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医疗技术
1952年,巢县有医务人员195人,到1985年底发展到1232人,增加了6.3倍,平均每1000人中有1.64个医务人员。
建国初,私营诊所只有钟文澜、张崇德、方子鳌等少数几位医师是正规医学院毕业。全县医务人员不仅数量少,而且技术水平也很低,只能做一般的对症治疗。1952年以后,陆续招聘了部分医务人员,增强了技术力量。1953年,县卫生院成功地做了第一例阑尾手术,以后能顺利地做阑尾、疝气等下腹部手术和剖腹产手术。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增多,已能做胃、胆道等上腹部手术,各科都有一批技术骨干。前期有县医院医务主任毕梦飞、外科主任马冠华、肺科主任赵耕夫、内科副主任应晓蓬、内科主治医师马炎曾、放射科主任徐英、护理部主任护师胡家琏;后期有儿科主任医师秦国钧、外科副主任医师钟鼎一、内科副主任医师胡国昌、妇产科副主任医师赵皖珍、五官科主任医师陈梦琪等。
70年代以后,外科能熟练地做脾、肾切除,脾、肾静脉吻合,以及胆道、食道、前列腺等手术;妇产科能进行子宫切除和尿道修补手术;五官科能进行上额窦根治、白内障及乳窦手术等。内科对三衰和各种中毒的抢救;传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传染性肝炎,抢救重度肝昏迷病人,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功率;儿科治愈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1982年,在全省县级医院中首家开设新生儿病房,设24张床位。原新生儿病死率由24.3%下降为7.4%;另外,还救活了4例体重仅2公斤的早产儿。
从1965~1977年,按照“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要求,每年均从县医院等单位抽出50~100名医务人员组成医疗队,到边远区、社卫生院开展巡回医疗。1970年、1971年,省立医院两次派出由20多名医务骨干组成的巡回医疗队到柘皋、槐林区卫生院工作。不仅就地解决了许多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而且对推动区、社卫生院的建设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区、乡卫生院近年来不断派出医务人员参加进修,医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至1985年,能进行上腹部手术的已有2所,进行下腹部手术的19所,能处理难产的8所,基本可做到一般疾病不出乡,疑难重病不出市。
1957年以前,卫生队伍的建设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比较顺利;此后,政治运动不断,使发展受到严重阻滞干扰。1958年“整风运动”,有329名卫协会员被开除,24人被逮捕。“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错误批判处理的人数更多。特别是1970~1971年间,层层办学习班,参加人数多,时间长,扰乱了正常工作秩序,直至1979年后,才先后为40多位医务人员平反纠正了冤假错案。到1985年,有65名卫生技术人员担任了各单位领导职务;一批医务工作者受到上级表彰奖励。1983年,槐林区卫生院助产士卜世秀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医院妇产科医师孙尚珍为评为省“三八”红旗手;1985年,市卫生局局长张平被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市血防站站长、主管医师韩玉同,副站长、医师凌先胜分别被中央和省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评为全国和省血防先进工作者。
1980~1983年,各卫生院清退了一部分“文化大革命”期间进入卫生院的非技术人员,并经省、地、县卫生主管部门分别主持考试,对技术人员考核后,批准晋升副主任医师1人(儿科),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管)医(药、技)师71人,医(药、护、技)师176人,医(护、技、助产)士334人,使医务人员技术结构渐趋合理。
在援外医疗方面,1973年县医院张树禄赴多哥工作1年;1975年县医院陶崇明医师赴阿尔及利亚工作1年。1984~1985年,市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方春明赴西藏医疗队工作1年;在支援矿区建设方面,1985年调儿科主治匡师胡仁根至淮南煤矿工作。
二、乡村医生、卫生员
建国初便开始了农村卫生员、接生员的培训工作。1956年为各农业社培训了保健员1389人、接生员3012人,成为基层防病治病和妇幼卫生保健的骨干力量。1971年普及合作医疗后,全县培训“赤脚医生”806人,能掌握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和新法接生、中草药、针灸等医疗技术,有的达到了中级医士水平。1983年经省统一考核,有59人合格,领取了乡村医生证书。办合作医疗时,乡村医生由大队记工,一般高于同等劳动力。现都采取承包办医和个体办医的方式,自劳自得,少数乡和行政村对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参加防疫、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每年给予少量固定补助或按参加实际工作的天数给予误工补助。五年来,乡村医生中技术差的被淘汰。1985年,乡村医生和卫生员人数由1983年的926人减到609人,使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有所削弱。
三、个体行医
建国前,群众大量就医的为散在民间的个体行医人员。其中影响较大,名望较高的有:巢城中医李杏林、张冶士、杨燮廷、边竹安、汪少亭,西医有钟文澜、张崇德、黄宝章、孔光佑、陈英俊等;柘皋镇中医汤笠夫、王铸清、杨植之、杨九峰、杨新吾、刘敬吾、窦石秋、荚道源,西医方子鳌、张良仕等;烔炀、黄麓中医徐道中、杨光斗、祖聘侯、李太星、罗云峰、朱幼憨、杨效愚,西医孔础恒、宋寿春、丁子谦等。另外还有一些民间医生,有的以祖传单验方见长于世,有的以专科一技之长饮誉病家。
峒山杨妇科,蜚声江淮,远及沪宁,因世代专长妇科,故得名。解放后,杨新吾长期任职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省内有名的中医妇产科专家。留巢的还有杨木斋,早年个体行医,后供职于巢县人民医院中医科,晚年从事峏山杨妇科经验搜集整理工作,惜未能成篇而病逝。
杨效愚(1894~1976)幼年随父杨光斗习医于烔炀河,解放后组织烔炀联合诊所,任所长。后一直担任烔炀区卫生院业务院长,直到逝世。其一生好学,精于医理,从医半个多世纪,医德高尚,深得群众信赖,声名远播省内外,外地来求医者终年络绎不绝。
李杏林,从清光绪末年起即在巢城开设杏林堂诊所,建国后加入联合诊所。行医60多年,尤擅中医内科。他的学生张冶士,秉承师术,也成一时名家。
汤笠夫(1866~1955),柘皋人,早年习医。20~30年代曾悬壶北京。抗日战争爆发后回柘皋。解放后始专职行医,虽已80多岁高龄,每日仍施诊二、三十人,擅长中医妇、内科,尤精于温病(传染病)学,每有疗效。
烔炀祖家跌打损伤(骨科)。本市烔炀镇桥东村,从前清起,有祖解人、祖平宣、祖聘侯(1886~1943)、祖荣青(1909~1977)四代专治跌打损伤,对于四肢骨折多采用小夹板敷药固定,便于血液流通和骨痂形成,颇合近代医学科学道理,治愈病例较多,远近求医者甚众。
陈家巷蒋家喉科。板桥乡陈家巷,解放前有蒋少斋、蒋维汉、蒋家藩等人用秘方治走马牙疳,很有疗效。解放后这类病人多转求西医,秘方也失传。
罗滩张痘科。烔炀河罗滩张村张德润、张怀宽父子,专给幼儿点浆插红苗,预防天花,人称花先生,影响颇大。70年代后期麻疹病患儿也请张医治。
陈四一膏药。柘皋陈小芒膏药店,约有100多年历史,所制膏药主治跌打损伤和疖肿等,至今仍有销售。
建国后至1979年前,一直限制个体行医,除少数中草药医和游医外,基本没有个体医生。1981年后,经考试、考核合格,分别审查批准47名个体医生行医,并发给了开业执照;发给42名草药医临时行医许可证。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个体行医队伍,主要由社会闲散医务人员、退离休医务人员、卫生学校计划外招生培训的毕业学生组成,医疗水平较差,只能诊治一些小伤小病。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