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防疫
1951年成立县防疫委员会(1956年改称县卫生防疫站),举办训练班,培训防疫员。当年全县接种牛痘疫苗227728人,接种率达90%;注射伤寒、副伤寒防疫针6850人,注射鼠疫防疫针175700人,注射白喉类毒素143人。1952年开城、新民等乡发现天花患者54人,由于及时治疗,制止了蔓延。1953年,天花、鼠疫均在县内绝迹。为巩固成效,连年补种牛痘疫苗。1980年停止种痘,从而结束了防治天花工作。1988年全县开展计划免疫工作,迎接联合国卫生组织抽查评审,当年省里下拨价值几十万元的冷链装备多次运转,受益107万人次。
1、霍乱:解放后,注重环境卫生,进行饮水消毒,加强饮食行业管理,同时注射防疫药剂。到1961年,已没有发现古典型真性霍乱病人。1963年重视副霍乱的防治,举办1期防治训练班,受训66人。1980年县医院设立肠道门诊,进行霍乱疫源检索。翌年,县卫生防疫站设置中心检验室,日夜24小时值班。各级医疗机构建立疫情抢救组,并在东、南、西、北乡各设1个水质调查点。1983年10月初发现首例霍乱病人,其病源系外地传入,全县患病者94人,带菌者51人,受感染者145人。县卫生局立即组成4个防治组深入二坝镇及长安、蛟矶、雍南3个乡抢治。同时设置检查站和隔离治疗点,配备20张病床,就地治疗,重点疫区进行饮水及厕所消毒,病人全部治愈,扑灭了疫情。1987年4月全县各区(镇)卫生院设立肠道传染病门诊,定期召开联防协作会议,进行疫情监督监测,健全了疫情报告网,有效地控制了霍乱的发生。
2、流脑:50年代,多次注射菌苗预防。1977年患病5195人,1978年患病2160人,及时组成县防治医疗队,奔赴疫区抢治病人,对非病人进行防疫注射和服药预防,控制了疫情扩展。1988年患病50人,死亡3人。
3、麻疹:1954年3月,全县有9个区流行麻疹,立即进行抢治,共治疗病人5986人。1955年以新生婴儿和已发现麻疹的地区为对象,注射胎盘球蛋白1万人次。60年代初推行中药紫草根预防,也有使用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曾起到一些预防作用。1971年全县麻疹发病2038人,是县内麻疹发病人数最多的一年。1988年只患病34例,控制在较低水平。
4、疟疾:是农村常见病,发病率高。1956年走访过住在沿江一带的966人,他们都说感染过疟疾。从1961年开始,全面展开抗疟工作,发病率到1973年降为8.3%、1983年降为2.6%。县卫生防疫站分别在官镇、响山、江坝设立疟疾镜检站,配合区乡卫生院进行抗疟检查,控制了疟疾的感染。1987年继续休根治疗9986人,1988年发病695例。
5、钩端螺旋体病:1973年在县内14个公社流行,共有1078人染病。县里抽调18名医务人员,配合区社卫生人员组成15个防治小组,在疫区就近设点抢治病人。
6、狂犬病:1984年,全县被犬咬伤的共711人,立即注射疫苗的有524人,全县开展了灭犬活动,组织了100多个打狗队,两个月时间就灭犬11661条。1987年又突击灭犬12000多条。
1988年全县预防接种卡介苗4万人份、糖丸5万人份、百白破5.6万人份、麻苗3万人份。全年发生法定传染病2238例,死亡11例,总发病率179/10万,病死率0.49%。
二、地方病防治
1、血吸虫病:1953年由省调派血防专业干部、学员70多人,县内配备部分卫生干部,组成10个小组,到全县8个区调查钉螺分布和血吸虫病流行情况。经过两年调查,初步了解这种病在县内沿江流行31个乡,直接受害和受威胁的有40余万人,历次累计病人20448人,其中晚期病人3155人,夹杂症病人354人。1954年培训技术骨干,举办训练班,受训者达30余人。1956年3月建立县血防站,并调配医务人员44人,吸收知识青年3人,加以培训,和就地培训的大批乡基层干部组成血防组在流行区、乡查治。从1958年底到1965年底,粪检196657人次,治疗17178人次(晚期1895人次,切脾1例)。1966年开始免费查治此病,到1980年底,粪检1131552人次,治疗33370人次(晚期404人次、切脾176人、急性1098人次、死亡3例)。
钉螺是血吸虫中间宿主,在查治病人的同时,发动群众消灭钉螺,预防尾蚴侵入人体。50年代投入灭螺人力近12万人次。1958年组织常年灭螺专业队48个,参加者1679人,共消灭钉螺面积750万平方米。60年代采用机耕、火烧、土埋和药杀方法,灭螺面积近4.3万平方米。70年代前5年进行3次大规模灭螺活动,调用15台拖拉机、50台机动喷雾器,先后发动80万人次,集中力量,主攻江滩、洲滩、湖滩,在保芦、保柳,保堤的原则下,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分别采取草滩低围垦或不围而垦“走低火”,柳林翻耕间种等综合方法灭螺。70年代后5年,主要消灭江洲河滩的钉螺,5年内动员149万人次,灭螺面积达1025万平方米。1982年牛埠的灰河套万亩江滩进行高围垦殖,春季全面药杀,汛期水线除螺,秋季火烧芦滩,并用药物喷杀。
在查治血吸虫病过程中,省军区104医院自1970年冬起,连续3年派内科医疗队,先后在黄姑、民权公社查治,开展管粪、管水等防护工作。1973年解放军696野战医院接连3次派外科医疗队,每次10余人,为晚期病人切除脾101例,并抢救严重夹杂症病人,结合进行绝育手术。芜湖地区血防所、铜陵市及普济圩农场医院均热情地为无为县诊治晚期或严重夹杂症病人。
1981年,县委血防办公室制订的10条防护措施(1、明确重点;2、掌握易感人群的规律;3、深入宣传防护常识;4、落实“六定”,即定人员、定任务、定措施、定机械、定药物、定期检查;5、消灭易感地带钉螺;6、把好“七关”,即打湖草、拣蚯蚓、打粽叶、抢收午季、防汛排涝、游泳玩水、捕鱼捞虾;7、用政策教育群众;8、坚持综合性防护措施,9、早期发现疫情;10、领导重视,层层发动。)在省委《血防简报》上得到推广,并在1983年于江西省九江市召开的全国血防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得到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的肯定。
1985年全县消灭钉螺面积201万平方米,治疗1695人。到1985年,全县完全消除血吸虫病的有:黄龙、太平、关河、姚沟、红旗5个乡。1988年防治血吸虫病采取“一改、二供、三收”措施,即改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灭螺由血防部门供药械、供技术指导;查病、治病收费,急感病人加倍收费。全年反复灭螺面积569.22万平方米,基本消灭钉螺面积30.67万平方米,查病10.2万人,治病1305人。
2、麻风病:解放初结合其他地方病进行防治。1956年底的调查结果表明:麻风病患者,农村多于集镇,圩区多于丘陵、湖泽地、山区。
1956年全县麻风病患者分布表

1957年县里举办第1期麻风病防治训练班。1959年全县设立12个治疗点(几个公社联合建立的,亦称麻风村)。1960年后,国家每年约拨款2.5万元用于病人生活费。1971年县麻风村改称县皮肤病防治站。1973年培训“麻防”人员200多人,对开放性患者以住村(院)隔离治疗为主,对病人家属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到1986年底,累计发现麻风病患者816人,治愈490人,治愈率60.5%。1987年试行“联合化疗”治疗麻风病,到1988年对全县140名村内外病人实施“联疗”的覆盖率达85.2%,判愈出院39人。
3、丝虫病:1956年7月,医务人员及度假中学生496人组成12个工作队,13个皮内试验组,6个粪检组,经短期训练后,分赴各乡调查此病的流行情况。1957年到1963年,投资7733元,让群众口服“海群生”,共治疗58995人次。1972年组成专业队(组)72个,共1034人,自3月中旬到5月中旬,历时50天,进行普查普治,治疗2135人。
县内丝虫病发病率由1956年的5.6%上升到1972年的5.9%,再上升到1982年8.1%。1988年结合其他地方病继续查治。
4、钩虫病,1956年在血防粪检中发现钩虫感染者2739人。1957年到1958年先后由当地医院、卫生所、联合诊所采用驱虫宁、四氯乙烯和中草药驱虫的办法,治疗病人36874人次。1961年到1963年累计治疗病人4369人。1972年全县粪检544533人次,查出病人26412人,治疗1574人。1988年仍由县血防站负责钩虫病查治工作。
5、头癣:有黄癣、白癣两种。白癣患者多是儿童。从1956年开始查治。1957年治疗837人。1958年到1981年先后进行了3次普查普治工作。1978年到1982年共发现病人6383人,其中黄癣5309人、白癣1074人,治疗6342人,治愈6143人,治愈率96.9%。1982年底经省检查验收,无为县已达到消除头癣病的标准(患病率不超过万分之一)。
6、地方性甲状腺肿:山区农村患者较多。1956年至1958年发现患者2035人。县防疫部门对易患甲状腺肿的山区居民采用碘盐、中药海藻及煮食海带等方法进行预防,对较重的患者176人作了治疗。1988年对“地甲”易感地区的30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了普查普治。
三、职业病防治
1974年11月县卫生局协同工业局、商业局等单位对全县工矿企业矽尘和有毒物质危害情况进行全面检查。1980年对13个企业接触铅、苯作业的136名工人进行职业病检查,并对生产环境和劳动卫生进行了解,有铅作业的印刷、铸造、汽车修配、造船厂等空气中铅浓度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随即督促这些厂家添置并使用防护设备。1981年为146名接触铅、苯作业的工人进行血相和尿铅测定。1983年对水泥厂、铸造厂等企业进行以粉尘浓度测定为重点的劳动卫生状况调查,发现矽肺病患者13人,及时予以治疗。1984年对县纺织、铸造两厂进行有毒物质的测定。1988年对县铸造厂、水泥厂、上海申达公司无为官镇羽绒厂、建材预制厂、建筑陶瓷厂、粘土矿等厂矿进行粉尘浓度测定,建立劳动卫生与职业病调查档案58家,水质卫生专项调查档案3家。
四、“四病”防治
1959~1962年,浮肿病、消瘦病、小儿营养不良症、妇女子宫脱垂和闭经病(通称“四病”)的发病率很高,发病范围很广,全县人民的健康受到严重危害。1959年初,昆山、开城两公社首先发现浮肿病人,以后各个公社都有。1959年全县“四病”发病79975人;1960年发病35919人;1961年发病78526人;1962年发病26541人。1959年7月4日,安徽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凯帆到无为县检查工作,严肃指出病情的严重性,县卫生部门立即动员一切医务力量投入“四病”查治工作,县粮食、供销、医药部门积极配合。7日,省卫生厅杨辉明副厅长带领一支104名医务人员的医疗队和价值2万元的药品到无为县,芜湖地委下拨7000多元,县内自筹资金2万元,并拨粮食20万斤,免费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和营养食疗,贯彻“治疗、营养、休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到1961年底治愈53929人,1962年上半年继续治愈26541人,到下半年全部治愈。
五、妇幼保健
1952年,县政府举办新法接生训练班,训练助产婆32人,培训新法接生员22人。1953年建立县妇幼保健站及汤沟、襄安、开城3个区妇幼保健站,保健人员共71人,指导着全县222所农村民办产院,143个接生组的技术工作。新法接生率50年代为48%,60年代为55%,70年代为78%,1988年为90%。同时,普遍进行妇幼疾病的查治。1987年在赫店、江坝乡试行“母子保健保偿合同”工作,1988年发展到31个乡(镇)22975人,妇科病查治10945人,儿童体检20117人,其中0~3岁和4~7岁儿童入保率分别为84%和62%,孕妇入保率61%,住院分娩率32.1%,婴儿死亡率为15.9‰。
下一篇:第三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