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土桥、泥汊、汤沟(明清时名奥龙,晚清时故地崩坍入江,后向西重新建镇,名汤沟)是县内沿江三镇,黄镇位于裕溪河与西河交汇点,该四镇在明、清时设置“巡检司署”。民国时期仍是江防、内河要津。
解放后,全县逐年修葺、扩建了38个镇。1985年至1988年,襄安、严桥、江坝、陡沟。、牛埠、汤沟、石涧、姚沟、泥汊、土桥、开城等11个镇相继兴建日产500吨至1500吨的自来水厂,居民饮用水得到很大的改善,同时也促进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一、区、镇建设
1、襄安镇(县直属镇):东汉至晋时,为襄安县治。位于无城西南18公里处,永安河与西河会流于此。清末民初,以米市驰名遐迩,有米行数十家,商业颇为兴隆。抗日战争开始后,渐趋萧条。解放后,整顿市容,兴建自来水厂,增设厕所、垃圾箱、路灯,种植行道树等。1988年,全镇有商业、服务业344家(包括个体户),工业企业近30家,商品零售额1550多万元(包括大米加工厂等)。镇北汽车站,每天有近百辆客车经过,年客运量近50万人次。
2、二坝镇(县直属镇):濒于县境东端江岸,距无城43公里,与芜湖一衣带水。解放初仅有几家小饭店。1956年军二公路全线通车,1977年淮南铁路从裕溪口延长至此,从而使二坝镇成为省内联结大江南北的交通枢纽,每天接待旅客达1万多人次。1988年,该镇南北长2公里,东西宽1公里。镇内主要街道有10米宽,系混凝土路面。镇内楼房林立,市容整洁。
3、开城镇:唐武德三年(620)为开城县治,七年废。位于无城西17公里的永安河中游,有河东、河西两街,是西乡农副产品的集散地之一。解放初,街道宽约3.0米,由条石铺成。70年代后期河东街拓宽为8米多,两旁留有2~3米的人行道,并将连接东西街的石桥改建为钢筋混凝土桥,桥面宽6米,河西街路面也作了整修,全部改成水泥路面。到1988年底,河东街向东发展300余米。
4、严桥镇:位于无城西北20公里的丘陵区。抗日战争时期属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解放后将仅3米宽的石板街道,拓为8米宽的混凝土马路。1986年新建日产1500吨的自来水厂,市场繁荣,面貌一新。
5、牛埠镇:位于无城西南40公里处,是生猪、耕牛的集散地。农历的每月逢三、六、九日为集市贸易日。1979年后办起五金标准件厂、玻纤厂等。玻纤产品远销四川、东北等地。兴建日产千吨的自来水厂,扩建1条新街,并建立1座占地5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1988年,商品零售额达千万元,工业产值突破500万元大关。
6、石涧镇:位于无城北18公里处。解放初,仅1条街道,条石路面,宽3米。解放后,改铺为混凝土和水泥块石路面。1985年起,沿着巢无公路两旁兴建一条宽30米、长600米的新街,两旁楼房林立,门面整齐。
7、汤沟镇:位于长江北岸,是东乡的主要集镇,距无城23公里。解放后,在离镇2.5公里的姚王庙建轮船码头,镇北建汽车站。1984年后,整修下水道和路面,建自来水厂等。1988年全镇商业、服务业网点242个,其中个体户184家,商品零售额600多万元。
8、陡沟镇:位于无城东北11公里处。解放前,称坝头街,仅有几家商店。解放后,集镇发展较快,1984年,向南延伸,陆续建成影剧院、变电所、医院、邮电所、中学、粮店(站)以及商业、服务业门面等。1987年建成日产500吨的自来水厂,面貌为之一新。
9、泥汊镇:位于长江北岸,是临江集镇,在无城东南17公里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主要突破点之一,街北建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1985年筑长江航运码头,在大堤内建新镇,相继建成轧花厂,35千伏变电所,以及商业、供销网点,并兴办了一些企业。
10、蜀山镇:位于无城西南31公里处。解放后,街道被拓宽为8米的柏油路面,平房多改建为两层楼房,1985年始,沿军二(军埠至二坝)公路向东扩建了长1600米的新街道,商业较繁荣。
11、江坝镇:位于无城东15公里处的江岸边,是一个新兴的集镇。解放初,仅一家饭店和几家茅屋,后在离镇不到200米的江边建小轮码头。1978年区公所从三宫殿迁至此,集镇建设较快。到1988年底,建成了影剧院,医院、自来水厂、变电所。农贸市场等,将所有街道都翻建为混凝土路面,增建路灯、垃圾箱和厕所等。工业发展也较快,建有轧花厂、油脂厂、生物化工厂、屠宰厂、印刷厂、食品厂等,年工业产值近千万元。
12、土桥镇:濒江,与铜陵县隔江相望,离无城35公里。解放后,在江边建长江航运客货轮码头两个,并有公共汽车直达无城、庐江、严桥等地,是县内西南水陆交通要道。
13、刘渡镇:在无城西南20公里处。解放前,仅有一条破烂石板街道。解放后,在江岸建长航码头,整修扩建街道。1979年后开辟木材市场,在江滩堆放木材,广袤数里,在全国颇有名气。
二、农村建设
解放初,农村住房95%以上为土墙草顶或简易草棚,人均在6平方米以下。1951年到1978年,农村住房有所改观。1979年后,农民经济收入增长较快,改善住宅条件的欲望随之增加。1983年全县农民有282760户,住房情况是:砖墙瓦顶3.8%;土墙瓦顶28.2%,土墙草顶68%。到1988年,变为:砖墙瓦顶55.7%(其中楼房8.5%);土墙瓦顶29.5%;土墙草顶14.8%。
凤河乡城北行政村地处无城北郊。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由1984年的150万元增至1988年的270万元,人均年收入由409元增至542元。1983年始,县建设局派员协助该村制定新村规划,要求建房“整齐、美观、省地”。
解放初,全村371户,1625人,住草房的191户,草棚的173户,寓居庙宇的7户,人均住房6.2平方米。到1978年,全村566户,2714人,住砖墙瓦顶的21户,土墙瓦顶的350户,土墙草顶的195户,人均住房9.4平方米。到1988年,全村748户,3279人,住砖墙瓦顶的598户,平顶楼房的75户,土墙瓦顶的68户,土墙草顶的只有7户,人均住房12.0平方米。
过去,农民均食用沟塘水。1984年有73户用自来水。到1988年,有近100户饮用自来水,有323户食用水泵压吸井水,余下的325户分塘口饮用水。家家建有厕所,行政村设有公厕8个。
1985年到1988年,筑砂石公路10余公里,造桥4座,修公路涵洞3处,渠道涵洞5处。在村旁、路旁、宅旁、渠旁植树3.58万株,很多农户在自家庭院和屋前屋后栽培花草树木,美化环境。
行政村设中心文化室,12个村民小组文化室分设在各自然村,室内陈列报刊,供村民随时阅览。1986年,行政村还投资9.75万元与乡政府合资建造一座有900个座位的影剧院。
村花园小学原是陈旧庙宇。1986年投资2.2万元建砖瓦房14间,添置课桌、板凳各1.05张。
1986年有224户被评为“五好家庭”,占全村总户数的33.6%。由于经常向村民进行法制教育,从1983年到1988年先后有824名青壮年外出做工、经商,无一违法。
1986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村”。1987年10月受到省精神文明活动委员会表彰。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