汝宁府(设4个县,涉及颍州)、庐州路(设11个县,涉及无为、六安、和州3个州)、安丰路(设8个县,涉及濠州)、安庆路(直管6个县)、扬州路(仅滁州设3个县)、淮安路(仅泗州在安徽设3个县)7个二级行政区划,10个三级区划,分属河南江北、淮西江北、江北淮东3个道;江浙行省在安徽设22个县,涉及宁国路(直管6个县)、徽州路(直管5个县及婺源州)、太平路(直管3个县)、池州路(直管6个县)、广德路(直管2个县)5个二级政区,为江东建康道(徽州、宁国2个路)及江南行台(直管太平、池州、广德3路)分辖。
明朝也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其中,南北两直隶及十三布政使司为一级行政区划,习称行省,府、直隶州(厅)为二级区划;散州(厅)和县为三级区划。今安徽地域属南直隶西部地区,设49个县7个散州,涉及凤阳、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宁国、徽州7个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广德4个直隶州,计11个二级行政区划。
清初承明制,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今安徽地域属江南省西部地区,仍设56个散州和县(不含民国期间划出的英山、婺源县,解放后划出的盱眙、泗洪县,但含划进的萧县、砀山县),涉及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7个府及徐州、广德、和州、滁州4个直隶州,计11个二级行政区划。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