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本县从50年代起,开展成人业余教育工作,以后逐步发展,开办各种类型的业余学校,收到较好效果。
〔业余教育〕
一、农民业余学校1949年,农村开办少数冬学。1951年11月,县文教科开始举办冬学教师训练班,在文教科设立训练班本部,内设学习股、文娱股、总务股,下设6个中队(每两区编1中队),中队下设小组(每组10人)。这年集训冬师600人,时间20天。1952年,文化学习形成高潮,将205所重点冬学转为常年民校。1953年,在裴岗等地重点推行速成识字法,开设35个班,有学员1206名,在近半年的学习中,成绩好的能识字2000多个。1954年,贯彻“以民教民”精神,发动群众教师388名进行教学,有学员9039名。1956年,有农民业余学校398所,1025个班,记工识字班2376个,学员222452名。1957年,文盲青壮年入学的有158120余人,占全县文盲、半文盲223446人的70%,有农民业余学校405所,学员169205名,完成这年十万人入学任务的158%。1958年,开办业余高等小学786个班、业余中学45个班、红专学校220所。1960年,群众生活困难,业余教育暂停。1963年后,业余教育再度兴起。1975年,有政治文化夜校5054所,学员140000余名。1976年后,文化夜校、扫盲班不断开办。1985年,有农民小学349所,学员16800余名,教师383名。
二、职工业余学校1952年10月,县总工会配合文教科开办职工业余学校26所,30个班,分速成识字、普通、中级、高级、政治等班,有学员898名,教师43名。县城有机关业余文化学校1所,学员141名,教师5名。1956年,建立工人业余学校3所、市民业余学校4所、县直机关业余文化学校1所。1957年,干部、职工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有300余人。1975年,在工厂开办工人大学,提高工人文化、技术水平。1980年,开办职工业余中等技术学校3所、职工业余中学1所。次年,又增办职工业余中学1所。1982年,成立职工培训班,开始有计划地对职工进行培训。1984年4月,县人民政府设立职工教育办公室,主要对青壮年职工进行文化、技术业务和政治补课,称为“三补”。从1982年至1985年底,全县共组织6次青年工人文化补课合格统考,参加者3720人,合格率达80%;组织3次政治考试,参加者4820人,合格率达95.6%;参加技术考核者2921人,合格率达80%。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984年,全县有294人参加自学考试,128人单科合格。1985年,全县有232人参加考试,13人单科成绩获地区前3名奖。
〔函授、电视教育〕
一、函授学校1956年,县文教局设函授部,使县内未达到中等专业水平的小学教师达到专业水平。定期在县城或区所在地对学员进行面授,聘请省内师范院校教师讲课。学员所学课程是语文、数学,学习时间为3年。1963年,有中师学历以下的教师505名参加学习。1976年,县办函授高校两所,学员331名,教师8名;函授中学4所,学员304名,教师8名。1至2个月组织1次面授。1979年,有函授高校学员50名。1984年,有函授高校学员259名。从1977年至1985年,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教育学院等校在本县招收文、理科函授学员数百名,学制3年。
二、电视大学1979年,电大招收单科学员44名,分别学习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学制3年。1982年,电大巢湖分校庐江电大班招收文科专业学员23名,学制2年。1984年招收党政干部脱产专修班学员32名,学制2年。1985年,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员40名,学制3年;并从中学英语教师中招收英语班学员25名(半脱产学习),学制3年。
〔其他形式教育〕
一、“五·七”大学1971年秋,将长龙山“五·七”干校改为庐江“五·七”大学。经3个月的筹建,招学生135名(半脱产学习),有教职工27名(专任教师8名)。开设财会、农机和医疗3个专业。前两者学制半年,后者学制1年。1973年在校学生304名,教职工31名(专任教师8名)。1974年有学员93名,教职工23名(专任教师6名)。1976年,有学员350名,教职工31名(专任教师7名)。历年的学员均为半脱产学习,共开设财会、农机、农机管理、林业、电工、医疗、保健、兽医等专业;同时进行在职医生、赤脚医生、民办教师的培训。共毕业学员1360名。1980年,改为庐江县长龙山中学。
二、“七·二一”工人大学1975年庐江县农机一厂、活塞厂、通用机械厂、印刷厂、铜矿等单位为提高工人素质,培训技术人员,利用本厂(矿)会议室,先后办起“七·二一”工人大学6所,共招收396名学员(半脱产学习),共有教职工97名(多兼职)。学员学习政治、文化和技术,1978年停办。
三、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76年在泥河区沙岗大队创办第一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设农技和卫生两个专业,学员近百名,工农兵兼任教师8名。1977年,在该区茶亭大队创办第二所“共大”,学员近200名。1978年两校均停办。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