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来源及开支
清末,州学及书院所需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收入。
民国期间,办学经费来源有四:一是靠公学产收租。如民国19年(1930)前后,大小文兴洲、复凝洲、太白洲及新生洲潘河芦场等熟地收入均要交租,二是地方(乡、保)津贴。如民国23年,县政府规定,“儿童家庭住户商店及工厂等每月津贴之米谷以五市合至二市升为度,谷以一市升至四市升为度……”;三是私立学校以生养校为主,族办学校由族产支付。如民国35年前,开城丁姓办的钟德小学就以祠产养校;四是学生缴纳学费。但往往入不敷出,拖欠教师薪水。
解放初,公办中小学所需经费统由国家负担,正式纳入国家预算。此外,收取少量学杂费,搞勤工俭学及群众集资,以补充办学经费之不足。
1951年前后,民办小学经费来源,除了国家按班级补助大米(每班每月30斤)外,主要依靠群众解决。1、走群众路线,通过校董会及热心教育的人士以及行政力量的配合,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进行募捐;2、以生养校,这种办法由私塾转为民办小学的为多;3、小公资财,通过校董会与群众商议将小公资财拨给学校,4、代耕,由农会拨公田,学生家长代耕,将收入作为办学经费。
1966年以前,各校将收缴的学费上缴给县文教局(教育局)再行下拨;以后上缴40%。从1969年起,全县中小学学杂费一律不上缴,由各校自行开支。对小学不发办公费,对师范、完中和初中按学生数分城乡学校和师范不同标准发给办公费。
1982年,开始对教育经费实行包干,县教育经费由地方财政支出,县教育局包干使用;以1980年支出的教育经费为基数,逐年增长3~5%,并另行拨给城市维护费、教师宿舍建造费;省政府酌情支持经费,如校舍维修费、水毁救灾费、落实政策经费、三结合建校经费、苏区及老区经费等。
1985年至1988年,县财政每年拨给的教育经费,以1984年为基数,逐年增长。1985年至1988年教育经费总支出分别为814万、1010.7万、1064万、1350.5万,增长比例分别是17.8%,23.8%,6.4%,26.9%。除此,各级财政机动财力用于教育方面的维修费,4年共有270万元。财政其他来源的经费,如预算外城市维护费等,都有程度不同的机动部分用于教育经费。
教育事业费实行包干支出的办法,从1985年起分两大块:师范、完中、职中和各区(镇)教育办公室,由县财政局和县教委按月按计划支拨;区(镇)以下初中和全县小学都分别由区(镇)、乡财政部门支拨。各级各类学校所需预算指标,年初一次下达,年终结算。各级各类学校核定的民办教师所需民办教师补助费,由县财政部门和县教育行政部门将其纳入县教育经费计划。国家对民办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福利费、副食品补贴和安葬费等方面给予补助,不足部分由办学单位负担。
无为县教育经费5个年度决算表


1983年、1988年无为县教育经费开支情况简表
二、三结合建校
“三结合建校”是指国家拨款、社队集体支持和群众集资献工(或学校勤工俭学)等三个方面的经费统一起来兴建或改建、维修校舍。
解放初期,全县除无城镇少数学校有固定校舍外,农村的公办、民办小学大多利用祠堂或借用民房作为校舍。为了解决校舍不足的困难,除国家拨给少量经费外,大部分都靠群众集资。1949年至1950年,各校都成立校董会,在基层政权领导下,负责筹集农村小学的办学经费。1954年,无为大堤溃口,全县有338所小学校舍被大水冲毁,除国家拨专款40万元外,余则由群众献工献料,兴建标准砖瓦结构教室1260间。
1964年办耕读小学237所,需要新添校舍814间,国家只对每间教室补助100元,余则由社队集体和群众集资解决。
“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多数学校校舍破漏,设备奇缺,有的甚至连黑板、桌凳、门窗都没有。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仅1977年至1980年,县教育行政部门拨款242.1万元,社队和群众集资89.8万元,学校勤工俭学5.6万元,兴建校舍1974间,维修校舍4782间,添置课桌凳3264套。
1983年,全县“三结合建校”总投资214.7万元(国家投资49.0万元,社队和群众集资165.7万元),兴建校舍1776间,维修校舍1441间,添置课桌凳3400套。
1984年,“三结合建校”改为集资办学,全县人口每人每年集资1元,主要用来新建、改建校舍和消灭危房。县政府规定,村小学新建1间教室,国家补助200元,维修1间补助100元,乡以上小学和初中新建1间教室,国家补助300元,维修1间补助150元;村和乡小学添置1套课桌凳,国家补助5元。是年,全县集资796600元。1985年,集资办学改为征收教育费附加,按人均收入的百分之一征收。是年至1988年,分别计征114万元、240万元、294万元、397.6万元;共新建、改建和维修校舍10496间,添置课桌凳44316件,基本上消灭了危房。
三、勤工俭学
解放后,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勤工俭学活动一直开展得比较活跃。1949年至1953年,大部分农村小学以祠堂、庙宇为校舍,办学条件较差。修理门窗、课桌,检漏、粉刷墙壁、整修操场等,凡是师生力所能及的,都由师生义务劳动来解决,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958年,中学、师范及各区、乡中心小学都办起小工厂、小农场。校办工厂有机械零件制作、缝纫、刺绣、编织等类别,校办农场主要种植农作物,学生边劳动边学习生产技术。到1959年,全县各种类型的校办工厂达659个,校办农场(含农业中学办的农场)有耕地6082亩。随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不久,开展“文化大革命”,校办工厂、农场大部分停办或时办时停,少数校办农场种植的粮食、蔬菜,在改善师生伙食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76年后,全县部分中小学办起13个工厂(教学仪器厂5个,印刷厂3个,塑料制品厂2个,草帽厂、五金厂、电器磨具厂各1个),年总产值45万元;办有5亩以上耕地的农场8个,共有耕地140亩,年产粮食7万公斤,另种植油桐12亩、用材林25亩、茶园4亩、油茶2亩。1978年后,勤工俭学活动发展较快,至1988年,全县中小学共兴办农业基地15个、小工厂45个、第三产业项目48个,年产值364.2万元,收益分配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有23万元。
上一篇:第七节 教师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