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采种〕
主要采取发动群众自采、自育办法,少量购买和引进外地树种。80年代后,采种除满足本地育苗之需外,还广为出售。每年主要树种产量:杉木20万斤,马尾松1万斤,泡桐0.5万斤,梓0.5万斤,剌槐0.2万斤,榆1万斤,枫2万斤,其它树种10万斤。从外地引进树种有湖南棕榈、山东黑松、舒城板栗、金寨油桐及外国松等。
〔育苗〕
民国17年(1928),安徽省成立21个农林试验场,庐江为省立第十八试验场,东顾山为场作业区,有苗园(圃)20余亩。民国30年(1941)育苗5亩,产苗10.38万株。民国31年(1942)育苗4.4亩,产苗6.36万株。民国32年(1943)育苗2.4亩,产苗8.1万株。少数农民培育松、桃、梨、柿等苗种出售营生。
1953年县冶山苗圃创建后,有育苗地236亩,育苗46亩。1955年苗圃用马尾松种籽直播造林成功。继后,县建立杉木母树林80亩(冶山苗圃30亩,砖桥磁店50亩),并在冶山苗圃采用嫁接办法培育杉木良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后,一些农民以育苗出售为副业,1985年,全县有50余户育苗专业户。据统计,县苗圃自1953年至1985年育苗4140亩,产苗19102万株;社队林场自1962年至1985年育苗19200亩,产苗38400万株;育苗专业户自1980年至1985年育苗2500亩,产苗3000万株。
育苗方法,一般采用嫁接、播种和插条。1973年冶山苗圃将杉木“遮光育苗”改为“全光育苗”取得成功,较原来成本降低40%,1978年获得省科学技术成果奖。现在全县育苗技术较为普及,群众育苗逐年增多。
〔植树〕
本县素有栽桑、栽果、种桐、植松习惯。山区松杂树多为天然林。明代起,每年“上贡桐油四百六十一斤十五两八钱”。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令“庐江等县每户种桑200株、柿200株、枣200株”。民国29年至32年,全县造林约195万株,产桐油2704市担。
1953年至1957年,每年有2万多人上山造林,计造林5.25万亩,其中用材林5.17万亩,经济林0.08万亩,零星植树788万株。1958年后大跃进时期,大办钢铁,乱砍滥伐,虽造林声势大,但林种单一(多为马尾松),质量不高,成活率低,以致有林面积急骤减少。70年代初,县委组织人员去湖北广济县参观学习丘陵地区栽杉经验。此后,全县掀起群众性植树造林热潮,最多一天有10万人上山。石山公社以组织民兵野营拉练方式发动2000多人上山造林,历时7天,自长龙山至六谷山,长约9.5公里,整地造林1900亩,1972年县提出“大力植树造林,两年消灭荒山”的口号,造林亩数为历年最多,并建立东顾山、龙桥、砖桥、百花寨、朱井、洋河、马槽、果树等以杉木为主的林业基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庐江《大力营造杉木林》新闻纪录影片(1972年12号新闻简报),在全国发行放映。当时全县已造杉木林9.11万亩。
另外,“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植树,建国前多为群众自发行动,其种类有用材树、风景树、果树等。建国初,全县有“四旁”树木1000多万株。
1973年以后,“四旁”树木发展较快,尤其圩区群众家前屋后林木密集,沿堤形成林带。舒庐干渠建成后,沿渠40公里的社队群众植树15万株。1974年县财政拨专款对县内几条主干线公路(军二、庐枞、庐巢)计200多公里,沿线栽植大官场、白榆等树60余万株,植树造林在全省享有“北有涡阳,南有庐江”称誉,同年接待省内外前来参观者有1.2万多人次。1980年以后,每年春季和植树节前后,全县城乡群众义务植树和自觉零星植树400万株左右。1981年全县造林1.8万亩,1982年造林1.11万亩,1985年造林1.19万亩。
〔林木改造〕
主要改造低产林,建立试验林,培育丰产林。1959年和1973年,先后试验证明杉、竹在本县一年四季均可栽种。80年代先后在冶山新华、幸福等19个点,对321亩“小老树”(树龄长,生长慢)进行改造试验成功。在顺港六岗进行油桐丰产试验,亩产油桐果由80.2斤提高到520斤。自70年代初至1985年,全县对2.8万亩经济价值低和无培养前途的劣质林、疏林、残林,进行小块间伐和宽带状间伐,选择适宜树种更新。
庐江县几个年份林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