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冶山苗圃〕
冶山苗圃位于县城东北10公里,占地1370亩,其中苗圃236亩,山场1067亩。
1951年建立庐江县冶山农场(农场兼林业育苗),1953年农场迁至缺口,改为国营庐江县冶山苗圃。1958年至1962年,圃内增设县农林技术学校(一个单位,两块牌子)。1969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庐江县“五,七”干校的一个连队,为县直干部下放劳动场所。1973年冶山苗圃恢复。1985年苗圃内有护林、花圃、育苗3个队,共有职工64名。
苗圃每年育苗150亩左右,出圃苗木300——400万株,1957年试栽杉木获得成功。1971年后,陆续从外地引进水杉、池杉、柳杉、落羽松、墨西哥落羽松、火炬松、湿地松、雪松、欧洲榆、马挂木等40多种新树种,试种成功,先后在全县推广栽植。1973年苗圃改杉木“遮光育苗”为“全光育苗”获得成功。1985年苗圃共生产各类优质苗19102万株,有立木蓄积量4350立方米,毛竹3.42万根,元竹12.11万根。
50至60年代,苗木无偿供给单位或个人搞好城乡绿化。70年代开始交费购苗。80年代实行补助造林,工资、费用均靠出售苗木和间伐竹木所得之款。截止1985年底,国家总投资119万元,其中基建投资51万元。圃内有建筑面积1760平方米,北京“130”汽车一辆,动力喷雾器2台,喷灌机1台,潜水泵1个,大小喷雾机12架。
〔东顾山林场〕
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民国6年(1917)前由县知事倡导,在此创办森林模范场,栽植松、桐数万株。建国前夕,宛家巷、桃树洼、大小金洼等主要山场由宋笏臣等6家合股经营。建国后收归国有,建立东顾山造林委员会。1960年扩征晨光、朱墩(原名高老)、新华、冶山等大队部分山地建立庐江县东顾山林场。1963年将1958年建立的夹山衖国营庐江县园艺场并入该场。1969年林场改为县“五·七”干校。1973年4月,东顾山林场恢复,现场内设2个作业区(东顾山、夹山衖),2个生产队,2个护林队,10个护林组和2个后勤组,共有职工112名。
场内原生产面积11069亩,长约20华里,宽1至5华里,经过资源清查,该场实际面积10408亩,其中林业用地9739亩,非林业用地669亩。林木总蓄积量47244立方米(松35553立方米,杉木11691立方米);毛元竹34.7万根;林木年生长量3218立方米;覆盖率70.8%。
建场至1985年底,国家共投资183.8万元,场内有固定资产:房屋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各项设施折合人民币20.4万元。
〔百花寨林场〕
该场座落于乐桥区柯坦乡虎洞村境内,与长冲、马槽、果树、葛庙4乡和桐城县大关区王集乡相邻。1958年规划筹建,计划征收山场5万亩,并建立场址、苗圃。由于纠正共产风、浮夸风,于1960年下马。1972年重新筹建,1975年正式成立林场,隶县林业局。1977年将虎洞大队划归林场,其性质、经营方式、核算单位三者不变,以场带队,直属乐桥区领导。1985年5月,虎洞村划归柯坦乡领导。百花寨林场直属县林业局。场内设作业区和后勤组,有职工27名。
林场筹建时,目测有山场2.2万亩,整地栽杉4000多亩。正式建场后,有生产面积7147亩。1985年清查资源,该场实际面积7133亩,其中有林地4628亩(用材林4614亩、毛元竹林11亩、经济林3亩),幼苗地972亩,苗圃地9亩,荒山地1524亩。林木蓄积量:杉木625立方米,松树457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5%。
从建场至1985年底,国家总投资59.06万元,用于林业生产费用48万元。按投资总额计算,每亩林地成本103.7元,每立方米木材成本为443.6元。有固定资产6.6万余元,其中“江淮”牌汽车1辆,“工农”喷雾机4台,房屋建筑面积750平方米。
〔社队林场〕
1958年冬砖桥公社林场首先创建。继后,全县办起47个社队林场(其中队办林场17个)。不久因经验不足,基础差,大部分林场逐步解体或缩小范围。1962年开始恢复。1969年全县有社队林场43个,1975年增加到424个。1978年底,随着农村体制变更,一批社队林场相继解散。1985年有乡村林场374个,其中乡办26个,村办348个,有专业劳动力2934人。
社队林场经营面积最多时为18.61万亩。在林业生产中起着示范、基地、推广和技术指导作用。1976年县召开社队林场会议,评出先进单位96个。1978年以后一些林场人员弃林回队务农,林场进行合理调整,缩小经营面积。林业实行“三定”后,有291个林场实行林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全县社队林场经营面积14.6万亩,其中有林地14.04万亩(杉木6.2万亩、松树3.5万亩、油桐8367亩、毛元竹9264亩、果树3088亩、桑931亩),宜林地5623亩,立木蓄积量7.1万立方米。
社队林场刚建时,几乎白手起家,后经多年经营,资金逐步增加。据1981年部分社队林场的调查,社队林场创造效益少的数万元,多的达数十万元,总收入达103.37万元(其中林业收入52.23万元)。林场创造的立木价值一般有10多万元,最多的达200~300万元,重要的是为全县培育后备森林资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